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版 多轴汽车-分享版 彭莫 介绍多轴汽车的基础理论汽车工程技术人员汽车设计研究和教学参考 机械工业出版社书籍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正版 多轴汽车-分享版 彭莫 介绍多轴汽车的基础理论汽车工程技术人员汽车设计研究和教学参考 机械工业出版社书籍

9787111456728

42.2 全新

库存46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段桂芳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456728

出版时间2000-01

装帧平装

货号619863834471

上书时间2024-04-03

呦呦图书专营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  
  多轴汽车-分享版  

 作者:  
  彭莫[等]编著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4-04-01  

 版次:  
  1  

 ISBN:  
  9787111456728  

 市场价:  
  69.8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军用汽车的地位和作用 

 第一节 汽车的诞生是时代文明的标志 

 第二节 军用汽车的性质 

 第三节 我国军用汽车的分类、构成及型号编制 

 一、车辆分类 

 二、我国军用汽车的分类及构成 

 三、我国挂车分类 

 四、我国汽车列车分类 

 五、我国汽车型号的编制规则 

 第四节 我国军用越野汽车的发展历程 

 一、引进仿制阶段(1957-1965年) 

 二、开发一代军用越野汽车阶段(1966-1978年) 

 三、开发二代军用越野汽车阶段(1979-1994年) 

 四、开发三代军用越野汽车阶段(1995年以后) 

 五、军用越野汽车的科研试验 

 第五节 军用汽车的发展趋势 

 一、体制的系列化和完善化 

 二、车型的重型化、多轴化和复杂化 

 三、提高机动水平 

 四、强调适应性和生存能力 

 五、军用与民用相结合 

 六、继承与发展相结合 

 七、注重全寿命经济性 

 八、政策和策略 

 第二章 多轴汽车的地位和作用 

 第一节 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 

 第二节 运输量的增大和重型装备的出现 

 第三节 桥梁和道路安全的需要 

 第四节 提高软地面通行能力的需要 

 一、降低锥度指数 

 二、降低平均接地压力 

 第五节 提高越障能力的需要 

 第六节 我国部分多轴汽车车型 

 第三章 多轴汽车的基础理论 

 第一节 多轴汽车的特性参数 

 一、外心距 

 二、组合线刚度 

 三、中性面 

 四、内心距 

 五、角刚度 

 六、角刚度比 

 七、计算示例 

 第二节 多轴汽车的负荷分配 

 一、负荷分配检验计算 

 二、负荷分配设计计算 

 三、负荷转移 

 第三节 车身稳定性 

 一、计算公式的建立 

 二、计算公式的分析 

 三、结论 

 四、计算示例 

 第四章 多轴汽车机动性综述 

 第一节 概述 

 一、机动性的定义 

 二、机动性的地位和作用 

 三、机动性的分类 

 第二节 战术机动性 

 一、战术机动性的研究方向 

 二、机动性研究的历史 

 三、机动性的影响因素 

 四、机动性的典型任务模式 

 五、机动性的预测和分级 

 第三节 战略/战役机动性 

 一、铁路运输 

 二、航空运输 

 三、空投性能 

 四、水路运输 

 第五章 软地面行驶性能分析 

 第一节 评价方法和指标 

 一、车辆一次通过地面的圆锥指数 

 二、挂钩牵引力系数 

 三、滑转率 

 四、牵引效率 

 五、燃油利用指数 

 第二节 VCI1的经验公式 

 一、NRMM模型 

 二、接地压力MMP模型 

 三、其他几个模型 

 四、几种模型的比较 

 五、某8×8重型战术车实例分析 

 第三节 牵引性能预测的经验公式 

 一、挂钩牵引力系数经验公式 

 二、挂钩牵引力系数与滑转率关系的经验公式 

 三、细沙土壤阻力与RCL关系的经验公式 

 第四节 车辆在软地面行驶的牵引性能 

 一、车辆和土壤的相互作用 

 二、软地面行驶的牵引特性曲线 

 第五节 贝克方法的一些重要结果 

 一、刚性车轮的土壤阻力 

 二、充气轮胎的土壤阻力 

 三、软地面行驶的土壤推力 

 第六节 通过性试验及数据处理 

 一、测量VCI1的试验 

 二、空投圆锥法 

 三、土槽试验 

 四、负荷拖车 

 五、挂钩牵引力一滑移率试验 

 六、挂钩牵引力试验 

 七、软地面行驶阻力试验 

 第七节 轮胎气压的地位和选定 

 一、轮胎气压的重要地位 

 二、轮胎气压的选取 

 三、计算示例 

 第六章 多轴汽车的转向系统 

 第一节 转向模式和转向形式 

 一、转向模式 

 二、转向形式 

 第二节 转向机动性 

 一、机动性参数的定义 

 二、转弯半径的计算公式 

 三、机动性参数的实例分析 

 第三节 转向操稳性 

 一、普通梯形机构 

 二、断开式梯形机构 

 第四节 转向轻便性 

 一、转向器的效率 

 二、转向系传动比的变化特性 

 三、动力转向系统 

 四、球头中心位置的选择 

 第七章 多轴汽车的越障能力 

 第一节 超越触头障碍 

 一、接近角和离去角 

 二、纵向通过角 

 第二节 超越坡道障碍 

 一、超越纵坡 

 二、超越横坡 

 第三节 超越垂直障碍与壕沟 

 一、转矩和为零的方法 

 二、超静定的方法 

 第四节 超越水障 

 一、定义和要求 

 二、涉水阻力 

 第五节 超越植物障碍 

 第六节 超越雪地障碍 

 一、概述 

 二、基本模型 

 三、雪地机动性的试验方法 

 第八章 多轴汽车的可靠性 

 第一节 可靠性的基本概念 

 一、可靠性的意义 

 二、质量与可靠性的关系 

 三、失效规律 

 四、可靠度函数 

 第二节 可靠性的评定指标和评定方法 

 一、故障规定 

 二、评定指标 

 附录 越野汽车805例故障模式及其分类 

 参考文献 

内容介绍 

      彭莫、周良生、岳惊涛、党潇正编写的《多轴汽车》讲述了军用汽车和多轴汽车的地位和作用,具体介绍了多轴汽车的基础理论、可靠性、机动性、软地面行驶性能和越障能力,此外还对多轴汽车的转向系统作了介绍。书中介绍了我国军用汽车的发展历程,且附载了大量的多轴汽车照片。 

 《多轴汽车》可供汽车工程技术人员、相关专业师生和研究人员进行汽车设计研究和教学参考,还适于军车管理干部和广大汽车爱好者阅读。 

在线试读 

  

媒体评论 

     彭莫、周良生、岳惊涛、党潇正编写的《多轴汽车》共分八章:第一章为军用汽车的地位和作用;第二章为多轴汽车的地位和作用;第三章为多轴汽车的基础理论;第四章为多轴汽车机动性综述;第五章为软地面行驶性能分析;第六章为多轴汽车的转向系统;第七章为多轴汽车的越障能力;第八章为多轴汽车的可靠性。 本书内容远未包含多轴汽车的全部问题,仅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对于文中的肤浅和错漏之处,还望业内人士和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