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版书籍】让心安往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正版书籍】让心安往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

17.2 4.9折 35 全新

仅1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陈春花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404385

出版时间2013-01

装帧其他

开本32开

定价35元

货号J9787111404385

上书时间2024-06-18

人龙正版图书批发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横跨商界与学界的中国传奇女性陈春花教授编著《让心安住》,在不丹禅修之感悟:幸福就是让自己的心安定下来,满心欢喜地接受一切,珍惜拥有,感恩一切。
因为通信不畅的缘故,也因为闭关本身的要求,在不丹的这些日子里,我们可以安静地反观自己的内心。因为仁波切的开示,更因为看到、听到和感受到不丹人的快乐,我们体验到了他们生活的理念。感染了不丹人单纯的微笑与安然的性格,我们的心也随之安定了下来。不丹让我了解到,虚假的希望、梦想和野心好像可以带给我们快乐,实际上只会带给我们痛苦,因为我们的心无法安定。在不丹,我终于了解到什么是“幸福”,幸福就是让自己的心安定下来,满心欢喜地接受一切,珍惜拥有,感恩一切。

商品简介
为什么人们对禅修情有独钟,而且不遗余力、不计较个人得失地游说他人共同禅修呢?答案是“愿大家找到永恒的快乐”。
源于义明的帮助,作者和八位朋友到不丹静修。在不丹,作者终于了解到什么是“幸福”,幸福就是让自己的心安定下来,珍惜拥有,感恩一切。不丹静修结束后,作者又回到原来的生活轨道中,但为了让更多人在闲暇时刻有机会像她一样窥看禅修,她把自己感受到的一切写入《让心安住》,以供更多寻求心灵健康的朋友做参考。
作者简介:
陈春花,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获得2009年、2006年两届中国教育部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著作三等奖,2007年中国最佳本土商业作者奖,机械工业出版社60周年“最具影响力作者”奖。蝉联四届华南理工大学“我最喜爱导师”称号。
目录:
引子
快乐
无常
确信
安住
空性
我执
利他
接受
寺院
幸福

作者简介
  陈春花,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获得2009年、2006年两届中国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著作三等奖,2007年中国最佳本土商业作者奖,机械工业出皈社60周年“最具影响力作者”奖。蝉联四届华南理工大学“我最喜爱导师”称号。

目录
引子
快乐
无常
确信
安住
空性
我执
利他
接受
寺院
幸福

内容摘要
  为什么人们对禅修情有独钟,而且不遗余力、不计较个人得失地游说他人共同禅修呢?答案是“愿大家找到永恒的快乐”。
源于义明的帮助,《让心安住》作者陈春花和八位朋友到不丹静修。在不丹,作者终于了解到什么是“幸福”,幸福就是让自己的心安定下来,珍惜拥有,感恩一切。不丹静修结束后,作者又回到原来的生活轨道中,但为了让更多人在闲暇时刻有机会像她一样窥看禅修,她把自己感受到的一切写入《让心安住》,以供更多寻求心灵健康的朋友做参考。

精彩内容
 冉江仁波切问我们:来闭关的目的是什
么?你做一件事情的目的是什么?沿着这个问题开始,仁波切讲解自己的观点。
人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是为了快乐,为了得到自己所要的满足。能否得到快乐和满足,会有很多的途径和方法,有很多不同的方式。比如,你吃到一些很好的食物,你完成一
件自己很想完成的事情,你赚到很多钱……这些事情之所以能够让你快乐并不是因为这些事情本身,而是你自己觉得快乐和满足,你会发现快乐无法依靠外在而获得,真正的快乐和满足,来源于内心以及内心的改变。
仁波切提问时,我在心里默默回答。仁波切说出了上面的答案,让我内心很震动,因为我的答案是:人做任何一件事情是为了有价值、有意义。我之前从未想过,做一件事情是为了快乐。也许是责任感的缘故,也许是认知上认为价值贡献更重要一些,也许是认为快乐实在不容易获得。所以,一直以来我都认为做事一定要有价值,一定要有意义,这是做事的目的,哪怕因此自己不快乐。当听到仁波切如此开示时,我的思想停顿了,忽然发现自己的局限性。仁波切的答案、
让我明白了这里面的道理:以价值和意义来衡量一件事,就需要一个外在的评价标准;在我们看来有价值和有意义的事情,在别人看来并不一定如此,因为价值
判断有非常强的取向性,每个人会有很大的差异。但是快乐却是一种共同的感觉,如果一件事情的完成会让人快乐,那么这件事本身应该是好事,我惊讶自己之前从未这样想过。
这让我重新思考快乐的本意。什么才会使人真正快乐?每一次取得的进步,每一个目标的实现,每一
个难题的攻克,每一个梦想的成真;拥有好的工作、和谐的家庭、听话而又有出息的子女,有几个真正知己朋友,有健康的身体等,这些林林总总的需求以及需
求的满足,不就是人生中需要在意,而又带来快乐的源泉吗?大家赖以快乐的资本,也大都源于这些因素,我们把这些作为生活的目标,并以此来衡量自己的幸福与满足。一旦其中一项无法实现的时候,所引发的痛苦,常常让我们抱怨和生气。也正源于此,生活中,无尽的欲望所带来的是无尽的痛苦,因为总有目标无法实现,总有难题不断涌现,总有朋友离你而去,也
总有梦想无法成真,更痛的是身体随着欲望、执著以及不规律的生活而透支,肉体上的痛苦更加深了不幸之感受,人们开始抱怨为什么生活如此忙碌?为什么无法得到幸福和快乐的感受,为什么物质生活得到极
大提高的今天,痛苦的感受也随之提高?问题到底出在哪里?是因为今天的竞争激烈与残酷,还是因为人们欲望的无度与强大,抑或因为内心的脆弱与孤独?
也许都是,也许都不是。
仁波切的第一段话就给了我指引,上述这一切源于对“什么是真正快乐”的理解出现了偏差。索甲仁
波切说:“迷惑在虚假的希望、梦想和野心当中,好像带给我们快乐,实际上只会带给我们痛苦,使我们如
同匍匐在无边无际的沙漠里,几乎饥渴而死。而这个现代轮回所能给我们的,却是一杯盐水,让我们变得更饥渴。”我们日常所追求的快乐,以及得到的快乐并不是真的快乐,因为这些追求都是外在的、不稳定的,甚至是反向的。一个目标的实现引发新的目标,一个梦想的成真带来更大的梦想,一个欲望的满足诱发更大的欲望,这些无止境的欲望和追求,导致的是短暂
的快乐和永久的痛苦。
曾经和一个年轻的学生聊天,这个学生在大学毕业前一年设立了一个目标——成为一名硕士研究生。
在他参加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后,他的分数达到了本校的录取分数线。可是此时他觉得自己应该成为一所
著名大学的硕士研究生,考上本校的研究生这件事并没有带给他快乐,反而是痛苦。他经过痛苦的选择,决定放弃这次入学的资格,再复习一年继续参加考试。
我写信给他,建议他先去工作,而不是再花一年的时间备考。但是他告诉我,考上名牌大学是他到目前为止最大的梦想,他不会放弃,要我不要再劝他。第二年考试结束了,他如愿被理想中的大学录取,我以为他这一次快乐了。想不到,他又写邮件给我说,他很后悔报考硕士研究生,因为在他复习的这一年里,大学的同班同学有的已经赚到钱并筹备结婚了,他觉得自己多浪费了一年的时间,过得没别人风光。看到他的邮件,我不知如何回复。一个永远无法满足,也不会珍惜自己现在所拥有的人,也就无法真正地获得快乐和满足。
仁波切说:“真正的快乐和满足来自于内心以及内心的改变。”这让我想起自己很多年前经历的一件事情。一天中午我到药店去取药,因为已经约好了药剂
师,所以只需要几分钟就可以拿完,因此我并没有把背包从车上拿下来,而且车子停在我视线可以看得到的地方。几分钟后我取好药回到车子旁边,才发现一
侧的车窗被打碎,放在车子里的包不见了。那一瞬间,我整个人僵住了,因为取药后我要去办理赴美国的签证,因此包里有各种证件、证明材料以及毕业证书等,或者说是我所有的身份证明材料,在几分钟之内就全部不见了。正在失望和懊恼之余,听到手机铃声响起,接电话后听到远在新加坡的新国大曾老师的声音,他有事情找我。和他聊事情的时候,我的情绪安定了下来,因为专注于回答他的问题,之前的紧张和懊恼也
随之消失。他的事情聊完,曾老师问我在做什么,我回答说,我的车窗玻璃被别人打碎了,我的背包不见
了。他紧张地问我遗失了什么,我说什么都不见了。
他奇怪地说,怎么一点都听不出你的烦恼,我笑着回答说:“东西已经不见了,烦恼也没有用,更何况车子是男生的第二个老婆,并不是女生的第二个老公,不需要这样紧张,证件总会找回来的,钱丢了再赚就是了。”和曾老师通话结束的时候,我竟然有了一种快乐的经验,因为内心不再挣扎,选择放弃,反而让自己快乐起来。
得到与失去其实都不是使你快乐的原因,前面那个学生得到了很多,但是并没有快乐。我失去了自己的证件和钱财,却因为可以安然面对反而拥有了快乐!的确如仁波切所言,外在的东西无法真正引发快乐,因为这些东西不可靠、不持久也不稳定。可靠的、
持久的是我们自己的内心。前一刻你丧失了珍贵的东西,但是下一刻你会发现,你的心可以让你安静下来,让你不为外在的东西所左右,不为外部的变化而感到无助,也不为自己的得失太过在意。不用在意外在的东西,它们不会是你快乐的来源。
P2-7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