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正版图书 可以开电子发票 有需要的联系客服!
¥ 18.77 3.4折 ¥ 55 全新
库存9件
作者左京
出版社陕西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24135923
出版时间2020-06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55元
货号29115093
上书时间2025-01-05
“根”的随想 (代 序)
薛保勤
这本《我们的村》,是一部散发着泥土芬芳的长篇非虚构作品。作者聚焦关中农村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村庄——蒲城县重泉村,历时78天,与农民同吃、 同住、同喜、同乐、同甘共苦,观察、感受、体味、咀嚼,用“情”审视,用“心”研究,用自己的笔为我们呈现了这份别具特色的报告。报告涉及乡村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教育,涉及农民的喜与忧、苦与乐……犹如一幅当下关中农村脱贫攻坚的“风景照”、乡村振兴的“风俗画”。
它朴素但却真实,它轻快但却厚重;语言尽管不如经典文学作品华丽,但却亲切;情节没有时下的神剧那么曲折,却是来自生活一线的用心之作。它是原汁原味的、不加掩饰的、耐人寻味的、发人深省的,因而显得难能可贵。我以为正是由于普通的非典型农村的“真实”,使得这份报告具有了非同寻常的意义。
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直到改革开放前仍然有十亿人口、八亿农民。对于中国的大多数“城里人”而言,上溯两代至三代都是农村人。农村不仅是一个地理存在,更是一种难以割舍的精神渊源。农村就是中国人的根。大约正是这种根的情结,根的记挂,与根相关的乡愁,有意无意地提醒我们:勿忘农村!
清醒的认知是勿忘的前提,美好乡村应该是勿忘的目标。改革开放40多年,中国走上了以信息化、工业化为标志的现代化,同时数亿农村人走进了城市。农业不再是中国生存的重要的经济支柱,传统农村也正在衰落。一个残酷的现实摆在我们面前,传统的农村和现代化的城市出现了撕裂。许多走进城市的乡里人,成为城市里找不着根的精神流浪者。城市的快速繁荣与农村的长期滞后,形成鲜明的对比。如何消解这种裂痕,使农村快速实现自身变革,脱胎换骨走上现代化,实现城乡走向相互适应、相互配套一体化发展的新型路径就显得格外重要。这是时代的要求, 也是农村重新焕发生机实现小康的内在要求。今天的农村到底怎么样?产业在升级,如何升级?农民在变化,如何变化?乡村在振兴,如何振兴?《我们的村》让我们看到了它的奋争与奋发、艰难与希望、温暖与关爱、变化与前景、问题与隐忧。
从书里我们看到了一个个鲜活的振兴乡村的带头人。以驻村书记、村党支部书记孙满仓、村治保主任张三明为代表的乡亲们,在自己基层的岗位上尽职尽责。在脱贫攻坚奔小康的进程中,他们虽然没有惊天地,有时甚至琐碎、枯燥、无趣,但却急乡村发展之所急,想农民致富之所想,坚强、真诚、执着,令人不能不肃然起敬。
从书里我们看到了艰难与希望。发展缺资金、缺人才、缺技术、缺管理。面对资金的艰难,村里协调县上有关部门,为村里修了发展急需的产业路,建起了54 个棚,配套了机井、管理房。面对人才的奇缺,村委会就地找能人、培养人,就有了孙存良、孙兴铁、梁振民“三剑客”,又有了懂管理的张三明、孙立学等,还“培养”出了自己的植保专技人员。同时,开阔思路请县上“农技110”的人来测土,请省上部门和专家学者“会诊”。艰难,在这里变成发展的台阶。
从书里我们看到了创业者的奋争与奋发。产业园是重泉村发展村集体经济的重要抓手,村干部倾注全部心血,从不图表面光堂、因地制宜选址,到建成当地领先的温冷两用棚,再到种植、收获、销售等各环节,聚精会神、殚精竭虑。书的开篇兴顺老汉病死在产业园,没有写如何处理复杂的后事,但却隐含着产业园发展的坎坷与艰辛。他们没有气馁,咬紧牙关跨过这一道道坎。他们的理想是朴素的,目标是具体的、细碎的,努力和付出是真诚的。就像孙满仓说的,“看着它从一片光地,到有了胳膊腿、鼻子眼窝,这就跟自己的娃生出来了一样”。
从书里我们看到了与时俱进与生生不息。书中有一节很吸引人:梁小利在抖音上与网友“干仗”斗法,与村民拍抖音视频“首届重泉村吃西瓜大赛”宣传重泉西瓜。网络销售、抖音宣传都是近几年才兴起的新事物,按照以往,这些新事物从城市传播到农村、从农民生活应用到农村生产需要很长时间,但重泉村人不仅在用,而且开始注册商标、开淘宝店、微信销售、自己建网站、照着脚本拍抖音,他们捕捉新契机,走到了时代的前沿。
从书里我们看到了温暖与关爱。这本书不是歌功颂德的报告,但我们都从中看到了功和德,看到了温暖与关爱。这温暖是国家的温暖,关爱是组织的关爱。村干部们把实实在在给村上办些事作为目标。同时,省市县乡村五级联动把脱贫攻坚作为重中之重,各级各部门齐心协力聚焦扶贫,陕西网帮助建网站搞新媒体扶贫,省农业农村厅组织电商团来采购,等等。这些举措,让重泉村的发展如虎添翼。
从书里我们看到了重泉村令人欣喜的变化。2016年建档立卡时贫困户和贫困人口分别有63户236人,现在只 剩下3户4人。光棍伟伟外出打工领回了慧子结婚生娃,早早地摘了贫困户的帽子。正如作者所言,有了媳妇和娃就有了脱贫的动力。村里的产业园从无到有、由小到大,大棚的西瓜正在茁壮成长。乱搭乱建两个月全部解决,房前屋后干干净净,村容村貌大为改观。变化是细小的,但却可喜。
从书里我们看到了乡村治理的问题与隐忧。发展常常与问题并存。教育硬件的提升与隐患、留守儿童的感情缺失、离独子女的心理矫正,瓜农的风湿病、颈椎病的得病率几乎是百分之百,如何让瓜农走出“前半辈子挣钱,后半辈子看病”的怪圈,摆脱因病致贫的困扰?如何让老百姓病有所医,能看得起病,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如何完善?还有产业发展中常常出现的违约现象,如何防范与治理?等等,都是需要面对的问题。乡村治理靠简单的行政命令不行,靠一般的号召也不行,纯粹拿法律说事也不行,自治、法治、德治如何有效结合而形成合力?新时代的乡村治理现代化是一门大学问,才刚刚破题。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农村的现代化是中国的现代化题中应有之义,农村的现代化是中国全面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由于农村改革的相对滞后,中国的城乡差距仍然在拉大。中央及时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好精准扶贫脱贫攻坚战,其目的就是为了加快农村现代化的步伐。这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农村方方面面共同努力和创新,应该说这也是中国乡村改革以来的“二次变革”。我们任重而道远!
20世纪70年代,我曾在陕北毛乌素沙漠南缘的一个小村子插队,对农村曾经食不果腹的日子有过切肤之痛,对农村有着特殊的记挂。以上是看了《我们的村》 之后,由“根”引发的几点感想。
《我们的村》是一部非虚构文学作品。全书以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为时代背景,从多个维度窥视现代乡村的风土人情与社会风貌,呈现不一样的乡村人文生态与生活状态。作者以质朴、细腻与生动、风趣的文字,原汁原味地记录并还原村党支部书记孙满仓、驻村*书记*、村治保主任张三明等人为壮大村集体产业园所历经的风雨情怀;描绘张三明和梁小利等多对平民夫妻诚挚、平实的爱情细节;绘声绘色地讲述了满腹经纶却当着贫困户的“博士”等一众小人物的故事……
左京 1988年出生,当代陕西杂志社记者。参与采写的新闻系列报道《商於古道探秘》、新闻专题报道《洛阳村记》获陕西新闻奖。
部 —— 1
第二部 —— 105
第三部 —— 131
第四部 —— 163
后 记 —— 195
《我们的村》是一部非虚构文学作品。全书以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为时代背景,从多个维度窥视现代乡村的风土人情与社会风貌,呈现不一样的乡村人文生态与生活状态。作者以质朴、细腻与生动、风趣的文字,原汁原味地记录并还原村党支部书记孙满仓、驻村*书记*、村治保主任张三明等人为壮大村集体产业园所历经的风雨情怀;描绘张三明和梁小利等多对平民夫妻诚挚、平实的爱情细节;绘声绘色地讲述了满腹经纶却当着贫困户的“博士”等一众小人物的故事……
左京 1988年出生,当代陕西杂志社记者。参与采写的新闻系列报道《商於古道探秘》、新闻专题报道《洛阳村记》获陕西新闻奖。
1
“产业园出大事了!”
一大早见面,满仓来了这么一句,着实把人吓了一大跳。
满仓50出头,小名满满,大队会计出身。如今,他总共有三个头衔:蒲城县龙池镇重泉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还是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的法定代表人。
平常,他热闹得很,跟一群伙计谝起来,眼睛、声音加手势,像是马上就要起范儿唱秦腔。
村里开会弄啥的,他肯定要把那件白领蓝格子衬衫穿上,那是他媳妇明芳给他买的。
要说这村里男女老少都喜欢他,一点儿也不夸张。他家里开个小卖部,碎娃们哭了就鼓劲摇他婆的手,“我要满满,我要满满,满满是个糖。”
但他今儿个蔫不拉几,全无平时的神气。
“咋咧,是设施还是技术上出啥问题了?”
“不是……看门的兴顺老汉昨晚上死在产业园了,心肌梗死。”满仓把头拍得啪啪响。
原来是这。
如果查明人确实是因突发疾病意外死亡,要不要赔偿、赔多少钱,按《合同法》的规定办就行。
但这种事搁在农村,绝不是拿法律条文说话那么简单。
先是兴顺老汉的儿子不同意赔偿数额,事说不下去。再是金柱老汉到村委会来,说兴顺老汉为集体的事做了贡献,死在岗位上,闹着要给开追悼会。
还有好多村民聚在一块议论:“你看兴顺多灵,白天给他儿子舍命干,晚上跑到产业园一死,还能讹大队几万块钱,值当。”
满仓现在头像斗大,哪有工夫理会这些闲言闲语,先让人入土再说。
他请老支书郝拴潮去说事。说过来说过去,终把埋葬费谈到3万块钱。满仓出门把钱凑齐,叫人赶紧送到兴顺老汉他儿手里。这才坐在皮椅子上,长长地出了一口气:
这些年光讲“分”的事,谁还记得啥子叫集体。但是一有事,凡是沾上村集体的,就要狮子大开口。你不给,他就不停地闹腾。
这回兴顺老了,家人开口没大小,五万八万的要。好像大队有多少油水,叫他先捞些。
其实这些年,村里的收入太单一,不过就是包出去的那些机动地。现在好不容易有了产业园,但才起头,光见出没见进么。
满仓说着这些话,脸上的表情才慢慢松了。话说得伤感,但其实他骨子里并不是个悲观的人。
他儿子乐乐小时候跑丢了,在大荔河滩上叫人扣下放了几个月羊。他多少天不眠不休,拉着媳妇的手说,一定能寻见。
现在乐乐大了,智力不行,但满仓并未因此在外头露过愁眉,从来都是风风火火。
看乐乐有一把好力气,满仓就让他到产业园去干活。乐乐干不了细活巧活,但他专注,拔草比别人拔得干净。
我们的村,我们的根
孔明
一口气读完《我们的村》,*感受就俩字:“快哉!”快意抒写,快笔描画,快手拿捏,快人快语,道尽“我们的村”前世今生的枝枝节节与浴火重生的方方面面,让我这个走出农村的读者不期然步入了回归乡村的绿色通道,在赏心悦目中左顾右盼,前后左右都似曾相识,却与记忆深处相去甚远;有点像旧地重游,却又像找不着北;分明是喜出望外,却又禁不住一丝丝乡愁、一缕缕惆怅。掩卷而思,豁然开朗,惊叹不由自主:“我们的村”是真回不去了!换句话说,我是对农村更有信心了,是心生向往而只恨自己回不去了——再回去当“我们的村”的村民了!
《我们的村》是一部扶贫、脱贫类读物中不很多见的报告文学作品。作者以*人称亲历者的身份详尽而绘声绘色地记录了自己在扶贫中的所见所闻和所感所思。通过作者的文字,一个富有时代烟火气息的当代农村风俗画浮现在了当代读者的面前。作品通过一个一个人的缩影素描、一个一个故事的娓娓说道、一个一个事例的麻雀解剖、一个一个事件的因果直陈,于细枝末叶上以机灵、机智的文字还原并呈现一个乡村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蜕变截面,既向读者展示了精准脱贫中的农村风貌,又向读者演示了新时代的农民样貌,更向读者预示了走向现代化的农业新貌。这样的乡村不典型,却生动,更有代表性,更逼近国情、民情、实情,更有利于精准扶贫中的时代把脉与智慧决策。我们恰可从这样的乡村看到中国三农的愿景与希望。
《我们的村》可谓异彩纷呈。要而言之,可归结六个特色。一是文笔好。有多好呢?我就这样形容吧:阅读的时候,我获得了一种油然而生的感觉,宛如一股清流伴随着清风在心田上舒缓流淌,没有障碍,只有顺畅,心情就格外舒畅。于报告文学而言,这样的文笔并不多见,因而难能可贵。报告文学要求忠实记录,文学的想象空间受限制,文学的元素就受挤压,更不能说去虚构了。说直白些,报告文学不能想怎么写就怎么写。这就难了,也恰在这难处,才见得文笔好的优势,起码是弥补了诗性、诗情、诗意的先天缺失与后天不足,赋予了文字以更鲜活的生命律动。在《我们的村》里,作者的文笔既富有情趣,又带着节奏,还兼有烟火混合着泥土的气息在字里行间惬意地魂游,人心被揪住,难以割舍,不得不读进去、读下去,感觉不到费力、费解、费神,却感觉到了一种欢喜、一种鼓舞和一种吸引。仅此而言,作者的写作功力便不能小觑,也因此我不能不为作者的文情笔意点赞、激赏。文笔是写作的亮点兼制高点,作者在自己的作品里兼而有之,其得天独厚的文学叙事优势也就显山露水般令人不能不刮目相看了。
二是有在场感。与其说作者在创作,毋宁说作者在记录,从头至尾都是在用文字盘活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并以所见为点、所闻为线、所感为经、所思为纬,用细节铺垫,用枝节伸缩,用情节补白,用事实说话,用事例说明,用事情说道,像瓜蔓一般枝生盘绕,却枝蔓清楚,脉络清晰;不时地(何其及时)切入人物对话,巧妙截取精彩片段;再现乡村语境,保留民间语言生态,使文字不夹生,使叙事不拖泥带水,使渲染不浮于表面。作品中很多场面、片段,像摄影,总能摄取精彩的瞬间;像写生,总能抓住神奇的点、线、面。作者是亲历者,耳闻目睹是两条线,合二为一时眼见为实,一分为二时佐证不虚。如此得来的文字,如同沃野千里长出来的波涛麦浪,丰收在望,焉能不令人喜形于色、喜上眉梢?
三是作品有“三情”,即时代情怀、人文情愫与乡村情感,此是《我们的村》底蕴所在。无此“三情”,这样的作品写不出来,写出来也未必好看,即使好看也未必入心入肺,令人过目难忘。没有时代情怀,很难与写作使命感一拍即合;没有人文情愫,很难使叙事不等同于干巴巴的就事论事;没有乡村情感,不带个人体验,很难避免浮光掠影、隔靴搔痒、人云亦云等惯性思维与叙事窠臼。《我们的村》给读者的直感、质感、快感是率性兼有灵性、逼真如同写真、厚道而且诚实,真情实意充盈于笔端,处处都能感受到作者的赤子之心、悯农之心与质朴之心。“三情”直通文心,文心贴近文笔,文笔贴近土地,土地赋予文字以地气、灵气与神气;“三情”贯穿始终,仿佛一气呵成,能明显感觉到作者在有意无意之间用情怀感知乡村温度,用情愫感悟乡村变化,用情感描摹乡村沧桑,写活了一个乡村,更雕塑了一个乡村,使之像一个焕发了青春的人,有血有肉,又有骨骼;行文以“三情”兜底,不隐陋习,不抑良善,不拔高人物形象,不贬低人情世故,不回避是非曲直,不迎合一些过来人的成见、偏见,文风如春风,贴心又暖心;“三情”化作诗情画意,携一方水土,聚一村人气,透视乡村人文传承,绝不简单复制粘贴,使乡村变化可圈可点,又使乡村短板不被曲解、误解,更使乡村宛如山花烂漫,亮出了现代化的明快底色。一句话吧,作者抱有“三情”,才使《我们的村》像抒情诗一般好读、耐读,让人阅读一如亲历、亲见,就像那村、那人就在面前,掩卷良久,仍历历在目。“三情”如许,就怪不得作品亲切感人了。
四是语言有三性:有个性,有弹性,有磁性。个性如此分明,读着、读着,就读出了左京;弹性如此真切,文字像蜻蜓点水,点到的多是神来之笔,令人不能不叹为观止;磁性是不言而喻的,阅读便被吸引,快乐紧随其后,就像吃地道的农家饭菜,那淡淡的滋味总勾起人淡淡的回味。有过农村生活阅历的人,阅读这样的文字,焉能不怦然心动?语言如同雨脚,够着土地了,就如鱼得水了,就仿佛落地生根了。行文像说话,说的还是家常话,好似老僧常谈,却话里有禅,恰是直白里耐人寻味;短句子感觉不到短,长句子感觉不到长,好像掐尺等寸了似的,拿捏得恰如其分,又恰到好处;说话又像被岁月过滤了负重,没有了急迫的不假思索,而有了紧凑的收放自如;似乎惜字如金,常常多一个字都不肯,这就显见得作者雕龙般的文心与丹青妙笔般的留白;俗言俚语信笔拈来,方言官话对接无缝,这又很自然地显见了作者遣词造句的良苦用心。
五是闲笔不闲。在一些人眼里,《我们的村》里,可能闲笔多了些;在我看来呢,几乎所有的闲笔,都是花边叶绿、月边云白、溪边草肥。宋人张先词云:“云破月来花弄影。”恰是云白如絮,才烘托出月明如水;恰是清影摇曳,才反衬出花的天然之姿。由此我想起了苏轼的《海棠》诗句:“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左京在叙事中是否揣有“故烧高烛”之心呢?她好像在村里转悠,实际上是在回味、消解生来就有的悠悠乡愁;她也“东家进,西家出”,实际上是在寻寻觅觅乡愁的活水源头;她也听些“东家长,西家短”,实际上是在感悟乡愁何以“剪不断,理还乱”的缘由。那淡淡的愁是情和爱,一直缭绕在作者的心头,“心有千千结”,所以坐炕头、转村头、伫立田间与地头,受乡风沐浴,听乡音熏陶,感乡魂缭绕,免不得“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了。乡愁挥之不去,乡情扑面而来,乡魂随身依附,让她若有所思、若有所悟,“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对乡村扶贫、脱贫的解读更见得是别有洞天、另辟蹊径了。红烛高照,海棠嫣红,作者的匠心独具于此一览无余。
六是叙事与抒情浑然一体。叙事不兜圈子、不绕弯子、不摆架子,单刀直入,直奔主题,不由分说就把人心拽进一个叫重泉的村子。并不直接抒情,情感却如影随形,呼之即来却不动声色,稍不留神就魂牵梦绕了。作者是在农村长大的,那种与生俱来的泥土情结拽拉着她的心灵,使她不能不舒缓了脚步,不能不牵挂着前后,不能不顾盼着左右,不能不放低姿态去平视乡野并平视乡间的民生、民事、民风、民情,于是乎乡村的一草一木都随时随地触动她游子心的神经末梢。情感无须伪装,也就没有了心理隔阂;情感不必伪装,深入民心也就轻而易举。质朴的心遇见质朴的人了,交心也就成就了交情。一脉清流心上游走,写《我们的村》不正是水到渠成么?
这部作品给人以强烈的写作启示。只有脚踏实地,文学才接地气;只有理解乡村,才能准确读懂乡愁;只要调整好角度,就能写出农村题材的高度。
《我们的村》,风景这边独好。是真好,是让人喜出望外的好。既往,比较而言,我只知道传统的农村早已渐行渐远,但有多远呢?“远”到了怎样的一种状态,心里就茫然、怅然、恍然了。《我们的村》既像连环画一般翻页便一目了然,又像幻灯片一般切换便有风景扑眼而来。也就是说,这本书既有画面感,又有动漫感,当然还有立体感,透过岁月感,直面现实感,诸感交融而互见,一个村的凤凰涅槃就没有悬念了。基于是,我们的村是远了,美好的愿景却近了,近了,近得已“悠然见南山”了。
我们的村,那是我们的根;《我们的村》,那是我们的心。
(原载《当代陕西》杂志2020年第9期)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