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版】人生的三路向9787801708540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正版】人生的三路向9787801708540

正版旧书 85成新左右 里面部分划线标记 内容完好 可正常使用 旧书不附带光盘

11.48 4.1折 28 九品

仅1件

天津武清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梁漱溟 著

出版社当代中国出版社

ISBN9787801708540

出版时间2010-0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28元

货号9787801708540

上书时间2024-06-28

亲亲一家de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梁漱溟(1893-1988),原名焕鼎,字寿铭、萧名、漱溟,后以其字行世。有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有“中国很后一位儒家”之称。大众眼中特立独行的梁漱溟,一身傲骨,不趋炎,不附势,被誉为“中国的脊梁”。梁漱溟自认是一个有思想,且本着自己的思想而行动的人。他毕生思考不停,笔耕不辍,不断探究两个问题:一是人生问题,即人为什么活着;二是中国问题,即中国向何处去。 梁漱溟一生治学严谨,著作等身,其思想对中国乃至世界影响巨大。

目录
为本书的“代序”致读者
代序:三种人生态度
一 人生的三路向
生活的说明
人生三种问题
人生的三路向
自述早年思想之再转再变
附:我早年思想演变的一大关键

二 宗教之真
宗教是什么
宗教问题之研究
宗教是否必要之研究
宗教之真必要所在
宗教是否可能之研究
人类社会生活中的宗教问题
由中世到近世的转折关键何在
宗教在*国

三 道德之真
*国以道德代宗教
道德为人生艺术
一般人对道德的三种误解
理性——人类的特征
道德——人生的实践(上)
道德——人生的实践(下)

四 追求人生的真义
一个人的生活
合理的人生态度
我之人生观如是
批评胡适之先生的人生态度
并述我自己的人生态度
谈生命与向上创造
人生在创造
人生的意义
……

内容摘要
《人生的三路向:宗教、道德与人生》是对梁漱溟关于宗教、道德与人生问题研究的一次全面梳理。由梁漱溟先生的哲嗣梁培宽先生亲自辑录审定。梁漱溟以儒家思想为基本价值取向,毕生追寻人生的真味。他对人性生动立体的剖析和对人生全面透彻的解读,无不体现了一代国学大师的卓绝智慧;他自由无束缚的思想和开豁通达的人生观,在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今天,仍然闪闪发光,给今天的我们以极大的启示。梁漱溟以传承并发扬中国两千多年的儒家思想为己任,躬自践行,为我们展现了新儒家新儒学的新思想,实为后世之瑰宝。

主编推荐
《人生的三路向:宗教、道德与人生》:老固然很痛苦的,病固然很痛苦的,死固然很痛苦的,然他所痛苦的是重在别离了少壮的老,别离了盛好的病,别离了生活的死。所痛在别离即无常也。
功利主义对于人生是肯定其欲望的。径直可以说,欲望就是人生的一切。——人生不就是在欲望的满足或不满足中度过乎?
人类的本性不是贪婪,也不是欲,不是驰逐于外,也不是清静自守,人类的本性是很自然很条顺很活泼如活水似的流了前去。所以他们一定要把好动的做到静止,一定要遏抑诸般本能的生活,一定要弄许多矫揉造作的工夫,都是不对的,都不是合理的人生态度。
习惯和社会环境总分不开,好习惯往往不过是社会所需要的道德,非真道德。清虚高明之怀是什么也不贪,什么也不怕的,抑何威胁牵掣之有?一切威胁牵掣只为受牵累于身耳。心胜乎身,则无此事。此即身心间有矛盾。然此卓然不受牵累之心,岂世俗寻常所有哉!
我不能死。我若死,天地将为之变色,历史将为之改辙。——他的狂放。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他的傲骨。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他的追求。
吾曹不出如苍生何。——他舍我其谁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他就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梁漱溟。

精彩内容
    从讲生活那段起,似乎偏于叙述及抽象,不像批评具体的问题有趣味,而却是很重要,是我们全书的中心。我们批评的方法即因此对于生活的见解而来。

    我们现在将奋斗的意思再解释一下。照我们以前的解释。所谓生活就是用现在的我对于前此的我之奋斗,那么,什么叫做奋斗呢?因为凡是“现在的我”要求向前活动,都有“前此的我”为我当前的“碍”,譬如我前面有块石头,挡着我过不去,我须用力将他搬开固然算是碍,就是我要走路,我要喝茶,这时我的肢体,同茶碗都算是碍;因为我的肢体,或茶碗都是所谓“器世间”——“前此的我”——是很笨重的东西,我如果要求如我的愿,使我肢体运动或将茶碗端到嘴边,必须努力变换这种“前此的我”的局面。否则是绝不会满意的;这种努力去改变“前此的我”的局面而结果有所取得。就是所谓奋斗。所以凡是一个用力都算是奋斗;我们的生活无时不用力,即是无时不奋斗。当前为碍的东西是我的一个难题;所谓奋斗就是应付困难,解决问题的。差不多一切“有情”——生物——的生活都是如此,并不单单是人类为然。即如苍蝇所以长成六个足,许多眼睛,全都因为应付困难,所以逐渐将他已成的我变成这个模样。以求适应环境的。不过这种应付都是在意识以前的,是本能的生活。人的生活大半分也都是本能的生活。譬如小儿生下来就会吃乳、睡觉……这些都是用他“不学而能”的本能,去应付困难解决问题的。虽然具有意识的人类,固然半是用意识来支配自己,但与许多别的生物有的意识很微,有的简直没有意识的,其本能生活仍一般重要。总之无论为本能的或为有意识的向前努力,都谓之奋斗。

    以上解释生活的话是很亲切真确的说法。但是这话还要有几层的修订才能妥贴:其应修订之点有三层:

    (一)为碍的不单是物质世界——已成的我——就是,不仅是我自己的真异熟果。还有另外一个东西——就是其它的有情。譬如我将打猎所得的禽兽食肉剥皮。这时虽是对于其它有情的根身之一种改变局面,其实还是对于“已成的我”的奋斗;因为其他有情的根身实在就是我的器界——已成的我;所以这时为碍的并非另外的有情,仍是我自己的“真异熟果”。真正为碍的是在其它有情的“他心”而不在其根身。譬如我要求他人之见爱,或提出一种意见要求旁人同我一致,这时为碍的即是“他心”;这才是真正的其他有情并非我的“已成的我”,而是彼之“现在的我”;这时他究竟对我同意与否尚不可知,我如果要求大家与我同意,就须陈诉我意,改造“他心”的局面,

    ……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