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版新书】肖复兴文集--蓝调城南
  • 【正版新书】肖复兴文集--蓝调城南
  • 【正版新书】肖复兴文集--蓝调城南
  • 【正版新书】肖复兴文集--蓝调城南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正版新书】肖复兴文集--蓝调城南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

13.1 3.6折 36 全新

库存52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肖复兴

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7167070

出版时间2015-09

装帧其他

开本16开

定价36元

货号E9787307167070

上书时间2024-07-07

三言正版图书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在老北京,城南和南城,不是一回事,虽然只是字的顺序互换而已。城南有历史特有的能指。
这本《蓝调城南》是中国著名作家肖复兴文集中的一本,作者通过自身的游历以及自身的生活,抒写了正在消失的老北京城南的街巷的股市,并且对老北京城南的历史、人物、文化、风土等做了多方面的探究和回味,适合文学爱好者以及文化史料研究员阅读使用。

作者简介
肖复兴,1982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曾到北大荒插队6年,当过大中小学的教师10年。曾任《小说选刊》副总编、《人民文学》副主编。已出版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集、报告文学集、散文随笔集和理论集百余部。《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等作品被选入大、中、小学语文课本以及新加坡等国的汉语教材。近著有《肖复兴散文100篇》、《肖复兴新散文画作》两卷、《肖复兴音乐文集》三卷等。曾经获得过全国以及北京、上海很好文学奖,冰心散文奖,老舍散文奖多种,并获得首届“全国中小学生*喜爱的作家”称号。

目录
枕碧楼:沈家本故居
松筠庵:杨椒山故居
古藤书屋:朱彝尊故居
阅微草堂:纪晓岚故居
绍兴会馆:鲁迅故居记
浏阳会馆:谭嗣同故居
番禺会馆:龚自珍故居
南海会馆:康有为故居
新会会馆:梁启超故居
蒲阳会馆:林则徐故居
晋江会馆:林海音故居
芝麻街:林琴南故居
棉花头条:林白水故居
棉花五条:叶盛兰故居
还有小院桃李在——李万春和鸣春社
几生修得到梅花:谢公祠
白纸坊南第一家:中山会馆
广和楼
天乐园
阳平戏楼
大观楼
开明戏院
新中国电影院
法藏寺
法华寺
乾泰寺
铁山寺
长椿寺
法源寺
放生池
蟠桃宫
青云阁
致美斋
福寿堂
天章涌
通三益
豆汁丁
金糕张
爆肚冯
牛街小吃
大丰粮栈
乔家大德通
前门外
东打磨厂
后河沿
鲜鱼口
冰窖厂
孝顺胡同
乐家胡同
小观音阁
奶子胡同
苏家坡
薛家湾
芦草园
西半壁街
久春和西草市
雨中神木街
三转桥
四块玉
珠市口
天桥
永定门
翔凤胡同小考
广渠门外
长巷短忆
草厂散步
西河沿
大栅栏
菜市口
杨梅竹斜街和樱桃斜街
梁家园和孙公园
琉璃厂和厂甸
铁门胡同
椿树胡同
象来街
保安寺街
北大吉巷
铺陈市
城南花市
城南银街
城南药业
城南门联
城南说纸
城南梨园

内容摘要
城南在老北京地位特殊而重要,那里曾经是老北京商业文化娱乐的中心,其历史的文化含义,对于保护老北京、建设新北京意义深远。作家肖复兴从小在这里长大,在他惊讶地发现许多以往的记忆被现实涂
抹得面目皆非,许多老街老店老宅院被拆毁或正在被拆毁?,他决心写下这本《蓝调城南》:不让记忆随风飘散,无可追回。全书以蓝调笔触书写城南旧事,充满情感和幽思。

精彩内容
枕碧楼:沈家本故居眼前就应该是枕碧楼。走进上斜街的金井胡同,光看它的外墙,就与众不同。不过,我有点犹豫。二层小楼坐南朝北,朝西的木楼梯,漆脱皮落,木纹苍老,柱子和窗子都是木制的,也没有什么问题。只是墙体是砖结构的了,不大像。沈家本是浙江人,建这所楼时,想让它在北京有南方味,所以全部木结构,如同宁波的藏书楼伏跗室一样。正巧楼上走廊里站着
一位淘米的老爷子,便问道:这里是枕碧楼吗?老爷子说:是。又问:我能上去看看吗?他答得痛快:行!
走上楼梯,正南对着一小走廊,左右两侧各有两间屋。东边的要比西边的大,分别住着两户人家。木隔断还在,花格菱没有了。后窗朝南,原来是有J蘸檐的,现在把墙推到最南顶端,将房屋的面积最大化了。窗外原来是一个小花园,当年的眉目,现在也能看得出,伏窗望去,虽然看不到花木扶疏,视野依然开阔,前面院墙内还有一排南房,也非常整齐气派。
后廊檐还在,非常宽,粗粗的圆木柱从一层的地上一
直伸到二层楼顶,楼下客厅的窗前成为了轩豁的凉棚,可以摆上桌子,花间一壶酒,对影成三人了。当年,沈家本从清廷退职之后,就是在这个客厅里接见了梁启超、沈钧儒等民国风云人物,包括袁世凯当民国大总统时派来的人,也是等候在这客厅里,只是袁大总统请他出任司法总长却被他坚辞不就,杜门谢客。
楼上的书房,既是他藏书的地方,也是他写作的地方。只是他藏有的那5万余册的书籍,如今风流云散,不知跑到哪儿去了。
现在,人们对沈家本已很陌生了,其实,他是一
位非常值得我们记住的人。作为清末维新变法中的修吏大臣,他是近代第一位称得上法学家的人,说他是我们法学的奠基者,如同说鲁迅是中国文学的旗手一
样,其地位与价值相当,是一点都不过分的。即使我们并不大懂得清末在他主持下修订十余部大法那些繁
文缛节的法律条文,也弄不清他为锐意改革沟通中西而和以张之洞为首的“礼教派”斗争的艰苦几何,在我们普通人看来,年代的久远,那实在有些过于复杂
,或过于学术。但是,只要看我们一般人都能够明白的这样一点:即几千年封建历史中残酷的凌迟、枭首等刑罚。正是在他的努力下废除的,就知道该是多么的了不起,他确实是一位富有创造性的伟大人物。晚年的沈家本在这二层小楼上著述立说,写下了35种190卷的《沈寄移先生遗书》和《枕碧楼日记》等一
批浩瀚的著作,是真正有理论有实践的大学问家。想起他在枕碧楼上写下的诗:“与世无争许自由,蠖居安稳阅春秋。”可以看出蠖居小楼他的心里其实并不平静,阅尽春秋,是真的一种洞悉;与世无争,只是一种无奈而已。
站在楼上,沈家故居一览眼下。这是一座老北京典型的四合院,正房、东西厢房和倒座房,都保存完好,屋脊翘起的鸱尾,有一处还映衬在蓝天中。是京城现存的其他故居中少见的。烟霭迷蒙中,能看到不远处是一片鲜艳的楼群,这座灰色沉稳而厚重的四合院与之对比,显得很是鹤立鸡群,仿佛两段历史在分割着空间,并不谐调地横亘在眼前的现实中。
靠东有一条夹道通向后院,据老爷子分析是仆人住的地方。他说你可以到那里看看,那儿有一棵皂荚树,全北京也没有几棵这么粗这么老的皂荚树了。就是这院子和这楼最后拆了,这棵树也得保留!
我先去了主院,73岁的沈家本最后死在这里。他在这里度过了生命中的最后13年。他的辉煌与他的失意,都在这里演绎。他是1901年应光绪皇帝之召,从保定府(那时他在那里任直隶按察使),回到北京任刑部右侍郎,开始了他宏图大展的生涯的,在以后的十
年里,他删削旧法,制定新法,可以说叱咤风云。他就是在刚刚回到北京的时候买下了这座当时被八国联军破坏得潦倒的吴兴会馆(他本人就是吴兴人),然后让它和自己一点点兴盛起来。如果没有以后保守派激
烈的反对,也许,他和国家一样,都会更好一些。起码,他可以活得更长一些,这个宅院也会更长久保持
一些生机。
如今,看那每一间房屋,都让我想起沈家本的一
生,仿佛觉得他的一丝游魂和着清风与尘埃一起正在这里游走。现在我们会为他最后的成就而叹为观止,当初他是持续18年连考三次会试不第,一直到43岁才终于考中了进士,命运比《儒林外史》里范进强不到哪儿去。那时,他曾写下这样的诗:“曲巷自来车辙寡,懒随征逐少年场。”如果当时他真的就这样萌生
退意,和他父亲一样退隐归家,我国的一位法学大家可就彻底没有了。看来,什么时候什么事,关键都在最后坚持的那一分钟之中。
我又去后院看了那棵皂荚树,两人环抱才抱得过来,真粗,树皮裂如沟壑纵横,枝干道劲似龙蛇腾空而舞。树的形象让人想起沈家本本人。
P1-3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