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版新书】法治的真原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正版新书】法治的真原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

6.5 2.3折 28 全新

库存288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魏治勋

出版社陕西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24101898

出版时间2012-05

装帧其他

开本16开

定价28元

货号E9787224101898

上书时间2024-06-04

三言正版图书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法治真的是一种稳定而理想的治理之道吗?如果法治是值得追求的,那么它又为什么会面临衰落之势?在传统文化影响深重的中国,建设法治意味着什么?为什么在以法治为目标追求的背景下,中国法学家要批判法治?如此不一而足。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很难像以往那样通过重述关于法治的宏大理论予以消解。法治问题既是历史的、宏大的,又是当下的、具体而微的。基于此,笔者魏治勋以为,将法治问题的某些点、线、面予以深研,然后力求获得关于法治问题的整体而深切的认识,不失为一种好的认知进路。魏治勋编写的这本《法治的真原》关于法治之真原的探索正是沿着这样的思路展开,并依此安排章节次序作出梳理和阐释。

作者简介
魏治勋,男,1969年生,汉族,山东省昌邑市人。现为山东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兼任山东省法理学研究会秘书长。主要研究方向为法哲学、政治法学、法社会学。曾在《法律科学》、《政法论坛》、《现代法学》、《法学论坛》、《山东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研究》、《求是学刊》、《学习与探索》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多篇文章被《人大复印资料》、《新华文摘》、《光明日报》等转载或摘编。出版专著2部:《禁止性法律规范的概念》,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4月版(列入“法理文库”丛书,34万字);《民间法思维》,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列入“民间法文丛”,30万字)。

目录
导言
第一编:法治理念探源
  第1章:亚里士多德“法治”概念之“谬误”
    一、背景分析:古希腊不具备产生法治的条件
    二、内部分析:亚里士多德“法治”概念的本质
    三、外部分析:对“法律”与道德之关系的省察
    四、小结:亚氏“法治”概念的魅力
  第2章:“自然状态”学说的观念史渊源
    一、“自然状态”学说的迷思及其重构进路
    二、古希腊宇宙论:政治秩序合法性论证的原始谱系
    三、“伊壁鸠鲁悖论”与古希腊“自由意志”思想的发端
    四、中世纪的“自由意志”:在神义论的逻辑破裂处绽出
    五、“唯意志论”的生发与拓进:司各特主义及其影响
    六、原子式个人:奥卡姆主义及其革命眭理论变革
    七、奥卡姆主义的历史后果:启蒙理论的逻辑起点
    八、结论:革命}生变革是逻辑和历史相统一的结果
  第3章:法治的条件及其重构
    一、昂格尔与批判法学
    二、寻求意义的方法论思想
    三、现代法治国家的条件
    四、当代西方法治的危机
    五、小结:昂格尔理论的现实意义
第二编:法治问题反思
  第4章:司法过程中的利益衡量批判
    一、价值(权利)与利益:一个根本的区分
    二、“价值衡量”和“利益衡量”在司法过程中的不同旨向
    三、法律是什么:一个案例的实证考察
    四、小结:重申权利的法哲学
  第5章:社会规范司法适用中的“奥斯丁困境”及其消解
    一、界定“习惯法”概念的“奥斯丁困境”
    二、关于“奥斯丁困境”的后奥斯丁论争
    三、分析法学对法官适用习惯之合法性的论证
    四、尾论:德沃金对实证主义答案的挑战
  第6章:判例法的“溯及力困境”及其制度性克服
    一、提问方式的转换:从“奥斯丁困境”到“溯及力困境”
    二、存在一种决定法官司法义务的“社会规则”吗?
    三、判例法司法公正性的制度实践保障
    四、小结:在法治的理想与现实之间
第三编:法治迷思透视
  第7章:“真实性”、解构及其法治
    一、引言:建设性的重构
    二、现代性的三个隐忧
    三、“真实性”及其条件
    四、解构法治的理论真相
    五、法治的危机及其对策
    六、尾声:走出自我,走向真实
  第8章:“解构”语境下法治的必然性
    一、解构法冶:现代性的突围方式
    二、本土资源派对“解构论”的误读
    三、法治作为成长的历史概念
    四、法治之路乃是普适性与地方性的统一
  第9章:全球化语境下法治本质与困境再审视
    一、引言:从“坏人”视角看法律
    二、“理性人”与现代法治的生成
    三、“系统强制”下法治的意义
    四、余论:法治中国的可能性
第四编:法治范式求证
  第10章:法学范式的危机批判及其内在困局
    一、审视危机:“范式批判”的理路与意义
    二、执著困局:“类型复制”的理念与机理
    三、超越自闭:“矛盾分析”的力度与偏失
    四、小结:“法律理想图景”的中国属性
  第11章:论法学“现代化范式”危机批判的反讽向度
    一、文本“裂隙”蕴涵的批判性向度
    二、“类型复制”的反讽意涵
    三、“邓正来难题”及其求解路径
    四、自我反身性与自由论证
    五、小结:“反讽”的时代价值
  第12章:中国法治之路的法学探寻
    一、探察中西法制与法学的原始精神
    二、寻找中国法律与法学的时空坐标
    三、求证中国法治之路的法学新范式
    四、小结:浩荡历史与能动自我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本书是由魏治勋编写的《法治的真原》。《法治的真原》的内容提要如
下:法治既不像一些人期待的那样完美,也不像另一些人想象的那样不堪。
法治其实是一个理想概念在特定时空环境下的动态展开。真实的法治,就存在于我们不断探索甚至是左冲右突的过程中。在法治的道路上充满了艰辛,但这正是法治的魅力所在。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