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版书籍】金融科技赋能新说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正版书籍】金融科技赋能新说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

34 5.0折 68 全新

仅1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陆岷峰

出版社中国金融出版社

ISBN9787522015576

出版时间2022-06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68元

货号J9787522015576

上书时间2024-06-22

人龙正版图书批发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商品简介
本书试图从两方面进行探讨:目前金融科技技术体系已经形成,如何将这些技术“+”到金融行业当中?大小型金融机构在金融科技应用上存在不同的特点和问题,如何在各类型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有针对性地提出具体落实措施?这是当前摆在金融机构和金融科技工作者面前的现实问题。据此,作者结合自身多年来在金融科技应用方面的经验和思考,提出多项技术在金融场景中应用的具体措施和路径,并提出不同类型金融机构的数字化转型思路,以期构建健康的金融生态,保持多类型金融机构的平衡发展。
目录:
目 录
科技驱动金融加速前行/ 1
“新冠肺炎疫情” 催熟商业银行 “数字化” /5
金融与数字经济: 融合与变革 / 11
数字消费金融: 风险特征、 形成机理及防控措施 /17
金融科技背景下普惠金融基本矛盾图谱与解决路径研究 /28
关于治理科技在金融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应用研究 / 42
加强数字银行建设的路径 / 54
数字金融与低碳金融: 互融燃点、共促体制与共生机制研究
―――以商业银行为例 / 70
我国中小微企业健康生态培育与数字化应用 / 81
经济学视角的数字小微金融 /92
金融科技推进商业银行高质量迈入新时代//104
互联网小贷公司生态现状与优化路径/110
金融科技在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中的运用/ 122
区域金融一体化: 金融科技的功能与实现路径研究
―――以长三角金融一体化为例/133
金融科技与科技金融: 相互赋能与共生发展策略研究
―――基于科技、 金融、 经济生态圈视角/ 143
基于数字银行背景下的数字员工管理研究
―――兼论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的影响与对策/153
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金融科技创新运用研究/171
数字银行背景下数字信贷风险控制管理的战略研究/ 183
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 内在逻辑、 存在的问题与协调发展对策/195
积极探寻金融科技嵌入商业银行高质量发展路径/207
关于金融科技变革商业银行小微金融服务模式研究/ 220
互联网金融下一站: 金融科技/ 231
后  记/ 237

作者简介
    陆岷峰,1962年3月18日出生,江苏省金湖县人,中共党员,上海财经大学工商管理硕士,新加坡华夏管理学院博士,南京大学经济学院博士后,北京大学经济学院访问学者。
    现任中国普惠金融发展研究中心秘书长,江苏省互联网金融协会秘书长,江苏银行总行董事会办公室高级会计师。
    南京财经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区域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南京大学商学院MBA指导老师,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生导师,南京审计大学金融学院客座教授、硕士生导师,南京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生导师,安徽财经大学硕士生导师,上海理工大学中小银行研究中心客座教授,海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兼职教授,海南大学MBA教育中心工商管理硕士社会导师,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特约研究员。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2011年度享受连云港市人民政府特殊津贴。2012年度获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江苏省劳动模范,江苏省九届、十届政协委员,  “中国企业拥有影响力职业CEO”,  “中国十大企业策划家”,  “中国优秀职、比经理人”。

目录
科技驱动金融加速前行

“新冠肺炎疫情”催熟商业银行“数字化”

金融与数字经济:融合与变革

数字消费金融:风险特征、形成机理及防控措施

金融科技背景下普惠金融基本矛盾图谱与解决路径研究

关于治理科技在金融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应用研究

加强数字银行建设的路径

数字金融与低碳金融:互融燃点、共促体制与共生机制研究——以商业银行为例

我国中小微企业健康生态培育与数字化应用

经济学视角的数字小微金融

金融科技推进商业银行高质量迈入新时代

互联网小贷公司生态现状与优化路径

金融科技在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中的运用

区域金融一体化:金融科技的功能与实现路径研究——以长三角金融一体化为例

金融科技与科技金融:相互赋能与共生发展策略研究——基于科技、金融、经济生态圈视角

基于数字银行背景下的数字员工管理研究——兼论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的影响与对策

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金融科技创新运用研究

数字银行背景下数字信贷风险控制管理的战略研究

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内在逻辑、存在的问题与协调发展对策

积极探寻金融科技嵌入商业银行高质量发展路径

关于金融科技变革商业银行小微金融服务模式研究

互联网金融下一站:金融科技

后记

内容摘要
《金融科技赋能新说》一书恰恰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回答了众多金融工作者和数字技术从业者以及政策制定者需要解决的问题。《金融科技赋能新说》一书至少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理论创新引领。细品《金融科技赋能新说》一书,其关于金融科技方面的理论、观点勇立时代的潮头,所提出的若干观点具有极强的前瞻性,站在了金融科技理论研究的前沿,所提观点新颖且具严谨的逻辑性,对我国的金融科技的理论研究具有引领性。二是措施有效可行。《金融科技赋能新说》一书立足于有效解决实际问题、理论最终服务于实践的最终目的,全书不仅提出了金融科技赋能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问题形成的原因,更着力于解决金融科技赋能中的实际问题的路径与方法,特别是所提出的解决方案有效、可用,各项措施与对策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为有关单位金融科技应用顶层设计提供参考。三是内容自成体系。关于金融科技研究的成果较多,《金融科技赋能新说》一书形散而内容不散,全书观点鲜明,立论正确,体系完整,各部分之间形成了严密的逻辑论证关系,全书各部分之间层次清楚,引导读者沿着科学的思维逻辑,寻找自己需要的问题答案。四是文字通俗易懂。金融科技本来是关于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元宇宙等研究的学说,而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元宇宙等本身是一门很深奥的学科,通常人们难以读懂读通,而《金融科技赋能新说》一书用最简单的语言表达了最复杂的问题,又讲明白了当中的道理,让读者倍感阅读的轻松与享受。五是作者精神可赞。本书作者陆岷峰、毛富国两位先生均是从事实际经营的工作者,并非专业理论工作者,他们数年来一边做好经营工作,一边进行理论研究,坚持从实践中来、到理论上去,精神可嘉,值得学习。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