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版】文化不是味精9787539979311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正版】文化不是味精9787539979311

正版旧书 85成新左右 里面部分划线标记 内容完好 可正常使用 旧书不附带光盘

20.53 3.0折 68 九品

仅1件

天津武清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阿城

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39979311

出版时间2016-03

装帧精装

开本其他

定价68元

货号9787539979311

上书时间2024-11-07

亲亲一家de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阿城文集》是阿城先生多年以来各类文章首次集结出版,收录的文章为阿城先生亲自选定,其中许多篇目为阿城先生独家提供,从未见于国内报刊或网络。体例也为阿城先生亲自编订,权威性自不待言。
《文化不是味精(精)》为该文集之一,收入关于文化、电影、绘画摄影、音乐、人物等主要内容的随笔。

作者简介
阿城,1949年生。原名钟阿城。原籍四川江津,生于北京。高中一年级逢“”中断学业,1968年下放山西、内蒙等地插队,后又去云南农场当农工。1979年回北京,曾在中国图书进出口公司工作。1984年发表中篇处女作《棋王》,一举成名;1985年发表文章《文化制约着人类》,成为揭示民族文化心理的“寻根文学”的代表人物。期间连续创作了中篇小说《树王》《孩子王》及系列短篇《遍地风流》。他的作品具有独树一帜的鲜明风格。

目录
文化
  文化不是味精
    [附1]要文化不要武化
    [附2]“保守”是个褒义词
    [附3]入主宰不了生物链
  时间有点长
  文化制约着人类
电影
  中国电影的世俗性格
  中国人与中国电影
    [附]看电影不是我们的生活方式
  七天
  且说侯孝贤
    [附1]关于电影《刺客聂隐娘》之一
    [附2]关于电影《刺客聂隐娘》之二
  《今天》杂志“当代华语电影现象专辑”编者按
  繁华因缘
  稀有金属
  电影是导演的
  无奈中的快乐
  [附一]从视觉进入
  [附二]好电影的本质
  [附三]谈莱昂内:娱乐、历史与文化
  [附四]还不够清贫吗
  [附五]拍好商业电影是很难的
绘画&摄影
  星星点点
  心道合一
  乐乐画画
  现实反而不是一切
  何似天之涯
  在中亚:历史与现实
  在新疆:艺术与社会一
  人老珠黄
  纵深是表情
  领风气之先
  缺一个?缺什么?
  写在我们看之前或看之后一
  丹青的联画
  内心风景
    [附]从来就没有救世主
  画外话
  剪纸手记
  收藏之难
  “人民”的影像
  百分之一秒
音乐
  《刘少椿琴谱书法选》序
  假声音
  弦乐四人帮
  谈音乐
    [附]音乐是种生活方式
人物
  昨天今天或今天昨天
  父亲
  碎一个,少一个
  适得其志,逝得其所
其他
  听敌台
  盲点
  香港与清朝
  知识分子?
  未窃书
  三十六计走为上
  古董
  鼻子
  有些食品需要重吃
  短文两篇
  一个误会
  十三点加一点
  [附]只吃一种肉是危险的

内容摘要
 阿城著的《文化不是味精(精)》是散文随笔集,分为文化、电影、绘画与摄影、音乐、人物等部分,谈及的话题十分广泛,显示了阿城先生浩瀚惊人的知识范畴。

精彩内容
 文化不是味精今天的题目叫“文化不是味精”。
我估计在座的诸位都尝过味精。尤其大陆的餐馆做菜都要放味精,每样菜里都要放。对味精过敏的人,要特别跟餐馆说“我不要放味精”。但是不放味精,炒的菜也是在炒过放味精的菜的锅里炒,出来还是有点儿味精,味精是躲不开的。我的意思是,从大陆“文化大革命”之后,“文化”这个词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现在已经达到了味精的地步,什么事情都说是文化,比如“军事文化”,我认为这相当不合适。
那我今天就讲讲为什么文化不是一个装饰性的东西,它不是味精,它自己有很实在的东西。
前两天有朋友警告我:一个东西“不是什么”容易讲,“是什么”非常难讲。但我觉得,“文化”恰恰是特别容易说“是什么”的一个东西。在我看来,文化是什么?——文化就是一种关系,我和你,你和他,班级对班级,学校对学校,甚至上升到集团对集团、国家对国家,它们的关系是什么?是“文”还是“武”?中国“文化”的“文”是很早就定下来,非常简单、明确,它是针对“武化”提出的。周公制礼
作乐,这个“礼”,就是文。为什么要这样做?周初建立政权,自己力量小,施行的是军事殖民,面对的是随时可能出现的武化事件,所以周公为了安定天下“制礼”,“礼”就是文的意思。也就是说,大家放弃武的关系,约定文的关系。
“武”是什么呢?只要我的力气大、实力强,你面前的面包我抢过来。这就是“武”。你的资源,我一把就抢过来,你没有办法。这就是武。
而文的关系中,资源是这样的,每个人都要有一
点,不能是谁的力量大,谁就可以全部拿走。所以,中国的“文”非常简单明确,就是相对于“武”提出的。
那么“化”是什么?以前大陆“文革”有一句话:“融化在血液中,落实在行动上。”“融化在血液中”是‘什么意思?——它本来不是血液里就有的东西,为什么要把这个东西融化进去?因为它是后天的,不是先天的。“文”不是我们的本能,而是后天的一
种规定。“落实在行动中”,就是一举一动,包括你心里怎么想、怎么考虑这个事等,所有细节、行为,都是按“文”的方式去处理,这就是“化”,就像春风化雨,把整个地都浸湿了。比如现在大家这么有礼
貌地坐在这儿听,而不是每个人挽着胳膊围在我的边上,电影里经常看到把一个人围起来,意思就是要动手了。
到了春秋晚期,孔子常常说很久没有梦到周公了,心里不踏实。为什么?因为孔子那个时代,社会又开始逐渐武化,春秋晚期非常剧烈,到了战国,就完全是“武”的关系了。孔子那个时代面对的是武化的环境,他重提周公,是因为当初制定“文”的制度是周公提出的。孔子在晚年,已经确认自己是殷商的后裔,也就是周所灭亡的商的后裔。但是,孔子提出“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因为周建立了一个“文”的制度,这个制度非常完整,“郁郁”,就像森林一样,有秩序又旺盛。这个“文”的制度,是好的,所以从这个角度上,孔子是遵从周早期的做法。不幸,他所处的时代,是“武”的时代。
我们翻看历史年表,常常会看到文帝、文宗,或者武帝。在中国传统里,“文”比“武”高,所以帝王不管生前做了多少“武”的事情,总希望死后给他的号是“文”而非“武”。唐太宗死之前对他的小舅子长孙无忌嘱咐了一件事:我死以后,你们给我的号不要是“武”,要“文”。为什么?唐太宗的“武”功非常大,唐初的统一基本靠唐太宗的“武”功,比如收复洛阳,打得非常惨烈。总之,唐太宗在老百姓的传说和历史记载中,他的“武”功不得了,但是,唐太宗关心的是:你不要给我“武”,不要用打天下那点儿事说我,我要一个“文”。所以,“文”在中国的地位相当高。
P2-4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