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晚清军政启示录2:帝国命运的决战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晚清军政启示录2:帝国命运的决战

全新正版图书 可以开电子发票 有需要的联系客服!

17.16 3.4折 49.8 全新

库存9件

江西南昌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宗承灏

出版社现代出版社

ISBN9787514380002

出版时间2019-09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49.8元

货号27931646

上书时间2025-01-05

思源汇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晚清军政启示录”系列,向读者更多可能性地展现晚清那个“一切都有可能的时代背景”里,个人的艰难与痛苦,以及国家和民族在世界转型中的抉择。不仅仅着眼于历史事件的真相探寻,更关注大时代背景下的人物命运。

本书为第二部,以湘军与太平天国军队一系列战役对决为主线,讲述了太平天国的兴亡全程、湘军的崛起与解体、第二次鸦战争等历史事件。透过大量*手历史资料和东西方不同视角,将这些事件及相关历史人物置于真实的历史语境中,进行回归人性底色的解读——

如洪秀全的封神之路,曾国藩屡败屡战的心理建设,辛酉政变参与方的心理描摹,恭亲王奕权力突围的心路历程,清廷与太平天国、西方列强的纵横捭阖与攻守博弈,两广总督叶名琛另类的忠诚,火烧圆明园的叙事逻辑等。

本书尤其对湘军与太平军角逐的历次战役进行了生动叙述,从湘军与太平军的组织机制、战略、人才建设、将领性格等多个方面,对二者进行入木三分的对比解说和成败分析,解读了在清帝国生死攸关的至暗时刻,曾国藩、李鸿章、曾国荃等如何站到历史前台,湘军因何能成为扭转乾坤的力量。



作者简介

宗承灏,国内新一代历史题材写作领军人物,国内多家刊物专栏作者。已出版《晚清军政启示录1:被砍断的龙旗》《大明朝》《权力病人》《灰色生存》《生存的逻辑》《心法》《帝国往事》等十余部作品。其中《灰色生存》荣获新浪中国好书榜年度历史类十大好书。



目录

章 神的降临与降临的神——天国的发端与地球的彼端/ 1



  1. 传教士:漂洋过海的十字架 / 2

  2. 辛酉异梦与上帝降临广西 / 8

  3. 咸丰登基与帝王师依赖症 / 19

  4. 金田举兵与天国的脐带 / 25

  5. 永安建制的福音与祸根 / 33


 


第二章 书生报国——湖南人与大时代的正面相遇/ 41



  1. 蓑衣渡的悲剧:江忠源和他的湖南乡勇 / 42

  2. 缠斗:长沙保卫战与湘军关系谱 / 52

  3. 团练:湘人的特质与湘军的兴起 / 62

  4. 出城记:长沙城的变乱与决裂 / 70


 


第三章 太平图景中的凶兆——“小天堂”的军事突围与谎言困守 / 81



  1. 入城记:恰似苟且图欢日 / 82

  2. 北伐记:是生路,还是死地 / 90

  3. 西征曲:是挽救危局,还是荣耀之歌 / 101

  4. 湘军崛起:旧体制与新力量的斗争与妥协 / 107


 


第四章 失控的神权——天京内讧以及向死而生的出走 / 117



  1. 天治与人治:杨秀清的通天之术 / 118

  2. 天京事变:天王编导的一场闹剧兼悲剧 / 125


 


第五章 一个总督的春天与劫数——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怎样爆发的/ 133



  1. 入城与修约:叶名琛的无为而为 / 134

  2. 广州之变:不会再有和平了 / 143

  3. 总督的路数:另一种忠诚惹的祸 / 151


 


第六章 祺祥往事——合作与非合作博弈下的相权之争/ 157



  1. 阴阳线:恭亲王的政治行情 / 158

  2. 安乐渡:城外的枪炮与城里的风月 / 165

  3. 耻辱日:恭亲王的现实困境与权力突围 / 172

  4. 从北京到热河:身首异处的天朝体系 / 182

  5. 1861 年:是三方博弈,还是四方角逐 / 190


 


第七章 双城记——天朝与天国往事中的英雄以及众生/ 201



  1. 祁门:曾国藩的半百之惑与死亡冥想 / 202

  2. 安庆:1861 年夏秋纪事中的陈玉成 / 213


 


第八章 三国志——天朝、西方与天国的攻守与秩序 / 223



  1. 忙与盲:李秀成的安乐窝,容闳的知识势力 / 224

  2. 图欢日:天朝往事中的灯火与楼台 / 234

  3. 海上记:1861 年秋的宏大叙事与细节 / 240

  4. 残局篇:丧钟到底是为谁敲响 / 251


5.鲜血与荣耀:挽歌声中的人性与爱欲 / 256



  • 杀降记:李鸿章的势为和术为 / 262


  •  


    第九章 在劫难逃—一个太平军将领的流亡史 / 273



    1. 石达开的英雄路径与困境 / 274

    2. 今天亡我,我复何惜一死 / 282


     


    终结篇 天国的陨落与湘军的解体 / 295



    1. 小天堂的地狱之门 / 296

    2. 曾国荃的财富论 / 302

    3. 裁撤湘军:曾国藩的明智与无奈 / 306



    内容摘要

    “晚清军政启示录”系列,向读者更多可能性地展现晚清那个“一切都有可能的时代背景”里,个人的艰难与痛苦,以及国家和民族在世界转型中的抉择。不仅仅着眼于历史事件的真相探寻,更关注大时代背景下的人物命运。


    本书为第二部,以湘军与太平天国军队一系列战役对决为主线,讲述了太平天国的兴亡全程、湘军的崛起与解体、第二次鸦战争等历史事件。透过大量*手历史资料和东西方不同视角,将这些事件及相关历史人物置于真实的历史语境中,进行回归人性底色的解读——


    如洪秀全的封神之路,曾国藩屡败屡战的心理建设,辛酉政变参与方的心理描摹,恭亲王奕权力突围的心路历程,清廷与太平天国、西方列强的纵横捭阖与攻守博弈,两广总督叶名琛另类的忠诚,火烧圆明园的叙事逻辑等。


    本书尤其对湘军与太平军角逐的历次战役进行了生动叙述,从湘军与太平军的组织机制、战略、人才建设、将领性格等多个方面,对二者进行入木三分的对比解说和成败分析,解读了在清帝国生死攸关的至暗时刻,曾国藩、李鸿章、曾国荃等如何站到历史前台,湘军因何能成为扭转乾坤的力量。



    主编推荐

    宗承灏,国内新一代历史题材写作领军人物,国内多家刊物专栏作者。已出版《晚清军政启示录1:被砍断的龙旗》《大明朝》《权力病人》《灰色生存》《生存的逻辑》《心法》《帝国往事》等十余部作品。其中《灰色生存》荣获新浪中国好书榜年度历史类十大好书。



    精彩内容

    “小天堂”的地狱之门

     

    1864年(同治三年)6月,安庆。这一日曾国藩从堆积如山的文件中抬起头。然后,他背剪双手踱步走出房门,来到后院。但见幽蓝深邃的天空布满星子,四下万籁俱寂,他的心里顿生平和宁静之感。前日,他接到九弟曾国荃的来信,告知金陵城外四处开挖地道,城破或许就在这几日。

    自湘军进扎天京城下,“曾国藩心理反应日趋于紧张忧惧”,在军事上强调“稳慎”,时时注意保全后路,“进军太锐,后路芜湖等处空虚,颇为可虑”。曾国藩有时思虑难免过于细密,转而束缚手脚。

    诚如幕僚赵烈文所言,你们兄弟二人,一个过于谨慎,一个过于不谨慎:“沅师性直而喜事,师举动谨慎。”曾国藩凡事从风险角度考虑比较多,遇事做加法。而曾国荃总是无知者无畏,把事情看得过于简单,遇事做减法。做减法的曾国荃在做加法的哥哥的栽培之下,在事业的天平上不断给自己添加新的重量级砝码。

    自2月以来,曾国荃的军队向天京城发起猛烈的地道攻势,虽屡屡受挫,未能建功,但仍是深挖不辍。曾国荃性子太急,容易激动,围着一个天大的骨头却始终啃不下来,加之肝病复发,身心俱损,甚至到了“逢人辄怒,遇事辄忧”的焦虑状态。曾国藩嘱其“将万事看空,无恼无怒”,以保全身体。湘军之所以难以推进,原因在于太平军防守严密,将靠近城墙根一带地面完全屏蔽。曾国荃的军队在南京城外发挥愚公移山精神,一直挖了大半年,炸药费去十数万,工兵死了一两千,南京城还是完好无损。

    湘军先后攻占天京城外钟山上所建的两处要塞—天堡城和地堡城,战局出现转机。天堡城“山势,俯瞰城内,纤悉皆见,又距城垣极近,至太平不远”,位置险要。曾国荃攻克此处后十分高兴,向兄长感叹“此乃天意怜我军之苦,以无意而得之”。而地堡城则在山脚处,“若得之,则用以潜攻尤易”,湘军“百计环攻”,终在5月30日攻占,地堡城位置更高更近,几乎碰到城墙的前面。

    连续拿下两处要塞,湘军士气大振。曾国荃军在龙脖子山坡上架设了一百多门炮,开始夜以继日地炮轰南京城。一发发炮弹呼啸着越过城墙,在城里的建筑和地面上开出残酷而绚烂的花朵。在火炮掩护下,曾国荃的地道越挖越长。正当湘军上下奋力攻城时,李鸿章决定派20余营前来助攻的咨文送达地堡城外行营,曾国荃拔剑在手“传示众将,曰:‘他人至矣!艰苦二年,以与人耶?’众皆曰:‘愿尽死力!’”

    曾国荃知道,这是兄长在背后运作的结果。在此之前,曾国藩“决议请少荃来金陵,同心办贼”,他将请李鸿章会攻之信函、咨文转于曾国荃之手。对曾国荃的湘军“吉”字营而言,淮军助攻无疑是一种强烈刺激,故在淮军到来之前攻破城池便成为全军上下的共同目标。曾国藩太了解九弟的性格,他必须奉上一碗心灵鸡汤,大谈性命之道。他说:“人又何必占天下之美名哉?如弟必不求助于人,迁延日久,肝愈燥,脾愈弱,必成内伤,兄弟二人皆将后悔,不如及今决计,不着痕迹。”

    曾国荃又如何能够听得进兄长之言,可他一时半会儿又难以攻破南京。世人皆知,南京是曾国荃的“禁脔”,是曾国荃的“卧榻”,不容他人走近,亦不容他人染指。李鸿章对此心知肚明,他也明白曾国藩请他助援,也是迫不得已。于是,他在给曾国荃的咨文中言道:“我公两载辛劳,一篑未竟,不敢近禁脔而窥卧榻。况入沪以来,幸得肃清吴境,冒犯越疆,怨忌丛生,何可轻言远略?”

    识时务的李鸿章一再表明无意与曾国荃争功的态度,但在曾国荃看来,同样是一种催马奋蹄的激将之言。如果曾国荃迟迟不能完事,李鸿章出于私情,虽然一拖再拖,但也不能无限期地拖下去。

     

    曾国荃在同治三年春夏之交,于烈日炎风、伤亡枕藉之中,向南京城发动不间歇的攻击。一日凌晨,李秀成率领数百人从太平门闪电出击。沿城根进攻湘军地道处营垒,企图破坏地道;又派数百人着湘军号衣,从朝阳门冲出,持火延烧。由于连日激战,湘军困乏至极,“夜深几为所乘”,但还是将太平军逼回城里。

    也就在这个节骨眼上,洪秀全却在轰隆隆的炮声中病倒了。

    天王生了十天的病,因为不肯服药,日趋严重。其子洪天贵福谈及父亲的病状时,也茫然无所知。但从他的交代中,也可寻到来龙去脉。他说:“父亲常食生冷,自到南京后,以蜈蚣为美味,用油煎食。”有人据此推断,洪秀全的肠胃消化道功能就是这样一天天吃坏的。

    洪秀全这一年刚满五十二岁,或许是因为南京城里的生活太过安逸,这个身材高大的南方人,略显肥胖的身躯被龙袍紧紧地裹着。他从来就是凭自己身体坚强的防疫力对抗疾病,也滋长了他麻痹大意的心理。他相信上帝,相信自己,却从不相信医生。一个长期浸淫于虚妄教义之人,会赋予自己无所不能的特异功能。

    曾国荃的军队将南京城越箍越紧,让人喘不过气的天京危机,让躺在病榻上的洪秀全陷入恐惧与不安中,促使其病情急剧恶化。城外一阵紧似一阵的炮声,像是来自天堂的追魂炮。大病不治,讳疾忌医,洪秀全在病床上躺了十天后,终于从南京城这座“小天堂”走进了“天堂”。

    洪秀全是病死的,对于太平军首义诸王,他是得以善终之人。

    李秀成在被俘后的供述中称:此时大概三月将尾,四月将初之候……天王斯时已病甚重,四月廿一日而故,“此人之病,不食药方,任病任好,不好亦不服药也。是以四月廿一日而亡!”后来洪天贵福在南昌的供词中称:“本月四月十七日,老天王病死。”

    南京城破,曾国藩无法接受,这个与其缠斗了十年的对手,竟然死于病榻之上。他在抄送北京的奏折中说:“洪秀全生前,经年不见臣僚,四月二十七日因官军攻急,服毒身死。”

    他还将李秀成的供述修改为:“天王斯时焦急,日日烦躁,即以五月廿七日服毒而亡。”如此一来,洪秀全的死就有了邀功的意味。洪秀全是在湘军猛烈的攻势之下,没有天兵来救,精神崩溃而服毒自杀。

    洪秀全病逝五日后,幼天王洪天贵福坐上王座。他只坐了四十多天的王位,诚如他所言:“朝事都是干王掌管,兵权都是忠王掌管,所下诏旨,都是他们做现成了叫我写的。”这个资质平庸的少年就是做个太平王,也不够资格。他飘忽的目光在充满血腥味的空气中无处安放,天王是他的精神依赖,可天王死了。

    7月19日,曾国荃的地道已接近尾声,他下令在城墙底下的洞室里填充炸药。这一次,由于经历太多次失败而渴求成功,曾国荃担心朝廷已失去耐心,决定将炸药埋得越多越好,以求万无一失。

    曾国荃“悬不赀之赏,严退后之诛”,随着他的一声号令,一阵骇人的地动山摇,高厚的城墙被往外和往上炸开,烟雾和石块在轰然巨响中向上飞蹿,先是遮蔽天空,然后划出一道并不完美的抛物线,重重地砸向地面,花岗岩碎石像天空下起的一阵暴雨,将蹲伏于城墙旁的四百人的前锋部队砸得死伤过半。

    在时人笔记中有记:“城垣二十余丈,岁烟直上,万众瞩目,咸见是城耸入云霄也。”如此震撼人心的场面,超出我们的想象。

    待火药的浓烟散去,高厚的城墙被炸开一道巨大的豁口。龙脖子上的湘军一声呐喊,如猛虎下山扑向金陵城。他们蹚过碎石和死难兄弟的尸体,与太平军刀兵相接。湘军等待这一刻已很久,他们不愿意再这么耗下去。

    太平军数千人拼死堵御,两军“鏖战三时之久”,太平军溃退。天京城里到处展开了肉搏战,湘军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代价。突破太平军阻击的一支湘军部队,穿过城里宽阔的街道,在手中地图的指引下,直奔天王府而去。天王府、忠王府等尚在,其他王府也已毁于太平军之手。

    当他们抵达天王府时,偌大的宫殿空空荡荡。士兵放火烧王宫与王府,然后烧民宅,整个南京城好像陷入一片火海。六朝古都就这样成了双方军队展示人类邪恶的试验场,“贼所焚十之三,兵所焚十之七”。升腾的烟雾凝固空中,成为紫红色的云块。直到很多天后的一场大雨,才将这座城市冲洗干净。

    湘军入城,整个南京城陷入混乱,李秀成挥泪与家人诀别,然后带上一小队将士,换上湘军的衣服,骑着马,领着幼天王洪天贵福飞驰穿过南京街头。那一刻,夕阳的余晖洒落于这座六朝古都,轰然爆炸声回荡至远处。

    李秀成逃出南京城后不久,便将自己的上等骏马让予幼天王。用他自己的话说“尽心而救天王这点骨血,是尽我愚忠而为”。李秀成带着两名亲信在后慢行,当他投身于一座荒山破庙时,被当地的一群农民发现。其被俘是因将身上捆带的金银财物吊于树下,暴露了身份。其中两人抓住了李秀成,并将他交给清军。有人说:“他们对物质近乎罪恶的占有欲,终毁灭了他们。”

    而幼天王洪天贵福逃亡广德,追随叔叔洪仁玕辗转千里,三个月后为清军捕获。虎父有犬子,这个十六岁的少年在供词里虽然再三表白“那打江山的事,都是老天王做的,与我无关”。像他这等身份,后还是被凌迟处死。与他相比,他的叔叔洪仁玕死得更像个英雄的样子,临刑时作诗明志:我国祚虽斩,有日必复生。随着他们的相继被俘,这场战争实质上已经结束。

     

    城破九日后,曾国藩从安庆赶到南京。他提审了李秀成,虽然早就动了杀机,却依然不露声色。两个战场对手初次会面,一边是志得意满的曾国藩,一边是凛然而立的李秀成。

    曾国藩用他那双精光四射的三角眼直直地盯着李秀成,自咸丰八年复出以来,与此人周旋了六年之久。在军报中看到此人的名字,在部属的谈话里听过此人的名字。中等偏矮的个子,略显单薄瘦弱的身体,五官也偏于清秀。他无法将眼前之人,与那个摧城拔寨的太平天国的忠王李秀成画上
    等号。

    曾国藩的语气和缓,让人不感到有压力,准确地说这不像是一场审讯,更像是朋友之间的一场交流。曾国藩问的问题,李秀成基本上都作了令他满意的回答。在此之前,曾国荃告诉他,李秀成顽梗不化,甚至以死威胁都无法使之屈服。而曾国藩抓住李秀成在绝望中的复杂心理,如愿以偿地诱骗其写下供状。事后,他又大玩文字游戏,凡是吹捧自己的话一字不删,对自己不利的段落则加以删改。

    李秀成是在一种恍如隔世的状态下,被困于囚笼中。三伏酷暑天,面对死亡的威胁,他以每天大约7000字的速度书写这份供词。从他被俘到被杀,前后仅有16天,而他用9天时间书写了数万字的供词。

    从一片愚忠,到有所不忠,李秀成在生命尽头的起伏令人感喟不已。其实一纸供词,不过是记录了一个人对这场革命的观察,其中包括他曾付出的热情,以及反思后的疑惑。对于一个国破家亡、身陷囹圄之人,其文字难免会有些情绪化。诚如他那句自叹“一生屈错,未遇明良”,便是真实心态的自然流露。

    虽然不是贪生怕死之辈,但因为哀莫大于心死,李秀成的供词中难免流露出一些复杂的意识和心态。有人将这份供词当作李秀成“失节”的证据,并将其视为一个浩荡时代的尴尬事件而刻意回避。曾国藩玩弄了李秀成,又欺骗了清廷,也害苦了后世的历史学家。

    终于,一切都结束了,只留下李秀成一纸长长的供词,算是太平天国后的总结。忠王不“忠”的争论也因为这份供词,成了永无了期之势。李秀成在这份供词里打破对洪秀全的神化与迷信,也留下谀颂曾国藩和清王朝的话,使他成为一个有污点的英雄。在临行前,李秀成毫无戚容,谈笑自若,并留有十句绝命词,“叙其尽忠之意”。

    8月8日,谕旨颁下:曾国藩赐封一等毅勇侯,世袭罔替,加太子太保,赏双眼花翎;曾国荃赐封一等威毅伯,加太子少保,双眼花翎。赵烈文打趣说:“此后当称中堂,抑称侯爷?”曾国藩笑道:“君勿称猴子可矣。”自开战以来,他历经恶战无数,曾经在靖港投水自尽,在九江险被生擒,在祁门预写
    遗嘱。

    而这一切都结束了,曾国藩还是笑到了后。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