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典藏系列--晏殊词集 晏几道词集(精装)
9787532579785
¥
32.75
全新
库存4件
作者晏殊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ISBN9787532579785
出版时间2018-01
装帧平装
货号670914153940
上书时间2024-04-18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书名 **国学典藏系列--晏殊词集 晏几道词集(精装) ISBN 7532579786 条码 9787532579785 版次 B1 定价 25.00 作者 (宋)晏殊 开本 出版社 上海古籍 出版日期 2016-06-01 00:00:00 外部编码 75325797860025000000 适读人群 :广大读者
晏殊《珠玉词》与晏畿道《小山词》合称“二晏词”。晏糊珠圆玉润,雍容典雅,被后世推为“北宋倚声家初祖”。晏畿道词风流绮丽,独冠一时。词中所写悲欢离合,皆真挚深婉,因而刻骨铭心,感人至深。前言
晏殊词集
谒金门(秋露坠)
破阵子(海上蟠桃易熟)
破阵子(燕子欲归时节)
破阵子(忆得去年j*)
破阵子(湖上西风斜日)
浣溪沙(阆苑瑶台风露秋)
浣溪沙(三月和风满上林)
浣溪沙(青杏园林煮酒香)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浣溪沙(红蓼花香夹岸稠)
浣溪沙(淡淡梳妆薄薄衣)
浣溪沙(小阁重帘有燕过)
浣溪沙(宿酒才醒厌玉卮)
浣溪沙(绿叶红花媚晓烟)
浣溪沙(湖上西风急暮蝉)
浣溪沙(杨柳阴中驻彩旌)
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
浣溪沙(玉梳冰寒滴露华)
更漏子(葬华浓)
更漏子(塞鸿高)
更漏子(雪藏梅)
更漏子(菊花残)
鹊踏枝(槛菊愁烟兰泣露)
鹊踏枝(紫府群仙名籍秘)
点绛唇(露下风高)
凤衔杯(青蔟昨夜秋风起)
凤衔杯(留花不住怨花飞)
凤衔杯(柳条花额恼青春)
清平乐(春花秋草)
清平乐(秋光向晚)
清平乐(春来秋去)
清平乐(金风细细)
清平乐(红笺小字)
红窗听(淡薄梳妆轻结束)
红窗听(记得香闺临别语)
采桑子(春风不负东君信)
采桑子(红英一树春来早)
采桑子(阳和二月芳菲遍)
采桑子(樱桃谢了梨花发)
采桑子(古罗衣上金针样)
采桑子(时光只解催人老)
采桑子(林间摘遍双双叶)
喜迁莺(风转蕙)
喜迁莺(歌敛黛)
喜迁莺(花不尽)
喜迁莺(烛飘花)
喜迁莺(曙河低)
撼庭秋(别来音信千里)
少年游(重阳过后)
少年游(霜华满树)
少年游(芙蓉花发去年枝)
少年游(谢家庭槛晓无尘)
酒泉子(三月暖风)
酒泉子(春色初来)
木兰花(东风昨夜回梁苑)
木兰花(帘旌浪卷金泥凤)
木兰花(燕鸿过后莺归去)
木兰花(池塘水绿风微暖)
木兰花(玉楼朱阁横金锁)
木兰花(朱帘半下香销印)
木兰花(杏梁归燕双回首)
木兰花(紫薇朱槿繁开后)
木兰花(春葱指甲轻拢捻)
木兰花(红绦约束琼肌稳)
迎春乐(长安紫陌春归早)
诉衷隋(青梅煮酒斗时新)
诉衷情(东风杨柳欲青青)
诉衷情(芙蓉金菊斗馨香)
诉衷情(数枝金菊对芙蓉)
诉衷情(露莲双脸远山眉)
诉衷情(秋风吹绽北池莲)
诉衷情(世间荣贵月中人)
诉衷情(海棠珠缀一重重)
胡捣练(小桃花与早梅花)
霜人娇(二月春风)
赌人娇(玉树微凉)
滞人娇(一叶秋高)
踏莎行(细草愁烟)
踏莎行(祖席离歌)
踏莎行(碧海无波)
踏莎行(绿树归莺)
踏莎行(小径红稀)
渔家傲(画鼓声中昏又晓)
渔家傲(荷叶荷花相问斗)
渔家傲(荷叶初开犹半卷)
渔家傲(杨柳风前香百步)
渔家傲(粉笔丹青描未得)
渔家傲(叶下鶄眠未稳)
渔家傲(罨画溪边停彩舫)
渔家傲(宿蕊斗攒金粉闹)
渔家傲(脸傅朝霞衣剪翠)
渔家傲(越女采莲江北岸)
渔家傲(粉面啼红腰束素)
渔家傲(幽鹭慢来窥品格)
……
晏幾道词集 晏殊词既吸收《花间》温(庭筠)、韦(庄)的格调,也深受南唐冯延巳影响,“赡丽”之中又显沉着,在旖旎风光、欢愉情趣之中,孕育着深厚的悲戚之感。晏幾道词风浓挚深婉,工于言情,与乃父齐名,故词坛称其父子为“临川二晏”。晏幾道词既有其父的清丽婉曲,语多浑成;又比之沉挚、悲凉。在言情词上,更优于其父。清人陈廷焯《白雨斋词话》称其词“措辞婉妙,一时独步。”《晏殊词集 晏幾道词集》备搜晏殊、晏幾道词作及后人的评论,另外还加以简单的注释和张草纫先生的导读,为读者了解晏殊、晏幾道词提供了较多的方便。 晏殊(991年—1055年),字同叔,抚州临川人。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
生于宋太宗淳化二年(991),十四岁以神童入试,赐同进士出身,命为秘书省正字,官至右谏议大夫、集贤殿学士、同平章事兼枢密使、礼部刑部尚书、观文殿大学士知永兴军、兵部尚书,1055年病逝于京中,封临淄公,谥号元献,世称晏元献。
晏殊以词*于文坛,尤擅小令,风格含蓄婉丽,与其子晏几道,被称为“大晏”和“小晏”,又与欧阳修并称“晏欧”;亦工诗善文,原有集,已散佚。存世有《珠玉词》、《晏元献遗文》、《类要》残本。
晏几道(1038年—1110年),北宋*名词人。字叔原,号小山,汉族,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人。晏殊第七子。
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性孤傲,中年家境中落。与其父晏殊合称“二晏”。词风似父而造诣过之。工于言情,其小令语言清丽,感情深挚,尤负盛名。表达情感直率。多写爱情生活,是婉约派的重要作家。有《小山词》留世。'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