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体制改革与技术学习
  • 体制改革与技术学习
  • 体制改革与技术学习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体制改革与技术学习

5 2.8折 18 全新

仅1件

山东临沂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拴虎 著;曾云敏

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08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B3-5-

上书时间2024-03-12

加尚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张拴虎 著;曾云敏
  • 出版社 经济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9-08
  • 版次 1
  • ISBN 9787505885714
  • 定价 1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大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61页
  • 字数 250千字
【内容简介】
本书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尝试性地对赖纳特一贾根良有关“生产性制度”概念的内涵作了更深入的解释和拓展。尽管赖纳特对经济学中生产和交换两种脉络进行了区分与梳理,贾根良明确地提出“生产性制度”的概念,但他们都没有就理论的具体框架做出分析,本书的理论则是在他们研究的基础上更进了一步,结合经济学说史和后进国家经济追赶的历史,提出并论证了有关生产性制度的一般性原则及其分析框架。

  (2)将演化路径研究方面的最新成果——路径创造与后进国家通过技术学习实现追赶的实践问题相结合,认为后进国家技术学习的阶段性特征和能力积累的路径依赖性形成了根本的矛盾,追赶是一个不断对战略和制度基础进行调整以实现技术学习进而不断实现阶段性跃迁的过程,如果后进国家无法做到这一点,有可能会导致“锁定”在低效率路径中的危险,而错误的制度改革方式甚至会带来学习路径的破坏和经济退化。

  (3)通过对交换机、轿车和半导体三个具有典型意义的产业的翔实分析,提出了特定技术范式所对应的知识和资本壁垒、技术变迁速度以及技术关联程度三个方面是后进国家追赶难度的主要决定因素,从而深化了新熊彼特经济学对后进国家追赶的“机会窗口”和“进入壁垒”的分析框架。

  (4)分析方法上,本书的一大特点是将中国的技术学习和发展置于广泛的后进国家追赶的背景之下,第二章到第五章都是通过对大量后进国家和地区追赶历程的典型化事实进行概括、剖析,总结出决定成功和失败的关键的“产业特定”和“制度特定”因素,以此为基础来分析中国的技术学习和能力积累的历程与现状以及深层的政策、制度决定因素。通过这种方法,就能够对中国的学习路径、绩效和制度特征做出更好的定位。比如,在整体经济层面,通过与苏东国家的比较发现,中国改革成功的根本原因在于始终强调发展和结构变迁的重要性,通过积极地对经济体系的各个部分进行改革,重塑了学习模式和制度基础;通过与东亚模式的比较发现,中国改革以来的制度建设尚存在着很多的缺陷,导致学习和技术能力尚处于较低层次。
【作者简介】
曾云敏,男,1980年生。产业经济学博士。现为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现代化发展战略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是国家与区域发展战略。
【目录】
导论

第一章  制度、技术学习和后进国家的经济发展

  第一节  生产与制度:理论基础和现实意义

  第二节  生产性制度的主要分析框架

  第三节  知识、制度与后进国家追赶的政策和制度

  第四节  制度质量与技术学习的路径依赖、创造和破坏

第二章  改革与中国技术学习模式变迁

  第一节  生产性制度视角下的计划经济

  第二节  中国改革的不同路径

  第三节  比较视角下的中国整体技术学习和追赶

第三章  知识、竞争和中国交换机产业成长

  第一节  知识、动态竞争和交换机产业的追赶:跨国视角

  第二节  知识、竞争和中国交换机产业的成长

  第三节  中国交换机产业成长的政策和制度基础

  第四节  本章小结和3G时代的展望

第四章  中国轿车工业的追赶:零整协同的视角

  第一节  轿车工业的产业组织和后进国的追赶经验

  第二节  中国轿车工业的技术能力成长

  第三节  中国轿车发展战略的政策分析

第五章  半导体工业追赶“移动的机会窗口”  

  第一节  比较视角下的追赶历程和绩效

  第二节  本土企业学习机制的比较分析:以个案为基础

  第三节  政策比较分析

第六章  总结:技术学习的制度基础和中国模式

  第一节  进一步讨论后进国家技术学习和制度基础

  第二节  中国学习体制的总结和改革建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