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版】陈年旧事9787508638713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正版】陈年旧事9787508638713

正版旧书 85成新左右 里面部分划线标记 内容完好 可正常使用 旧书不附带光盘

11.07 2.9折 38 九品

仅1件

天津武清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叶兆言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ISBN9787508638713

出版时间2013-05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定价38元

货号9787508638713

上书时间2024-06-15

亲亲一家de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写文章的总是喜欢有人阅读,当然更因为自己喜欢写,技痒难熬。结果就一而再,再而三。
怀旧是人生难免的一种情绪,陈年旧事说过去就过去,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陈年旧事》作者叶兆言如数家珍般讲述了诸如胡适、林语堂、蔡元培、徐志摩、马寅初、吴梅、竺可桢等大师的老掌故老段子,将陈年旧事娓娓道来,道出一代名士不为人知的真情怀,读来别有一番味道。

作者简介
叶兆言,1957年出生,南京人。他1974年高中毕业,进工厂当过四年钳工;1978年考入南京大学中文系;1986年获得硕士学位。他80年代初期开始文学创作,创作总字数约四百万字。他的主要作品有七卷本《叶兆言文集》《叶兆言作品自选集》以及各种选本。另有长篇小说《一九三七年的爱情》《花影》《花煞》《别人的爱情》《没有玻璃的花房》《我们的心多么顽固》,散文集《流浪之夜》《旧影秦淮》《叶兆言绝妙小品文》《叶兆言散文》《杂花生树》等。

目录
自序
陈三立  虎子无犬父
李瑞清  一代非著名书法大师
蔡元培  其生也荣,其死也哀
蔡威廉  艺术家活得长很重要
林文铮  高开低走的悲剧人生
林风眠  画者的浪漫与凄凉
曾昭燏  曾国藩家族里的考古学姑娘
曾昭抡  学成数理化,也只走好了半片天下
俞大絪  你想象不到的显赫家世
俞大维  天才横溢,触手成春
傅斯年  学术界的曹操
罗家伦  当官第三,学问第二,最好的大学校长材料
朱家骅  国民党里的“又红又专”
陈立夫  官场沉浮,不如去新泽西当陶渊明
陈果夫  分到了蒋家王朝的原始股
陈布雷  生为蒋之人,死为蒋之鬼
马寅初  其实他和鲁迅一样,都是学地矿的
胡适  别看学位,看学问
赵元任  两颗假牙成就语言天才
竺可桢  为何宋人不知梅
陈西滢  鲁迅最痛恨的人
朱东润  天下尽欺老实人
徐志摩  毕生行径均是诗
杨宪益  最令人称道的富二代
吴梅  喧嚣乱世继清音
黄侃  书生意气是狂狷
汪东  革命、当官、学问、书画都不误
胡小石  “不务正业”的国学大师
汪辟疆  给别人排名,自己却被忘了
陈中凡  文人的“三书”和“三不”
沈祖棻  斜阳里的春愁
程千帆  “捡到”的镇系之宝
王伯沆  活在民国的六朝人物
柳诒徵  旧式文人标本
张元济  拒签孙中山,劝降蒋介石
陆费逵  用教材押注革命
章锡琛  堂堂开明人,俯仰两无愧
王云五  从商务印书馆管到国家财政部
林语堂  原来写书可以这么赚钱
周越然  最有钱的淫书收藏家
林汉达  从教材抄袭者到“青年贩子”
桂永清  黄埔一期也平庸
杜聿明  败军之将,不敢言勇
王叔铭  是甲级战犯也是王光美的干爹
胡宗南  老一点怎么了
附记1  黄埔的底色
附记2  黄埔学生的年龄问题
孙立人  在缅甸活埋日本战俘?
林虎  走对了前99步
陈绍宽  在1928年提出航母计划的人

内容摘要
 《陈年旧事》是著名作家、《一号命令》作者叶兆言,趣谈数十位近现代名士的陈年旧事。鲜为人知的老掌故,随手拈来,勾勒出一幅绝不苟且、坚守情怀的精英群像。《陈年旧事》文字最大程度恢复曾被删减文字,此间背后究竟有怎样的难言隐语?

精彩内容
 马寅初:其实他和鲁迅一样,都是学地矿的有朋友看了我的专栏,很感慨,说没想到国民党的两位中统特务头子,会是学地质矿物出身,而且都当过长。我一开始也觉得奇怪,天下事这么奇巧,书看多了,就觉得很正常。在过去年代,地质和矿物犹如后来的电机、计算机,还有生物,能够时髦与饭碗有关,大家都相信学了这个,日后找工作容易。
真正老资格学过矿物的,是鲁迅,还有后来的北京大学老校长马寅初。我所知道的著名人士,除了李四光学这玩意儿修成正果,其他人都是当作敲门砖,都半路改行。朱家骅和陈立夫从政当官,鲁迅成了文学家,马寅初成了经济学家。因此结论也简单,人生
一世,学什么专业不重要,干什么才重要,干成了什
么更重要。
李敖先生到北京大学演讲,狠狠地恭维了马寅初,说老先生坚持真理,竟敢和老人家的意思拧着干。
马寅初以经济学家成名,生在乱世,没多少用武之地,一辈子也谈不上多大特殊贡献,能让人记住的,也
就是提醒大家管好自己的玩意儿,注意控制人口。中国人太多了,多得让人一想到就心烦,就抱怨。
人口问题后果很严重,也很简单。用不着多少学问便想明白,掰掰手指就算清楚,以马寅初自家为例,他老先生生于一八八二年,比鲁迅小一岁,是家中的老五,也就是说,这一代兄弟五人。到子侄一代,有男十一人,女二十二人。到了孙辈,已变成四十七人,男二十人,女二十七人。
用传统眼光看,人丁兴旺是好事,在经济学家眼
里,前景并不太妙,基本上是灾难。马寅初的本科虽然是矿冶,却是耶鲁大学经济学硕士,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博士。学经济的人皆会算账,他不得不对当权者说老实话和大白话。广大的农村没电,天一黑就睡觉,这是人口增加之重要原因,不计划生育不行。
尽管一再强调他的人口学观点与马尔萨斯无关,说自己是不折不扣的马克思信徒,毛主席还是一眼就看穿了这个资产阶级把戏。要知道,讲人口学的马尔萨斯,好人坏人都不待见,马克思不喜欢,斯大林不喜欢,希特勒和墨索里尼也不喜欢,蒋介石恨,毛泽东也恨。
贩卖一个大家都讨厌的观点,很危险。马寅初逆水行舟,仗着岁数大,资格老,以为说几句不中听的肺腑之言,也算是感共产党的恩,帮同志们一把。所
幸他并没有因此被打成“右派”,也没有遭过分残酷迫害,相对于另外一些敢说真话的著名人士,已经很幸运,有些委屈,还算不上太亏待。
马寅初是大清政府保送出去的留学生,毕业于北洋大学的矿冶专业。祖辈酿酒和卖酒,到了他这里,忽然想明白洋学问的好处。他爹原来只希望他长大当个小老板,自家酒店管管账,没想到儿子非要读洋学堂,而且以死相逼,不让我到城里去读书,就死给你老爹看。据说是真的投过河,他爹吓得不轻,只好送
儿子到上海去读中学。
马寅初是浙江嵊县人,一个乡下人,能去城里读书,去大城市上海,后来又去天津上大学,说明家里有点经济实力。他最终在美国获得了博士头衔,等到学成归国,大清朝已不复存在,袁大总统刚一命呜呼
。一百年前的出洋留学,绝对真金白银,马寅初先在北洋政府的财政部混了一年,然后便是北京大学的经济系教授和系主任。
当时别的教授上班都是黄包车,只有他神气十足,天天很威风地坐着大马车。出过国门的人就是不一
样,难怪朱自清在日记中会不断提醒自己,没有留洋资历的人即使当了系主任,也一定要低调,要兢兢业业,否则弄不好就会被别人挤兑了。
P70-72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