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奇特的一生(柳比歇夫坚持56年的时间统计法)(精)9787550215078
正版旧书 85成新左右 里面部分划线标记 内容完好 可正常使用 旧书不附带光盘
¥
15.56
4.9折
¥
32
九品
仅1件
作者(俄)格拉宁|译者:侯焕闳//唐其慈
出版社京华
ISBN9787550215078
出版时间2013-06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定价32元
货号9787550215078
上书时间2024-11-04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品
- 商品描述
-
导语摘要
苏联科学家柳比歇夫坚持56年做时间统计法。格拉宁编著的《奇特的一生(柳比歇夫坚持56年的时间统计法)(精)》讲述一个将自己一生的用时间来计划的人——柳比歇夫。柳比歇夫通过他的时间统计法对自己进行了研究和试验:试验在写、读、听、工作、思索各方面,他到底能干多少?怎么干?他不让自己负担过重,力不胜任;他总是循着他能力的边缘前进,他对自己能力的掂量精确无疑。开启心智的第一本书,《冬吴相对论》、《把时间当做朋友》不约而同推荐。这本书讲述了柳比歇夫过得很好的一生,对于普通人非常有借鉴意义,很多人评价说改变了自己的生活,提升了个人的心智。
目录
编者的话
第一章
怎么生活得更好:柳比歇夫一生的秘密
第二章
崇拜者眼中的柳比歇夫
第三章
令人惊叹的一生
柳比歇夫的遗产
他的工作方法是一个创举
第四章
时间开销日记中的“时间统计法”
令人叹为观止的编号文档
时间开销日记
时间的账簿
第五章
时间统计法:生活的方式(生活的方法)
如何与时间相处
“我对时间统计法已经习惯了,没有它就没法工作”
第六章
缘起:一生的奋斗目标
一生的奋斗目标:创立生物自然分类法
最好不是去震惊世界,而是生活在世界上
第七章
人生的容量:如何做时间统计
随时随地利用“时间下脚料”
时间统计法的本质:针对过程的“事件·时间日志”
总结的价值和意义
第八章
时间之镜
第九章
时间统计法的胜利
第十章
光亮的背面
其他的事实
柳比歇夫的自我评价
生活的内容并不是苦难,而是成果
向自己提问题
第十一章
井井有条的生活
分门别类的爱好
整理和组织材料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享受
热爱自己的事业
第十二章
一切皆有代价
说真话的人
平反
第十三章
了解一个人,就要看到他的矛盾
年度总结:向时间做自我剖析
不时走入岔道
无休止的内心争执
自我批评的能力
第十四章
比时间更宝贵的
计划没有全部完成
如何评价自己的一生
柳比歇夫的时间守则
一个一生都不断成长的人
第十五章
自我认识的道路
简朴生活:超过最低生活必需品限度的东西,他都不要
保持独立的考验
时间统计法的标尺
如果每个人都知道自己能干些什么
第十六章
超越自己的可能
他为什么有那么多时间
对待时间的态度
过得很好的一生
附录:
与时间统计法无关——
谈《奇特的一生》的创作
内容摘要
格拉宁编著的《奇特的一生(柳比歇夫坚持56年的时间统计法)(精)》讲述了:柳比歇夫的洽学,博大精深,既是一个狭隘领域
的专家,又是个杂家。他的知识面究竟有多广,是很难测度的。
《奇特的一生(柳比歇夫坚持56年的时间统计法)(精)》不打算通俗地阐述他的思想或衡量他的贡献。
作者感兴趣的是另一个问题:他,我们同时代的人,一
生干了那么多事,产生了那么多思想,这是用什么方法达到的?最后几十年(他是82岁时去世的),他的工作精力和思维效率有增无减。关键不是在数量上,而在他是怎么样,用什么方法做到的。柳比歇夫对我最有吸引力的精粹、核心正是这个方法。他的工作方法是一个创举,不问他其余的工作和研究如何,这种工作方法是独立存在的。
从表面上看,这是纯技术性的工作方法,一点也
不起眼。它是自然而然形成的。但几十年来它获得了精神上的力量。它成为柳比歇夫生活的骨架,不仅保证了最高的效率,也保证了最旺盛的生命力。
精彩内容
所有的人,连亚历山大·亚历山德罗维奇·柳比歇夫亲近的人在内,谁都没有想到他留下的遗产有多大。
他生前发表了70来部学术著作。其中有分散分析、生物分类学、昆虫学方面的经典著作;这些著作在国外被广为翻译出版。
各种各样的论文和专著,他一共写了500多印张。500印张,相当于12500页打字稿。即使以专业作家而论,这也是个庞大的数字。
科学史上,艾勒、高斯、赫尔姆霍茨①11、门捷列夫都曾留下巨大的遗产。对于这种遗产,我老是迷惑不解。这一点很难解释,但也挺自然——古时候,人们写得比较多。至于今日的学者,出版多卷本的全集是一种罕见的甚至奇怪的现象。连作家似乎也写得比过去少了。
柳比歇夫的遗产包括几个部分:有著作,探讨地蚤的分类、科学史、农业、遗传学、植物保护、哲学、昆虫学、动物学、进化论、无神论;此外,他还写过回忆录,追忆许多科学家,谈到他一生的各个阶段以及彼尔姆大学……他讲课,当大学教研室主任兼研究所一个室的负
责人,还常常到各地考察。20世纪30年代他跑遍了俄罗斯的欧洲部分,去过许多集体农庄,实地研究果树害虫、玉米害虫、黄鼠……在所谓的业余时间,作为“休息”,他研究地蚤的分类。单单这一项,工作量就颇为可观:到1955年,柳比歇夫已搜集了35箱地蚤标本,共13000只。其中5000只公地蚤做了器官切片,总计300种。这些地蚤都要鉴定、测量、做切片、
制作标本。他收集的材料比动物研究所多5倍。跳甲属的分类他研究了一生。这需要特殊的深入钻研的才能,需要对这种工作有深刻的理解,理解其价值及其说不尽的新颖之处。有人问到著名的组织学家聂佛梅瓦基,他怎么能一生都用来研究蠕虫的构造,他很惊奇:“蠕虫那么长,人生可是那么短!”他的工作方法是一个创举柳比歇夫的治学,博大精深,既是一个狭隘领域
的专家,又是个杂家。
他的知识面究竟有多广,是很难测度的。谈起英国的君主制度,他能够说出任何一个英国国王临朝秉政的细节;说到宗教,不管是古兰经、犹太传经,还是罗马教廷的源流、马丁·路德的学说、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思想……他都如数家珍。他懂复变数理论、农业经济、罗·费歇①12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古希腊、
古罗马,天知道他还精通些什么。这,不是他要当万宝全书,不是死背硬记,他之所以获取这些五花八门的知识,是有原因的,下文自有交代。我说,他的坐功当然也是极好的。坐功好,不也是某些天才的特点嘛。说起来,这种本事在昆虫学之类的专业中颇为普遍,同时也是必需的。柳比歇夫自己就说过,他属于这样一类学者,给他们照相,不该照脸,该照臀部。
根据列夫·贝尔格、尼古拉·瓦维洛夫、弗拉基米尔·贝克列米舍夫①13这一流专家们的反映,柳比歇夫的著作很有价值。今天,他的一些离经叛道的见
解已升到有争议的等级,一些有争议的见解已升到无可争议的等级。对于他的学术声望乃至荣誉,大可不必担心。
我不打算通俗地阐述他的思想或衡量他的贡献。
我感兴趣的是另一个问题:他,我们同时代的人,一
生干了那么多事,产生了那么多思想,这是用什么方法达到的?最后几十年(他是82岁时去世的),他的工作精力和思维效率有增无减。关键不是在数量上,而在他是怎么样,用什么方法做到的。柳比歇夫对我最有吸引力的精粹、核心正是这个方法。他的工作方法是一个创举,不问他其余的工作和研究如何,这种工作方法是独立存在的。从表面上看,这是纯技术性的工作方法,一点也不起眼。它是自然而然形成的,但几十年来它取得了精神上的力量。它成为柳比歇夫生活的骨架,不仅保证了最高的效率,并且保证了最
旺盛的生命力。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