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版】湘行散记/沈从文典藏文集9787550284692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正版】湘行散记/沈从文典藏文集9787550284692

正版旧书 85成新左右 里面部分划线标记 内容完好 可正常使用 旧书不附带光盘

15.58 3.5折 45 九品

仅1件

天津武清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沈从文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ISBN9787550284692

出版时间2017-01

装帧其他

开本32开

定价45元

货号9787550284692

上书时间2024-06-24

亲亲一家de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湘行散记》是著名作家沈从文的散文集,包括“湘行散记”“湘西”“湘行书简”三部分。《湘行散记》和《湘西》是作者两次重返湘西所得,饱含沉甸甸的责任意识——面对一种特殊的历史场域,追溯神性生命的始终,透过表层的血与泪,体验一份人生的庄严。统摄到作者巨大悲悯情感下的书写与反省,是将尖锐的民族问题与社会矛盾,融汇在人事的叙述中。《湘行书简》由一组信札集成,是《湘行散记》的母本。1934年,因母亲病危,沈从文匆匆赶回湘西。他每天给夫人张兆和写一封信,报告沿途所见所闻。《湘行散记》便是根据这些书信积累的素材写成的。

作者简介
沈从文(1902-1988)
湖南凤凰人。现代有名作家,中国20世纪文学巨人,曾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
曾在北京大学、山东大学、执教西南联大,后在中国社科院和历史博物馆工作,尽管一生饱受争议,但从来不失灵性,不丧勇气。
一生自诩为乡下人,无论是童年时居住的湘西石城,还是当兵时游荡过的河街码头,皆成为他日后一切创作灵感和才华的源泉。他的文字和心灵,永远停留在湘西那片神奇的土地上,成了中国牧歌文学的代表人物。
主要作品包括:《边城》《湘行散记》《我们相爱一生,一生还是太短》《永远学不尽的人生——从文自传》等。

目录
湘行散记
  一个戴水獭皮帽子的朋友
  桃源与沅州
  鸭窠围的夜
  一九三四年一月十八
  一个多情水手与—个多情妇人
  辰河小船上的水手
  箱子岩
  五个军官与—个煤矿工人
  老伴
  虎雏再遇记
  一个爱惜鼻子的朋友
  滕回生堂的今昔
湘西
  引子
  常德的船
  沅陵的人
  白河流域几个码头
  泸溪·浦市·箱子岩
  辰溪的煤
  沅水上游几个县份
  凤凰
  苗民问题
湘行书简
  引子
  张兆和致沈从文之一
  张兆和致沈从文之二
  张兆和致沈从文之三
  沈从文致张兆和
  在桃源
  小船上的信
  泊曾家河
  水手们
  泊兴隆街
  河街想象
  忆麻阳船
  过柳林岔
  泊缆子湾
  今天只写两张
  第三张……
  过梢子铺长潭
  夜泊鸭窠围
  第八张……
  梦无凭据
  鸭窠围的梦
  鸭窠围清晨
  歪了一下
  滩上挣扎
  泊杨家蛆
  潭中夜渔
  横石和九溪
  历史是一条河
  离辰州上行
  虎雏印象
  到泸溪
  泸溪黄昏
  天明号音
  到凤凰
  感慨之至
  辰州下行
  再到柳林岔
  过新田湾
  重抵桃源
尾声
沈从文致沈云六

内容摘要
 《湘行散记》是沈从文久负盛名的纯美散文集,也是散文作品经典中的经典,更是广大文艺青年的心灵游记。
其中,《湘行书简》则是沈从文返乡途中与留京的妻子张兆和的来往信札,字里行间尽显思念与爱恋:在青山绿水之间,我想牵着你的手,走过这座桥,桥上是绿叶红花,桥下是流水人家,桥的那头是青丝,桥的这头是白发。而《湘行散记》和《湘西》是作者两次重返湘西的所见所闻,返乡路上,他看到的是美丽故乡的凋零,而乡民们不管过着怎样沉重的生活,却从不逃避为了活着而应有的一份努力。
在青山绿水之间,不仅有一种诗意和从容,更透出一份生活的感悟和人生的思索。

精彩内容
 一九三四年一月十八我仿佛被一个极熟的人喊了又喊,人清醒后那个声音还在耳朵边。原来我的小船已开行了许久,这时节正在一个长潭中顺风滑行,河水从船舷轻轻擦过,故把我弄醒了。
我的小船今天应当停泊到一个大码头,想起这件事,我就有点儿慌张起来了。小船应停泊的地方,照史籍上所说,出丹砂,出辰州符。事实上却只出胖人,出肥猪,出鞭炮,出雨伞。一条长长的河街,在那里可以见到无数水手柏子与无数柏子的情妇。长街尽头飘扬着税关的幡信,税关前停泊了无数上下行验关的船只。长街尽头油坊围墙如城垣,长年有油可打,打油人摇荡悬空油槌,轰地向前抛去时,莫不伴以摇曳长歌,由日到夜,不知休止。河中长年有大木筏停泊,每一木筏浮江而下时,同时四方角隅至少有三十
个人举桡激水。沿河吊脚楼下泊定了大而明黄的船只,船尾高张,皆到两丈左右,小船从下面过身时,仰头看去恰如一间大屋。(那上面必用金漆写得有福字同顺字!)这个地方就是我一提及它时充满了感情的辰州地方。
小船去辰州还约三十里,两岸山头已较小,不再壁立拔峰,渐渐成为一堆堆黛色与浅绿相间的邱阜,山势既较和平,河水也温和多了。两岸人家渐渐越来越多,随处皆可以见到毛竹林。山头已无雪,虽尚不出太阳,气候干冷,天空倒明明朗朗。小船顺风张帆向上流走去时,似乎异常稳定。
但小船今天至少还得上三个滩与一个长长的急流

大约九点钟时,小船到了第一个长滩脚下了,白浪从船旁跑过快如奔马,在惊心炫目情形中小船居然上了滩。小船上滩照例并不如何困难,大船可不同了一点。滩头上就有四只大船斜卧在白浪中大石上,毫无出险的希望。其中一只货船大致还是昨天才坏事的,只见许多水手在石滩上搭了棚子住下,且摊晒了许多被水浸湿的货物。正当我那只小船上完第一滩时,却见一只大船,正搁浅在滩头激流里,只见一个水手赤裸着全身向水中跳去,想在水中用肩背之力使船只活动,可是人一下水后,就即刻为水带走了。在浪声哮吼里尚听到岸上人沿岸喊着,水中那一个大约也回答着一些遗嘱之类,过一会儿,人便不见了。这个滩共有九段。这件事从船上人看来可太平常了。
小船上第二段时,河流已随山势曲折,再不能张帆取风,我担心到这小小船只的安全问题,就向掌舵水手提议,增加一个临时纤手,钱由我出。得到了他的同意,一个老头子,牙齿已脱,白须满腮,却如古罗马人那么健壮,光着手脚蹲在河边那个大青石上讲生意来了。两方面皆大声嚷着而且辱骂着,一个要一
千,一个却只出九百,相差那一百钱折合银洋约一分一厘。那方面既坚持非一千文不出卖这点气力,这一
方面却以为小船根本不必多出这笔钱给一个老头子。
我即或答应了不拘多少钱皆由我出,船上三个水手,一面与那老头子对骂,一面把船开到急流里去了。但小船已开出后,老头子方不再坚持那一分钱,却赶忙从大石上一跃而下,自动把背后纤板上短绳,缚定了小船的竹缆,弓着腰向前走去了。待到小船业已完全上滩后,那老头就赶到船边来取钱,互相又是一阵辱骂。得了钱,坐在水边大石上一五一十数着,我问他有多少年纪,他说七十七。那样子,简直是一个托尔斯泰!眉毛那么长,鼻子那么大,胡子那么多,一切皆同画相上的托尔斯泰相去不远。看他那数钱神气,人快到八十了,对于生存还那么努力执着,这人给我的印象真太深了。但这个人在他们看来,一个又老又狡猾的东西罢了。
小船上尽长滩后,到了一个小小水村边,有母鸡生蛋的声音,有人隔河喊人的声音,两山不高而翠色迎人。许多等待修理的小船,皆斜卧在岸上,有人在一只船边敲敲打打,我知道他们正用麻头与桐油石灰嵌进船缝里去。一个木筏上面还搁了一只小船,在平潭中溜着。忽然村中有炮仗声音,有唢呐声音,且有锣声;原来村中人正接媳妇,锣声一起,修船的,放木筏的,划船的,都停止了工作,向锣声起处望去。
——多美丽的一幅画图,一首诗!但除了一个从城市
中因事挤出的人觉得惊讶,难道还有谁看到这些光景矍然神往。
下午二时左右,我坐的那只小船,已经把辰河由桃源到沅陵一段路程主要滩水上完,到了一个平静长潭里。天气转晴,日头初出,两岸小山作浅绿色,山水秀雅明丽如西湖。船离辰州只差十里,过不久,船到了白塔下再上个小滩,转过山蛆,就可以见到税关上飘扬的长幡了。
想起再过两点钟,小船泊到泥滩上后,我就会如
同我小说写到的那个柏子一样,从跳板一端摇摇荡荡地上了岸,直向有吊脚楼人家的河街走去,再也不能蜷伏在船里了。
P25-27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