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版】未来的冲击9787508681566
  • 【正版】未来的冲击9787508681566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正版】未来的冲击9787508681566

正版旧书 85成新左右 里面部分划线标记 内容完好 可正常使用 旧书不附带光盘

23.91 3.0折 79 九品

仅1件

天津武清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阿尔文·托夫勒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ISBN9787508681566

出版时间2018-06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定价79元

货号9787508681566

上书时间2024-06-08

亲亲一家de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阿尔文·托夫勒,世界有名未来学家、社会思想家,被誉为“后工业化时代大师”。他曾任罗素·赛奇基金会特约研究员、康奈尔大学特聘教授、洛克菲勒兄弟基金会研究员、IBM等跨国企业顾问,从事未来价值体系及社会走向的研究。
1970―1990年,托夫勒分别出版《未来的冲击》《第三次浪潮》《权力的转移》,成为未来学巨擘,对当时及后来的社会思潮有广泛且深远的影响。托夫勒是洞察到现代科技将深刻改变人类社会结构及生活方式的先驱。他以自己专享的方式解读现在,用蕴含着未来玄机的现象寻求对未来的理解,为读者描绘一幅新的现实世界的示意图。

目录
序? 言 
第一部分? 长久性的终结
第一章? 第800个世代
手足无措的访客
与过去决裂 

第二章? 加速的推动力
时间与变革 
地下城市 
以技术为动力 
作为燃料的知识 
情境的流通 

第三章? 生活的节奏
未来的人 
持续时间观 
短暂性的概念 
未来的冲击

第二部分? 短暂性
第四章? 物品:用完即弃的社会
纸制的结婚礼服
突然消失的超市 
非永久性的经济 
可移动的运动场 
组合性的游乐场 
租赁革命 
临时性需求
流行的机器

第五章? 地域:新的游牧民族
300 万英里俱乐部 
瑞典的弗拉门戈舞曲 
向未来移民
自杀与搭便车的人
垂头丧气的迁移者 
归巢本能
地域重要性的消失 

第六章? 人类:模式化的人
介入的代价 
人类关系的持续时间 
仓促的欢迎 
未来的友谊
工作日的朋友 
新员工与离职者 
人的租赁 
如何舍弃故友 
需要多少朋友 
培养儿童适应变化的能力 

第七章? 组织:即将来临的“特组织”
天主教徒、宗派集团及咖啡聚会 
组织的剧变 
新的“特组织”
等级组织的崩溃
官僚主义的身后事 

第八章? 信息:运动的形象
崔姬及 K 介子 
弗洛伊德的浪潮 
畅销书的低潮 
精练的信息 
奔跑中的莫扎特 
半文盲的莎士比亚
艺术:立体派与动态派
神经系统的投资 

第三部分? 新奇性
第九章? 科学的轨迹
新海底宝藏 
阳光与人格 
海豚之声
生化工厂 
预先设计的人体
临时性的器官 
体外器官 
否认变化 

第十章? 制造体验的人
心理的原料 
空中侍女 
体验产业
模拟的环境 
栩栩如生的环境 
健全的经济学
第十一章? 破裂的家庭
母性的奥妙
流线型的家庭 
亲生父母与职业父母 
社群家庭及同性恋父亲 
爱情的不利因素
临时婚姻
婚姻的轨道 
自由的要求 

第四部分? 多样性
第十二章? 选择余地过大的由来
风格化产品 
电脑与教室 
同性恋电影 

第十三章? 小团体组织的兴盛
科学家与证券经纪人 
娱乐专家
年轻人的街区
结婚族
不自由的野蛮人
飞车党与知识分子
生活方式的制造者与微小英雄 
生活方式的工厂 
生活方式的力量 
过剩的自我 
自由的社会

第五部分? 适应性的限度
第十四章? 未来的冲击对人体的影响
人生的变革与疾病的联系
对新奇性的反应
适应性反应

第十五章? 未来的冲击对心理的影响
过度刺激下的个人
感觉的袭击
信息的超负荷
决定的压力 
未来的冲击的牺牲者 
未来的冲击下的社会

第六部分? 生存的战略
第十六章? 应对明天
直接应对 
个人的安定领域
按状况分类
危机顾问室 
中转站
过去共同社会
未来共同社会 
壮丽的宇宙事业

第十七章? 面向未来的教育
工业时代的学校
新的教育革命
组织的攻击 
昔日课程的现状 
教材的多样性 
技术系统
未来主义的策略 

第十八章? 征服技术
工业技术的反动 
选择文化方式 
晶体管与性 
科学技术检查机构 
环境侦察机构

第十九章? 社会未来学派的战略
技术中心主义的死亡 
计划者的人性化 
时间范围
预想中的民主制度

内容摘要
当社会受到变革冲击时,究竟会出现什么状况?面对种种变革,人们如何适应?会不会应为无法适应未来的种种状况而错误百出?
今天,变革浪潮正以排山倒海之势颠覆我们的组织,转变我们的价值观,动摇我们的根基。我们来不及适应便被变革击溃,孤独无依、迷失方向。短暂性的信息不断袭扰人们的感知,新奇性的事物不断撞击人类的认知能力,而多样化的选择不断搅乱人们的判断能力。当无法适应这三股联袂而来的变革浪潮时,人们便患了“未来恐惧症”。在未来的袭击下,他们开始退却,拒绝迎接。社会异化程度日益加深,核心家庭趋向解体,毒品泛滥,犯罪率上升……而大多数社会问题本质上就是源于“未来的冲击”。
世界著名未来学大师、未来学奠基人阿尔文?托夫勒在其奠定声名之作《未来的冲击》中指出,无论个人、组织或国家都会因变革太快而超载,成为未来冲击的受害者。托夫勒大胆且反潮流地指出核心家庭将逐步破裂,一次性消费社会的兴起,并预言逐渐实现的教育改革。正如托夫勒所说:“我深信对未来的合理探索也可为现在提供许多有价值的借鉴。倘若不把未来当作一种习惯性工具而善加运用,我们将更难把握个人及社会的问题。”发达国家今日所面临的危机,乃是过去盲目地单向发展科技所致。倘若我们能借鉴其中,计划性地全面发展和谐社会,不仅可以减少西方国家过去遭遇的危机,而且可以克服未来的冲击。倘若能掌握问题的症结,明智地控制变革速度和过程,我们便会转危为安,化险为夷。我们不仅能够生存下去,还能安身立命于变革的浪潮之上,重新掌握未来的命运。

精彩内容
 这个惊人的事实可以从很多方面加以阐述。倘若我们将人类过去5万年的存在以62年为一世代来划分的话,那么人类至少已经度过800个世代了。而在这800个世代里,人类有650个世代是栖息在洞穴中。
只有在过去的70个世代内,一个世代与另一个世代之间才能彼此沟通,而这主要归功于文字的出现。
只有在过去的6个世代内,大多数人类才能看到印刷文字。只有在过去的4个世代内,人类才能准确地测定时间。只有在过去的两个世代内,人类才能使用电力。
而在今天日常使用的绝大部分物资,都是人类第800个世代的成果。
然而,第800个世代使人类与其过去的经验完全断裂。因为在这个世代,人类与资源的关系完全改头换面。这种现象在经济发展领域表现得最为明显。仅在这一个世代之内,作为文明原始基础的农业在世界各国纷纷失去其重要性。在今天十几个主要大国中,农业生产者占经济人口总数的比例皆不超过15%。美国的农产品除了供应三亿美国人外,还供应其他国家约1.6亿人;而美国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比例还不到4%,而且这个百分比还在急速下降中。
倘若把农业当作经济发展的第一阶段的话,那么工业便是经济发展的第二阶段了。由此,我们现在可以看到另一个阶段——第三阶段。事实上,它已经到来了。1956年左右,美国约有50%以上的非农业劳动力换下劳动工作服,被分派到各种贸易、行政、交通、研究机构、教育及其他服务部门。白领阶层的人数已超过蓝领阶层。在同一世代之内的同一社会中,人类不但摆脱了农业的枷锁,甚至摆脱了工业的羁绊,这在历史上不可不被视为空前的创举。世界上首次出现了服务经济。
从那时起,所有技术先进的国家都在朝这个方向发展。瑞典、英国、比利时、加拿大以及荷兰等国,农业生产者所占比例皆已低于15%,而白领阶层的人数早已远远超过蓝领阶层。人类经历了10000年的农业社会,100~200年的工业社会,到了今天,已开始进入超工业社会。
法国计划学家兼社会哲学家让·富拉斯蒂埃(JeanFourasti6)宣称:“事实上,工业革命所产生
的文明反而最不具有工业性。”为了解释这种令人震惊的事实,我们有必要引用联合国第三任秘书长吴丹(UThant)的话作为参考。他曾说:“今日经济发展的最伟大成就,乃是我们想要有多少,便会有多少……现在已不是资源限制决策的时代,而是决策决定资源的时代了。这就是最基础的革命性转变,或许也是人类有史以来最为重大的革命。”而这种划时代的逆转就发生在人类的第800个世代。
由于这种变革的范围及扩张性都极为巨大,因此这个世代的变革性质也与过去不同。在以往的世代里,虽有震撼性的剧变发生,如战乱、瘟疫、地震及洪水等,但这些冲击与剧变都在同一地域或邻近的几个地域内发生,想要影响到其他地域,往往要经过几十
年甚至几百年的时间。
在我们这个世代中,地域间的限制已经消失,社会间的界线也不复存在。今天,连接社会的传播网已紧紧交织在一起,因此发生在任何一个地方的事件将同时传播到全世界各个角落。越南战争很可能改变北京、莫斯科及华盛顿之间的关系,激发斯德哥尔摩的抗议活动,影响苏黎世的金融市场,引发阿尔及利亚的秘密外交活动。
事实上,不仅是现在的事件会同时传播开来,对于过去发生的事件我们也能以一种全新的方式感受其影响。过去已经以一种双重姿态朝我们倒转过来,我们貌似陷入了一种“时间差”的困境之中。
同一件事,在过去发生可能只会影响少数人,但现在发生其影响范围会很广。例如,以现代的标准来看伯罗奔尼撒战争可以说是微不足道。过去雅典、斯巴达以及邻近小城邦的战争,在他们自身看来,也许已是极一时之盛了。然而,当时地球上其他地区的居民,对这场战事闻所未闻。当时居住在墨西哥的印第安人完全不知道有这回事,当时的日本人也根本不受其影响。
但是,伯罗奔尼撒战争改变了希腊的历史。由于它导致当地居民的迁移,间接地促进古希腊人的价值
观、思想以及遗传基因等分散到其他地区,因此影响了罗马,甚至影响了整个欧洲的发展。当今的欧洲人不同于其他地区的人,主要原因就是,欧洲人曾或多或少地受到这场战争的影响。P8-10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