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正版图书 可以开电子发票 有需要的联系客服!
¥ 13.56 2.3折 ¥ 58 全新
库存6件
作者冀开运
出版社中国书籍出版社
ISBN9787506878029
出版时间2020-07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58元
货号29114391
上书时间2025-01-05
伊朗历史是一部绵延数千年的民族兴衰史和文明交往史,记录了这块土地上的人自古以来不懈奋斗生存、将文明传播发扬的历史,正如将每一个绳结都融入进波斯地毯般的大格局中一样是前后相承、不能割断的。本书将吸纳和提炼国内外学术界对伊朗历史研究的*成果,结合作者的研究心得,以史话的体例,运用通俗易懂、形象准确的语言讲述伊朗五千多年的文明史,突出伊朗历史上产生重大影响的人物和事件,重点强调伊朗历史内部的演变轨迹和伊朗与外界文明的交往特征,特别突出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解读伊朗文明与中华文明的互动规律。
冀开运,西南大学教授,西南大学伊朗研究中心主任。长期从事伊朗历史与对外关系研究,曾先后4次前往伊朗进行学术交流和田野考察。2004年8月—2005年6月,赴伊朗德黑兰大学做访问学者。2009年8月—2010年6月,前往美国伊利诺大学做访问学者。主持和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课题8项。出版了6部学术专著,发表论文70篇,其中在核心期刊发表了20篇论文。
邢文海,郑州大学博士研究生,西南大学伊朗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主持并完成重庆市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伊朗波斯湾战略研究》。参研了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和*国别课题多项。参编著作4部,发表论文6篇,获得了2016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2017年8月前往伊朗8座城市进行学术交流和田野考察。
伊朗历史是一部绵延数千年的民族兴衰史和文明交往史,记录了这块土地上的人自古以来不懈奋斗生存、将文明传播发扬的历史,正如将每一个绳结都融入进波斯地毯般的大格局中一样是前后相承、不能割断的。本书将吸纳和提炼国内外学术界对伊朗历史研究的*成果,结合作者的研究心得,以史话的体例,运用通俗易懂、形象准确的语言讲述伊朗五千多年的文明史,突出伊朗历史上产生重大影响的人物和事件,重点强调伊朗历史内部的演变轨迹和伊朗与外界文明的交往特征,特别突出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解读伊朗文明与中华文明的互动规律。
冀开运,西南大学教授,西南大学伊朗研究中心主任。长期从事伊朗历史与对外关系研究,曾先后4次前往伊朗进行学术交流和田野考察。2004年8月—2005年6月,赴伊朗德黑兰大学做访问学者。2009年8月—2010年6月,前往美国伊利诺大学做访问学者。主持和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课题8项。出版了6部学术专著,发表论文70篇,其中在核心期刊发表了20篇论文。
邢文海,郑州大学博士研究生,西南大学伊朗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主持并完成重庆市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伊朗波斯湾战略研究》。参研了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和*国别课题多项。参编著作4部,发表论文6篇,获得了2016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2017年8月前往伊朗8座城市进行学术交流和田野考察。
吕底亚国王克罗伊索斯曾说:虽然贫困,但波斯人是具有光荣感的民族。
伊朗历史始于一个问题:伊朗人是谁的后代,他们从何而来?
早在公元前10千纪,在北方的印欧游牧部落到来以前,就已经有其他人种的原始部落民在伊朗这片土地生活。在公元前6500年左右,扎格罗斯山脉周围附近就已经出现了许多农业定居点。从扎格罗斯地区的农业定居点遗址中,考古挖掘出土了世界上古老的酒罐残骸之一,其中含有葡萄残渣和松香的痕迹,也就是说当时的葡萄酒和今天松香味希腊葡萄酒的味道相类似,反映了当时农业生产的稳定和制酒业的发展程度。在此之后,伊朗各地也都出现了大型的居民点。伊朗高原地区的部落民可能与两河流域的先民有较为密切的联系,并且文明间的交往可能会较为频繁。[1]然而从公元前4千纪后期开始,由于自然条件发生变化等原因,这些地区的原始农业和手工业开始衰微,人口也逐渐减少,并向人口承载力更高的平原、河谷地区迁徙,伊朗高原的原始文明进程也就此中断。
公元前2700年左右,伊朗胡泽斯坦地区形成埃兰国家。埃兰之名的形成,众说纷纭。有一种说法是由埃兰的某个城邦的名称演化而来。现如今之所以称之为“埃兰”则是源自于古希伯来语的音译。虽然埃兰国家边界没有定论,但埃兰文明的影响极为广阔与深远。埃兰人创造的文明不仅影响了苏美尔、亚述和古巴比伦等两河流域文明,而且其文化元素为伊朗历代王朝所承袭,并传播到了地区之外。
埃兰是由城邦联盟组成的国家,早期的政治体制体现出了较强的地方分治的特点,国家的统治则体现出了权力的多元性。统治者为国王,其下由其他城邦统治者担任副王的角色,分别称为萨卡纳库、伊萨库。在某些历史时期,萨卡纳库是为埃兰的统治者,并且萨卡纳库和国王是由一人兼任。之后,统治者有了新的称号,但埃兰的政治制度较之前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在埃兰历史上,双头或者三头政治行之多年。由于这三者之间存在或多或少的亲缘关系,因此逐渐就组成了统一的埃兰国家。埃兰早期的王位继承具有母系继承制的传统,晚期依照父系来继承王位制度逐渐确立,但母系继承制的传统仍然依稀存在。随着新的王位继承制度形成,三头政治也逐渐被国王一人统治所取代。统治者为了维系王室血统的纯正、加强统治的合法性,王族中存在着血缘婚和收继婚制度。近亲繁殖的后果是可想而知的。随着利益的复杂化,血缘婚姻关系、裙带关系并不能巩固王朝的
[1] 王兴运:《古代伊朗文明探源》,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101页。
统一。新埃兰时期,王位继承制度变革产生了极为不利的政治影响。由于三头政治被逐渐废弃,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的王位继承制导致丧失继承权的贵族离心离德、各自为政,王位继承的内耗导致了城邦之间的分裂,削弱了国家实力,埃兰深处内忧外患之中。
公元前10世纪以后,亚述率先将铁应用于军事领域,建立起了横跨西亚北非的帝国,其势力范围逐渐深入到了伊朗腹地。而之前依附于埃兰的雅利安酋邦此时也逐渐强大,开始成为这一古老文明的心腹之患。随着米底以及波斯的兴起,新兴的雅利安文化成为了伊朗高原的文化主流,埃兰王国在分崩离析中走向了衰落。亚述的扩张使埃兰政权在风雨飘摇。在与亚述的长年交战中,米底诸部落逐渐团结强大,进入到了王国时代;而埃兰则在与亚述的交战中居于下风,必须与其他国家结盟以求自保。埃兰的传统疆域逐渐被波斯人所蚕食占据。这一地区是波斯人的第二故乡,之后被称为波斯地区。[1]亚述长期将埃兰作为战略对手,双方实力都受到削弱,米底和新巴比伦趁机崛起。公元前646年,埃兰被亚述征服,首都苏萨城的财富被悉数掠走。随后,埃兰又短暂地历经了新巴比伦王国和米底王国的统治。公元前538年,波斯帝国终彻底将这一地区并入版图。[2]埃兰人接受了伊朗文化,这一地区被称作胡泽。故都苏萨则是波斯帝国的重要行政中心,存续千年,影响深远。
[1] 李铁匠:《伊朗古代历史与文化》,江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4页。
[2] 王兴运:《古代伊朗文明探源》,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314页。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