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星火的启示(革命根据地创建与发展)/金冲及文丛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星火的启示(革命根据地创建与发展)/金冲及文丛

9787108067494

46.3 全新

库存8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金冲及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ISBN9787108067494

出版时间2018-01

装帧平装

货号643995399328

上书时间2024-02-21

呦呦图书专营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基本信息商品名称:星火的启示(革命根据地创建与发展)/金冲及文丛开本:16开 作者:金冲及|责编:唐明星页数:387定价:49.0出版时间:2020-06-01ISBN号:9787108067494 印刷时间:2020-06-01出版社:三联书店版次:1印次:1   内容提要:        本书收入五篇党史论文,论文的内容看起来似乎没有直接关联,时间横跨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三个时期,但探讨的问题根本上是一脉相承的,都是处在敌强我弱,甚至双方力量悬殊的危急关头,都面对一系列从来没有遇到过的新问题,考察了在不同环境下的革命力量、特别是重要的革命根据地怎样从小到大地发展起来或得到巩固。本书还收录了两篇相关历史论文,同革命根据地问题直接相关,又不是着重论述如何创建和发展革命根据地的,因此作为本书的附录部分。 精 彩 页: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历史地位
    在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五十周年之际,我们自然不能忘记当年在中央苏区瑞金成立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下面,我想就有关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两个重要问题,谈一点个人的理解。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关系
    对于一个历史事件,常常随着时间的推移,可以比原来看得更加清楚。对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历史地位和意义,单单看它在成立的时候做了些什么,在当时起了什么作用,是不够的。如果放在历史的长河中用更长远的眼光去看,它的地位会显得更为清楚。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跟俄国的十月革命成立的苏维埃政权相比,有一个很明显的不同。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成立新政权时,几乎党的所有领袖和参加新政权组建的领导人,都没有执政的经验。新任的部长(当时叫作人民委员)到部里去的时候,许多原有的工作人员都跑了,自己又从来没有做过这方面的工作,只能派赤卫队把那些人找回来,要他们打开保险箱,才能看到过去的档案,工作几乎都得从头开始。而且在十月革命前夜,为了准备起义一直处在非常紧张的状态,新政权一成立,许许多多陌生的、亟待解决的问题摆在面前,这是非常艰难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不是这样。中国革命的特点是经过武装斗争在农村先开辟一块一块的根据地,在根据地内建立起政权,又成立过全国性的、统一的苏维埃中央政权。无论在政权建设还是经济建设等方方面面,都已经积累了许多经验,并且培养出一大批各方面的领导干部和管理人才。所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就不像俄国十月革命成立苏维埃政权时那样艰难,而能比较顺利地发展起来。当然,这以前的准备也经历了一个发展的过程:由土地革命时期许多地方成立苏维埃政权,到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以后在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又有各解放区政权的建立,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雏形”。什么叫“雏形”?从字面上讲,“雏”是指刚刚孵化出来的小鸟。当它成长壮大后,同原来会有很多相同的地方。雏鸟当然还很不成熟,很不完备,走起路来歪歪斜斜,甚至会摔几跤,但作为鸟的基本特征,这时已经有了,并且孕育着以后发展的可能,不然就不能叫雏鸟了。现在,我们可以看一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这个雏形,留给了后人什么?我们可以先从一些大的方面来考察,.比如说国体、政体、国民经济成分构成、阶级状况、社会改革等,只要抓住这些重要问题去比较、剖析,就不难看清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之间血脉相连的关系。
    先谈国体。什么是国体?国体就是政权的阶级性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是这样讲的:“中华苏维埃政权所建设的是工人和农民的民主专政的国家。”而人民政协通过的起临时宪法作用的《共同纲领》中说:“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我们从这两个历史性文献对国体的定义中,会看到它们之间的不同之处。《共同纲领》中有“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这句话,而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里没有。因此,《共同纲领》中叫作人民民主专政,而不是叫工农民主专政。但是,我们不能只看到它们的不同的方面,更要看到它们的相同的更基本的方面:第一,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里面,规定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被压迫被剥削的劳动大众是苏维埃共和国的主人。他们有选举权、被选举权,有权选出代表来讨论和决定国家和地方的重要事务。这个政府是要为绝大多数民众服务的。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第一次,以往从来没有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在这个基础上又有扩大,规定要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这种发展有主观、客观条件变化的原因,而根本点仍是以工人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这是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两者之间并不是对立的。第二,关于民主和专政的关系。毛泽东在1949年写《论人民民主专政》时,对这个问题,他并不是突然提出来的。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中就提出了“民主专政”的概念。当时一个重要表现是在选举上。选举的时候,分一个红榜、一个白榜。红榜的人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白榜的人没有,改变了以前用群众大会选举的办法,从实际上严格地把国民和人民区别开来,并不是所有的居民都被赋予同样的权利。在宪法上明确地把民主与专政的概念提出来了。
    这就是国体问题。
    再谈政体。毛泽东曾讲过:政体是指政权构成的形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1948年9月政治局会议上,曾经讨论过新中国成立后采用哪一种政体,是用民主集中制还是议会制?最后决定采取民主集中制,也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当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政体所实行的是哪一种制度?很清楚,是民主集中制,而不是议会制。它由有选举权的人投票,先由各村有选举权的人选出乡的苏维埃代表大会代表,然后由乡到县、到省,再由省苏等选出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代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和《中央苏维埃组织法》中规定: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之最高政权为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在大会闭会期间,全国苏维埃中央执行委员会为最高政权机关,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团为中央执行委员会闭会期间的全国最高政权机关;人民委员会是中央执行委员会的行政机关,对中央执行委员会及其主席团负责,并定期向它们报告工作;中央执行委员会下设最高法院。从以上政权构成形式可以看出,作为新中国雏形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所实行的是民主集中制,而不是什么议会制和三权分立。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写道:“国体——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政体——民主集中制。这就是新民主主义的政治,这就是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比较一下,可以看到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前后发展的脉络线索。
    第三,看一看社会的经济构成。毛泽东在中华苏维埃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说:“现在我们的国民经济,是由国营事业、合作社事业和私人事业这三方面组成的。”
    P5-8 作者简介:    金冲及,1930年出生,上海市人。中共党史和中国近现代史专家,原中国史学会会长。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1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系。历任复旦大学团委书记、教务部副主任、教学科学部副主任,文物出版社总编辑,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常务副主任、研究员,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成员。第七、八、九届全国政协委员。现任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兼职教授和博士生导师,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 目录:前言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历史地位
对创建赣南闽西苏区的思考
以全局视角看黄麻起义
山东抗日根据地的独特历程
游击战为主向运动战为主的转变——从上党战役到平汉战役
附录
    从迅猛兴起到跌入低谷——大革命时期湖南农民运动的前前后后
    较量:东北解放战争的最初阶段
'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