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心灵以辽阔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给心灵以辽阔

全新正版图书 可以开电子发票 有需要的联系客服!

13.45 3.4折 40 全新

库存5件

江西南昌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远人

出版社花城出版社

ISBN9787536085084

出版时间2017-1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0元

货号25211691

上书时间2024-12-31

思源汇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自古以来,无论都市繁华与否,都是一种文化的衡量。据说在北宋时期,汴京人口超过百万,可以说是八世纪全球的都城。北宋重文轻武的治国方略导致文学艺术的极大繁荣。彼时的苏东坡、黄庭坚、王安石、柳永等人的诗词歌赋都为后世留下极为开阔的都市画卷。在今天读来,那些诗词虽然写于都市、描绘都市,我们的体会却是,那时的都市不等于今天的都市。从《清明上河图》中我们也能够发现,那时的汴京主体构成是河流、桥梁、船只、树木、车马……柳永在《望海潮》中所填的“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以及“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等

  景致无不是当时存在的都市核心。这些核心给我们的感受是,在那些远去的时代里,无论都市怎样繁华,无不给人心灵辽阔之感。人在彼时都市,不仅可以“吟赏烟霞”,还可以听到和看到“鼓吹助清赏,鸿雁起汀洲”。

  古人描摹的意境总让今人追慕,原因是在今天来看,那些核心已让位于钢筋水泥结构的高楼广厦。一切都变成人为。说古人的诗词充满意境,是因为那些意境本来就是当时的生活构成。人在什么样的意境中生活,描写的就是什么样的意境。不是说古人的生活就没有人为,而是那些人为始终和自然的事物紧密勾连。没有谁的心灵可以离开自然万物。丢勒曾说艺术藏身于自然之中。我们从中或能感受,在自然中生活的人和时代,从来就没有离开过自然。那时的自然不用寻找,自然时时处在人的生活当中,似乎“天人合一”既是古人的追求,也是古人事实上的生活方式。要言之,在自然中生活的古人直接导致他们在艺术中生活。生活与艺术,同时塑造了古人心灵的旷远。

  在今天,追求旷远成为现代人的精神目标之一。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工业文明形成了对地球的统治,人总是很难再感受视野的辽阔。受局限的视野导致受局限的内心。所以,如何给心灵以辽阔便是我们今天面临的重大课题。对任何人来说,心灵都需要辽阔,也能够辽阔,关键就在于我们是否能在这一意愿中真正地打开我们自身。同样是古人,给我们留下“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通过该言,老子揭示了宇宙和生活的特性,也阐述了生命的规律。亲近自然与走近自然便是任何时代都不可或缺的心灵走向。说工业统治了地球,其实是说工业统治了人的生活,但广阔的自然还在,森林还在、湖泊还在、高山还在、百花野草还在,无论已多么稀少,人类创建的村庄还在、炊烟还在、大

  地的呼吸还在……所有这些,都足以让我们进入后感受到辽阔还在。今天的都市难免给人遮蔽,因而破除遮蔽,也就取决于我们如何走向心灵

辽阔的旅途。

  编辑本书,目的便是希望每一位读者都能踏上这一旅途。

                                                          2017年9月20日凌晨



导语摘要
   《给心灵以辽阔》不拘体裁,从小说、文艺理论到诗歌,选编了刘炳琪、陈东亮、于坚、聂梦兮、马永波、聂作平、吉布鹰升、王小忠、阮登叠、汪小说、罗南、陈昌云、王大块、凌之鹤多位50、60、70、80后作家、诗人、学者的作品,文字流畅清晰,风格各具特色,文学到学术的过渡和跨越完美契合在编者的编选意图之中,显得层次立体却娓娓道来。



作者简介

主办  深圳市光明新区文化艺术发展中心


顾问  王晓华


主编  远人


编委  陈瑛  陈昌云  余巍巍  王猛


远人,1970年代出生,17岁发表处女作,创作涉足诗歌、小说、散文、评论,迄今有500余件作品散见于《大家》《花城》《钟山》《博览群书》等海内外20余家报刊。出版有长篇小说《伤害》《秘道》,随笔集《真实与戏拟》《新疆纪行》等,主编出版《21世纪的中国诗歌》。有作品入选30多种选本及年度*诗歌。现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目录
小说 



003∕刘炳琪 我是风钻手 
034∕陈东亮 火,终成灰烬 
非虚构 
051∕于坚 巴黎记 
075∕聂梦兮 我在兰斯乡下 



翻译 



089∕马永波译 依然存在的匮乏和需要 
艺术 
109∕聂作平 某人她们平乐(外一题) 
129∕吉布鹰升 以自然抵御生活的雾霾 
146∕王小忠 尕秀记 



特稿 



163∕阮登叠 从文化生态学角度看越南新诗 
光明 
177∕汪小说 名门望族 
192∕罗南 永远的“喀秋莎”(外一篇) 
197∕陈昌云 守望(组诗) 
文本与绎读 
203∕王大块 穿越绿荫的一万声鸟鸣(组诗) 
226∕凌之鹤 我要随时让生活恢复安静



内容摘要
   《给心灵以辽阔》不拘体裁,从小说、文艺理论到诗歌,选编了刘炳琪、陈东亮、于坚、聂梦兮、马永波、聂作平、吉布鹰升、王小忠、阮登叠、汪小说、罗南、陈昌云、王大块、凌之鹤多位50、60、70、80后作家、诗人、学者的作品,文字流畅清晰,风格各具特色,文学到学术的过渡和跨越完美契合在编者的编选意图之中,显得层次立体却娓娓道来。



主编推荐

主办  深圳市光明新区文化艺术发展中心

顾问  王晓华

主编  远人

编委  陈瑛  陈昌云  余巍巍  王猛

远人,1970年代出生,17岁发表处女作,创作涉足诗歌、小说、散文、评论,迄今有500余件作品散见于《大家》《花城》《钟山》《博览群书》等海内外20余家报刊。出版有长篇小说《伤害》《秘道》,随笔集《真实与戏拟》《新疆纪行》等,主编出版《21世纪的中国诗歌》。有作品入选30多种选本及年度*诗歌。现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精彩内容
 我是风钻手◎刘炳琪一
当我手扶风钻干得正欢的时候,组长张力从后面拍了拍我的肩膀,指了指外面,顺手接过了钻机。这是老式的7655型钻机,有点重。松开了手,人也轻松不少。
张力对着我的耳朵大声地喊了句什么,我没听清。狭小的坑道里,两部钻机就像两部庞大的噪声制造器,加上钻头撞击石头的声音,谁的嗓子能超过它们的分贝?但我知道张力的意思,外面有人叫我出去。
这是我第二次进入坑道。
第一次是半年前,例行公事般走马观花参观了解。师兄说得好,打坑道这种事,是战士们的事,我们当教员搞技术的,懂得原理就可以了。师兄也是这么走马观花和我一起看的。师兄来单位工作五年了,前四年一次没进过坑道。领导当然希望教员们亲临一线指导,可是,坑道里的潮湿加上蚀水横流,还有这挡不住的噪音,哪个地方待着不比这儿更好?师兄应该是关心我的,师兄不愿意进来,有师兄挡在前面,何乐不为?
但是,老主任退二线后,新来的主任不这么想,教员不亲自教练怎么能带出好的学员?好的教员应该什么都会,特别是打坑道,仅靠战士充当作业手,永远不可能带出操作一流的学员来。哪一个能干的工程兵不是脚踏实地干出来的?新来的主任姓陈,据说来院校之前当过团参谋长,凡在部队当过参谋长的人,不说管理经验有一套,也算是从能人中冒出来的能人,没几把刷子早就解甲归田了。他来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求所有年轻教员,不管你是博士还是硕士,都必须下到坑道里来,否则年底打起背包走人。能说会道的师兄没辙了,第一个换上工作服,虽然他同样出工不出力。可我不行啊,我是新人,不好好混,被打压的就将是我。好在我年轻,吃点苦受点累,是睡一场觉就好了的事情,醒了同样充满活力。更重要的是,钻机这样笨重的家伙,经过一段时间操作,我已经应付自如了。
陈主任站在坑道口,穿着笔挺的制服,一脸威严。其实,到这种地方来,跟我们一样换上工作服更好,但他是领导,谁能管得了他?也就是心里冒个泡而已。陈主任见了我,给了一个微笑,让我有些受宠若惊。他在单位很少有笑容,即使有,也从没对过我。
我敬了个礼,陈主任没有回,而是说,你看看这边上,要是由你来建幢一个学员队住得下来的教学实习楼
,你会怎么建?
简易马路从山洼里蜿蜒进来,绕过一口水塘再上坡,就到了坑道的前坪。前坪里靠山坡的一侧有幢房子,土坯房,是当年选址后由战士们垒砌而成的,一
半盖着青瓦,一半覆着稻草,十来年的工夫,风吹雨淋,已呈摇摇欲坠之势。也难怪,这么一个鸟不拉屎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