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年汉诗形式的理论探求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百年汉诗形式的理论探求

正版新书,可开发票。

16.7 2.9折 58 全新

库存52件

河北廊坊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刘涛

出版社人民

ISBN9787010113395

出版时间2013-01

装帧其他

开本16开

定价58元

货号W9787010113395

上书时间2024-02-20

致知图书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绪论
第—节 现代格律诗学的百年发展历程
第二节 现代格律诗学研究现状及选题价值
第—章 现代格律诗学的滥觞
第—节 “五四”时期的白话—自由诗学
—、胡适的“自然音节 ”理论
二、朱执信的“声随意转”说
三、俞平伯的自由主义诗学观
四、郭沫若的特别自由—自发主义诗学观
第二节 现代格律诗学的滥觞
—、《少年中国》诗人群的探索
二、闻—多、梁实秋、王统照对白话—自由诗学的理论反省
三、陆志韦、俞平伯的“节 奏”与“创律”
四、潘大道、唐钺对白话—自由诗学的响应与批评
第二章 现代格律诗学的生成——新格律诗派及陈启修等人的诗学主张
第—节 刘梦苇——“新诗形式运动的总先锋”
第二节 新格律诗派的诗学主张
—、饶孟侃对现代格律诗音节 可能性的探求
二、闻一多《诗的格律》对建筑美的独特发现
三、朱湘的形式诗学批评
四、梁实秋的纪律形式观及与徐、闻等人的内在分歧
五、于赓虞的生命—形式诗学观
第三节 陈启修的有律现代诗主张
第四节 《文艺杂志》同人的形式试验与探索
余论刘大白对汉诗外形律的归纳与总结
第三章 现代格律诗学的发展——以京派为主体的新形式诗学
第—节 朱光潜对于新诗格律的学理求证
—、为诗的格律寻找学理依据
二、从西方美学与心理学寻找学理支持
三、克罗齐“形式实质同—”说与朱氏格律诗观的内在矛盾
四、格律的“自然律”与“规范律”
五、朱光潜、梁实秋否定音乐性的同与异
六、朱光潜对于旧诗声、顿、韵的研究及与罗念生的分歧
七、寻找声律运动的因果线索
八、张世禄对《诗论》的肯定与商榷
第二节 梁宗岱的形式诗学
第三节 叶公超的“说话的节奏”
—、音义关系的探讨
二、说话节奏
第四节 林庚对新诗韵律的诗化求证
—、自由诗现代性之发现
二、新诗形式原理的探讨
三、新诗建行的具体主张
余论程千帆对望舒诗论的商榷
第四章 抗战及新中国成立前新诗形式问题的艰难求索
第—节 孙大雨的“音组”说
—、捍卫“音组”的发明权
二、音组说的具体内涵
第二节 徐迟对艾青《诗论》的商榷
—、诗的元素与宪章
二、对艾青《诗论》的商榷
三、诗人是高度发展的技术专家
四、拥护孙大雨“音组说”
第三节 李广田的形式诗学
—、为艺术形式申辩
二、对新诗散文化历史成因的剖析与批判
三、回避使用“格律”—词的背后
四、主张自创格律
第五章 十七年新诗形式诗学
第—节 何其芳建立中国现代格律诗的主张
—、抢先发售提出“现代格律诗”的命名
二、重建现代格律诗的具体主张及与孙大雨之异同
三、卷入新民歌论争之中
第二节 卞之琳的说话型节奏与参差均衡律
—、哼唱型节奏(吟调)和说话型节奏(诵调)
二、对“参差均衡律”的强调
三、卞之琳与何其芳新诗格律观之异同
第三节 林庚的建行理论
—、诗的本质是语言
二、诗行比韵更重要
三、民族形式的两条规律——“半逗律”与“典型诗行”
四、林庚的典型诗行——“九言诗”
五、林庚与何其芳、卞之琳格律观之异同
第四节 王力的现代诗律学
—、揭示现代诗人形式试验的西方渊源
二、格律不是个人创造而是艺术的积累
三、现代格律诗建设的两原则:民族特点、时代特点与
高度音乐美
四、何其芳、卞之琳、林庚之外的另—种声音
第五节 《文学评论》组织的新诗格律大讨论
—、讨论的共同出发点:新诗要有格律
二、怎样看待新诗传统
三、建立新诗格律的基础问题
四、怎样看待词曲
五、建立什么样的“现代格律诗”
六、对节奏成因的不同看法
七、押韵
八、读法问题
第六章 新时期的新诗格律探索
第—节 胡乔木的“简易”格律理论
—、诗要具有“规律”和语言自身的音乐性
二、中国诗的两个传统
三、简明格律及与卞之琳的分歧
第二节 许霆、鲁德俊的两种节奏体系观
—、“音顿节奏”与“意顿节奏”
二、对“音顿节奏”的总结
三、对意顿节奏的概括
第三节 许可等人的九言诗主张
第四节 丁芒对新格律的提倡和“自度曲”理论
余论柳村的“格律结构”理论
第七章 以“雅园诗派”为主体的新诗格律探索
第—节 骆寒超对新诗格律形式的进一步规范
—、新诗的节 奏表现
二、新格律诗体的规范特征
三、探讨句法与格律体新诗的节奏关系
四、对“兼容体新诗”的呼唤
五、骆寒超形式诗学的特色与成就
第二节 丁鲁对节奏模式的寻找
—、对诵读学与诗律学的区分
二、“二字三字节奏”模式
三、拍前音节和节奏标示法
第三节 程文、程雪峰的“接近限步”说
结 语
参考文献
索 引
后 记住

内容摘要
本专著的研究对象为20世纪现代格律诗学。所谓现代格律诗学,是相对中国传统的古典格律诗学而言的。与传统古典格律诗学拥有一套严密而固定不变的法则体系不同,中国现代格律诗学是在以胡适为代表的白话—自由诗学占知名品牌地位的情况下产生的。随着白话—自由诗学的大行其道,诗与散文、诗与非诗间的分界越来越难以分清,怀着对诗歌散文化、非诗化的焦虑,对诗歌新的形式秩序的寻求悄然萌生。这种对新的形式秩序的寻求,一方面体现在创作实践上,那就是新格律诗歌的出现;另一重要方面则体现在理论探究上,一大批诗论家围绕现代汉诗的形式重建问题发表了大量理论文章,进行了辛勤的理论探索,产生了一些重要的诗学观念,现代格律诗学或现代格律诗学随之而生。由于现代格律诗学是伴随着对现代汉诗新形式探求而诞生的,与古典格律诗学相比,现代格律诗学是一种不成型的、贯穿百年、正在生长的诗学形态。然而正是由于其不成型,正处于生长中,现代格律诗学是现代形式诗学体系中拥有有活力、拥有有理论自觉和形式意识的诗学形态。研究这种诗学形态,弄清其发展变化的历史轨迹,寻绎其理论的内在理路,对于深化现代诗学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