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版新书】影中独行精装塑封
  • 【正版新书】影中独行精装塑封
  • 【正版新书】影中独行精装塑封
  • 【正版新书】影中独行精装塑封
  • 【正版新书】影中独行精装塑封
  • 【正版新书】影中独行精装塑封
  • 【正版新书】影中独行精装塑封
  • 【正版新书】影中独行精装塑封
  • 【正版新书】影中独行精装塑封
  • 【正版新书】影中独行精装塑封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正版新书】影中独行精装塑封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

14.3 3.0折 48 全新

库存75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多丽丝·莱辛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ISBN9787550288447

出版时间2016-12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定价48元

货号E9787550288447

上书时间2024-07-10

三言正版图书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作者多丽丝·莱辛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当代杰出的女性作家,曾荣获多个世界级文学奖项,被誉为继伍尔夫之后最伟大的女性作家,在世界文坛极具影响力,拥有广泛的读者群。
《影中独行(莱辛自传1949-1962)(精)》是莱辛唯一亲笔自传,是深入了解这位伟大作家社会生活、心路历程和创作思想的第一读本,其名气保证了强有力的市场号召。
部分生活照片首度公开,可以更直观地了解这一伟大作家的生活。
现今市场上女性传记作品畅销,读者对于名人,尤其是知名女性充满积极探索的好奇心理,该书真实讲述了莱辛的传奇经历,可以满足读者的这一需求。

商品简介

这本书是莱辛自传的第二本,记录了1949年到1962年的10多年间,莱辛从事《金色笔记》创作的过程和她当年的政治生活。书中各个章节根据她住过的一连串公寓写成,于连续更换住处中,传递了女作家的漂泊和流亡感。书中有很多细节信手拈来,夹杂着生活的点点滴滴,真实地呈现了这位伟大作家的中年生活。 
 作者以直率坦白的语言,犀利机智的思想,描述了自己波澜壮阔的生命经历,通过对复杂情感、情绪的描绘,非常容易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 

作者简介
多丽丝·莱辛,英国女作家,200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曾12次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并获多个重量文学奖项,被誉为继伍尔夫之后很伟大的女性作家。其作品涉及众多主题,包括种族矛盾、文化碰撞、个体和集体的冲突等。她很为人称道的是对女性经验的表现和书写,代表作《金色笔记》被奉为“女权主义的教科书”。此外,主要作品还有《野草在歌唱》《幸存者回忆录》《第五个孩子》等。

目录
导读
登比路W11
肯辛顿的丘奇街
沃里克路SW5
朗廷路W1

内容摘要
 《影中独行(莱辛自传1949-1962)(精)》这本书是莱辛自传的第二本,记录了1949年到1962年的10多年间,莱辛从事《金色笔记》创作的过程和她当年的政治生活。书中各个章节根据她住过的一连串公寓写成,于连续更换住处中,传递了女作家的漂泊和流亡感。书中有很多细节信手拈来,夹杂着生活的点点滴滴,真实地呈现了这位伟大作家的中年生活。 作者多丽丝·莱辛以直率坦白的语言,犀利机智的思想,描述了自己波澜壮阔的生命经历,通过对复杂情感、情绪的描绘,非常容易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 

主编推荐

同类好书推荐:

◎作者多丽丝•莱辛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当代杰出的女性作家,曾荣获多个*文学奖项,在世界文坛极具影响力,拥有广泛的读者群。
◎该书是莱辛亲笔自传,是深入了解这位伟大作家社会生活、心路历程和创作思想的重要读本。
◎部分生活照片首度公开,可以深入了解这一伟大作家的生活。

【内容简介】

精彩内容
 巨轮上,我高高地站在船舷边,抱起小儿子:“看!那就是伦敦。”码头在前面:混浊的水道和沟渠,暗灰色的朽烂的木墙和房梁,吊车、拖船、大大小小的轮船。我的孩子也许在想:这些轮船、吊车和海水还是开普敦的样子,只是现在大家管它们叫“伦敦”。对我来说,真正的伦敦还在前面。我真正的生活将在那里开始。要不是战争阻断了通往伦敦的道路,那种生活早在几年前就应该开始了。洁净的白板,崭新的一页,一切都将要重新书写。
我满怀信心和乐观的憧憬,尽管我的财产少得不能再少,只有几乎不到150英镑的现金和我第一部长篇小说《野草在歌唱》以及几份短篇小说的手稿。《野草在歌唱》的手稿已经被约翰内斯堡的一位出版商买下了,他明确告诉我,这本小说的内容极具颠覆性,因此要花费很长时间才能出版。我随身带着几箱书(我离不开它们),一些衣服,还有些不值钱的首饰。
我母亲要给我一些钱,那些钱少得可怜,我没有要,因为她自己也一贫如洗。况且我整个远行的意义就在于远离她,远离家,远离南罗得西亚——那个可怕、
狭隘的国家。在那里,人与人之间即便有什么严肃的谈话,话题也总离不开种族界限,离不开“黑人是如
何如何无能”。现在我自由了,我终于完全成为我自己。我感到我是由我自己创造出来的,我是自足的独立个体。我描写的是一位青少年的感受吗?不,我当时已经接近30岁了,经历过两次婚姻,但我觉得我还没有真正结过婚。
我同时又感到精疲力竭,因为带着孩子。在一个月的旅途中,我那两岁半的孩子每天早晨五点就会醒过来,为新的一天欢呼雀跃,晚上到了十点还不肯入睡。从早晨醒来到晚上睡下,他一刻也不安静,除非我给他讲故事,或者唱着催眠曲哄他入睡。我每天要
花四五个小时在这上面,而他一路过得很开心。
我像每个来自南非的人一样,一看到是白人在码
头上卸货,心中就会闪过些许不安的念头,或者说感
受,因为在南非,这些重体力活都是黑人干的。看到白人像黑人一样工作,很多白人会觉得不自在,觉得自己的地位受到了威胁,但在我身上,事情没有那么简单。这就是他们了,工人,工人阶级。当时,我相信历史的逻辑不可阻挡,工人们将接管整个地球。他们——那些肌肉结实、吃苦耐劳的硬汉——当然还有像我这样的人,都是工人阶级的卫士。我没有故意把那时的想法写得很滑稽,如果我这样做了,就不够实事求是了。当时,即便没有几亿人,至少也有几百万人在那样想,使用着那样的语言。
我手上有太多材料可以写进这部自传,但没有什
么比一部上百万字的自传更让人望而生畏了。我写过一本题为《找寻英国人》的小书,那时离我初来伦敦的日子隔得还不算太远,它能为我在伦敦最初几个月的生活添加一些纵深的视角和细节。问题马上来了,不折不扣的问题。那本小书里写的内容是真实的,出于对名誉的考虑,其中有两三个人用了化名,现在也
仍然要保持化名。但毫无疑问,那本小书尽管“真实”,但仍然不如我要在这里写得这么真实。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语调,而语调绝不是件简单的事情。那本小书更像一部小说,具备小说的形态和节奏。相对于生活而言它似乎过于齐整了,但它至少对一件事情的描写是精确的:初到伦敦的我回到了儿童观看和感知事物的方式。每一个人、每一栋建筑、每辆巴士、每条街道都在冲击着我的感官,而我以儿童般单纯的思维承受着它们的震撼。一切都被放大了.变得格外明亮、格外黑暗、刺鼻和喧闹。现在的我不再像当时那样感受伦敦了。那时的伦敦拥有一种狄更斯式的夸张。并不是说,我在透过狄更斯编织的帘幕看伦敦;我的意思是,我看到的伦敦跟狄更斯眼中的伦敦一样——一幅诡异的景象,处在超现实的边缘。
四十年代末、五十年代初的伦敦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很难相信它曾经存在过:墙壁没有粉刷,建筑物污迹斑斑,到处都有裂缝,沉闷而晦暗。一座被战争摧毁的城市,有些区域完全成了废墟,废墟下面的洞里积满污水,那是以前的地下室。整座城市有时会被突如其来的黑雾吞噬,那就是《净化空气法案》实施之前的伦敦。一个人如果只知道现在的伦敦——矜持、整洁的建筑,热闹的咖啡馆和餐厅,美食和咖啡,年轻人穿梭往来、寻欢作乐、午夜过后才肯散去的街道——那么他根本无法相信当时的景象。没有咖啡馆,也没有好的餐馆。人们的着装保持着战争时期的“艰苦朴素”,黯淡而且难看。到了晚上10点,家家关门闭户,大街上空无一人。享受政府战时补贴的食
堂往往是整个街区仅有的可以吃饭的地方,那里有不错的荤菜、难吃的素菜,还有给小孩吃的布丁。里昂
餐馆对普通人来说是最高级的餐馆,我还记得那里的炸鱼配薯条和土司配煎蛋的味道。当时也有一些供有钱人去的精致餐馆,出于尴尬,这些人总是避免让人看见,因为战争期间的配给对他们来说没有那么严苛。你在整个英伦三岛都别指望喝上一杯像样的咖啡。
仅有的文明场所是酒馆,但酒馆晚上11点就打烊,而且你必须具备和酒馆相配的气质才能进入。而这几十
年来,酒馆变得太多了,它不再让外来人觉得像是进了一家俱乐部,它有自己的会员或“常客”,外来人在这里只会觉得自己是被勉强容忍。配给制仍然在施行。战争的阴影依然挥之不去,它不仅徘徊在炸弹袭击过的地方,还萦绕在人们的头脑和灵魂中。人们聊着聊着,话题就会转向战争,就如同受伤的动物舔着
酸胀的伤口。人们既警觉又疲惫。P1-3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