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版书籍】商业银行管理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正版书籍】商业银行管理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

25.2 3.7折 68 全新

仅1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晓艳

出版社中国金融出版社

ISBN9787504969972

出版时间2013-08

装帧其他

开本16开

定价68元

货号J9787504969972

上书时间2024-06-20

人龙正版图书批发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商品简介
《金融学系列教材:商业银行管理》借鉴并吸收了大量当前国际银行业经营管理方面的最新成果,在对银行业经营环境和监管环境简述的基础上,详细讨论了在经济、金融环境不断变化情况下的银行管理。《金融学系列教材:商业银行管理》内容涉及商业银行的基本知识和监管、商业银行的财务报表分析和业绩评估、银行对企业和个人贷款的管理、银行对资本金和负债的管理、银行对证券投资组合的管理以及银行对流动性风险和利率风险的管理等内容。
《金融学系列教材:商业银行管理》将中国银行业的管理实践和监管制度与国际先进经验和监管改革相结合,通过大量案例和数据分析,理论联系实际,力图充分反映当前银行业的改革与发展趋势,强化读者对相关知识的领悟和掌握。本书力求紧扣现代银行业的发展脉搏,整体框架安排有较严密的逻辑性,内容上做到循序渐进,深入浅出,以便读者较好地掌握相关知识,并尽量保证内容的前沿性。本书可以帮助读者全面、系统地掌握商业银行管理的主要方面和内容,启发读者思考,并解释许多正在发生的金融事件。
作者简介:
张晓艳,经济学博士,毕业于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现就职于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主要研究领域为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业绩评价、风险控制和金融监管等。
目录:
第一篇银行业概览及银行监管
第一章银行业概览
第一节为什么我们需要银行
一、什么是商业银行
二、为什么需要银行——银行在经济中的功能
三、银行和实体经济之间的联系
第二节银行体系的结构
一、银行业的市场结构
二、银行、银行控股公司和金融控股公司
第三节中国的银行体系
一、中国商业银行体系的改革和发展
二、中国银行业的市场结构
第四节他山之石
一、德国的银行体系
二、英国的银行体系
三、日本的银行体系
第五节改变银行业的巨大力量
问题和思考
专栏1-1辨析几种类型的金融机构
专栏1-2银行拨备如何影响经济周期的波动
专栏1-3银行资本监管的顺周期性
专栏1-4美国银行业从事股权投资的发展、沃尔克规则和思考
第二章银行业监管
第一节为什么要监管银行
一、银行监管的经济学分析
二、保护存款人的利益
三、维持金融稳定
四、保护消费者的利益
第二节中国银行业的主要监管制度
一、中国的分业监管体制
二、银行业监管制度及其在中国的实践
第三节国际监管制度的演变
一、巴塞尔协议及其修订
二、国际会计准则的变化
第四节危机后美国、英国和欧盟的监管改革
一、美国的监管体制改革
二、英国的金融监管改革
三、欧盟的监管改革
问题和思考
专栏2-1消费者金融保护、次贷危机与美国消费者金融保护局的成立
专栏2-2宏观和微观审慎监管
专栏2-3系统性风险和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
第二篇银行的财务报表分析及绩效评估
第三章读懂银行的财务报表
第一节银行的资产负债表
……
第三篇为企业和个人提供贷款
第四篇管理银行的资金来源
第五篇管理银行的投资组合、流动性风险和利率风险

作者简介
张晓艳,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经济学博士,香港金融管理局访问学者,现就职于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研究处,助理研究员。参加了中国人民银行、 、国家开发银行等多项研究课题,主持了研究生部与标普、21世纪经济报道等多家商业机构的合作课题,在《中国金融》、《金融理论与实践》。《金融时报》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多篇。研究领域为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业绩评价、风险控制等,讲授课程为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货币银行学。

目录
第一篇银行业概览及银行监管
第一章银行业概览2
第一节为什么我们需要银行2
一、什么是商业银行3
二、为什么需要银行——银行在经济中的功能10
三、银行和实体经济之间的联系 15
第二节银行体系的结构22
一、银行业的市场结构22
二、银行、银行控股公司和金融控股公司 24
第三节中国的银行体系31
一、中国商业银行体系的改革和发展32
二、中国银行业的市场结构37
第四节他山之石39
一、德国的银行体系39
二、英国的银行体系45
三、日本的银行体系50
第五节改变银行业的巨大力量54
问题和思考57
专栏1—1辨析几种类型的金融机构7
专栏1—2银行拨备如何影响经济周期的波动20
专栏1—3银行资本监管的顺周期性21
专栏1—4美国银行业从事股权投资的发展、沃尔克规则和思考28
第二章银行业监管58
第一节为什么要监管银行58
一、银行监管的经济学分析59
二、保护存款人的利益60
三、维持金融稳定60
四、保护消费者的利益61
第二节 中国银行业的主要监管制度64
一、中国的分业监管体制64
二、银行业监管制度及其在中国的实践67
第三节国际监管制度的演变95
一、巴塞尔协议及其修订98
二、国际会计准则的变化102
第四节危机后美国、英国和欧盟的监管改革109
一、美国的监管体制改革109
二、英国的金融监管改革117
三、欧盟的监管改革122
问题和思考124
专栏2—1 消费者金融保护、次贷危机与美国消费者金融保护局的
成立62
专栏2—2宏观和微观审慎监管95
专栏2—3 系统性风险和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 106
第二篇银行的财务报表分析及绩效评估
第三章读懂银行的财务报表126
第一节银行的资产负债表127
一、银行的资产——资金运用 127
二、银行的负债——资金来源145
三、股东权益150
四、资产负债表分析151
第二节损益表159
一、损益表的构成159
二、损益表分析174
第三节分析财务报表时需注意的其他因素 179
一、会计“粉饰”(Window Dressing) 179
二、不良贷款180
三、调整贷款损失拨备的计提180
四、证券收益或损失181
五、营业外收支项目 181
六、表外业务182
七、非财务信息183
问题和思考183
专栏3—1 区分贷款损失准备金和贷款减值损失 137
专栏3—2中国上市银行的资产结构142
专栏3—3美国大银行非利息收入的变化趋势166
专栏3—4 中国上市银行的收入结构172
专栏3—5 民生银行出售持有的海通证券的股权,获高达近50亿元的投资收益181
第四章测度并评估银行的业绩184
第一节盈利能力比率分析185
一、资本收益率185
二、资产收益率186
三、净利息边界和净利差187
四、其他盈利性指标189
第二节对商业银行业绩评价的常用方法191
一、美国“骆驼”评级系统191
二、中国银监会制定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192
三、实务界常用评价方法195
第三节银行绩效分析方法195
一、从损益表出发对银行盈利性进行分析196
二、分解股东权益收益率——杜邦分析法在银行业的应用 198
第四节分析银行收益中的风险215
一、收益的波动性215
二、信用风险216
三、流动性风险218
四、清偿力风险219
五、市场风险219
六、操作风险220
第五节其他分析银行绩效的关键因素221
一、可控因素221
二、非可控因素226
问题和思考232
专栏4—1 银行的杠杆率和股东回报率的变化——对金融危机前后英国银行业的考察211
第三篇为企业和个人提供贷款
第五章 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管理综述235
第一节银行贷款的种类236
一、贷款分类236
二、贷款的结构239
……
第四篇管理银行的资金来源
第五篇管理银行的投资组合、流动性风险和利率风险 

内容摘要
 张晓艳著的《商业银行管理》共有5篇12章,向读者展现了银行业的全貌及银行在经济活动和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本书的第一篇是开篇,用两章的篇幅介绍了银行的主要功能、结构和经营环境等。其中,第一章是银行业概览,主要介绍了什么是银行、银行的主要功能、银行在实体经济中的作用、中国银行业的结构等;第二章是银行业监管,涉及银行监管的经济学分析、银行监管的目的、中国银行业的监管改革、各项常见的银行监管制度及其在中国的应用,以及次贷危机后国际和主要国家银行监管制度和监管体制的变化。
第二篇是银行财务报表分析和绩效评估,包括两章。其中,第三章介绍银行的两张主要报表——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了解银行的主要资金来源和资金运用,比较不同规模银行报表的差异,分析银行如何运用资源实现经营成果,并指出阅读银行财务报表时应该注意的几方面问题。第四章重点讨论如何测度并评估银行的业绩,如何利用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数据计算相关比率进而分析银行利润的来源,如何对比率进行分解以比较不同银行之间的业绩差异,以及报表之外对银行盈利会造成影响的其他因素。
第三篇是银行对贷款的管理,包括三章。其中,第五章是对银行信贷、世务管理的综述,以便读者粗知梗概。第六章是银行对企业贷款的管理,包括了企业贷款的种类、企业的资产循环过程和银行对企
业贷款的评估三部分内容。第七章是银行对个人贷款和房地产贷款的管理,重点分析这两种贷款的分类和管理过程中的关键问题。
第四篇是银行对资金来源的管理,包括两章。其中,第八章从三个角度分析了银行资本——会计意义上、监管意义上和经济意义上的银行资本,重点讨论了巴塞尔协议对银行资本的数量和质量要求、
巴塞尔协议的演进、银行补充资本的主要途径以及资本短缺的相关风险等。
第九章是银行对存款和其他负债的管理,涉及银行存款和其他借人负债的类型和特点,银行的资金成本以及核心存款对银行稳健经营的重要性等方面。
第五篇是银行对证券投资组合、流动性风险和利率风险的管理,包括三章。其中,第十章是银行对证券投资组合的管理,探讨了银行为什么持有证
券组合、银行可以购买哪些证券以及银行如何管理证
券投资组合中的风险和收益。第十一章是对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讨论,重点分析了银行流动性风险的种类和来源,银行流动性的供与求,如何用缺口和流动性比率来度量流
动性风险,以及银行进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各种方法。第十二章是对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的讨论,从利率风险的定义人手,讨论了利率风险的类型和衡量方法,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了利率风险管理的资产负
债表方法和表外方法。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