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版书籍】美容营养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正版书籍】美容营养学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

24.1 7.3折 33 全新

仅1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林俊华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ISBN9787117131827

出版时间2010-08

装帧其他

开本16开

定价33元

货号J9787117131827

上书时间2024-06-19

人龙正版图书批发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本书本着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博采中西医各家之长,融现代美容营养学基础和中医食膳理论于一炉,寓美容营养保健与临床美容食疗于一体,力求科学性、系统性、创新性和实用性。全书分上、中、下三篇,共计12章,包括:美容营养学基础,美容中医食膳理论;美容食物和食膳配方,美容美体和延缓衰老的营养保健知识,常见损容性疾病的营养与食疗,美容外科手术以及理化美容、微创手术前后的营养等,资料翔实、内容丰富。

商品简介
美容医学是运用医学手段来维护、修复和再塑人体美的一门科学,也是美学思想在人这个载体上的应用和延伸的一门艺术:是以增进人生命活力和提高生命质量为目的,塑造人体身心美的现代医学,也是医学,美学和美容技艺三者相结合的一种创造美的社会实践活动。
目录:
绪论
一、美容营养学的概念及研究内容
二、美容营养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三、营养学与美容营养学发展的历史及展望
上篇美容营养学基础
第一章人体组成与营养
第一节皮肤组织与营养
一、蛋白质
二、水
三、皮肤老化
四、保持皮肤健康
第二节肌肉组织与营养
一、蛋白质
二、水
第三节骨骼组织与营养
第四节血液与营养
一、血浆
二、血细胞
第五节肝脏与营养
一、肝脏与碳水化合物代谢
二、肝脏与脂肪代谢
三、肝脏与蛋白质代谢
四、肝脏与维生素代谢
五、肝脏与激素代谢
第二章营养素与美容
第一节能量
一、概述
二、能量代谢与平衡
三、人体能量需要量的确定
四、能量的推荐摄入量及食物来源
五、能量平衡状况的评价
第二节营养素
一、蛋白质
二、脂类
三、碳水化合物
四、矿物质
五、维生素
六、水
第三节植物化学物与美容
一、概述
二、植物化学物的分类
三、植物化学物的生物学作用
四、植物化学物与皮肤保健
第四节营养素的供给途径与代谢
一、营养素的皮肤供给与代谢
二、营养素的体内供给与代谢
第三章各类食物的营养价值与美容
第一节食物营养价值的评定及意义
一、食物营养价值的评定
二、食物营养价值评定的意义
第二节谷类食物的营养价值与美容
一、谷类的结构和营养素分布
二、谷类的营养素种类及特点
三、谷类食物与美容
第三节豆类的营养价值与美容
一、豆类的营养价值
二、豆制品的营养价值
三、豆类食物与美容
第四节蔬菜、水果及坚果类的营养价值与美容
一、蔬菜类的营养价值
二、水果类的营养价值
三、坚果类的营养价值
第五节畜禽肉类的营养价值与美容
一、畜禽类的营养价值
二、肉类制品的营养价值
三、畜禽肉类食物与美容
第六节水产类的营养价值与美容
一、水产类的营养价值
二、水产制品的营养价值
三、水产类食物与美容
第七节蛋类的营养价值与美容
一、蛋类的结构和营养素分布
二、蛋类的营养素种类及特点
三、蛋类中的特殊成分
四、蛋制品的营养价值
五、蛋类食物与美容
第八节奶类的营养价值与美容
一、奶类的营养素种类及特点
二、奶类中的特殊成分
三、奶制品的营养价值
四、奶类食物与美容
第九节加工食品的营养价值与美容
一、糖果
二、糕点
三、软饮料
四、酒类
五、调味品
六、营养强化食品与功能性食品
第四章合理营养与美容
第一节公共营养与美容
一、公共营养的概念与特点
二、公共营养的目的与内容
三、公共营养与美容
第二节营养素需要量
一、概述
二、每日膳食营养素供给量
三、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
第三节膳食结构与膳食指南
一、概述
二、中国居民的膳食结构
三、膳食指南
四、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
第四节营养配餐与食谱编制
一、营养配餐
二、营养食谱的编制
第五节食物的酸碱性
一、食物酸碱性
二、食物酸碱性与体液酸碱平衡的关系
三、食物酸碱性与营养素及膳食平衡的关系
中篇中医美容食膳学基础
第五章食膳美容的中医基础理论
第一节食膳美容的概述
一、食膳美容的概念
……
第六章食膳法则
第七章食膳的制剂、烹饪与食用方法
第八章常用美容食物与食膳方剂
下篇临床美容营养
第九章皮肤美容的营养基础
第十章美容保健与营养、食疗
第十一章觉损容性疾病的营养与食疗
第十二章美容外科与营养
附录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表
参考文献

目录
绪论
  一、美容营养学的概念及研究内容
  二、美容营养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三、营养学与美容营养学发展的历史及展望
上篇  美容营养学基础
第一章  人体组成与营养
第二章  营养素与美容
第三章  各类食物的营养价值与美容
第四章  合理营养与美容
中篇  中医美容食膳学基础
第五章  食膳美容的中医基础理论
第六章  食膳法则
第七章  食膳的制剂、烹饪与食用方法
第八章  常用美容食物与食膳方剂
下篇  临床美容营养
第九章  皮肤美容的营养基础
第十章  美容保健与营养、食疗
第十一章  常见损容性疾病的营养和食疗
第十二章  美容外科与营养
附录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表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美容医学是运用医学手段来维护、修复和再塑人体美的一门科学,也是美学思想在人这个载体上的应用和延伸的一门艺术;是以增进人生命活力和提高生命质量为目的,塑造人体身心美的现代医学,也是医学、美学和美容技艺三者相结合的一种创造美的社会实践活动。

精彩内容
    (六)铁

    1.铁在体内的分布铁是人体重要的必需微量元素之一。正常人体含铁量为3~5g,其中60%-75%存在于血红蛋白中,3%以肌红蛋白的形式存在于肌肉中,约1%参与体内含铁酶如细胞色素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等的构建,还有约30%以铁蛋白和含铁血黄素的形式储存于肝脏、脾脏和骨髓中。

    2.铁的生理功能

    (1)参与体内氧的运输和组织呼吸过程:铁作为构成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细胞色素及某些呼吸酶的组成成分,参与体内氧的运送和组织呼吸过程。

    (2)维持机体正常的造血功能:红细胞中约含机体2/3的铁。在骨髓造血组织中,铁与卟啉结合,形成高铁血红蛋白,再与珠蛋白合成血红蛋白。缺铁可影响血红蛋白的合成。

    (3)维持正常的免疫功能:缺铁可影响DNA的合成,导致淋巴细胞对抗原的反应能力降低、T细胞数量减少,使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容易发生感染。

    (4)其他:铁还与能量代谢和抗脂质过氧化有关,铁缺乏可使具有抗脂质过氧化作用的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活性下降。另有研究显示,B-胡萝卜素向维生素A的催化转化、嘌呤与胶原的合成、脂类在血液中的转运以及药物在肝脏的解毒等均需铁的参与。

    3.铁的吸收与代谢机体对铁的吸收与食物中铁的存在形式有关。膳食中的铁有两种存在形式,分别为血红素铁和非血红素铁。血红素铁主要存在于动物性食物中,可与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中的原卟啉结合,不受植酸盐和草酸盐等的影响,直接被肠黏膜上皮细胞吸收,因而其吸收率较高。

    非血红素铁主要存在于植物性食物中,在吸收前需与结合的有机物分离,并转化为亚铁才能被吸收。植物性食物中存在的植酸盐、草酸盐、磷酸盐、碳酸盐及鞣酸等可与非血红素铁形成不溶性的铁盐而阻止铁的吸收,因而吸收率较低。

    胱氨酸、赖氨酸、组氨酸等氨基酸及乳糖、维生素C等可促进铁的吸收。维生素c可将三价铁还原为二价铁,在低pH的条件下,还可与二价铁形成可溶性螯合物,因此有利于铁的吸收。机体由于生长发育、月经、妊娠等原因,对铁的需要量增加时也可促进对铁的吸收。胃酸也有将三价铁还原为二价铁的作用,因此胃酸分泌减少则不利于铁的吸收。

    蛋类卵黄中的高磷蛋白可干扰铁的吸收,导致蛋类铁吸收率较低。钙摄人过多可能竞争性地抑制铁吸收,多酚类对非血红素铁的吸收有抑制作用,一些碱性药物可与三价铁形成难溶的氢氧化铁,阻止铁的吸收。

    铁在体内代谢中可反复被机体利用。一般情况下,除肠道分泌及皮肤、消化道、尿道上皮脱落可损失一定数量的铁外,几乎不存在其他途径的损失。

    4.铁的缺乏与过量长期膳食中铁供给不足,可引起体内铁缺乏,导致缺铁性贫血。缺铁性贫血主要因机体需要量增加而膳食摄人不足引起,多见于婴幼儿、孕妇和乳母。青春期女性由于月经失血及生长发育的需要,也容易发生铁缺乏。缺铁性贫血严重影响着儿童的健康成长和人们的营养状况,是全世界范围内亟待解决的营养问题。我国居民膳食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由于铁的吸收率低,缺铁性贫血的患病率较高。有时为控制体重和保持体形,在减重期间膳食摄入较少,也容易造成铁的缺乏。另外,因痔疮、消化道溃疡、肠道寄生虫病等造成的失血,也是引起铁缺乏的原因。 ……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