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旧书 85成新左右 里面部分划线标记 内容完好 可正常使用 旧书不附带光盘
¥ 20.16 3.5折 ¥ 58 九品
仅1件
作者邱金生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ISBN9787510865633
出版时间2018-0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58元
货号9787510865633
上书时间2024-11-10
我与瘦金体结缘,自于幼年的一次偶然相遇,至今已有二十余年!记得那一年的某一天,我在老家小县城的邮局里买了一本书法杂志(后有一热心安徽书友找到这本杂志寄给我,乃是1988年的一期《书法》杂志)(图一)。里面就有一篇潘德熙先生的文章《介绍几个宋代的帝王书家》。在这篇文章里,我次见到写宋徽宗及其书法艺术的内容。文章附了两幅瘦金体诗帖和一幅草书《千字文》局部的插图,至今我还大概记得文中描写宋徽宗草书千字文的两句话,说它“如狂风骤雨,似惊涛骇浪”“得旭素神髓,为宋代草书杰构”等,当时对这篇草书作品羡慕得不得了。只可惜大约十年之后才得见它的全貌,之前都无法临摹。而另外两幅瘦金体诗帖中就有一篇是《夏日诗帖》(图二),这篇只有短短58个字的瘦金体杰作,就是在那时闯入了我那颗年少的心,竟于日后成为模仿追求的主要目标!
那时的我正对书法怀有浓厚的兴趣,细心揣摩各种不同风格的历代书法佳作,观察它们之间的共同点和不同之处。书法艺术的百花园里百花盛开,争奇斗艳,千娇百媚,然而让我着迷的还是别具一格的瘦金体!
在那个书法资料贫乏的年代,能得到一本这样的书法杂志是非常宝贵的精神食粮。就这样一本非常普通的书法杂志,我那时却反反复复逐字逐句地不知道看了多少遍。除了上面那篇《介绍几个宋代的帝王书家》的文章对我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外,另外这本杂志中还有一篇讲笔法中“发笔”的文章,也对我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它是我后来阐述瘦金体“笔笔侧锋”发笔与流行书法教科书“藏锋逆入”发笔截然不同的理论的启蒙。其中“前人称点为侧”“字每落笔,皆从点起”的发笔方式、行笔“关键在于调锋”以及“执笔不可太正”“微倒其锋”等新理论被我接收,并且成功运用到瘦金体的练习当中。通过无数次反复实践,用大笔小笔浓墨淡墨熟宣生宣等多选择多角度多方位全面试写演练过后,得出了或许与原文论述不完全一致的自己的全新体会,后来才终于逐渐形成了我自己的一家之言,也充分证明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个科学论断。
目前绝大多数瘦金体爱好者都是初学者,对于像“笔法”这样较为专业的问题,不容易理解,而笔法问题,历来是口传手授,有时候只能意会,文字难以说清楚。好多看土豆邱金生瘦金体视频讲座,反复看。一些动作方面的细节,视频比文字更直观。
为了临摹方便,我把有《夏日诗帖》图片的那页纸小心地从书上割下来,拿在手里朝夕把玩、临写不辍,乐在其中。由于当时瘦金体的资料非常罕见,阻碍了我练习瘦金体的步伐,那时候又没有现在网络查询的方便。为了得到更多的瘦金体字帖,在起初的几年里,从未出过远门的我,壮着胆子孤身一人去到南昌、长沙、上海、深圳等大城市的书店去搜寻,只要是能得到瘦金体的任何新的碑帖,哪怕是几个字、几行字,我都会欣喜若狂、倾囊而出。不断练习瘦金体的过程,也是我不断苦苦搜寻瘦金体字帖的过程,其中花费多少时间和精力,是网络时代的人们无法想象的。
我曾经试着用各种各样的方法和各种各样不同性能的笔去试写,以求找到的书写方式和适合的书写工具。我曾反复地像读小说似的去读帖,甚至不放过上厕所的机会,用心揣摩字中结构的疏密聚散,笔画的来去起止。为了看到瘦金体放大后的效果,我那时甚至只能把电灯泡淘空,然后装满水,电灯泡梨形的透明体便可当放大镜使用,也曾因此把那篇的宝贝《夏日诗帖》弄湿了好几次而懊恼不已。没有人和我交流,更找不到介绍瘦金体技法的书,我就收集资料自己慢慢摸索,甚至自己动手编字帖,并因此发明了“逐字分析法”和“转移临摹法”,合称“移魂大法”,发现了瘦金体结构的五大组成部分,形成了瘦金体的“结构特征五部法”。在后来的不断探索中,我终于悟出了书法的普遍笔法和揭示书法基本原理的公式,即:书法=(用笔 结构)×速度(简洁的笔法,写美的结构,用尽可能快的速度)。发现任何一个汉字要写好,必须要把握好四个“度”,一是长度(或宽度),二是角度(或斜度),三是力度(或粗细),四是速度(或快慢),并撰有《书法练习中的四个度》的文章。
许多朋友问我,瘦金体该用什么笔写呢?我自己感觉,瘦金体有大字和小字之分。宋徽宗传世标准常见的瘦金体手迹,单字是3厘米至3.5厘米左右大小的,如著名的《楷书千字文》《夏日诗帖》《欲借风霜诗帖》《题瑞鹤图》等等均是。因此,精通一手3厘米左右的瘦金寸楷,是学习瘦金体的人必修的功课,也是衡量一位瘦金选手水平高低的标准之一。我们在书写实践中发现,写3厘米左右的小字,选用笔锋长是直径5倍左右的勾线笔,能充分表现出瘦金体纤细秀丽的笔画和瘦硬挺拔的风格。而书写单字大约13厘米的大楷《秾芳诗帖》风格,则宜用笔锋长是直径4倍左右的纯狼毫或紫毫。大楷不是小楷的机械放大,笔法上应作相应调整,笔画更厚重,以达到大楷所要求的“黑多于白”的艺术效果,既能充分体现瘦金体笔画的犀利锋芒,又不会显得太单薄。
宋徽宗的楷书艺术与颜真卿是同一高度的两座,一柔一刚,一瘦一肥,一雅一俗,虽是风格不一样,但是异曲同工,各臻极致。他的行书是王羲之的继承和发展,从他的行书墨迹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他继承王羲之的功力之深,无与伦比,墨韵高古,字字有据,笔笔传神,再深入观察,又觉得处处透露出欲往更加疏朗飘逸的方向发展的信息,闪烁着智慧的灵光。稍后期的32岁时所书的《方丘敕》更形成了他二王之外,独辟蹊径的独特瘦金行草艺术风格,将王羲之不激不厉的中庸之道推向如行云流水般潇洒飘逸,毫无阻碍的阴柔之美的极致。从字里行间我们可以非常明显地感受到诸如翠竹、柳叶、兰草、花瓣等极尽清雅脱俗的至高境界,宋徽宗的行书和草书写出了书中有花的境界!
我发现宋徽宗的行书太不被人们了解和研究了,从他的许多美妙的行书墨迹杰作中,我们可以发现真正入羲之堂奥而又真正走出来开宗立派的人不是外表接近的米芾、赵孟頫、王铎等,而是内涵笔法异曲同工的宋徽宗赵佶还有颜真卿。瘦金体及其行草是中国书法优秀传统的延续和发展。如果说中国书法是一座金字塔,那么王羲之阶段就是它的基座,宋徽宗就是塔尖的部分,王羲之是中庸之美,宋徽宗是阴柔之美,极致到无以复加。瘦金体及其行草书尽管不断有人诋毁,但是我却要为它高声赞美,因为它的确是不平凡的!
他的草书似乎让世人折服,由于草书的艺术表现力与楷不一样,一动一静,动者活跃,容易吸引,静者低调,但并不代表没有内涵,所以人们往往称他的书法中草书比楷书更杰出,这样的看法是没有搞清楚事情的顺序和本末,其实像他这类型的实力派书法家,正、行、草的功夫只是书体的不同,而艺术水平一样。因为正、行、草书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草书是正、行书的发展,有了成熟的楷、行,才有产生草书的基础,而草书的生成与成熟。也正说明楷书、行书早就已经成熟,就如花和果实的关系,先有了花苞,花朵,才有接下来变成果实的可能,反过来,如果果实已经成熟了,那么可以肯定花苞,花朵在之前就已经形成了的。
对宋徽宗在书法史上的地位习惯势力,一般认为都是排在宋四家之后,在当代甚至还不被列入书法的正统,就连《中国书法全集》的编纂者也没有把宋徽宗列入其中。在他们编撰的宋一代的书法作品集中,宋徽宗被重视程度还不如范成大、陆游等书法家!对于这样一位在书法艺术领域里富有创造精神,有杰出成就和贡献的超级书法大师,受到当代人这样的对待是非常不公平的。
抛开那些历来无数政治家的偏见,从宋徽宗在中国书法真、行、草三体的杰出成就来说,我认为宋徽宗在书法上的地位,应是足以超越苏、黄、米、蔡四家的领袖人物。他的艺术风格完全体现了北宋的时代风貌,那是中国作为一个在当时世界上乃至后代无法超越的精致的大国风貌,犹如颜真卿的书风代表了盛唐时代那个中国历史上强大的强国。宋徽宗对于宋四家的关系,就如颜真卿对于初唐四杰的关系,如同王羲之对于钟、张、崔、杜的关系,是在宋四家尚意书风大发展之后的集大成者,是开创审美新风尚的一代宗师!苏东坡有句名言:楷书难于飘逸。宋徽宗的瘦金体的特点就是灵动飘逸、字字如飞,工整而不板、严谨而飘逸,融会贯通、革故鼎新、别开生面。
尽管有不少人士对瘦金体不屑一顾或百般诋毁,然而美的口碑是无法阻挡的,依然有众多的追随者疯狂地爱着她,丝毫不受某些所谓的权威人士片面言论的影响。可见美是客观存在的东西,可以穿越时空而存在,是不以世俗偏见的意志为转移的。她属于热爱真善美的广大人民群众,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历史是公正的。
关于瘦金体的普及程度不及王羲之、颜真卿的原因,我认为主要有以下的几点:
1.皇帝的字,是御笔,宋一代,一般人岂敢随便模仿,招引仿造御笔的嫌疑?因此便得不到普及。有元一代,异族统治天下,防备、压抑汉人,连名臣文天祥的墨迹都没有人敢公开收藏,宋徽宗的御笔更加罕见流传,就别说普及了。明代时期,虽是汉人天下,但是受政治家的影响,宋徽宗的书画不被追捧。据说有一个明朝的皇帝当众赞美了几句宋徽宗的画画得好,马上就有臣子的纳谏,说宋徽宗画虽好,却是个亡国之君,所以圣明的我主不应该羡慕其画,当然也包括其瘦金体书法。可见,有明一代,人们对宋徽宗的书法观还是持成王败寇论那一套的,在这种环境之下,瘦金体自然是没有出头之日的。
清代以来,对待瘦金体的态度,大概也避不开“成王败寇”论的范畴。乾隆皇帝雅好字画,精心鉴赏,然观其诸多宋徽宗书画题跋,在赞赏之间,仍不免要对他的政治得失例行公事的议论一番,诸如“艺工典亵”云云。
2.理论指导匮乏
封建时代,科举取士,有条件的都写二王、赵、董以投帝王所好,或写馆阁体追逐功名。没条件的呢则连瘦金体的片言只字也见不到,那又何谈临摹与普及呢?所以瘦金体一直被冷落了几百年,直到清末民初以降,才逐渐有人开始重视和研习瘦金体,如大画家吴湖帆、张大千、于非阁、余雪曼等。不过他们也都是以画画为主,学瘦金体只是他们的副业,所以也只是浅尝即止,并未有很高的成就,更没有留下有关瘦金体书法技法的系统论述。瘦金体既然历代临习钻研者寥寥无几,其技法论述更是历史空白,这使得某些有条件临习瘦金体的爱好者即使有心练习,却苦于找不到门道、得不到指导,屡遭挫折而见不到成果之后,也就放弃了,退而成为欣赏旁观者。既无人入得了门,论述成功方法的人也就没有了,如此恶性循环,制约了瘦金体的普及。
本书易学易懂易上手,图文并茂全彩版,系统介绍瘦金体技法,就算是零基础书法爱好者,也可以很快入门。全书集作者三十余年潜心研究瘦金体得心得体会,从书写材料的选择,执笔姿势,运笔方法,偏旁部首,结构解剖,章法演示,草书与行书的符号等方方面面,系统的深入浅出的介绍宋徽宗瘦金体的基本练习方法。此书一出,将意味着瘦金体书法研究领域的空白被填补,瘦金体将被大众所接受,并有理论指导方便学习和实践。
邱金生,当代书法名家,号西江逸士,师承多位书法泰斗,专研瘦金体三十余年,作品被收入方正电脑字库,命名为“邱氏瘦金体”,同行公誉瘦金人。作者对书法理论教学有着独到的见解,自创“移魂大法”教学法,帮助上万书法爱好者零基础步入书法殿堂。撰有《怎样写瘦金》《宋徽宗瘦金书千字文临摹指要》等数十部瘦金体著作。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