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版书籍】中国海洋渔文化研究与象山实践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正版书籍】中国海洋渔文化研究与象山实践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

34.3 3.9折 88 全新

仅1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颖,丁建东

出版社海洋出版社

ISBN9787521001631

出版时间2018-08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88元

货号J9787521001631

上书时间2024-06-22

人龙正版图书批发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商品简介
中国海洋渔文化肇始于远古时期,是以海岸采贝和近浅海捕捞等方式猎取海生食品的海洋渔猎活动。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这种渔猎活动发展为有规模的渔业捕捞和养殖业,并形成了相对专业性的从业人员和产业发展。渔民、渔业以及渔业活动得以展开的渔场和渔民生活的海岛渔村,构成了蕴意丰富、形态多样的中国海洋渔文化系统,廓开了生动丰富、立体多元的中国渔文化的灿烂画卷。
中国海洋渔文化是中国海洋文化乃至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海洋渔文化的发展历史与中华文明史一脉相承,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象山海洋渔文化历史源远流长,先民以海为生的印痕、原生的文化俯拾即是,有渔具、渔船、渔场、渔港、渔汛、渔灯、渔歌、渔曲、渔鼓……这些原有的文化元素许多是象山独有的,充满了浓浓的象山味。
《中国海洋渔文化研究与象山实践》一书以中国海洋渔文化为研究对象,从历史演变、基本特点到物质载体、文化形态等全面且深入的探讨,此外本书还详述了象山渔文化研究的探索性实践,为我国海洋渔文化发展、提高国民海洋意识、普及中国海洋文化知识有着重要意义,是我国海洋文化方面的一本较好读物。
目录:
第一章
中国海洋渔文化的历史演变和基本特点
第一节 中国海洋渔文化的早期形态 003
第二节 中国海洋渔文化的蓬勃发展 011
第三节 明清海洋渔文化的繁荣和民国时期的衰落 017
第四节 中国海洋渔文化的基本特点 025
第二章
中国海洋渔文化的母体、主体和载体
第一节 中国海洋渔文化的母体:海洋渔业 030
第二节 中国海洋渔文化的主体:渔民 038
第三节 中国海洋渔文化的载体:海洋渔村 043
第四节 中国传统渔业、渔民和渔村文化的当下转型 050
第三章
中国海洋渔文化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形态
第一节 中国海洋渔文化的物质文化形态 058
第二节 中国海洋渔文化的非物质文化形态 064
第三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中的海洋渔文化项目 073
第四章
中国海洋渔文化的区域文化形态
第一节 北海区域的渔文化形态 082
第二节 东海区域的渔文化形态 089
中国海洋渔文化研究与象山实践-内文-(印刷文件)08-18.indd 8 2018/8/17 16:08:25
第三节 南海区域的渔文化形态 097
第四节 东海、南海渔文化交汇处的福建海域渔文化 102
第五章
中国海洋渔文化的保护性传承与象山的探索性实践
第一节 海洋渔文化的保护性传承 111
第二节 海洋渔文化的创新性传承 117
第三节 象山海洋渔文化保护传承的探索性实践 123
第六章
渔港渔船:象山渔文化的历史传承
第一节 象山渔文化的历史发展 136
第二节 象山的历史渔港 143
第三节 象山的历史渔村 148
第四节 象山的海错诗 156
第七章
开渔大典:象山渔文化的创新实践
第一节 象山渔区祭祀的历史传统 164
第二节 开渔节的“中国”定位 173
第三节 开渔节的探索实践 178
第四节 开渔节的特色和深远影响 182
中国海洋渔文化研究与象山实践-内文-(印刷文件)08-18.indd 9 2018/8/17 16:08:33
第八章
生态保护:象山渔文化的时代担当
第一节 时代之问:渔业生态何处去 190
第二节 舍我其谁:海洋渔业生态区的筹划和实践 196
第三节 仙居之岸:百里黄金海岸 203
第四节 从海洋渔文化生态到美丽象山生态 208
第九章
因渔而海:象山海洋文化的全域视野
第一节 象山渔文化建设的战略布局 214
第二节 从渔文化到象山县域文化构建 220
第三节 从象山县域文化到中国海洋文化 223
第四节 象山渔文化建设的国际视野 233
第十章
亲近体验:象山渔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第一节 象山渔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240
第二节 象山渔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多方面价值 245
第三节 象山非物质性渔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252
第四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一种可贵的探索实践 259
后记 265

目录

*章
 中国海洋渔文化的历史演变和基本特点
 *节 中国海洋渔文化的早期形态
 第二节 中国海洋渔文化的蓬勃发展
 第三节 明清海洋渔文化的繁荣和民国时期的衰落
 第四节 中国海洋渔文化的基本特点
第二章
 中国海洋渔文化的母体、主体和载体
 *节 中国海洋渔文化的母体:海洋渔业
 第二节 中国海洋渔文化的主体:渔民
 第三节 中国海洋渔文化的载体:海洋渔村
 第四节 中国传统渔业、渔民和渔村文化的当下转型
第三章
 中国海洋渔文化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形态
 *节 中国海洋渔文化的物质文化形态
 第二节 中国海洋渔文化的非物质文化形态
 第三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中的海洋渔文化项目
第四章
 中国海洋渔文化的区域文化形态
 *节 北海区域的渔文化形态
 第二节 东海区域的渔文化形态
 中国海洋渔文化研究与象山实践-内文-(印刷文件)08-18.indd 8 2018/8/17 16:08:
第三节 南海区域的渔文化形态
 第四节 东海、南海渔文化交汇处的福建海域渔文化
第五章
 中国海洋渔文化的保护性传承与象山的探索性实践
 *节 海洋渔文化的保护性传承
 第二节 海洋渔文化的创新性传承
 第三节 象山海洋渔文化保护传承的探索性实践
第六章
 渔港渔船:象山渔文化的历史传承
 *节 象山渔文化的历史发展
 第二节 象山的历史渔港
 第三节 象山的历史渔村
 第四节 象山的海错诗
第七章
 开渔大典:象山渔文化的创新实践
 *节 象山渔区祭祀的历史传统
 第二节 开渔节的“中国”定位
 第三节 开渔节的探索实践
 第四节 开渔节的特色和深远影响
 中国海洋渔文化研究与象山实践-内文-(印刷文件)08-18.indd 9 2018/8/17 16:08:
第八章
 生态保护:象山渔文化的时代担当
 *节 时代之问:渔业生态何处去
 第二节 舍我其谁:海洋渔业生态区的筹划和实践
 第三节 仙居之岸:百里黄金海岸
 第四节 从海洋渔文化生态到美丽象山生态
第九章
 因渔而海:象山海洋文化的全域视野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