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版】舍得让你爱的人受苦9787540463601
  • 【正版】舍得让你爱的人受苦9787540463601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正版】舍得让你爱的人受苦9787540463601

正版旧书 85成新左右 里面部分划线标记 内容完好 可正常使用 旧书不附带光盘

14.06 4.0折 35 九品

仅1件

天津武清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德芬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40463601

出版时间2013-08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35元

货号9787540463601

上书时间2024-04-28

亲亲一家de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1.百万畅销书作家张德芬时隔两年的最新作品,作者新书皆有50万册以上的销量。
  2.张德芬系统、全面地与大家分享人生核心问题——关系处理。
  3.本书比张德芬之前作品主题更贴近都市人,内容更深刻、实用。带你找到与所有爱的人——父母、孩子、爱人、朋友相处的智慧。

商品简介

  华语首席身心灵畅销书作家张德芬时隔两年的*作品。
  在书中,张德芬提出:有时候我们在自己的情绪模式和互动惯性的遮蔽下,会看不清楚我们和爱人、亲人、家人、好友、同事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而这本书可以帮助我们穿越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穿越自我的障碍,通过学习如何面对自己最好以及最糟的特质,学会接纳、臣服和放手,来修复和重塑我们与原生家庭、亲密爱人、友人及自己之间的关系,并最终找到通往爱和幸福的桥梁。



作者简介
张德芬,华语世界深具影响力的身心灵畅销书作家。
张德芬研修身心灵成长励志多年,并取得了中国国家心理咨询师的执照。
张德芬著有身心灵畅销书《遇见未知的自己》《活出全新的自己》《遇见心想事成的自己》和《重遇未知的自己:爱上生命中的不完美》《心灵突破60问》,同时翻译有德国心灵导师艾克哈特?托尔的作品《新世界:灵性的觉醒》和加拿大知见心理学领袖克里斯多福?孟的《找回你的生命礼物》等。

目录
爱到极致是放手
1  世界上的另一个自己
  你想成为谁?
  你是否是生命的最佳导演
  如何获得内心强大的力量
  如何培养“空”的能力
  想幸福,要能断、舍、离
  欣赏生活中的美
  怎样演好人生这场戏
  如果只有十年可活
2  给身心一次疗愈的机会
  原生家庭带给你的爱与痛
  父母讲的不一定错,但未必是我们需要的
  只有自己先成长了,父母才会成长
  从父母那里收回你生命的自主权
  你在做父母的拯救者吗
  试着和父母“离婚”
  你是否背负了父母的痛苦
  你永远不是为了你认定的理由而生气
  没什么力量可以让对方做出改变
  自私的爱
3  爱与被爱的艺术
  爱的终点不是完美
  亲密关系究竟是怎么回事
  每个亲密关系都是量身定做的
  要忍心让你爱的人受苦
  为你爱的人留一个空间
  以最大的善回应别人的求爱
  期望其实是一种负面的能量
  你装得下世界,世界才会容你
  没有坏人,只有没被好好爱过的人
  非暴力沟通:所有关系都是你和自己的关系
  婚姻是爱情的坟墓吗
  亲密关系中的功利性
  只要不遗失自己,我们就能拥有一切
  如何不被外遇
  说谎其实是一种本能的自我保护
  让爱重新在身体里温柔流动
4  重建父母与孩子的世界
  为人父母,你站对位置了吗
  世界上的另一个自己
  透过被遗弃,你能看到什么
  亲密关系中的恐惧
  面对自己的情绪是良好沟通的开始
  戴着镣铐也要勇敢向前
  要改变的是家长,不是孩子
  虎妈狼爸在向孩子要什么
  错位的母爱
  强势父母,懦弱孩子
  教孩子学会说“不”
  孩子不是我们的装饰品
5  我们所不能抗拒的自己
  放轻松,开始爱自己吧
  不为自己负责的极致
  活出孩子的天真
  自爱与自私
  在梦中尽情挥洒自己的潜能
  你拥有的,他未必就拥有
  唤醒你的女性能量
  生命是一场臣服
  世界上的另一个自己
  你想成为谁?
6  谁是你心灵上的邻居
  做别人生命中的加号
  批评是灵修的最佳燃料
  如何拥有自得其乐的能量
  自利和利他
  做别人生命中的加号
  为自己留白,为他人留福
  什么是真正的行善
7  穿越生命底层的暗流
  发掘黑暗中的力量
  修行是一场骗局吗
  修行并非为了不再受苦
  灵修就是要为自己负起全责
  与灵联结的连续呼吸法
  无计可施了?祈祷吧
勇敢做自己

内容摘要
 张德芬所著的《舍得让你爱的人受苦》希望帮助大家看见,痛苦可以使一个人成长,但是你的干预可能会剥夺对方成长的机会和面对挫折的反应能力,以及随之而来的智慧。这对孩子、爱人来说是如此,对父母和长辈更是如此。《舍得让你爱的人受苦》告诉你所有的关系都是环环相扣的,你自己强大了,回归到自己的中心,舍得让你爱的人受苦,也愿意自己去承担痛苦,你就长大了,他们也会随之受益。

主编推荐

   1. 百万畅销书作家张德芬时隔两年的**作品,作者新书皆有50万册以上的销量。
  2. 张德芬系统、全面地与大家分享人生核心问题关系处理。
  3.本书比张德芬之前作品主题更贴近都市人,内容更深刻、实用。带你找到与所有爱的人父母、孩子、爱人、朋友相处的智慧。


【作者简介】

精彩内容
 想幸福,要能断、舍、离想要幸福,我们需要先放下对幸福的执念。具体有三步:断,停止负面的思考模式;舍,顺从自己的心,割舍既有;离,松开“多就是好”的念头。
谈到幸福,我和一般人的观点有些不同。很多人觉得我们需要不断地“累积”一些东西,等到了一定程度之后,也许就可以从此快乐幸福了。
走过人生半百的岁月,我真的认为不是如此。
首先,我觉得幸福取决于我们和自己思想相处的能力。很多人在日常忙碌的生活中,无法听到自己脑袋里有一个声音在说话。那个声音无所不在,每时每刻都在你耳边唠叨叮咛,它影响你看待事情的能力、
左右你响应事物的方式,甚至会主宰你的生活。
我们在生活中有没有试着“观照”过这个喋喋不休的声音呢?
这个说话的声音显然不是你,只不过是你的一些念头。但是这些念头可厉害了,它让你不由自主地去做一些事情,自己都无法控制。
那些杀人、跳楼、做事冲动的人,都是没有提防到自己脑袋里的声音,一时不察,就按着它的话去做了,事后才发现,自己刚才怎么了,竟然会做出这样的事?不但如此,脑袋里的声音还不断地让你去跟别人比较,告诉你:你有多差劲、别人有多好、没有人瞧得起你、没有人真正欣赏你,让你的情绪低落到谷底。
这些声音都是在我们小的时候,不知不觉中被父母和周围的环境“编”进我们大脑中的,就像计算机被程序化了一样。有些人比较幸运,他们的计算机程序比较健康,可能比较没有自虐倾向,这样的人幸福指数会比较高。然而,对那些比较不幸的人来说,他们天生就有悲观主义倾向,思考问题也比较负面。所
以,想要提高幸福指数,你一定要和脑袋中的声音建立一种比较健康的关系。
尤其是每当你注意到自己在负面思考的时候,要
能够“断”。培养断的能力在于“观”,如果你可以观察到自己的负面思考,你就已经成功一半了。如果能不理会自己的负面思考,还是乐观、正面地去处理事情,这样的人就能成功地断去让他不幸福的思考模式。
我个人灵修多年,觉得要戒断那些不幸福的念头的最好方法就是观察,不断地观察。观察到自己在思想所编织的牢笼之中,知道自己是念头的囚犯,这就是很大的进步了。接下来,我们就可以进一步砍断囚禁我们的枷锁,感受到自由解脱的滋味。
接下来,我们谈到“舍”。很多人没有勇气去割舍眼前既有的幸福,进而投资出更多的幸福。
关于这一点,我可以分享我个人的经验。我大学毕业以后就进入台湾电视公司担任新闻记者和主播,也就是台湾现在说的“老三台”主播。当时这是一份非常难得的工作,可是我后来申请到美国大学去读硕士,就毅然决然地辞去工作,出国进修了。对于主播台,我一点都不留恋。很多人佩服我的决心和毅力,然而对我而言,我只是顺从自己的心(followmyheart),我没有考虑到那份工作得来不易,辞去了非常可惜。
现在回头看,第一,我很高兴自己没有一直待在台湾播报新闻,否则我就没有后来那么多的生活经历和见闻了。第二,后来媒体开放,电视台多得不得了,我可以随时回电视台工作,一点问题都没有。所以,当初的顾虑完全不存在。
后来,我在新加坡加入了一家国际大公司,担任他们一个重要软件的亚太地区的营销工作。我进去的时候是合约制的员工(oncontract),因为我一点相关工作经验都没有,从主管的特别助理干起,一年后就转为正式员工,升为部门经理,可以说这非常不容易。可是我非常不适应那份工作,也犹豫了很久,终于辞职了,后来举家搬回北京。我其实可以轻易地回到那家大公司的北京分公司工作,但是我没有回到职场。
我为我的人生留了白。那几年间,我是个单纯的家庭主妇,每天就是忙着看灵修书籍、上灵修课程、
研究“到底什么可以让人幸福”。就这样,沉潜了四五年,我写了第一本灵性小说《遇见未知的自己》,光在大陆就卖了一百多万本,到现在还在热销中。
我要说的是,有时候,如果你不放弃眼前的一些既得利益,而愿意顺从自己的心的话,可能会失去更多更美的风景。在人生的道路中,我总是勇敢地追随自己的心,也活得愈来愈快乐。
最后我们谈到“离”,也就是出离心,驱离要求
更多的幸福欲求。在自己的人生旅程中,我对这一点的体会特别深。当年,我就是想不透自己为什么拥有那么多却不快乐,所以不断地在外面的世界努力收集。最后,我知道外在的世界再也满足不了我内在的空虚和欲求,所以我走上了灵修的道路。
然而,在灵修的过程中,我还是一如既往地用“多就是好”的态度拜访上师、阅读书籍、收集法门。
学到最后,自己都累了。我发现没有一个上师可以真
正帮到我,没有一本书可以拯救我,没有一种法门可以带给我想要的那种自在和快乐。于是,我放下了。
不再追寻、不再盼望,而是愿意在当下和自己诸多的不完美,内在的各种阴影、负面情绪及念头好好相处。
放下一切的期盼之后,我开始享受生活的简单和单纯,和大自然相处、和宠物相处。有时候,我会不知不觉地开始“傻乐”,没有任何缘由地感到“当下无事”的那种自在和幸福。
我知道很多人的欲望很难突破,我也不赞成用压抑的方式去对待欲望。欲望是需要被穿越的,而穿越的方法有时候就是去追逐、满足它。到了一定时候,你会像我一样精疲力竭、跌坐回自己的位子上时才发现,原来我想要的一切,都已经在我出发的地方等着
我了。P15-18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