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版书籍】政和工夫红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正版书籍】政和工夫红茶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

15 6.8折 22 全新

仅1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林应忠

出版社中国农业出版社

ISBN9787109147966

出版时间2010-09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22元

货号J9787109147966

上书时间2024-06-18

人龙正版图书批发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内容简介】

商品简介
成书于公元8世纪的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就记述了当时茶叶的审评方法和名茶。因此,有文字可考的名茶历史,至今已千年有余。据有的学者考证,唐代有名茶55个,宋代有名茶93个,元代有名茶50个,明代有名茶58个,清代有名茶42个。成书于2000年的《中国名茶志》,共收录名茶1017个,设专条介绍名茶309个。
作者简介:
林应忠,男,1961年7月毕业福建福安农校茶叶专业,1961年至1996年曾先后在政和县茶叶科、茶业局等单位担任茶叶技术员、农艺师、高级农艺师等职。2008年被授予教授级高级农艺师。中国茶叶学会会员、福建省茶叶学会会员。从事茶叶生产和加工制造技术推广及科技示范试验项目数十年,曾获得多项科技进步奖。在省级以上书报发表文章4l篇,参与7种茶叶书籍编辑。退休后,曾应聘有关企业,创制多种政和工夫茶新产品,并获得名茶奖项。
目录:
总序


前言
第一章 闽红政和工夫历史沿革
一 产品渊源
(一)闽红政和工夫渊源
(二)工夫红茶起源
(三)仙岩茶的起源
(四)政和仙岩茶传说
二 历史变迁
(一)政和县产茶叶历史
(二)茶叶品类变迁
第二章 产区环境
一 产地产茶状况
(二)产地分布
(二)茶类分布
(三)品种分布
(四)产茶状况
二 自然生态环境
(一)地理条件优越
(二)地质地貌构造
(三)山奇石怪景美
(四)气候条件优良
(五)生物植被多样
(六)河流水源充足
(七)水源大气质好
(八)锦屏生态环境
第三章 茶树品种及产品特征
一 茶树生物性状
(一)政和大白茶
(二)政和小茶(菜茶)
(三)仙岩大叶茶(仙岩茶)
(四)引进的良种
二 红茶品质特征
(一)品质成因
(二)产品特色
(三)品质风味
第四章 茶树栽培及采制工艺
一 茶树栽培技术
(一)政和大白茶无公害栽培技术
(二)一般茶园管理技术
(三)茶园灌溉和铺草覆盖
(四)茶树修剪
(五)低产茶园改造
(六)防治病虫害
(七)实施无公害茶叶有关规范
二 红茶初制工艺
(一)工夫红茶初制工艺技术
(二)新产品——金奖金毫红茶的创新工艺
(三)政和工夫金毫的采制工艺
(四)一般工夫红茶采制技术
(五)政和小种红茶采制技术
(六)红茶精制加工兴起
(七)初制机械化的发展
第五章 品质审检与红茶品饮
一 红茶品质审评
(一)评茶设备与方法
(二)红毛茶的品质要求
二 红茶品饮技艺
(一)政和工夫红茶的饮用
(二)政和工夫的冲泡技艺
(三)政和饮茶礼俗
第六章 化学成分与保健功能
一 红茶化学成分
(一)工夫红茶化学成分
(二)成品茶的化学含量
(三)鲜叶的化学含量
二 红茶保健功能
(一)茶的保健功用
(二)茶的药理作用
第七章 产销状况与对外贸易
一 红茶产销状况
二 红茶对外贸易
第八章 茶叶文化和红茶茶艺
一 政和工夫茶业文化
(一)茶的传说
(二)吟茶诗词
(三)政和茶歌
(四)苏地茶灯戏
(五)记茶艺文
二 政和工夫茶艺表演
(一)茗佳茶艺表演
(二)政和工夫冲泡茶艺
第九章 茶叶企业
一 政和制茶所
二 国营稻香茶场
三 产业化企业
主要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林应忠男,1961年7月毕业福建福安农校茶叶专业,1961年至1996年曾先后在政和县茶叶科、茶业局等单位担任茶叶技术员、农艺师、不错农艺师等职。2008年被授予教授级不错农艺师。中国茶叶学会会员、福建省茶叶学会会员。从事茶叶生产和加工制造技术推广及科技示范试验项目数十年,曾获得多项科技进步奖。在省级以上书报发表文章41篇,参与7种茶叶书籍编辑。退休后,曾应聘有关企业,创制多种政和工夫茶新产品,并获得名茶奖项。

目录
总序
序一
序二
前言
章  闽红政和工夫历史沿革
  一  产品渊源
    (一)闽红政和工夫渊源
    (二)工夫红茶起源
    (三)仙岩茶的起源
    (四)政和仙岩茶传说
  二  历史变迁
    (一)政和县产茶历史
    (二)茶叶品类变迁
第二章  产区环境
  一  产地产茶概况
    (一)产地分布
    (二)茶类分布
    (三)品种分布
    (四)产茶状况
  二  自然生态环境
    (一)地理条件优越
    (二)地质地貌构造
    (三)山奇石怪景美
    (四)气候条件优良
    (五)生物植被多样
    (六)河流水源充足
    (七)水源大气质好
    (八)锦屏生态环境
第三章  茶树品种及产品特征
  一  茶树生物性状
    (一)政和大白茶
    (二)政和小茶(菜茶)
    (三)仙岩大叶茶(仙岩茶)
    (四)引进的良种
  二  红茶品质特征
    (一)品质成因
    (二)产品特色
    (三)品质风味
第四章  茶树栽培及采制工艺
  一  茶树栽培技术
    (一)政和大白茶无公害栽培技术
    (二)一般茶园管理技术
    (三)茶园灌溉和铺草覆盖
    (四)茶树修剪
    (五)低产茶园改造
    (六)防治病虫害
    (七)实施无公害茶叶有关规范
  二  红茶初制工艺
    (一)工夫红茶初制工艺技术
    (二)新产品——金奖金毫红茶的创新工艺
    (三)政和工夫金毫的采制工艺
    (四)一般工夫红茶采制技术
    (五)政和小种红茶采制技术
    (六)红茶精制加工兴起
    (七)初制机械化的发展
第五章  品质审检与红茶品饮
  一  红茶品质审评
    (一)评茶设备与方法
    (二)红毛茶的品质要求
  二  红茶品饮技艺
    (一)政和工夫红茶的饮用
    (二)政和工夫的冲泡技艺
    (三)政和饮茶礼俗
第六章  化学成分与保健功能
  一  红茶化学成分
    (一)工夫红茶化学成分
    (二)成品茶的化学含量
    (三)鲜叶的化学含量
  二  红茶保健功能
    (一)茶的保健功用
    (二)茶的药理作用
第七章  产销状况与对外贸易
  一  红茶产销状况
  二  红茶对外贸易
第八章  茶叶文化和红茶茶艺
  一  政和工夫茶业文化
    (一)茶的传说
    (二)吟茶诗词
    (三)政和茶歌
    (四)苏地茶灯戏
    (五)记茶艺文
  二  政和工夫茶艺表演
    (一)茗佳茶艺表演
    (二)政和工夫冲泡茶艺
第九章  茶叶企业
  一  政和制茶所
  二  国营稻香茶场
  三  产业化企业
主要参考文献

精彩内容
    政和工夫红茶,乃“闽红”上品,据称它乃由武夷山小种红茶工艺传人政和后,逐步演变为“工夫红茶”。它原产于政和县铁山乡的锦屏行政村(古称遂应场)的仙岩山,所产的茶叶曾称“仙岩茶”。1800年,政和县遂应场已盛产中外驰名的“遂应场仙岩工夫红茶”,远销英国。政和工夫红茶起源的年代,原来茶业界人士均认为是始于19世纪中叶,距今150多年,陈椽教授的《茶叶通史》中亦记为1874年。近年经笔者进一步考证,政和工夫红茶的源流应追溯到1826年之前。据原政和县遂应场“万寿生”茶行保存的1926年的一份英文WRNEUCHON茶厂的《政和工夫红茶在英国的打假声明》,今将李隆智先生供图、经许金萍的译文《政和工夫红茶在英国的打假声明》(1926年印刷)(见图1-3、图1-4)原文载于下。

    该文道:我们WREUCHON茶厂已在遂应场建厂百余年,收购并加工从中外驰名的“锦屏仙岩山”采摘下来的茶叶。

    这款品质一流的“HOPMO”的红茶是在特定的条件及我们的指导下,由经验丰富的工人师傅经过细致的采摘、分类、炒青及筛分等多道工序制作而成的。因此,其品质及风味极其纯正精良,深得顾客满意。

    听闻有不诚实的商人向国外市场供应假冒的茶叶产品,我厂现特为我们的茶叶产品的注册了“茶树”商标,现告知顾客,凡我厂所生产的茶叶,其包装上必有此商标。

    ……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