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版新书】一带一路:构建新型全球化合作模式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正版新书】一带一路:构建新型全球化合作模式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

54.3 6.4折 85 全新

库存37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辉,闫强明,姜峰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1340257

出版时间2023-06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定价85元

货号E9787301340257

上书时间2024-06-04

三言正版图书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张辉、闫强明、姜峰
  ----------------------------  
张辉,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商务部全球价值链专家。政治经济学专业,独立出版著作六部;在《经济研究》《管理世界》和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等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一百多篇;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和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等纵向课题十多项。获教育部第六届和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和北京市第十一届、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诸多奖项。所授课程“经济改革与发展专题”入选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以及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经济学专业思政建设探索与实践”获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闫强明,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博士后,北京大学政治经济学博士,麻省理工学院访问学者。在《经济研究》《中国工业经济》《经济科学》等期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出版中文著作一部(合著)。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以及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国、国家网信办等多项课题,研究领域聚焦中国制造业产业转型和“一带一路”的经济发展效应问题。
姜峰,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研究员,北京大学博雅博士后,在《世界经济》、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merging Markets、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等SSCI、CSSCI期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主持中国博士后基金、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研究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等多项课题,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及教育部、商务部、国家网信办等课题二十余项,多篇研究报告获国家领导部门批示、采纳,研究领域为数字贸易、绿色发展、国际投资。

目录
上篇“一带一路”合作平台建设

第1章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新格局/ 

1.1立足内需构建国内大循环/ 

1.2以国内大循环为主推动国际循环/ 

1.3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第2章中国国内循环结构特征及发展趋势/ 

2.1中国国内循环结构演变/ 

2.2国际视野下中国国内循环结构转型的特征/ 

2.3中国国内循环结构转型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2.4新时代中国国内循环结构发展趋势/ 

第3章“一带一路”国际循环体系的演变/ 

3.1“一带一路”的渊源/ 

3.2“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时间节点选择/ 

3.3“一带一路”国际循环发展范式/ 

3.4“一带一路”国际循环空间选择/ 

3.5“一带一路”国际循环体系的演变/ 

第4章“一带一路”国内国际双循环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4.1全球治理体系面临的严峻挑战/ 

4.2“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总体经济情况/ 

4.3“一带一路”沿线的快速崛起/ 

4.4“一带一路”国内国际双循环建设的必要性/ 

4.5小结/ 

第5章新技术革命对“一带一路”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机遇和挑战/ 

5.1新技术革命现状/ 

5.2新技术革命下“一带一路”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机遇/ 

5.3新技术革命下“一带一路”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挑战/ 

5.4新技术革命下“一带一路”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可行路径/ 

第6章欧美国家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可行性与具体路径/ 

6.1欧美国家内部经济发展问题与挑战/ 

6.2欧美国家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动力/ 

6.3欧美国家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机遇/ 

6.4欧美国家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对接方向/ 

6.5欧美国家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有效路径/ 

中篇中国国内循环推动“一带一路”国际循环

第7章全球“中心—外围”贸易格局重构/ 

7.1全球贸易网络分析/ 

7.2中国的贸易地位分析/ 

7.3中国在全球贸易网络中的贸易模式分析/ 

7.4小结/ 

第8章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业转移现状/ 

8.1网络指标构建与数据/ 

8.2“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业转移对比/ 

8.3小结/ 

第9章中国国内循环加速“一带一路”国际循环机制/ 

9.1中国“规模化”发展/ 

9.2中国国内循环的全球生产地位/ 

9.3中国国内循环的全球消费能力/ 

9.4中国国内循环发展对“一带一路”国际循环机制的影响机制/ 

9.5小结/ 

第10章重点行业分析:有色金属行业与农业/ 

10.1中国西北五省区与中亚五国有色金属行业合作/ 

10.2中国与东南亚地区农业合作/ 

下篇“一带一路”国际循环促进中国国内循环

第11章“一带一路”国际循环带动中国国内循环机制/ 

11.1“一带一路”国际循环上环流推动中国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机制/ 

11.2“一带一路”国际循环下环流推动中国企业升级机制/ 

11.3“一带一路”国际循环提升中国产品专业化水平机制/ 

第12章国际循环上环流推动中国技术优化/ 

12.1国际循环上环流推动中国技术优化研究设计/ 

12.2国际循环上环流推动中国技术优化经验分析/ 

12.3国际循环上环流推动中国技术优化稳健性检验/ 

12.4结论与启示/ 

第13章国际循环下环流加快中国企业升级/ 

13.1国际循环下环流加快中国企业升级研究设计/ 

13.2实证结果与稳健性检验/ 

13.3“一带一路”国际循环下环流如何影响中国企业升级:研发创新视角/ 

13.4结论与启示/ 

第14章“一带一路”国际循环提升中国生产专业化水平/ 

14.1数据说明与模型设定/ 

14.2实证回归结果与分析/ 

14.3结论/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当前,中国经济进入了爬坡过坎的攻坚阶段,迫切需要通过转变发展方式、升级产业结构、转换发展动力,迈向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化阶段。本书围绕“一带一路”主题,邀请来自学界、政界和业界不同领域的专家和学者从政治、经济、文化的视角,从“一带一路”合作平台建设、中国国内循环推动“一带一路”国际循环、“一带一路”国际循环促进中国国内循环三个方面,对“一带一路”构建新型全球化合作模式的方方面面进行了全方位、高层次的分析和解读,并提出了相关建议和思考。

主编推荐
全书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从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出发分析了“一带一路”国际循环体系的演变,基于全球治理体系面临的严峻挑战分析了“一带一路”国际国内双循环建设的必要性。中篇主要从贸易、产业和投资的角度分析了国内循环对“一带一路”发展的具体支撑路径,探讨了“一带一路”建设中的运行之基。下篇主要分析了“一带一路”国际循环的构建对国内循环的带动作用,包括对国内企业技术升级、生产专业化提升等的影响,总结了“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实践成果。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