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版】漫步华尔街(原书1版)9787111584278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正版】漫步华尔街(原书1版)9787111584278

正版旧书 85成新左右 里面部分划线标记 内容完好 可正常使用 旧书不附带光盘

20.18 2.9折 69 九品

仅1件

天津武清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伟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584278

出版时间2018-01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定价69元

货号9787111584278

上书时间2024-06-16

亲亲一家de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在伯顿G.马尔基尔著的《漫步华尔街(原书第11版)(精)》一书中,作者将投资理论与实践水乳交融地结合在一起,由坚实基础理论和空中楼阁理论引出基本面分析与技术分析,同时讲述了历史上的投资泡沫和投机狂潮,既学术又通俗,既深入浅出又令人信服,一步一步引导投资者满怀信心地跨越市场。读者不仅能学会分析股票、债券的潜在收益,而且能学会分析其他投资机会的潜在收益,包括货币市场、房地产、保险、黄金、收藏品等。

作者简介
伯顿G.马尔基尔,既是杰出的专业投资者,又是造诣精深的学者。他于哈佛大学读完本科和商学院之后,在券商史密斯巴尼的投资银行部工作,开始了自己的华尔街之旅。后来,他在普林斯顿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留校任教,曾任普林斯顿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经济系主任,其间担任过美国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成员,继而在耶鲁大学商学院做了8年的院长。现在,他的学术身份是普林斯顿大学汉华银行经济学讲座教授。马尔基尔没有囿于学术的象牙塔,而是多年来亲临波谲云诡的华尔街,并一直在多家大型知名公司担任董事,其中包括先锋集团和保德信金融集团。他还持有自己看好的投资品种长达30年,并获得了超出市场的利润。代表作:《漫步华尔街》、《从华尔街到长城》。

目录
第一部分 股票及其价值
 第1章 坚实基础与空中楼阁
  1.1 何为随机漫步
  1.2 如今投资已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1.3 投资理论
  1.4 坚实基础理论
  1.5 空中楼阁理论
  1.6 我将如何带你随机漫步
 第2章 大众疯狂
  2.1 郁金香球茎热
  2.2 南海泡沫
  2.3 华尔街溃败
  2.4 小结
 第3章 20世纪60~90年代的投机泡沫
  3.1 机构心智健全
  3.2 60年代狂飙突进
  3.3 70年代“漂亮50”
  3.4 80年代喧嚣扰攘
  3.5 历史的教训
 第4章 21世纪初的超级泡沫
  4.1 互联网泡沫
  4.2 21世纪初美国房地产泡沫及其破裂
  4.3 泡沫与经济活动
第二部分 专业人士如何参与城里这种最大的游戏
 第5章 技术分析与基本面分析
  5.1 技术分析与基本面分析的本质区别
  5.2 图表能告诉我们什么
  5.3 图表法的基本依据
  5.4 为何图表法可能并不管用
  5.5 从图表师到技术分析师
  5.6 基本面分析技法
  5.7 三条重要警示
  5.8 为何基本面分析可能不管用
  5.9 综合使用基本面分析和技术分析
 第6章 技术分析与随机漫步理论
  6.1 鞋上有破洞,预测朦胧难解
  6.2 股市存在趋势吗
  6.3 究竟何为随机漫步
  6.4 一些更为精细复杂的技术分析方法
  6.5 其他几个帮你赔钱的技术理论
  6.6 为何技术分析师仍能安居乐业
  6.7 评价技术分析师的反击
  6.8 对投资者的启示
 第7章 基本面分析究竟有多出色
  7.1 来自华尔街和学术界的观点
  7.2 证券分析师果真是天眼通吗
  7.3 水晶球为何浑浊不清
  7.4 证券分析师选出好股票了吗——考察共同基金的投资业绩
  7.5 基本面交易策略能选出好股票吗
  7.6 对选择市场时机的裁定
  7.7 有效市场假说的半强式有效和强式有效形式
  7.8 中间道路:我的个人观点
第三部分 新投资技术
 第8章 新款漫步鞋:现代投资组合理论
  8.1 风险扮演的角色
  8.2 风险的定义:收益率的离散度
  8.3 风险纪实:一项针对长期跨度的研究
  8.4 降低风险:现代投资组合理论
  8.5 投资实践中的多样化
 第9章 不冒风险焉得财富
  9.1 β与系统风险
  9.2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9.3 让我们看一下记录
  9.4 对证据的评价
  9.5 数量分析家寻求更优风险测量方法:套利定价理论
  9.6 法马—弗伦奇三因素模型
  9.7 小结
 第10章 行为金融学
  10.1 个人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
  10.2 行为金融学与储蓄
  10.3 套利限制
  10.4 行为金融学给投资者的教训
  10.5 行为金融学教给我们战胜市场的方法了吗
 第11章 对有效市场假说的漫射及漫射为何偏离目标
  11.1 我们说“市场是有效的”时,究竟指什么
  11.2 完全偏离目标的漫射
  11.3 接近但仍然偏离目标的漫射
  11.4 为何险些命中目标的漫射仍未射中
  11.5 最后的赢家是……
  11.6 小结
第四部分 随机漫步者及其他投资者实务指南
 第12章 随机漫步者健身手册
  12.1 练习1:收集漫步必需品
  12.2 练习2:不要在急需用钱时发现囊中空空:用现金储备和保险来保护自己
  12.3 练习3:保持竞争力:让现金储备收益率跟上通胀步伐
  12.4 练习4:学会避税
  12.5 练习5:确保漫步鞋合脚:认清自己的投资目标
  12.6 练习6:从自己家里开始漫步:租房会引起投资肌肉松弛
  12.7 练习7:考察在债券领域的漫步
  12.8 练习8:临深履薄般穿过黄金、收藏品及其他投资品的原野
  12.9 练习9:记住,佣金成本并不是随机漫步的,有些更为低廉
  12.10 练习10:避开塌陷区和绊脚石:让你的投资步伐多样化
  12.11 最后:体格检查
 第13章 金融竞赛的障碍:理解、预测股票和债券的收益
  13.1 什么因素决定了股票和债券的收益
  13.2 金融市场收益率的四个时代
  13.3 舒适安逸的时代
  13.4 焦虑不安的时代
  13.5 精神焕发的时代
  13.6 感到幻灭的时代
  13.7 未来收益的障碍
 第14章 生命周期投资指南
  14.1 资产配置五项原则
  14.2 根据生命周期制订投资计划的三条一般准则
  14.3 生命周期投资指南
  14.4 生命周期基金
  14.5 退休之后的投资管理
  14.6 如何投资退休储蓄金
  14.7 继续持有退休前的投资组合,如何过好退休生活
 第15章 三种步伐漫步华尔街
  15.1 省心省力漫步法:投资指数基金
  15.2 亲历亲为漫步法:可资使用的选股规则
  15.3 使用替身漫步法:雇请华尔街专业漫步者
  15.4 晨星公司提供的共同基金信息服务
  15.5 马尔基尔漫步法
  15.6 悖论
  15.7 对我们这次漫步做一些总结陈词
  15.8 最后一言

内容摘要
在本书中,作者将投资理论与实践水乳交融地结合在一起,由坚实基础理论和空中楼阁理论引出基本面分析与技术分析,同时讲述了历史上的投资泡沫和投机狂潮,既具有学术性又通俗易懂,既深入浅出又令人信服,一步一步引导投资者满怀信心地跨越市场。读者不仅能从中学会分析股票、债券的潜在收益,而且能学会分析其他投资机会的潜在收益,包括货币市场、房地产、保险、黄金、收藏品等。

精彩内容
 何为随机漫步随机漫步(randomwalk),是指将来的步骤或方向无法根据过去的历史进行预测。这一术语应用到股市,是指股票价格的短期波动无法预测。投资咨询服务、公司盈利预测、复杂的图表形态分析全无用处。在华尔街,“随机漫步”这个术语是一个猥亵的字眼,是一个贬义词,是学术界创造出来并用以高声谩骂那些专业预言者的。简而言之,这一术语意味着被蒙住眼睛的猴子向报纸股票版面投掷飞镖,选出的投资组合也会与专家挑选的表现一样好。
当然,西装笔挺的金融分析师可不喜欢被比作光着屁股的猴子。他们反驳说,学术界人士浸淫于方程式和希腊字符(更甭提沉闷古板的学术文本),连牛和熊都分不清,即便它们跑进瓷器店里也辨不明。市
场专业人士为了对抗学术界的猛烈抨击,用两种武器之一来武装自己。这两种武器称为基本面分析和技术分析,书中第二部分会对比进行详细论述。学术界为了避挡市场专业人士使用的这两种武器,便以弱式有效市场、半强式有效市场、强式有效市场这三种版本,将随机漫步理论模糊化,同时创立了属于自己的称为新投资技术的理论。这种新理论包括一个名为β的概念,“聪明的β”包含在其中,我对此有些不以为然,准备稍做一番批驳。到了21世纪初,甚至有些学术界人士也加入了市场专业人士的阵营中,声称股票市场至少还是有点儿可预测性。时至今日,你也能看到规模盛大的战斗仍在进行。战斗双方打得你死我活,因为事关双方的切身利益,学术界人士为终身职位而战,市场专业人士为奖金红利而斗。所以我想,在华尔街漫步,你会感到很惬意。这里具有戏剧高潮的所有要素,包括巨额财富的创造和丧失,也包括这一
切何以会发生的经典论点。
但是,在开始漫步之前,或许我应该做一番自我介绍,陈述一下作为导游的资格。在撰写本书的过程中,我利用了自己三个方面的人生阅历,每种阅历都为了解股市提供了不同的视角。
首先,讲一下我在投资分析和投资组合管理两个领域的专业经历。职业生涯开始的时候,我在华尔街一家顶级投资银行担任市场专员。后来,我在一家跨国保险公司担任投资委员会主席,也在一家全球最大的投资公司担任董事多年。这些经历所具有的视角,对我来说是不可或缺的。毕竟,生活中有些事情,涉世未深的人是无法充分领略或理解的。在股市上,可以说道理同样如此。
其次,我现在的职位是经济学家,同时也是数个公司的投资委员会主席。通过专门研究证券市场和投资行为,我已获得了完备的学术研究知识,取得了一
些关于投资机会的研究成果。
最后,同样重要的是,我一直是个投资者,并且是个成功的市场参与者。究竟有多成功,我是不会说的,因为学术界有一种奇特现象,就是认为教授不应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