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版】白说清新版9787535492517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正版】白说清新版9787535492517

正版旧书 85成新左右 里面部分划线标记 内容完好 可正常使用 旧书不附带光盘

11.74 3.4折 35 九品

仅1件

天津武清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白岩松

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35492517

出版时间2016-11

装帧其他

开本32开

定价35元

货号9787535492517

上书时间2024-05-16

亲亲一家de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白岩松自称:“《白说(清新版)》比纸上的履历更为真实地记录了心灵的履历。”在书中,白岩松坦言作为新闻评论员的艰难,但凭借勇敢、敏锐和方向感他总能智慧地消解。在对峙与分裂的时代,白岩松选择站在中间,并且通过这本书,不遗余力地向人们传递“AB面”的价值观。成功与失败,有用与无用,短跑与长跑,新闻与历史……这些看似对立的词汇,却无不存在着内在的关联与相互转化的可能。在常识泛滥,理性缺乏的当下,白岩松温暖发声,理性执言。

作者简介
白岩松,48岁,中央电视台《新闻1+1》《新闻周刊》主持人,曾主持《焦点访谈》《新闻会客厅》《感动中国》等节目,出版作品有《痛并快乐着》《幸福了吗》《白说》等。

目录
代序 说话不是件好玩的事儿
One 岁月 活着不是非赢即输
  幸福可以无限靠近,无法彻底到达
  幸福像鞋,舒不舒服自己知道;又像“百分百”的黄金,可以无限靠近,无法彻底到达。
  做点无用的事儿
  就算中国人有那闲工夫,像牛顿一样躺在苹果树下并被苹果砸中,第一反应也肯定是:把它吃了。
  漂亮的失败是另一种成功
  怀着好奇心看待每一次失败,试着弄明白,这是不是老天爷在提醒自己,要开启某种更好的人生?
  致青春:做一个和自己赛跑的人
  学会接受“平淡”这一生活现实,然后把平淡向幸福那儿靠。
Two 价值 得失不是非有即无
  书读久了,总会信点儿什么
  名著之伟大,从来不在于所谓的“中心思想”,而在于太多人人心中有而个个笔下无的动人细节。
  文字停止之处,音乐开始了
  音乐,比新闻更真实地记录了时代。
  被念歪的《道德经》
  孔子像一个世事练达的中年人,老子却像一个童心未泯的理想主义者。
Three 沟通 世界不是非黑即白
  学会讲一个好故事
  传播,归根到底,就是给别人讲一个好故事。
  智商很高,情商却低
  方向太多,方法太少。口号太多,故事太少。
  资讯爆炸时,别被忽悠了
  解闷需要娱乐,解惑需要知识,解气需要分寸,解密需要勤奋和时代进步,解决需要影响力和耐心。
  今天的新闻是明天怎样的历史?
  建立在“一样”基础上的“不一样”,才有价值。
Four 态度 进退不是非取即舍
  中国人不缺德,可是缺啥?
  当时代的发展让人们产生超越物质的需求,才是爱的开始。
  都在短跑,你试试长跑
  昆汀·塔伦蒂诺说:世界上80%的故事都已经拍过了。所以,我们要用新方法去拍老故事。
  好医生一定会开“希望”这个药方
  偶尔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在抚慰。
  “痛并快乐着”是我们的宿命
  眼下这个时代的不够公平,是通往更高层次的公平的必经之途。
  将志愿的行动,变成志愿的心
  大的活动志愿者云集,小的活动志愿者却寥寥无几……
Five 时代 真相不是非此即彼
  我们从哪儿来,到哪儿去?
  中国结束了挨打的时代、挨饿的时代,正在进入一个挨骂的时代。
  时间轴上的中国
  从追求可以用数字衡量的目标,到追求无法用数字衡量的目标,是一次巨大的转场。 
    留住乡愁,而不是想起故乡就发愁  
  “贼没文化,损失巨大。”那么…个民族呢?
  打造一副让世界喜欢的面孔  
  日本曾把”哆啦A梦”选作“国民大使”
  中围也有这样的大使吗?。   
  我的故事以及背后的中国梦  
  中国人用望远镜看美国,所有的美好都被放大了。
  美国人似乎也在用望远镜看中国,但我猜他们拿反了……
代后记  说一个更好点儿的未来

内容摘要
 《白说(清新版)》是央视著名主持人、资深评论员白岩松的一部极具影响力的演讲精选集。它是继《幸福了吗》《痛并快乐着》后又一部畅销力作。时间跨度近十年,内容涉及时政、改革、公益、慈善、教育、体育、音乐、阅读、人生等多个方面。篇章包括《漂亮的失败是另一种成功》《今天的新闻是明天怎样的历史》《做点无用的事儿》《资讯爆炸时,别被忽悠了》《中国人不缺德,可是缺啥》《好医生一定会开“希望”这个药方》等。多主题、多侧面地传递了作者独特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精彩内容
 今天讲一个与青春有关的关键词吧,就是“焦虑”。
焦虑几乎是当下每所高校共同的情绪,从校长到老师,从大一到大四。象牙塔的教育传统在严酷的现实面前,已经受到了非常大的冲击,该如何找到一个平衡点?我们在内心里又该如何去舒缓这种焦虑?
我个人认为,转型期的中国,一个特殊的时代之下,每个行当都会面临焦虑,大学校园也不能幸免。
我期待十年或者更久以后,年轻人的大学生活能够更加心平气和,可以享受纯粹的念书时光,但现在似乎不行。
去年我参加了一个内部讨论,团中央书记陆昊和青联主席王晓都在,我说,青年问题已经重新成为社会问题,非常值得关注。集中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现实的压力比过去更明显;第二,机会远远不如以往,当然这是时代进步的必然结果;第三,年轻人心理冲突加剧,和就业环境、情感因素都有关,如果不能得到合理疏导,会演变为巨大的社会冲突

站在年轻人的角度,该怎么看待这些外在或内在的冲突呢?我历来都说这么几句话:第一,全社会都要关爱年轻人,但不是溺爱;第二,没有一代人的青春是容易的;第三,如果青春顺顺当当,没有任何奋斗和挣扎,没有那么多痛苦和眼泪,没有经历过理想的幻灭,还叫青春吗?如果回忆中没有充满各种跌宕起伏的色彩,回忆有什么意义?
中国能满足所有的年轻人在三十岁之前买房的梦想吗?我要告诉大家,门儿都没有。房改犯了一个非常大的错误,就是在十几年前,给了全体国民一个不可能实现的预期—每人都能买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
抱歉,美国没有实现,日本没有实现,新加坡、香港都没有实现。请问十三亿人口的中国如何实现呢?
为什么当时政府没有想明白,你该解决的是从廉租房到保障房这样的住宅问题,商品房的问题交给市
场经济去解决。结果,上来就搞商品房,等到房价几乎失控的时候,想把它摁下去,再来做廉租房和保障房,已经晚了十年。这话可能有点讽刺,但却是事实。
在日本,一个人到了五六十岁快要退休时,才刚还完一辈子的房贷,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全世界大多数国家都是如此。可我们这儿很多年轻人买房都是一
次性付款,花的是双方父母一辈子的积蓄,或者把老
家的房子卖了筹来的钱。年轻一代的住房问题,一定要靠牺牲上一代人的福祉才能解决吗?
我三十二岁的时候,才拥有自己的第一套房子,很幸运地赶上了福利分房的尾巴,也要花一点钱,但不是很多。
在那之前我搬了八次家,我儿子的孕育和最初的成长,都是在租的房子里。其中有一次搬家,让我每每回忆起来都觉得特别??骄傲又有一点悲惨。
当时,老房东不肯续租了,新找的房子就在同一
个小区,而且和老房子一样,也在六层。我傻呵呵地给搬家公司打电话,问能不能便宜点,两栋楼相距不到一百米。人家说,不仅不便宜,还得加钱,我们不看距离,只看楼层。
时间很仓促,我们只有一晚上打包装箱,最占地方的就是书,不知道怎么会有那么多。最后,我夫人累得犯了急性肾炎。我认为在我的记忆中,如果没有搬过那八次家,没有那么多找房租房的经历,我的青春是不完整的。
有很多年轻人抱怨,现在社会上都是拼爹、拼外貌,我会告诉他们:我也曾经拥有一个成为富二代的机会,但是我爸没有珍惜。
拼爹,起码得有爹吧?我八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母亲一个人把我们哥俩带大。我在北京没有一个亲戚,也从没为了工作给谁送过礼,不也走到了今天吗?人生如果没有一些落差做比较,也就没那么多趣味了。
北漂一族常问,到底要坚守北上广,还是回老家?探讨这个问题有意义吗?你有机会就留在这儿,甚至可以去纽约、伦敦;没有机会,死守大城市也没意义。我只想羡慕地对你说,当初我们想北漂都不行,因为没有全国粮票。我的很多同学居然是过了三十岁
,才背井离乡,告别妻儿外出闯荡。
你也可以抱怨大城市交通拥堵,地铁太挤。要知道,我上大学实习的时候,学校离城区太远,为了不挤公共汽车,每天早上五点多就要出门,蹭老师的班车。上车就睡着,车停了就下去。结果有一天,班车莫名其妙在中间停了一站,我看都没看就跳下去了,车走了,我才发现没到目的地。那一刻我真是悲从中来,可能比你今天面临的很多绝望要绝望得多,但是都过来了。
青春是一生中最迷茫、最焦虑、交织着绝望、希望和挑战的时期。但为什么所有人都说青春美好呢?
那是他们在回忆时下的定义。悲伤的时候,即使有太阳也觉得天昏地暗;开心的时候,即使下着大雨也恨不得出去裸奔。这种自在随意,到了中年就不可以了,但或许到了老年又可以了,我还没经历过。
史铁生是我非常尊敬的一位老大哥,2010年12月31号,离他的六十岁生日还有几天,他走了。
他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四肢健全的时候,抱怨周围环境如何糟糕,突然瘫痪了。坐在轮椅上,怀念当初可以行走、可以奔跑的日子,才知道那时候多么阳光灿烂。又过几年,坐也坐不踏实了,出现褥疮和其他问题,怀念前两年可以安稳坐着的时光,风清日朗。又过几年,得了尿毒症,这时觉得褥疮也还算好的。开始不断地透析了,一天当中没有痛苦的时间越来越少,才知道尿毒症初期也不是那么糟糕。
所以他说,生命中永远有一个“更”,为什么不去珍惜现在呢?
我做制片人的时候,有一个孩子来实习,还是托了关系的。一问,才上大一。他觉得早实习可以早点儿熟悉行业,将来找工作更有把握。我说对不起,从明天开始你还是回学校做个大一学生吧。
如果总在为未来忧虑,而不能享受此时此刻的时光,你可以把整个余生都搭进去,但你真的打算这么过一辈子吗?要知道,你所担心的事情,只有不超过10%会变成现实,其余的都是自己吓自己。而且生命中有一个很奇妙的逻辑,如果你真的过好今天,明天也还不错。 P66-70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