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正版牛虻(全译本)9787550009486
¥
7.45
2.4折
¥
31
八五品
仅1件
作者(爱尔兰)伏尼契|译者:曹翎雁
出版社百花洲文艺
ISBN9787550009486
出版时间2014-07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31元
货号9787550009486
上书时间2024-07-27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八五品
- 商品描述
-
导语摘要
伏尼契的《牛虻(全译本)》(TheGadfly)是爱尔兰女作家艾捷尔·丽莲·伏尼契出版于1897年的歌颂意大利革命党人牛虻的小说。他参与了反对奥地利统治者、争取国家独立统一的斗争,最后为之献出了生命。小说涉及了斗争、信仰、牺牲这些色彩浓重的主题。苏联的著名文学作品《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青年近卫军》《卓娅和舒拉的故事》都提到了伏尼契的这部小说中的主人公牛虻。1953年7月,由李俍民翻译的《牛虻》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在国内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感染了无数的年轻读者,革命者牛虻成为了那个时代的中国最有影响力的文学形象之一。
目录
第一卷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二卷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三卷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尾声
内容摘要
《牛虻》是一部成功的小说。它描写的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小说主人公牛虻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爱国志士的形象已深入人心,成为世界文学画廊中一个突出的典型形象。作品令人信服地描述了牛虻的成长历程,展示了他从一个资产阶级公子哥儿如何在黑暗现实的教训下觉醒,自觉投身到火热的斗争中,成长为一名坚强战士的人生历程。作品
中另一主要人物蒙太尼利也塑造得十分成功,成为他那一类人物的深刻而典型的代表。
总之,伏尼契的《牛虻》是一部好书,内容富于教育意义,语言风格别具特色。相信广大读者一定会从中吸取到丰富的文学养分。
精彩内容
第二章当詹姆斯·伯尔顿先生知道自己的异母兄弟打算和蒙太尼利一道“去瑞士一游”这个消息时,他心里是一百个不赞同。但他又转念一
想,跟随一位德高年长的神学教授出外作一次对野生
植物的考察旅行,其实本无可厚非;他要是直截了当跳出来阻拦的话,一定会让亚瑟觉得这个兄长太专横武断,太蛮不讲理了。再加上亚瑟并不了解他所以要阻止的内中隐情,那么,他很自然就会把阻拦的原因归到信仰偏见和血缘偏见上去,而伯尔顿一家恰恰一向是以宽容开明者自居的。早在一百多年前,自从伯尔顿父子在伦敦和来亨两地的轮船公司开业以来,他们这一家人就已经是忠心不二的新教徒和保守党了。不过,他们信守英国绅士待人接物上的公正原则,哪怕对方是天主教徒,也一视同仁;所以,当老主人因鳏居寂寞而续弦,娶了他小儿女们的美丽的家庭女教师——一个天主教徒的时候,大儿子詹姆斯和次子汤姆斯面对着一位与自己年龄相仿的继母,心里虽然很不高兴,但总算还是把这种不满勉强压了下去,把这一切当做天意的安排而接受了。等到父亲一去世,大哥再一结婚,原本矛盾重重的家庭局面一下子面临着严重的危机;不过,要说起来,两兄弟多少还是尽了他们为人子的本分。继母葛兰第斯生前的时日,两兄弟一直尽他们所能来保护她,使她免受或少受了琼莉亚那条毒舌头的闲气。
而在对待亚瑟的问题上,他们采取的是自认为已经尽责的态度。他们压根儿不屑于做一些表面功夫来造成他们很喜爱亚瑟的假象,但是,他们对他的成长又表现得慷慨而宽容大度:供给亚瑟的零花费用出手大方,并且给他充分的自由生活空间。
所以,亚瑟收到詹姆斯的回信时,信里附有一张足够花销的支票;而信上那几句冷漠的话语,也算对他暑假自由行动的打算做了个肯定答复。亚瑟把超出旅费预算之外的余额,花在了植物书籍和标本夹上,然后就同神父一起动身了,开始了他对阿尔卑斯山的初次探访。
蒙太尼利显得兴致勃勃,亚瑟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没见到他这样好心情了。那次花园夜谈曾对蒙太尼利的精神造成一
定的打击,但是渐渐地,他又慢慢恢复了心情的平和,现在面对这个问题也比较能够
泰然自若了。不管怎么说,亚瑟终归是年轻人,涉世未深;他立下的决心并不是无可挽回的。他只是准备朝着那条危险的道路迈去,只要
对他晓以大义,并动之以情,委婉的劝阻应该能够阻止他进一步的滑落。
他们本来是打算在日内瓦多停留两天的;可是亚瑟一看到那刺得眼睛发疼的白色街道和满天尘土,游客拥挤不堪的湖滨步行道,就不由自主地微微皱起了眉头。蒙太尼利不动声色地把这一切都看在眼
里,心里微微一笑。
“你是不是不太喜欢这儿,亲爱的?”“很不好说。不过倒是跟我想象的差得太远。当然喽,这儿的湖光山色还是挺不错的。”这时,他们正站在卢梭岛上,亚瑟一边用手指着萨伏依方向连绵不断的起伏的群山,一边说道:“但是,这个城市看起来又死板又拘谨,就好像是——那些新教徒的地道作风,显得那么不可一世自命不凡。没错,我不喜欢这个地方,它让我一下子就想到了琼莉亚。”蒙太尼利不由得笑了。“可怜的孩子,真够不幸的!不如这样吧,我们到这儿来是为了放松一下,不一定非要待在这里不可,所以我们先坐船游览一下景色,明天一早就离开这里上山去,怎么样?”“可是,神父,你原来不是计划着要在这儿多待几天的吗?”“亲爱的孩子,这儿几乎每个地方我都来过很多次了。只要你觉得开心,我就很满足了。你愿意到哪儿去玩玩呢?”“要是你真的让我来选择的话,我挺想沿着这条河流溯源而上去看一看。”“你说沿着这罗讷河?”“不,阿尔荚河,它流得多么湍急!”“那我们先上沙默尼去好了。”当天下午,他们就坐在一条小帆船上,在湖面上随波荡漾着消磨着时光。但给亚瑟留下深刻印象的,不是波光粼粼的日内瓦湖,而是混浊湍急的阿尔芙河。从小在地中海边长大的他,已经习惯了那种碧蓝的微波细浪,心底对于急泻而下的激流有一种隐隐的渴望,现在一
旦面对着一条迅猛奔腾的冰河,他心里的兴奋和狂喜几乎是难以名状的。“真是浩浩荡荡啊!”他忍不住发出了这样的赞叹。
第二天一大早,他们便动身向沙默尼进发。当车子行驶在山谷里的肥沃原野时,亚瑟兴奋得很;可是等车子进入了克卢兹附近的盘山弯道,看见四周犬牙交错状的大山团团合拢过来,亚瑟便收起了笑容,一声不响了,脸上显出一种庄重严肃的神色。到了圣马坦,他们便下车开始步行,沿着山谷慢慢往上爬,到路边的牧人小屋或小山村里借宿一晚,白天则随着兴致继续漫游。亚瑟对于自然景观的领悟,仿佛具有一种天赋的敏感。当他在旅途中第一次看见
瀑布时,他惊喜……P11-13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