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版书籍】我是谁
  • 【正版书籍】我是谁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正版书籍】我是谁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

47.3 8.6折 55 全新

仅1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戴维·迈尔斯,琼·特韦奇,侯玉波,廖江群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ISBN9787115536976

出版时间2020-07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定价55元

货号J9787115536976

上书时间2024-06-28

人龙正版图书批发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丛书序

 

这是一套私下酝酿已久的丛书。一直以来,我发现心理学教科书普遍存在章节篇幅过长的问题(包括我自己所写的教科书)。很少有人能耐心地一口气读完一章40多页的内容。为什么我们不能将这门学科组织成便于吸收的知识模块呢?比如,组织成40个篇幅为15页左右的章节,而非15个篇幅为40页左右的章节。这样一来,学生就可以一次读完一个模块,每次放下书时都会有一种完成任务的成就感。

 

因此,当麦格劳-希尔的心理学编辑克里斯•罗杰斯(Chris Rogers)*次建议我将那本16章共计600多页的《社会心理学》(Social Psychology)进行缩写,重新组织成每个篇幅为10页左右的模块时,我欣然接受了。终于有一家出版商愿意打破传统,将学习材料变成符合学生注意广度的形式,将概念和研究成果以较小的单元来呈现。同时,我们也希望不要加重学生吸收新信息的负担,因此保持了“探索社会心理学”(Exploring Social Psychology)这套丛书的小巧与经济,我们希望老师们能补充其他的阅读内容。

 

从每一个模块吸引眼球的标题可以看出,我与我的新合著者琼•特韦奇打破了传统,以散文随笔的形式来介绍社会心理学。每一个模块的写作都遵循着梭罗的自由主义精神:“任何有生命力的东西都能用通俗的语言轻松自然地表达出来。”不论是撰写《社会心理学》还是这套丛书,我们的基调一直都是:既有坚实的科学基础,又有温暖的人文关怀;既有事实的严谨,又有智力上的挑战。我们希望能像新闻调查记者一样来揭示社会心理现象,为重要的社会现象提供*的阐释,展现社会心理学家如何揭示和解释这些现象,同时反映出现象背后的人文价值。

 

在素材的选择上,我们突出了社会心理学中关于我们如何思维、如何相互影响和如何彼此联系的科学研究。同时,我们也强调那些来自人文学科知识传统的社会心理素材。通过传授文学、哲学、科学等学科,通识教育试图拓展人们的思维和意识,将人从现实的禁锢中解放出来。社会心理学能为实现这些目标做出自己的贡献。许多学习社会心理学的大学生不一定主修心理学,他们中的大部分人会进入其他行业。我们通过探索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主题,诸如信念与错觉、独立与互依、爱与恨等,旨在让所有人都能从社会心理学中得到启发和激励。

 

致 谢

 

我们要感谢在过去12个版本的《社会心理学》的出版过程中给予指导和批评的学者们。有了这些热心的同事和同仁给予的意见(书中将分别致谢),我们得以创作出远好于闭门造车之作。

 

我不仅要感谢克里斯•罗杰斯的锐意创新,也感谢品牌经理杰米•拉夫雷拉(Jamie Laferrera)、编辑统筹贾丝明•斯塔顿(Jasmine Staton)、策划编辑拉希米•拉杰什(Reshmi Rajeesh)和艾琳•君德斯贝格(Erin Guendelsberger)以及整个ansrsource开发团队在修订过程中给予我们的支持。

 

霍普学院的凯瑟琳•布朗森(Kathryn Brownson)帮助我把《社会心理学》(第12版)的内容整理成各个模块,并为制作做好准备。她的领导和编辑才能为本书增光添彩,也减轻了我们的任务。

 

*后,我们要感谢两个重要的人。一位是麦格劳-希尔的尼尔森•布莱克(Nelson Black),没有他的邀请,我就不会拿起笔来创作教科书。另一位是诗人杰克•里德尔(Jack Ridl),他是我在霍普学院的同事和写作指导,帮助我润色了文字。

 

对所有来自各界的大力支持,我们都心存感激。与他们共事对我们来说是一种莫大的激励,这真是一段令人愉快的经历。

 

戴维·迈尔斯

 

琼·特韦奇


【书摘与插画】

以下摘自本书模块3“自我概念:我是谁”

 

我们世界的核心:我们的自我感觉

 

你可以用多种方式来完成“我是______”这个句子(你可能会给出哪五种答案呢)。你的答案将勾勒出你的自我概念(self concept)的大致轮廓。

 

一个人*重要的部分就是自我。自我概念的构成要素,即你用来定义自我的那些特定信念,就是你的自我图式(self-schemas)。图式是我们用来组织自己所处世界的心理模板。我们的自我图式,比如我们认为自己是爱好运动的、超重的、聪明的等等,强烈地影响着我们如何感知、回忆以及评价他人和自己。如果爱好运动是你的自我概念的核心(假如成为一名运动员是你自我图式的一部分),你就会倾向于注意他人的身体和技巧。你能很快回忆起与运动有关的经验,而且你会偏爱与自我图式一致的信息。如果你朋友的生日跟你的很接近,那么你更有可能记住他的生日。自我图式构成了我们的自我概念,它可以帮我们组织和提

 

取经验。

 

我们的自我感觉是我们生活的中心,以致我们倾向于把自己看作舞台的中心,并高估他人对我们的关注程度。由于这种焦点效应(spotlight effect,也译作“聚光灯效应”),我们会直觉地高估他人对我们的关注度。

 

劳森对焦点效应进行了研究。他以大学生为被试,让他们穿上前面印有“美国之鹰”的运动衫去见同学。约40%的大学生确信其他同学会记住自己衣服上的字样,但事实上记住的人仅有10%。大部分观察者甚至没有发现这些大学生中途出去几分钟再回来时换了衣装。在另一项实验中,即使这些大学生的衣着令人尴尬,例如T恤胸前印有歌星巴瑞·曼尼洛的头像,也只有23%的观察者注意到,远低于在胸前炫耀过气摇滚歌手的学生所猜测的比例,他们以为有50%的同学会注意到他们的这款T恤。

 

这种“焦点效应”不仅适用于我们另类的衣着和糟糕的发型,还适用于我们的情绪:焦虑、愤怒、厌恶、欺骗以及对他人的吸引力。实际上注意到我们的人比我们认为的要少。我们总能敏锐地觉察自己的情绪,于是就常常产生这样一种错觉,以为他人对我们的情绪一目了然。同样,我们也会认为他人能够觉察我们的社交失误和公众场合的心理疏忽。但是研究发现,他人通常注意不到我们的苦恼之处,即使注意到也很快就会忘记。我们的自我意识越强,就越相信这种透明度错觉(illusion of transparency)。



 
 
 
 

商品简介
从亚里士多德开始,哲人们不断向我们揭示人是社会性动物。但这种哲学式的指引无助于缓解我们纷繁复杂的现实困惑,在这种情况下,实证取向的社会心理学恰好可以弥补这种不足,为我们刻画出社会性动物的细节。
戴维·迈尔斯和琼·特韦奇的Exploring Social Psychology 以“社会思维”“社会影响”和“社会关系”为主题,清晰地为我们展示了近百年来社会心理科学对上述问题的回答。该书的独到之处在于它打破了传统大部头教科书的编写方法,将每个有趣的话题组织成10 000 字左右的篇幅,以符合人们长时注意的习惯时长,获得阅读的“完成感”。为了更加方便读者携带和阅读,我们在保留模块化编写优点的同时,在新版的改编中将500多页的原书按上述三个主题拆分为三个小本。
本书《我是谁:心理学实证研究社会思维》,便来自Exploring SocialPsychology 的第一编“社会心理学导论”和第二编“社会思维”,探讨了我们如何看待自己和他人,涉及自我概念、自尊、自我控制、自我服务偏差、社会信念和判断、态度与行为的相互影响等内容。
全篇逻辑严谨、用语清晰、言必有据,与市面上处理这些主题的常见写作手法形成鲜明对比;它或许不能解决您的所有困惑,但不论您是心理学的本科生、研究生、专业从业者还是普通读者,本书都能为您带来惊喜。
作者简介:
戴维·迈尔斯
1942年生,美国密歇根霍普学院(Hope College)心理学教授,是知名的心理学家。迈尔斯著述颇丰,已出版17部著作,包括经典畅销教科书《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纲要》等。迈尔斯在30多种学术期刊上发表过论文,包括《科学》《美国科学家》《美国心理学家》和《心理科学》等。他还致力于把心理学知识介绍给普通读者,在近50种科学杂志上撰写专栏,包括《今日教育》和《科学美国人》等。由于迈尔斯在研究和写作上的突出贡献,他曾获得众多奖项,包括美国心理学协会的“高尔顿·奥尔波特”奖、美国脑和行为联合会的“杰出科学家”奖、美国人格及社会心理学分会的杰出服务奖以及2011年美国科学院的总统奖,等等。
琼·特韦奇
在芝加哥大学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在密歇根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在凯斯西储大学完成了社会心理学的博士后研究。现在是美国圣迭戈州立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已发表120余篇科学论文,主题涉及代际差异、文化变迁、社会排斥、性别角色、自尊以及自恋等。她的研究曾被《时代》《纽约时报》《今日美国》和《华盛顿邮报》等报道过。她在多个网站和杂志上为普通读者撰写文章,其中《大西洋月刊》上的一篇文章获得了全美杂志奖的提名。她经常向大学的教职工、军人、夏令营负责人和企业高管讲授代际差异问题。
目录:
序 21
1 如何开展社会心理学研究 23
理论的形成与检验 24
相关研究:探寻自然的联系 27
相关和因果 30
实验研究:探寻因果关系 32
控制:变量的操纵 33
随机分配:重要的平衡仪 35
实验研究的伦理道德问题 37
从实验室推广到生活 39
2 你早就知道了吗 43
3 自我概念:我是谁 51
我们世界的核心:我们的自我感觉 51
自我与文化 53
个人主义在文化内的滋长 55
文化与自尊 61
自我认识 62
预测我们的行为 63
预测我们的感受 65
自我分析的智慧和错觉 68
4 自我服务偏差 71
对积极和消极事件的解释 72
我们都高于平均水平吗 74
盲目乐观 79
虚假普遍性和虚假独特性 83
自尊动机 85
5 自恋以及自尊的限度 89
高低自尊的权衡 90
自我效能 97
6 基本归因错误 99
日常生活中的基本归因错误 102
我们为什么会犯归因错误 106
视角和情境意识 107
文化差异 110
基本归因错误的影响 112
7 直觉的力量与危害 115
直觉的力量 116
直觉的局限性 119
我们高估了自己判断的准确性 121
过度自信的补救措施 126
构建记忆 127
重构我们过去的态度 128
重构我们过去的行为 130
8 非理性的原因 133
我们的先入之见控制我们的解释 134
我们更容易被令人难忘的事件而非事实所左右 136
我们错误地知觉到相关和控制 140
错觉性相关 140
控制错觉 141
我们的信念可以产生证明自己的证据 145
教师的期望会影响学生的表现吗 146
我们从他人那里得到了我们所期望的吗 148
结 语 151
9 行为与信念 153
态度影响行为吗 154
行为影响态度吗 156
角色扮演 156
言语会变成信念 160
恶行与态度 161
种族间的行为和种族态度 165
洗 脑 166
为什么我们的行为会影响我们的态度 168
10 临床直觉 175
错觉性相关 176
后见之明 177
自我证实的诊断 180
临床直觉与统计预测 181
对改善临床实践的启示 185
11 临床治疗:社会认知的作用 187
社会认知与抑郁 188
扭曲事实还是现实主义 189
负性思维是抑郁的原因还是结果 191
社会认知和孤独 196
社会认知和焦虑 199
社会心理治疗方法 204
通过外在行为引发内在改变 204
打破恶性循环 205
参考文献索引 210
参考文献 219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戴维·迈尔斯 1942年生,美国密歇根霍普学院(Hope College)心理学教授,是知名的心理学家。迈尔斯著述颇丰,已出版17部著作,包括经典畅销教科书《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纲要》等。迈尔斯在30多种学术期刊上发表过论文,包括《科学》《美国科学家》《美国心理学家》和《心理科学》等。他还致力于把心理学知识介绍给普通读者,在近50种科学杂志上撰写专栏,包括《今日教育》和《科学美国人》等。由于迈尔斯在研究和写作上的突出贡献,他曾获得众多奖项,包括美国心理学协会的“高尔顿·奥尔波特”奖、美国脑和行为联合会的“杰出科学家”奖、美国人格及社会心理学分会的杰出服务奖以及2011年美国科学院的总统奖,等等。 琼·特韦奇 在芝加哥大学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在密歇根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在凯斯西储大学完成了社会心理学的博士后研究。现在是美国圣迭戈州立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已发表120余篇科学论文,主题涉及代际差异、文化变迁、社会排斥、性别角色、自尊以及自恋等。她的研究曾被《时代》《纽约时报》《今日美国》和《华盛顿邮报》等报道过。她在多个网站和杂志上为普通读者撰写文章,其中《大西洋月刊》上的一篇文章获得了全美杂志奖的提名。她经常向大学的教职工、军人、夏令营负责人和企业高管讲授代际差异问题。 译者简介: 侯玉波 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副教授,北京大学人格与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心及北京大学-香港青年协会青少年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兼秘书长。研究领域涉及人格与社会心理学、文化心理学和网络心理学。主要研究中国人辩证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结构、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人社会适应的影响以及君子人格等问题。在靠前外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80多篇。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标准化委员会委员,中国心理学会监事,人格分会会长,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心理学会常务理事,舆情调研专家组成员。 廖江群 清华大学心理学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2008年于北京大学心理学系获心理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社会心理学及其在经济管理领域的应用,研究兴趣在于稀缺、决策与判断、消费者行为、社会认知、具身认知、亲社会行为等。先后兼任北京市社会心理学会理事兼副秘书长、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应用社会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心理学会员工促进工作委员会委员、科技人力资源专业委员会委员。

目录
序  21
1  如何开展社会心理学研究  23
理论的形成与检验  24
相关研究:探寻自然的联系  27
相关和因果  30
实验研究:探寻因果关系  32
控制:变量的操纵  33
随机分配:重要的平衡仪  35
实验研究的伦理道德问题  37
从实验室推广到生活  39

2  你早就知道了吗  43

3  自我概念:我是谁  51
我们世界的核心:我们的自我感觉  51
自我与文化  53
个人主义在文化内的滋长  55
文化与自尊  61
自我认识  62
预测我们的行为  63
预测我们的感受  65
自我分析的智慧和错觉  68

4  自我服务偏差  71
对积极和消极事件的解释  72
我们都高于平均水平吗  74
盲目乐观  79
虚假普遍性和虚假独特性  83
自尊动机  85

5  自恋以及自尊的限度  89
高低自尊的权衡  90
自我效能  97

6  基本归因错误  99
日常生活中的基本归因错误  102
我们为什么会犯归因错误  106
视角和情境意识  107
文化差异  110
基本归因错误的影响  112

7  直觉的力量与危害  115
直觉的力量  116
直觉的局限性  119
我们高估了自己判断的准确性  121
过度自信的补救措施  126
构建记忆  127
重构我们过去的态度  128
重构我们过去的行为  130

8  非理性的原因  133
我们的先入之见控制我们的解释  134
我们更容易被令人难忘的事件而非事实所左右  136
我们错误地知觉到相关和控制  140
错觉性相关  140
控制错觉  141
我们的信念可以产生证明自己的证据  145
教师的期望会影响学生的表现吗  146
我们从他人那里得到了我们所期望的吗  148
结  语  151

9  行为与信念  153
态度影响行为吗  154
行为影响态度吗  156
角色扮演  156
言语会变成信念  160
恶行与态度  161
种族间的行为和种族态度  165
洗  脑  166
为什么我们的行为会影响我们的态度  168

10  临床直觉  175
错觉性相关  176
后见之明  177
自我证实的诊断  180
临床直觉与统计预测  181
对改善临床实践的启示  185

11  临床治疗:社会认知的作用  187
社会认知与抑郁  188
扭曲事实还是现实主义  189
负性思维是抑郁的原因还是结果  191
社会认知和孤独  196
社会认知和焦虑  199
社会心理治疗方法  204
通过外在行为引发内在改变  204
打破恶性循环  205
参考文献索引  210
参考文献  219

内容摘要
从亚里士多德开始,哲人们不断向我们揭示人是社会性动物。但这种哲学式的指引无助于缓解我们纷繁复杂的现实困惑,在这种情况下,实证取向的社会心理学恰好可以弥补这种不足,为我们刻画出社会性动物的细节。
戴维·迈尔斯和琼·特韦奇的Exploring So Psychology 以“社会思维”“社会影响”和“社会关系”为主题,清晰地为我们展示了近百年来社会心理科学对上述问题的回答。该书的独到之处在于它打破了传统大部头教科书的编写方法,将每个有趣的话题组织成10 000 字左右的篇幅,以符合人们长时注意的习惯时长,获得阅读的“完成感”。为了更加方便读者携带和阅读,我们在保留模块化编写优点的同时,在新版的改编中将500多页的原书按上述三个主题拆分为三个小本。
本书《我是谁:心理学实证研究社会思维》,便来自Exploring So Psychology 的第 一编“社会心理学导论”和第 二编“社会思维”,探讨了我们如何看待自己和他人,涉及自我概念、自尊、自我控制、自我服务偏差、社会信念和判断、态度与行为的相互影响等内容。
全篇逻辑严谨、用语清晰、言必有据,与市面上处理这些主题的常见写作手法形成鲜明对比;它或许不能解决您的所有困惑,但不论您是心理学的本科生、研究生、专业从业者还是普通读者,本书都能为您带来惊喜。

主编推荐
什么是自我图示?我们为什么会高估别人对自己的关注度(焦点效应)?(见模块3"自我概念:我是谁")
"三个诸葛亮,顶个臭皮匠"的社会心理原理是什么?(见模块2"你早就知道了吗")
我们为什么都喜欢往自己的脸上贴金?(见模块4"自我服务偏差")
为什么在聚会上别人都轻松欢乐,而自己却害羞紧张?(见模块6"基本归因偏差")
我们能相信自己的直觉吗?(见模块7"直觉的力量与危害")
自我实现的预言对我们的日常生活、人际关系、学习和工作会产生什么影响?(见模块8"非理性的原因")

《社会心理学》作者戴维·迈尔斯酝酿多年,打破传统大部头教科书的编写方法,基于社会心理学的实证研究,以模块化、散文随笔的形式,为您解答以上似是而非、令人困惑的问题!
《心理学与生活》作者、斯坦福大学荣休教授·津巴多,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心理学系主任彭凯平教授联袂推荐!

《我是谁:心理学实证研究社会思维》有如下特色:
★ 通俗易懂,雅俗共赏:本书选取了9个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日常话题,并组织成万字左右的模块,让知识更容易吸收,让读者更容易有阅读的“完成感”,让每一个人都能从社会心理学中得到启发和激励;
★ 实证“硬核”,与时俱进:本书不是哲学思辨或“心灵鸡汤”,而是展现当代科学心理学对社会关系的实证研究,提供经得起严格检验的“硬核”知识,每一个知识点和结论都有研究文献作为证据支持,全套丛书的参考文献多达2500余篇;
★ 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结合:既有坚实的科学基础,又有温暖的人文关怀;既有事实的严谨,又有智力上的挑战。两位作者如同新闻调查记者一样向我们揭示日常生活中的社会心理现象,展现社会心理学如何解释这些现象,同时反映现象背后的人文价值;
★ 学科融汇,开阔视野:全书强调了那些来自人文学科知识传统的社会心理素材,融汇了来自文学、哲学、科学等学科的知识,有助于拓展人们的思维和意识,将人从现实的锢中解放出来;
★ 译文专业,准确流畅:北京大学侯玉波教授和清华大学廖江群副教授等联袂翻译,北大清华“社会心理学”全校公共课推荐参考用书;
★ 装帧考究,小巧精致:本套丛书采用32开纸面精装,内文采用60克进口轻型纸印刷,色泽自然柔和,保护视力,不易造成眼睛疲劳,纸张轻盈柔软,更方便读者日常携带和阅读。

媒体评论
戴维·迈尔斯清晰、严谨的写作风格,优雅、雄辩的文辞在整个心理学界无人可比。他撰写的《心理学》《社会心理学》都无一例外地极为畅销。
  --·津巴多 美国心理学协会前主 席
斯坦福大学荣休教授、《心理学与生活》作者

戴维·迈尔斯教授不仅是一位杰出的社会心理学研究者,也是一位传播心理学知识的大师。在这套丛书中,他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社会心理学的前沿成果,还展示了如何运用这些成果理解日常生活中的现象。通过阅读本书,你可以获得一种看待自我和他人的全新视角。
--彭凯平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心理学系主任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