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版新书】新书--我与你
  • 【正版新书】新书--我与你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正版新书】新书--我与你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

23.4 5.2折 45 全新

库存22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马丁·布伯,陈维纲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ISBN9787100102506

出版时间2017-1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5元

货号E9787100102506

上书时间2024-05-30

三言正版图书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马丁·布伯和《我与你》
——中译者序

 

陈维纲

 

马丁·布伯(1878-1965)是现代德国*著名的宗教哲学家,宗教存在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由于其学说对于20世纪人类的精神生活产生了相当深刻的影响(《大英百科全书》马丁·布伯条),因而被视为当代西方*伟大的思想家之一(希尔普主编的《当代哲学家文库》:《马丁·布伯的哲学》)。
我不敢贸然断定这位宗教哲学大师的名字在我国知识界中目前还鲜为人知。不过,几年前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偶然翻阅到《我与你》时,我的确不知道这本薄薄的小册子竟是西方闻名遐迩的经典著述。令我深为叹服且促使我立即着手移译的,乃是该书所蕴含的独特深邃的思想及其异常优美的文笔。
这当然应归咎于我的孤陋寡闻,但细想之后,我感到问题并非如此简单。自“五四”运动以来,我国研究西方文化者在其哲学上着力极多,而能深谙其宗教哲学者却为数寥寥,其中的复杂原因几句话难以说清楚。海外学者唐君毅*反对关于中国人缺乏超越感、宗教感的说法,我倒觉得此种说法不无道理,关键问题是如何理解超越感的含义。近年来,东西方文化之争又成了我国学术界的热门课题,沸沸扬扬,大有无人不谈文化,无处不论文化的势头。我于西学、中学皆不通,对此自然不敢妄加评说。只是有一点需要指出来:要讨论某种文化,至少得把它的内容、源流弄清楚,进入它,理解它,体悟它,把握其真精神。可惜的是,这场文化之争从一开始便缺少一种公允的态度。梁漱溟把黑格尔、柏格森之流的思想看作为西方精神的表征,这已经是偏执至极,但陈独秀、胡适等人又何曾真正摆脱了“西方崇物质,中国尚精神”的浅薄谬见,何曾能深入到西方文化的底蕴根处。这两年的争论不仅没有克服以往的纰缪,反而还添上了其他毛病(连中学也未必通)。
西方文化植根于希伯来精神与希腊理性主义。要使文化之争不至于演变成一出闹剧,我们必得对渊源于希伯来精神的西方宗教哲学做一番透彻的研究。如果这种看法确有道理,那么《我与你》的翻译与出版便具有了极其重要的意义。

 

 

布伯于1878年出生于维也纳一个犹太人家庭,1896年至1900年,他先后在维也纳大学、莱比锡大学、柏林大学与苏黎世大学攻读哲学、历史和艺术,醉心于狄尔泰和齐美尔的哲学。他早年积极参与犹太复国运动,1901年出任该运动的主要杂志《世界》的主编。1916年,布伯又创办了德国犹太人月刊《犹太人》。这份杂志从诞生之日起迄1924年停刊为止,一直是德国犹太人享有*声誉的喉舌。1924年至1933年,他在法兰克福大学任宗教哲学教授与伦理学教授。希特勒上台后,他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反纳粹主义与振兴德国犹太人精神力量的工作中,成为犹太人的精神领袖。1938年,布伯移居到巴勒斯坦,任希伯来大学宗教社会学教授,尔后又出任该大学社会学系主任。他是以色列科学与人文学院的首届主席。1965年,他逝世于耶路撒冷。
布伯一生的活动集中在四个领域内:(1)宗教哲学。在《我与你》(1923)及其续篇《人与人之间》(1947)中,他系统地阐明了自己的“关系”哲学。其他的主要哲学著述是:《两种类型的信仰》(1950),《善恶观念》(1952)。(2)《圣经》翻译及有关论著。1925年,布伯和罗森茨威格一起着手把《圣经》从希伯来文翻成德文,罗森茨威格去世后,由布伯独立进行并完成了这项艰难的工作(1962)。这方面的论著有:《论圣经及其德文翻译》(1936)。(3)对哈西德派的研究。哈西德派是18世纪中叶在波兰犹太人中出现的宗教神秘主义团体,19世纪中叶其教徒已占东欧犹太人的半数。该派反对犹太教的正统律法与拉比的无上权威,强调通过狂热的祈祷与虔信(希伯来文Hasid意为“虔信者”)与神结合。其教义对于布伯思想的形成关系甚大。他在这一方面的论著主要有:《哈西德派遗事》(1927)、《哈西德派与人的道路》(1958)、《通向乌托邦之路》(1947)。(4)参与犹太复国运动。
这些表面看来互不相关的活动却有着共同的基础,即他以“我—你”关系为枢机的“相遇”哲学。
布伯的《圣经》译文具有一种相当奇异的风格,文辞晦涩幽眇,奥博艰深。但这并非是故弄玄虚,其间自有一番良苦用心。按照他的说法,《圣经》不是可随便读的,人理当“苦习”它。优秀的译文只能为那些希望进行这种艰苦努力的人服务。翻译乃是勉力探求作者的真精神,是译者(及读者)与作者的对话,以其本心体悟作者的本心,视作者为导师先贤,奉作者为“你”。这是一种超越时空,超越历史的精神“相遇”。其间自然不难觅见狄尔泰对布伯的影响,但此说的根本核心正是他毕生对人类所倾注的热切蕲望——把全部生命投入到与其他在者的相遇之中。
这也可以解释他何以对哈西德派如此推崇备至。在该派教义的启迪下,他意识到宗教不过是人与上帝及先知圣徒的亲切“对话”,其间无须任何由概念体系构成的神学作为中介。沿循这条思路,他打破了宗教之间的隔阂,从《旧约》进入《新约》,潜心聆听耶稣的山训与《约翰福音》的启示,故而他的学说不再被视为犹太教中某一异端的代表,而成了整个基督教世界所珍视的财富(《基督教名著录第二卷·我与你》)。
依据其“相遇”哲学,布伯给犹太复国运动注入了全新的精神。*明显的表征是,他把传统的口号“做犹太人”改换为“做犹太人”。他满怀激情地向犹太人呼吁,切不可把阿拉伯人当作仇敌,当作利用、仇杀的对象,要与他们建立相遇关系,让两个民族组成一个国家。意味深长的是,1965年布伯去世时,阿拉伯学生联盟竟派出了代表团参加他的葬礼,向这位犹太人思想家致哀!

 

 

《我与你》是布伯*重要的著述。
全书共分为三卷。*卷旨在挑明世界的二重性与人生的二重性,“你”之世界与“它”之世界的对立,“我—你”人生与“我—它”人生的对立。第二卷讨论“我—你”与“我—它”在人类历史及文化中的呈现。第三卷展示了“永恒之你”即上帝与人的关系。
人置身于二重世界之中,因之他领有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
人筑居于“它”之世界。这意思是:为了自我生存及需要,人必得把他周围的在者——其他人,生灵万物——都当作与“我”相分离的对象,与我相对立的客体,通过对他们的经验而获致关于他们的知识,再假手知识以使其为我所用。只要我执持此种态度,则在者于我便是“它”,世界于我便是“它”之世界。这自然会招致两种后果。首先,与我产生关联的一切在者都沦为了我经验、利用的对象,是我满足我之利益、需要、欲求的工具。布伯将这称之为“我—它”关联。其次,为了实现利用在者的目的,我必得把在者放入时空框架与因果序列中,将其作为物中之一物加以把握。因为,如果我对对象之间的诸种联系及其在时空网络中的位置无所认识,我如何能成功地利用他们?我对在者的态度,取决于我此时此地的需要,取决于他们的具体性状、素质。如此,则在者不过是众“它”中之一“它”,相辅相成的有限有待之物。
人也栖身于“你”之世界。在其间他与在者的“你”相遇,或者说,与作为“你”的在者相遇。此时,在者于我不复为与我相分离的对象。这里包含着两层意思:(1)当我与“你”相遇时,我不再是一经验物、利用物的主体,我不是为了满足我的任何需要,哪怕是*尚的需要(如所谓“爱的需要”)而与其建立“关系”。因为,“你”便是世界,便是生命,便是神明。我当以我的整个存在,我的全部生命,我的真本自性来接近“你”,称述“你”。(2)当在者以“你”的面目呈现于我,他不复为时空世界中之一物,有限有待之一物。此时,在者的“*性之伟力已整个地统摄了我”。“你”即是世界,其外无物存在,“你”无须仰仗他物,无须有待于他物。“你”即是*在者,我不可拿“你”与其他在者相比较,我不可冷静地分析“你”,认识“你”,因为这一切都意味着我把“你”置于偶然性的操纵之下。对“我—你”关系而言,一切日常意义的因果必然性皆是偶然性,因为它匮乏超越宿命的先验的根。
下面这个例子或许能传达布伯学说的部分意蕴。当安徒生把一朵绯红的玫瑰奉献给旅店里那位奇丑无比的洗碗碟的小姑娘时(巴乌斯托夫斯基:《金蔷薇·夜行的驿车》),他这样做并非出于屈尊俯就的怜悯之情。一切怜悯都是有待的,有待于他人的美与小姑娘的丑,有待于她地位的卑微,有待于她与其他对象的比较,一句话,有待于命运的偶然。但在这一刹那的“我”与“你”的相遇中,在者之间因偶然性而产生的差异顿然消失,她的丑陋、卑微不过是命运的任意捉弄,而“我”超越时间与宿命与她之“你”相遇。因为,尽管她不过是一有限有待的相对物,她的“你”却是超越这由冷酷无情的因果性所宰制的宇宙的*在者。此时此刻,“你”即是统摄万有的世界,而“我”以我全部的生命相遇“你”那备受煎熬、歧视的灵魂,“我”因“你”的每一痛苦,每一欢乐而战栗,“我”的整个存在都沉浸在“你”的绚烂光华中。
然而,在布伯看来,“我”与“你”的相遇,“我—你”之间的纯净关系既超越时间又羁留于时间,它仅是时间长河中永恒的一瞬。人注定要厮守在时间的无限绵延之中。因之,他不能不栖息于“你”之世界,又不可不时时返还“它”之世界,流连往返于“我—你”的*性与“我—它”的包容性之间。此种二重性便是人的真实处境。此是人生的悲哀,此也是人生的伟大。因为,尽管人为了生存不得不留存在“它”之世界,但人对“你”的炽烈渴仰又使人不断地反抗它,超越它,正是这种反抗造就了人的精神、道德与艺术,正是它使人成其为人。“人呵,伫立在真理的一切庄严中且聆听这样的昭示:人无‘它’不可生存,但仅靠‘它’则生存者不复为人。”



 
 
 
 

商品简介

这本《我与你(精)/涵芬书坊》的作者马丁?布伯是现代德国很有名的宗教哲学家,宗教存在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他从犹太思想传统出发,对近代西方哲学进行了批判,他认为真正决定一个人存在的东西,决不是“我思”,也不是与自我对立的种种客体,而是他自己同世界上各种存在物和事件发生关系的方式。



作者简介

作者介绍

马丁·布伯(Martin Buber),德国宗教哲学家、翻译家,宗教存在主义的代表人物,主要著作有《我与你》、《人与人之间》、《两种类型的信仰》、《善恶观念》等。

译者介绍

陈维纲,澳门大学教育学院助理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哲学与宗教研究。



目录

目 录

中译者序 马丁·布伯和《我与你》
 (陈维纲)/ 001
我与你
卷一 / 003
卷二 / 035
卷三 / 067
后记 / 109
附录
“我与你”和“我与它”
——读布伯《我与你》(何光沪)/ 125


【前言】

主编推荐

《我与你》是20世纪*著名的宗教哲学家马丁·布伯主要代表作,该著作对现代西方思想产生了巨大影响,已深入到哲学、神学、心理学、教育学以及各门社会科学之中。


【内容简介】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