【正版】繁荣与衰退(一部美国经济发展史)(精)9787521704822
正版旧书 85成新左右 里面部分划线标记 内容完好 可正常使用 旧书不附带光盘
¥
39.24
4.5折
¥
88
九品
仅1件
作者(美)艾伦·格林斯潘//阿德里安·伍尔德里奇|译者:束宇
出版社中信
ISBN9787521704822
出版时间2019-06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定价88元
货号9787521704822
上书时间2024-11-15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品
- 商品描述
-
目录
引 言 IV
第一章
以商为本的共和国:1776—1860年 002
第二章
两个美国 036
第三章
资本主义的胜利:1865—1914年 068
第四章
商业巨人的时代 102
第五章
反抗自由放任主义的年代 130
第六章
美国的事业就是做生意 170
第七章
大萧条 202
第八章
发展的黄金年代:1945—1970 年 254
第九章
滞胀 282
第十章
乐观的时代 306
第十一章
大衰退 342
第十二章
美国日渐衰落的活力 362
大结局
附 录
数据和方法 420
鸣 谢 428
图片版权 430
注 释 436
内容摘要
这是一部史诗级的美国演变史,你将从中看到一片荒芜的殖民地如何成为人类历史上最强大的造富和创新引擎。
艾伦·格林斯潘拥有传奇般的职业经历,对美国经济最隐秘的角落了如指掌。他认为美国经济是一个不断演变的有机体,既会增长,也会停滞。他研究的首要问题是生产力如何增长,而解答这个问题的核心是理解创新以及与之伴生的谜团:创新从何而来?创新如何传播?为什么创新在某些时期能够在民众中获得大量传播,而当下创新的成果只集中在极少数人手里?
《繁荣与衰退》沿着美国经济发展的时间脉络,用精彩凝练的语言讲述了每个历史时期推动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社会因素。这本书论述了美国经济史中的重要话题,无论是内战爆发前南方奴隶制发挥的作用,还是罗斯福新政带来的实际效应,甚至是全球化及其影响给民众带来的剧烈冲击,都给读者带来强烈的震撼。但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应该是数百万普通美国民众释放出来的惊人的能量,正是这股能量推动着美国走向财富和力量的巅峰。
根据两位作者的观点,美国之所以展现出与众不同的天赋,核心在于能够容纳创造性破坏带来的后果,破旧立新的潮流从未衰退,新人口、新观念总是不断带来进步。尽管创造性破坏往往会造成混乱的后果,但它使美国人的生活水平提升到前人无法想象的高度。作者认为,面对创造性破坏带来的损失,美国人总是愿意用牺牲换取收益,如果我们不能认清这个事实,就无法解释美国的崛起,也无法解释美国如何应对历次挑战。最近几十年间,美国的生产力止步不前,作者认为,这是汲取历史经验的最佳时刻,美国是否还能保持其领先地位,还是将其拱手让人,应该从历史中找到答案。
精彩内容
让我们用一个奇妙的故事为这部简史做一个开场。故事发生在1620年,当时全球各个经济体组织了一场类似在达沃斯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的会议。来自全球各地的权贵齐聚在阿尔卑斯山山脚下的村子里:有身着丝绸长袍的中国学者,有身着紧身皮夹克的英国冒险家,有包着缠头的土耳其官员……这群人挤满了阿尔卑斯山山脚下各条冰冷的街道,来回穿梭,或者在小旅馆、餐馆中集会,喝得酩酊大醉。
这场会议主要为了讨论一个爆炸性的议题:谁将成为未来几个世纪世界的主宰者?每个人都希望向别人推荐自己的国家。如果你是参会者的话,你肯定在一场辩论和下一场辩论之间来回穿梭(夜幕来临时,或许你还要在一场又一场的聚会中来回穿梭),每一位参会者都希望能够领会到所谓的“达沃斯智慧”。
当时,中国学者的论点最具说服力。当时的北京人口已经超过100万,而同一时期欧洲的几个大型城市(伦敦、巴黎、尼斯)人口都没有超过30万。皇权统治下的古代中国官员是从一个人口巨大的国家中通过最严格的考试挑选出来的。当时的中国学者已经编撰成了一部体量达11000册的百科全书。当时的中国海员已经造出了全球最大的船只。
其他参会者也能为自己的国家提出很好的论点。土耳其人当然以奥斯曼帝国为豪,作为伊斯兰国家社会发展的巅峰代表,奥斯曼帝国的版图覆盖了土耳其、阿拉伯地区以及撒哈拉沙漠以北的非洲和亚洲的广大区域,并且这个帝国还在不断扩张,很快就可以将欧洲也纳入其势力范围。来自莫卧儿帝国的代表声称自己的国家能够用特别创新的方式将不同种族与不同信仰的人整合在一起。来自西班牙的代表则声称西班牙能够战胜所有阻挡自己发展的敌人——在唯一正统的教会的祝福下,西班牙将把欧洲其他地区统一到自己仁慈的管辖之下,还将进一步把自己的管辖范围扩张到拉丁美洲(在拉丁美洲新发现的金银矿产为西班牙的进一步扩张提供了资金支持)。勇敢的英国代表也为自己的国家提出了大胆的论点。他们的国家虽然很小,但是他们从一个腐败而僵化的欧洲大陆中脱离出来,并且创建了一些特别有活力的新型社会制度,其中包括一个具有实权的议会、一支强大的海军(当然离不开海盗的支持),以及一种全新的社会组织,即特许经营企业,这种新的组织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开展贸易。
尽管这一年的“达沃斯论坛”上充斥着各种各样不同的观点,但有一个地区完全没有进入人们的视野,那就是北美。在当时人们的眼中,这个区域就是地图上一块未经开发的处女地——这是一片坐落于拉丁美洲北方的荒野,这里蕴藏着丰富的矿产,它位于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可能蕴含着可以开展贸易的路线,也可能蕴藏着丰富的水产。这片荒野上的主要人口还是原住民,他们与参加经济论坛的这些人完全没有交集。虽然当时已经有一小部分欧洲人抵达今天的新英格兰地区和弗吉尼亚州,但据他们所说这里的生活异常艰苦,基本上不存在任何的文明社会。就经济产出而言,整个北美大陆所创造的价值还不如一个小型的日耳曼公国。
时至今日,美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以美元计价的话,美国占全球约5%的人口创造了占全球1/4的GDP(国内生产总值)。美国人的生活质量已经可以称得上全球最高,只有一些小国家可能超过美国,如卡塔尔和挪威。在那些以创新引领未来的产业——智能机器人、无人驾驶汽车、延寿药物等,美国也占据了主导地位。1980年,罗纳德·里根当选美国总统时,美国的专利数量占全球专利总数的10%,时至今日,这一比例已经提升到了20%。
美国经济不仅体量巨大,而且内容丰富。美国在很多产业领域都属于全球领先——自然资源开发与信息技术齐头并进,造纸和纸浆技术与生物技术并驾齐驱。许多全球重要经济体的经济都非常危险地集聚于一个城市,其中最明显的就是英国,当然韩国和瑞典也是如此。美国则有多个卓越的经济中心:纽约是金融中心,旧金山是科技中心,休斯敦是能源中心,洛杉矶是电影中心。
美国的资本主义体制可以称得上全球范围内民主化程度最高的资本主义形式。许多推动大众化资本主义发展的引擎都诞生于美国,其中包括批量生产模式、连锁经营,以及共同基金。在许多国家,只要提到资本主义就一定会把它和财阀统治阶级联系在一起。在美国,提起资本主义的时候,人们所想更多的是开放与机遇,换句话说,美国的资本主义使那些出身贫贱的人有机会成长为社会精英,也使普通民众能够享受到原本只有统治阶级才能享受到的商品与服务。R.H.梅西(R.H.Macy)原本是一个手上有文身的捕鲸船船长,但他能够转变为一个“向数百万民众出售只有百万富翁才能用得起的商品”的商人。亨利·福特原本是农民之子,但他发明的T型车成为“每个普通人都能开得起的车”。阿马德奥·詹尼尼(AmadeoGiannini)是一个来自意大利的移民,他一手创建了美国银行,为的就是让每个“小人物”都能享受银行业的服务。皮埃尔·奥米戴尔(PierreOmidyar)也是一个移民,他创建了一个电子交易市场——易贝(eBay),为的就是让每个普通人都能参与自由贸易。美国在成长为全球主导力量的过程中也有很多不光彩的劣迹,其中最令人发指的是其对美国原住民的种种不公平待遇,以及使用来自非洲的奴隶,但如果我们把视野放宽到整个人类的发展史,美国的成长还是给人们留下了比较积极的影响。美国不仅为自己的居民创造了富裕的生活,而且以创新和意识形态等各种不同的形式向全球输出财富。如果美国没有干预二战,那么希特勒很可能已经统治了欧洲。可以说,山姆大叔a向全球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重塑了20世纪的面貌。
美国的成长可以称得上一部令人振奋的奋斗史,但这个故事发展到今天,出现了令人感到刺痛的局面:美国的生产力增长已经完全停止。泰勒·考恩(TylerCowen)提出了“大停滞”(greatstagnation)的概念。劳伦斯·萨默斯甚至引用阿尔文·汉森(AlvinHansen)的说法,将这个局面称为“长期停滞”(secularstagnation)。罗伯特·戈登(RobertGordon)深入研究了美国内战以来的美国经济发展史,他的著作名为《美国增长的起落》(TheRiseandFallofAmericanGrowth)。美国在多个行业遭遇来自中国及其他正在成长中的世界力量的挑战,在一个又一个行业中输给其他国家。美国初创企业数量跌至历史新低,劳动力市场也一直在萎缩,各类监管规则却在成倍增加。
美国曾经多次成功脱身失败的泥潭。20世纪30年代,美国遭遇了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危害程度最深的经济大萧条,但在二战结束之后,美国仍然成长为全球范围内最强的经济体。20世纪70年代,美国陷入了经济增长停滞,并在与德国和日本的经济较量中受到了很大的创伤。20世纪80—90年代,美国紧紧抓住了信息技术和全球化带来的机遇,重新成为全球范围内最有活力的经济体。但对于未来美国还能不能再次创造这样的奇迹,我们就无法断言了。
这部简史将向读者展示一个人类历史上最值得称道的400年发展历程:我们将在本书中看到原本处于荒野中的13个殖民地是如何将自己整合成世界历史上绝无仅有的最强盛的经济体的。我们也将尝试用历史的经验教训来回答当下最紧迫的问题:美国在未来能否保持其全球主导优势?美国的领导地位是否将无可避免地传递给其他世界强权?
开创者的黄金年代300年前,美国不过是一个由人口稀少的移民定居点松散组合成的地区,仿佛一叶扁舟,漂浮在已知的世界版图之外——对那些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和手握政治权力的人而言,这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地方。虽然这里自然资源丰富,但是它远离成熟的世界文明中心;虽然这里幅员辽阔,但是大部分区域都很难涉足。幸运女神向这个年轻的国家投来了微笑。美国的诞生可以说是由一系列侥幸的机遇共同促成的。如果当时不列颠的执政者听取了埃德蒙·伯克(EdmundBurke)的建议,对美国殖民地采取了更为温和的政策,那么促成美国诞生的美国革命或许根本就不会发生。美国的革命者可以称得上英国与法国发动的全球战争的直接受益者。如果乔治·华盛顿不具备那么卓越的领导力,那么美国的独立运动也必然受到阻挠。在建国之后,美国也获得了一系列天赐的机遇。1803年,托马斯·杰斐逊从法国人手中买下了整个路易斯安那州,美国的版图扩大了一倍,为整个国家提供了更为肥沃的农田,把密西西比河纳入了美国的版图,也为整个国家添加了新奥尔良港。1821年,美国从西班牙手中买下了佛罗里达州,1845年吞并了得克萨斯州,1846年吞并了俄勒冈州。之后,由于在美墨战争中获胜,美国终于在1850年兼并了加利福尼亚州。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美国有英国这样一个宗主国,也是比较幸运的。英国是创造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国家,也是第一个建立了议会制政府的国家。作为这样一个国家的“孩子”,总比成为西班牙或比利时的“孩子”来得幸运。直到今天,美国人仍然会自觉地提醒自己,君主独裁制是邪恶的,也会提醒自己不断重温独立运动塑造的品格。但从其他很多方面来分析,美国独立运动只能称得上一次半成功的社会革命:美国从英国身上继承了很多优良传统,如限制政府权力、执行民主立法、尊重个人产权等,根据知名历史学家艾伦·麦克法兰(AlanMacfarlane)的说法,这些优良传统自13世纪起就已经存在。1美国一直在通过各种非官方途径从英国汲取知识:一方面,不断吸引来自英国的移民,这些移民随身带来了工业机密;另一方面,派遣美国人前往英国的工厂、展会参观学习。美国基本上是按照英国的模板来建设自己的股票市场、商品交易市场和产权法的。美国与英国虽然言语不和,但是深深地根植于同一种文化。
美国最大的幸运可以称得上顺应天时。美国诞生的年代正好是英国启蒙运动的年代,许多旧时人们坚信的真理不断遭遇挑战,许多已经成建制的制度正在不断被改变。美国人为争取独立付出了鲜血的代价,美国独立战争(1775—1783年)开始之后的一年,也就是1776年,自由市场经济理论最知名的著作——亚当·斯密的《国富论》问世。在有文字记录的人类历史上,人类似乎已经满足于或者说在某种程度上甚至比较欢迎一种静态且可预测的社会状态。根据经济史学家安格斯·麦迪逊(AngusMaddison)的研究,从耶稣诞生之日起到1820年左右,全球年均经济增长率不超过0.11%,或者说一个世纪只增长了11%。2一个生活在15世纪的佃农,可以一辈子都耕种地主的一块土地,直到遭遇疾病、饥荒、自然灾害,或者被暴力驱逐。这个佃农还可以指望他的孩子甚至他孩子的孩子都耕种这同一块土地。
亚当·斯密通过自己的著作为人们塑造了一个充满活力的社会,在这个社会里,财富能够成倍增长,机遇无穷无尽。在推动社会理念进步的同时,亚当·斯密实际上实现了一个智慧上的飞跃。此前,人们普遍把追求个人利益看作一种自私的行为,甚至是一种充满负罪感的行为。斯密彻底反驳了这种社会观点,在他看来,只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和在社会公德的约束下,追求个人利益将为整个国家带来更多的财富。
美国正好诞生于亚当·斯密提出这种观点之后不长的时间,可以说,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比这个新生国家更全面地接受这种社会观点。美国独立运动其实就是一场反对重商主义体制的运动。所谓重商主义体制,就是这个国家相信其经济上的成功应该用黄金储备量来衡量,而黄金储备量必须通过自我保护主义政策,实现贸易顺差,才能获得增加。美国宪法成文于1787年,于1788年正式生效。该法案明确规定,整个美国是一个统一的共同市场,各州之间开展的贸易不存在关税或其他任何形式的税务。美国是第一个诞生于成长年代的国家——这个年代最核心的经济问题是如何提升促动社会进步的力量,而不是瓜分固有的资源。
塑造美国的第二股力量是启蒙运动最大的敌人——宗教,特别是基督教新教。相比其他国家,美国更可以称得上欧洲宗教革命的子嗣。对比来看,天主教教会鼓励信众通过牧师了解上帝,而基督教新教教会则鼓励信众通过《圣经》了解上帝。按照基督教新教的方法,新教信众应该在家中阅读《圣经》,通过自己的解读判断宗教事务应该如何处置,而不应该依赖所谓的神职人员的权威。马萨诸塞州的新教徒创建了很多高中和大学,这种办学力度是其他所有国家都未曾出现过的。马萨诸塞州有一项法律,规定家长必须教会他们的孩子阅读。现在我们已知的最早的一封索取大学资助的信件是1643年由哈佛大学发往英国的,信中有这样一段话:“在上帝将我们安全地送到新英格兰之后,我们建起了自己的住所,为我们的日常生活补足了必需品,为供奉上帝建立了教堂,创建了服务公众的政府。我们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同时也是我们长期希望去做的事情,就是开办高校,并且希望能让后代都享受高等教育。”美国诞生的早年间还有另一个其他国家没有得到的机遇:美国的创建者意识到必须在这个充满流动性的世界中为人们定好几个锚点,以方便人们围绕这些锚点去导航自己的生活。他们赋予了这个国家的居民一系列政府完全无法侵犯的权利。他们通过一部宪法让权力得到限制。当你让民众有更多的方法参与国家管理时,你就需要通过相应的手段确保这些人不会滥用职权。当你让那些有生意头脑的人更有激情地参与贸易时,你就要确保这些商人不会去贬损货币的价值,也无法欺诈顾客。
美国的创建者在这个国家的基因中注入了对产权的尊重。托马斯·杰斐逊在《独立宣言》中写道,人人都有“不可剥夺的权利”,每个人都享有“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这一说法其实最早是英国哲学家约翰·洛克(JohnLocke)在他的《政府论(下)》(SecondTreatise)这篇论文中提出的,原文中的说法是任何人“生来就有”保护“自己的生命、自由及财产的权利,以及保护自己不受他人侵害的权利”。美国宪法对权力的约束主要就是为了保护有财产的人,使其免受公众或者独裁者的侵害。正是这种对财产的强有力保护,让美国国内的企业家精神高度提升,因为美国人深信他们能够保留自己赚得的财产。同时,这种保护也让国外投资者愿意将钱投资到美国,因为他们相信自己的资本在这里不会被盗窃,他们的合法权益不会被忽视。
美国人对于保护产权的热情甚至延伸到了对智力财产的保护。美国的创建者在美国宪法第一条第八款中清楚地写下了关于专利保护的条款。美国使那些在欧洲完全不可能享有知识产权的人第一次享受到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并且,美国宪法规定美国的专利注册费仅相当于英国专利注册费的5%。同时,美国宪法也要求发明者公开自己专利的详细内容,这样一来,在保护发明者产权的同时,新发明能够迅速得到传播。
美国人对于保护专利的热情,其实揭示了当时美国人享有的另一个优势:美国诞生于一个做生意的年代。这个国家实际上是由多家大型企业共同创建的,如早期的弗吉尼亚公司和马萨诸塞海湾公司:第一批真正意义上的美国“自由人”实际上都是这些公司的股东,而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联邦”实际上就是这些公司的联合股东大会。美国可以称得上第一个赋予“商人”(businessman)一词现代意义的国家。在18世纪,英国人主要用该词来指代那些参与公众事务的人:戴维·休谟(DavidHume)把政治家伯里克利(Pericles)称为一个“做事情的人”(manofbusiness)。19世纪30年代,美国人开始使用该词来指称那些参与商业活动的人。
自从美国独立以来,美国人对商人非常尊重,商人的地位相当于英国的绅士、法国的知识分子和德国的学者。借用法国政治思想家亚历克西斯·德托克维尔(AlexisdeTocqueville)的话来说,美国人“在交易的过程中乐于展现出英雄气概”,这种现象使经商成为美国的一种信仰。美国人天生就支持熊彼特的经济学理念,也就是说,他们相信推动历史变革的真正动力不是工人,而是那些能够凭空创造出新事物的发明家,如拥有1093项专利的爱迪生,有能力创建大型企业的企业家亨利·福特、托马斯·沃森和比尔·盖茨。美国人并不相信马克思关于工人运动推动历史变革的学说,也不相信马克思的继任学者关于抽象的经济力量推动历史变革的学说。
自独立运动以来,美国的社会发展并非一帆风顺。这个新生的共和国面临着两条截然不同的发展道路:一条发展道路是托马斯·杰斐逊设计的,是一个由自耕农组成的非中央集权的农业社会;另一条(现在看来非常有预见性的)发展道路则是由亚历山大·汉密尔顿设计的,是一个依靠工业生产来推动经济进步、依靠银行来灌溉经济运作的城镇化国家。当时的美国也分裂为两个截然不同的经济体:北方主要按照资本主义制度运转,而南方则主要依赖奴隶制经济。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差异变得越来越大,北方各州在工业生产机械方面投入了巨大的财力、物力,而南方各州则投入了更多的精力去扩大棉花种植,甚至试图将奴隶制推广到新的区域,如堪萨斯州。美国内战最终决出了胜利的一方——美国人不遗余力地把商业文明迅速传播到了北美大陆的每一个角落。 富足的人民资金、土地和劳动力是三个最重要的生产要素,而美国人恰恰在这三个方面都非常富足,美国的商业文明就是根植于这样一块肥沃的土壤并成长起来的。1818年,美国银行业仅有338家银行,总资产1.6亿美元,到1914年,美国有了27864家银行,总资产达273亿美元。美国也取代英国成为当时世界上排名第一的资本输入国,成了资本主义世界的中心。19世纪上半叶,美国的国土面积一直在持续快速增长。1800年,整个美国的国土面积是864746平方英里a,到1850年,其国土面积已经增至2940042平方英里。从美国内战结束到一战爆发之前,美国人一共开垦了4亿英亩b土地,这相当于整个西欧总面积的两倍。
北美大陆富含自然资源。美国境内可供航运的河道总长度比全世界其他国家的总和都要长。这些河流中最知名的有密苏里河、俄亥俄河、阿肯色河、田纳西河,当然少不了伟大的密西西比河,这些河道都以对角线的形式横穿美国大陆,而不是以垂直的南北向流淌,把整个国家编织成了一个天然的地理整体。4阿巴拉契亚山脉从宾夕法尼亚州纵贯肯塔基州,并一直延伸到西弗吉尼亚州,整条山脉富含煤矿。蒙大拿州因盛产各种稀有金属而被人们戏称为“宝藏之州”。明尼苏达州的梅萨比岭则富含天然铁矿石。得克萨斯州坐落在一个由石油构成的天然湖泊之上(得益于水力压裂法的出现,这个湖泊现在变得越来越大)。整个西部地区都是盛产麦子的良田。
我们非常容易看到,丰富的自然资源为美国人带来了很多财产,而这些财产对美国的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美国经历过一次又一次席卷全国的追逐商品的热潮,其中最知名的就是1849年的淘金热和20世纪初以及20世纪50年代的石油潮。在大规模出口的小麦身上也能看到这种现象的影子,但这种现象对美国历史的一个最重大的冲击反而是人们无法直观看到的:其他许多国家都受制于自然资源的匮乏,经济增长受到拖累,美国从未遭遇过这样的情况。1890—1905年,美国的钢铁行业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局面,明尼苏达州的铁矿石产量从占全美的6%增至51%,美国国内的铁矿石价格下跌近一半,这确保了美国的钢铁生产企业能够从本土买到更便宜的矿石原材料,而不用从英国的铁矿石生产竞争对手那里购买高价原料。
美国同时还是一块人才的吸铁石。殖民地时期的美国,由于拥有丰富的耕地,同时缺乏足够的劳动力,所以出现了当时世界上最高的生育率。当美国敞开大门从其他国家吸纳移民时,整个国家的人口增长率变得更高。19世纪,美国的人口几乎增至原来的15倍,从530万增至7600万,这比欧洲大陆任何一个单一国家(俄罗斯除外)的人口都要多。到1890年,80%的纽约市民都是移民或者移民后裔,87%的芝加哥市民都是移民或者移民后裔。
移民或者移民后裔占美国知名企业家人数的比例是十分惊人的。亚历山大·格雷厄姆·贝尔和安德鲁·卡内基都出生于苏格兰。交流电的发现者尼古拉·特斯拉是塞尔维亚移民。最近这几十年最具影响力的商人之一、水力压裂法的发明者乔治·米切尔(GeorgeMitchell)是希腊牧羊人的后裔。
刚刚踏上这块殖民地的早期定居者流动性非常强:他们几乎都出生于土地非常匮乏的国家,在这块耕地异常丰富的大陆上,他们被一种对土地的痴迷和对游荡的痴迷紧紧抓住了。美国人对流动性的痴迷在美国向着更富饶的文明发展的过程中保留了下来:在芒西(Muncie)、印第安纳(Indiana)、罗伯特(Robert)和海伦(Helen)这4位学者对中西部地区一个典型城镇的研究《米德尔敦》(Middletown)中,他们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美国人变得流动性越来越强,1893—1898年有35%的美国家庭搬过家,而1920—1924年有57%的美国家庭搬过家。1900年后的几十年里,有数百万黑人逃离了美国南方各州,从被契约束缚的分成雇农制体制中逃脱出来,奔向更为繁荣的北方工业化城镇,如底特律和芝加哥。(在20世纪80年代之后,这种人口流动趋势彻底逆转过来,数百万各色人种逃离“铁锈地带”,奔向“阳光地带”。)19世纪下半叶,美国整合了其在文化、人口、政治、地理等多方面的优势,将自己一举打造成了全球实力最强的经济体。铁路将美国编织成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截至1905年,占全球总里程数14%的铁路都要穿越一个美国城市,那就是芝加哥。美国孵化出全球最大的企业美国钢铁公司,这家公司成立于1901年,是全球范围内第一家资产超过10亿美元的公司,其雇员总数约有25万人。电力和内燃机是当时的两种新科技,从这两种科技中诞生了诸多消费品:汽车、卡车、洗衣机和收音机等。在电力和内燃机向消费品转化的过程中,美国比全球其他任何国家都投入了更多精力。
如何致富在讲述这部简史的过程中,我们主要围绕三个主题展开叙事:生产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