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版书籍】胡适谈佛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正版书籍】胡适谈佛学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

17.7 5.9折 30 全新

仅1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胡适

出版社哈尔滨出版社

ISBN9787548413110

出版时间2013-12

装帧其他

开本16开

定价30元

货号J9787548413110

上书时间2024-06-28

人龙正版图书批发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胡适谈佛学》由胡适所著,胡适的佛学研究几乎贯穿他的整个学术生涯:从1922年到1961年。这在学术兴趣转换频繁的胡适而言,是很少有的。这些著述,以“怀疑”为前提,以“考证”为手段,推出了许多新鲜大胆的结论。但最被学术界所公认的,也是胡适自己颇为自许的,那就是以关于神会和尚的史料的发现为核心的禅宗研究。这也为他带来很大的国际影响,而且直至今日也还受到相当的重视。所以本书的选目自然也偏重于此。

商品简介
胡适的佛学研究几乎贯穿他的整个学术生涯:从1922年到1961年。这在学术兴趣转换频繁的胡适而言,是很少有的。这些著述,以“怀疑”为前提,以“考证”为手段,推出了许多新鲜大胆的结论。但最被学术界所公认的,也是胡适自己颇为自许的,那就是以关于神会和尚的史料的发现为核心的禅宗研究。这也为他带来很大的国际影响,而且直至今日也还受到相当的重视。所以《胡适谈佛学》的选目自然也偏重于此。
《中古思想史》作于1932年,其中关于中国佛教思想史的叙述脉络清晰,可以看作胡适中国佛教史观的基本思路。《中国禅学的发展》《楞伽宗考》是胡适禅宗理论的两篇代表作,其基本观点和主要论证都在其中有着充分的阐发。《禅宗在中国》则是胡适晚年的一篇讲话,它通过对日人铃木大拙观点的批评,再次梳理和完整阐述了胡适的禅学理论。
在众多的佛家经典中,《四十二章经》的地位尤其突出。相传汉明帝感梦遣使西行求法,使者在大月氏抄写了佛经四十二章。所以,佛教史上通常把它作为中国第一部汉译佛经。胡适对它的考证自然是应有之义。至于其他三篇考证,很可以显出胡适在考据学上的用力和大胆的结论。
说到禅宗,达摩和神会的传记自然是不得不看的。胡适的有些结论也是令人耳目一新的,比如他认为,“我们剔除神话,考证史料,不能不承认达摩是一个历史人物,但他的事迹远不如传说那么重要”。“南宗的急先锋,北宗的毁灭者,新禅学的建立者,《坛经》的作者——这是我们的神会。在中国佛教史上,没有第二个人有这样伟大的功勋,永久的影响。”
佛教与文学是一对分不开的朋友,其间的互相影响很有意思。这方面的文字虽然胡适用力不多,但读来还是颇有启发。至于“杂记”部分的内容,具体而微,也算是几片思想的火花,闲暇看去,自有会心之趣。
作者简介:
胡适(1891.12.17—1962.2.24),原名嗣穈,学名洪骍,字希疆,后改名胡适,字适之,笔名天风、藏晖等,其中,适与适之之名与字,乃取自当时盛行的达尔文学说“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现代著名学者、诗人、历史家、文学家、哲学家。安徽绩溪上庄村人,因提倡文学革命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曾担任国立北京大学校长、中央研究院院长等职。胡适兴趣广泛,著述丰富,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教育学、伦理学、红学等诸多领域都有深入的研究。1940年还曾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
目录:
第一编 佛学史研究
《中古思想史》(节录)
从《牟子理惑论》推论佛教初入中国的史迹
中国禅学的发展
禅宗在中国:它的历史和方法
禅学古史考
楞伽宗考
第二编 佛学典籍考辨
《四十二章经》考
《楞伽师资记》序
跋《宝林传》残本七卷
跋裴休的《唐故圭峰定慧禅师传法碑》
第三编 佛教人物研究
菩提达摩考
荷泽大师神会传
记嵩山老安
第四编 佛教与文学
佛教的翻译文学(《白话文学史》节录)
禅宗的白话散文
诗僧与谐诗
十殿阎罗
第五编 杂记
海外读书杂记
《敦煌石室写经题记》与《敦煌杂录》序
所谓“六祖呈心偈”的演变
朱子论禅的方法
编后赘语

作者简介
胡适(1891.12.17—1962.2.24),汉族,徽州绩溪人。原名嗣穈,昵称穈儿,学名洪骍,字希疆,后改名胡适,字适之,笔名天风、藏晖等。现代著名学者、诗人、历史学家、文学家、哲学家。
因提倡文学改良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胡适是第一位提倡白话文、新诗的学者,致力于推翻二千多年的文言文,与陈独秀同为五四运动的轴心人物,对中国近代史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

目录
第一编    佛学史研究
  《中古思想史》(节录)
  从《牟子理惑论》推论佛教初入中国的史迹
  中国禅学的发展
  禅宗在中国:它的历史和方法
  禅学古史考
  楞伽宗考
第二编    佛学典籍考辨
  《四十二章经》考
  《楞伽师资记》序
  跋《宝林传》残本七卷
  跋裴休的《唐故圭峰定慧禅师传法碑》
第三编    佛教人物研究
  菩提达摩考
  荷泽大师神会传
  记嵩山老安
第四编    佛教与文学
  佛教的翻译文学(《白话文学史》节录)
  禅宗的白话散文
  诗僧与谐诗
  十殿阎罗
第五编    杂记
  海外读书杂记
  《敦煌石室写经题记》与《敦煌杂录》序
  所谓“六祖呈心偈”的演变
  朱子论禅的方法
编后赘语

内容摘要
 《胡适谈佛学》由胡适所著,胡适在中国现代思想史上,一直是一个标志性的人物,他的名字在整个二十世纪都是中国现代思想学术领域最具争议的焦点,赞者捧入云霓,批者贬若草芥。从胡适在新文化运动中名声鹊起之后,一个世纪以来,在每次学术界的风云变幻之中,他都成为中国现代思想史上绕不开的话题。在20世纪中国的政治、思想、学术、文化等诸方面,胡适都曾发挥巨大作用。但尤为难得的是,其始终保持“建设者”的姿态。这里,我们通过对胡适主要学术思想的梳理,试着为准确解读胡适提供一些思路或启发,也为今天的读者认识胡适。《胡适谈佛学》通过对胡适主要学术思想的梳理,试着为准确解读胡适提供一些思路或启发,也为今天的读者认识胡适。

精彩内容
 一、道安、鸠摩罗什与慧远都注重禅法。道安序《道地经》,称为“应真之玄堂,升仙之奥室”。他序《安般经注》,称为“趣道之要经”;又说“安般(出息入息)寄息以成守,四禅寓骸以成定。寄息故有六阶之差,寓骸故有四级之别。阶差者,损之又损之,以至于无为;级别者,忘之又忘之,以至于无欲也。……修行经以斯二者而成寂。得斯寂者,举足而大干震,挥手而日月扪,疾吹而铁围飞,微嘘而须弥舞。”读这种说话,可知当时佛教徒中的知识分子所以热心提倡禅法,正是因为印度的瑜伽禅法从静坐调息以至于四禅定六神通。最合那个魏晋时代清谈虚无而梦想神仙的心理。禅的理论最近于无为无欲,而禅的理想境界又最近于神仙。道安倡之,罗什、慧远继续提倡,五世纪初期以后,中国佛教发展的方向遂倾向于禅学的方面。
看胡适《禅学古史考》及《佛教的禅法)(《文存》三集页三九五一四四八)。
又僧祜《出三藏记集》六至十诸卷中的道安、慧远、慧观诸人的经序。
二、戒,定。慧,为佛法三门。戒是守律,定是禅定,慧是智慧。倘使在那个旷达颓废的风气之中,忽然产出了严守戒律的佛教,岂不成了世间奇迹?
如慧远岂
不是守律最严的和尚?(看《高僧传》中慧远及僧彻传)但他议论佛法,终只是侧重禅(定)、智(慧)二途。智慧即是六波罗密中的“般若波罗密”。那个时代(四世纪五世纪之间),印度佛教正盛行龙树(Nagargam)一派的空宗,又称“中道”(madbganmaka)。他们说一切法都是空的,都是假名。这一派的思想含有绝大的破坏性,有解放的功能。从二世纪之末以来,他们的经论(《般若》一系的经,《大智度论》《中论》《十二门论》等)陆续输入中国。这种极端的假名论(nominadism),和中国魏晋时代反对名教,崇尚虚无的风气也最相投。所以这一派的思想不久便风靡了全中国的思想界。当时所谓“禅智”,所谓“定慧双修”,其所谓“慧”与“智”,大致只是这一派的思想。
看《般若纲要》,及《中论》等。
三、五世纪前半,出了一个革命和尚,名叫道生(死于434)是慧远的弟
子,又曾从罗什受业。他是绝顶聪明的世家之弟,又肯作深刻的思想,所以能把当时输入的佛教思想综合起来,细细考校。他说:“夫象以尽意,得意则象忘。言
以诠理,入理则言息。自经典东流,译人重阻,多守滞文,鲜见圆义,若忘筌取鱼
,始可与言道矣。”这是很重要的宣言。这就是说:“时候到了,我们中国人可以跳过这些拘滞的文字,可以自己创造了。经论文字不过是一些达意的符号(象),意义已得着
了,那些符号可以丢掉了。”道生于是创造“顿悟成佛论”,说“善不受报”。说“佛无净土”,说“一阐提人(icchantika,是不信佛法的人)皆得成佛”。这都是革命的教义。一切布施,修功德,念佛求生净土,坐禅入定求得六神通。都禁不起这“顿悟”两个字的大革命。当时的旧学大攻击道生的邪说,把他赶出建业,他遂退居虎丘。后来大本《涅粲经》到南京,果然说一阐提人皆有佛性。于是生公的一个主张有了印证,他的“顿悟成佛”论也就有人信仰了。生公的顿悟论是中国思想对印度宗教的第一声抗议,后来遂开南方“顿宗”的革命宗派。
P6-7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