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手正版越读(2)9787550284630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二手正版越读(2)9787550284630

10.1 2.8折 36 八五品

仅1件

湖北咸宁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毕淑敏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ISBN9787550284630

出版时间2016-10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定价36元

货号9787550284630

上书时间2024-05-29

墨语图书专营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越读(2)》是一部由多位知名作家、学者和书评人合著的关于阅读的书,作者包括毕淑敏、刘心武、洪晃、唐山、朴素、潘小娴、王大庆、黄涌等。在本书中,他们分享了个人的读书经历和心得,引领人们一起享受阅读的乐趣、学习读书之法,走近古今中外著名的作家和经典作品。

作者简介
毕淑敏,中国当代有名作家,以其作品沉重的主题,磅礴的气势和对人生、社会的冷静理智关怀,赢得了广大读者。著有《毕淑敏文集》十二卷,长篇小说《红处方》《血玲珑》《拯救乳房》《女心理师》《鲜花手术》等畅销书,曾获当代文学奖、陈伯吹文学大奖、北京文学奖、青年文学奖、台湾地区靠前6届中国时报文学奖、台湾地区靠前7届联合报文学奖等各种文学奖30余次。
刘心武,中国当代有名作家,茅盾文学奖获得者。1977年发表短篇小说《班主任》,被认为是“伤痕文学”的发轫作。长篇小说《钟鼓楼》获第二届茅盾文学奖。长篇小说《四牌楼》获第二届上海很好长篇小说奖。1993年出版《刘心武文集》8卷。2005年起陆续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录制播出《刘心武揭秘〈红楼梦〉》《〈红楼梦〉八十回后真故事》系列节目共计61集,并推出同名著作,2011年出版《刘心武续〈红楼梦〉》,引发靠前新的《红楼梦》热。
洪晃,中国互动媒体集团CEO,《世界都市iLook》杂志主编兼出版人。

目录
读自己书架上的书  刘心武
书上旅行  高维生
文学与史学  周东江
书本里的曼陀罗  毕淑敏
与书共舞  刘心武
读书无用论  洪晃
书中自有酒香来  刘心武
“红学”是学术还是“皇帝的新装”?  唐山
“红学”,一个值得反思的模板  唐山
《雪国》青春  黄涌
《日瓦戈医生》背后的故事  李峥嵘
平凡世界里的不平凡  周俊芳
阅读的初恋  郭凤岭
一本奇书与一个人的思维建构  单占生
扭曲命运下的极致之爱  宇昕
有一种创伤叫成长  郭红
余华三书  郑洁群
如何抵达我们的故乡  朴素
英雄之谓  王大庆
侠之大者的民族神话  朴素
我的读书生活  刘英亭
和孙猴儿一起慢慢变老  王大庆
宇宙很大,等你去探访  杨雅莲
百愁之门  郑小驴
旧书单里的老情怀  潘小娴
阅读,是一场超现实主义的梦境  郭凤岭
村上春树的三张面孔  潘小娴
我们发明的那个门  罗唐山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朴素
萧萧落红无尽处  黄涌
读一辈子的童话  张嵌
当上帝创造时间的时候  高维生
在天为云,在地为水  柳已青
秋光里的郁达夫  黄涌
一个人做一件事情需要某种使命  杨东城
一个无政府主义者的黄昏  唐山

内容摘要
 继《越读》之后,再次力邀知名作家、学者和书评人合著《越读(2)》。书中,毕淑敏、刘心武、洪晃、唐山、朴素、潘小娴、王大庆、黄涌等谈村上春树、艾丽丝·门罗、余华……,评《日瓦戈医生》、
《平凡的世界》、《红楼梦》……

精彩内容
 读自己书架上的书刘心武有朋友来诉苦,说如今书价腾涨,真是莫再读书了,我却不以为然。
我当然并不赞成书价无节制地上涨,但我以为,书价上涨也许倒会促使我们更谨慎地买书——只买那些对我们来说必不可少或确有留存价值的书。
也许是因为以前书价相对其他消费品而言偏低,人们大都买了不少书来排满自己的书架。那位来诉苦的朋友家中的书架不仅爆满,壁橱中乃至于沙发边也
都藏着摞着不少书。我问他:“你买的书,全都看过吗?”他摇头;再问:“看过其中的一半吗?”他想了想,又摇头;再问下去:“看过其中的三分之一?
”他叹了口气说:“也许还达不到,唉,没有时间啊……”是的,我们都忙,我们甚至没有时间读自己掏钱巴巴地买来的书,我们常常是先把想要的书买到手再说,这本不足为奇,但我们不能容忍自己的这种心态
——仿佛只要
那本书我们买了并放在书架上了,我们就读过它了似的。不。我们必须郑重地提醒自己——对于任何一本书,只有读过它(不能详读时可以粗读,甚至可以一目十行地“瞄”过去),它才真正属于我们心灵书架中的一本书。我们不能仅仅买书、藏书,我们必须读书。
我一度达到过凡自己所买来的书皆读过的境况,但近些年我的买书量大大超过了我的读书量,并且坦白地说,某些书之所以买来,主要是出于一种虚荣心——人家有,我也该有;心理上的浅薄满足欲代替了心灵上的真诚求知欲。亏得我还能自知此弊,所以最
近我向自己发出了最后通牒——请读自己书架上的书,否则,暂停买书!
我于是开始读那些原是买来装阔气、撑门面、摆谱儿、充博学、赶新潮、唬客人的书——结果,我发现自家书架上的书完全够我享受很长一段时间,我为自己前一阵子动不动问别人“该看些什么书呀?”而脸红,事实上我现在很有资格回答别人的这类问题,并且我觉得与其告诉人家“该看什么”,不如告诉人家“不必看什么”,因为唯有读过相当多书的人,才能对一束束的信息做出有信心的价值判断。读书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一个认同和排拒的选择过程,读书越多,则选择的余地越大,因而为自己带来的人生机会也就越多。
我把自己的这点经验,介绍给来诉苦的朋友。最
近他来报知,他已放慢了买书的步伐,加快了读自己书架上的书的步伐。他还说,如今信息大爆炸,就是书价不涨,可买的书也极多,就是收入大增,也不可能将看中的书全买回家来,因此,今后不仅要认真清理、阅读自己书架上的书,并且应当认真考虑和设计一下自己的书架上该是怎样的一种阵容了。我得意地告诉他,这种“个人书架设计”我早已在进行了,其中还包括明智地淘汰掉了一些对自己来说是无用也毋庸收藏的书。不过,我觉得对多数人来说,包括我自己在内,眼下最要紧的还是——读自己书架上的书。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