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摘要
(1)从理论上厘清农业品牌建设的内涵、发展趋势及宏观政策要求,深化品牌农业发展理论,完善农业品牌建设的理论基础和制度逻辑。(2)根据国内外文献分析、数据收集和实地调查访谈,分析江苏农业品牌强省建设现状,总结江苏农业品牌强省建设的困境,并分析问题成因;明确江苏农业品牌强省建设内在需求、现实条件,提出江苏农业品牌强省建设的发展要求。(3)总结发达国家(地区)的农业品牌建设实践和典型案例,提炼国内外发达地区的农业品牌建设先进经验。结合江苏农业品牌建设实践,借助扎根分析等探索性研究挖掘农业品牌建设的影响因素,揭示农业品牌建设的一般实现模式。(4)通过对江苏地区的调查,一手资料和二手资料相结合,分析农业品牌建设对农业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机理,从实证角度证实农业品牌建设的经济效益。(5)通过对江苏农业品牌强省建设现实条件的分析,开展推进江苏农业品牌强省建设的战略思路研究,提出以特色农产品产业融合、农业产业集群与物流业共生发展推动江苏农业品牌强省建设的战略规划总体思路。(6)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区域的农业品牌建设和发展实践提出具体发展实施方案和总体发展对策建议,促进江苏农业品牌市场竞争力的提升和农业品牌强省建设。本研究的意义:品牌化是农业现代化的标志,是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抓手,也是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刘文军,2018)。无论是经济全球化、“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的外在环境发展需求,还是国内消费结构升级、生活质量和农产品质量提升的内在环境需求(李春霞,2017),都推进了农业品牌化的进程。农业品牌建设不仅是品牌强农、乡村振兴和全面小康如期实现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农业对外贸易繁荣和打造农业特色品牌的根本策略。但由于我国农产品生产主体多、规模不足,所生产的农产品功能属性相同、差异化小(王卫卫等,2021),建设农业品牌十分困难。加之实践领域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中国农产品品牌建设面临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日益凸显(董亚宁,2021)。2022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再次指出开展农业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提升行动。可见,党和政府对于农业品牌建设给予了高度重视。农业品牌建设在当今大环境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商品简介
(1)从理论上厘清农业品牌建设的内涵、发展趋势及宏观政策要求,深化品牌农业发展理论,完善农业品牌建设的理论基础和制度逻辑。(2)根据国内外文献分析、数据收集和实地调查访谈,分析江苏农业品牌强省建设现状,总结江苏农业品牌强省建设的困境,并分析问题成因;明确江苏农业品牌强省建设内在需求、现实条件,提出江苏农业品牌强省建设的发展要求。(3)总结发达国家(地区)的农业品牌建设实践和典型案例,提炼国内外发达地区的农业品牌建设先进经验。结合江苏农业品牌建设实践,借助扎根分析等探索性研究挖掘农业品牌建设的影响因素,揭示农业品牌建设的一般实现模式。(4)通过对江苏地区的调查,一手资料和二手资料相结合,分析农业品牌建设对农业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机理,从实证角度证实农业品牌建设的经济效益。(5)通过对江苏农业品牌强省建设现实条件的分析,开展推进江苏农业品牌强省建设的战略思路研究,提出以特色农产品产业融合、农业产业集群与物流业共生发展推动江苏农业品牌强省建设的战略规划总体思路。(6)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区域的农业品牌建设和发展实践提出具体发展实施方案和总体发展对策建议,促进江苏农业品牌市场竞争力的提升和农业品牌强省建设。本研究的意义:品牌化是农业现代化的标志,是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抓手,也是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刘文军,2018)。无论是经济全球化、“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的外在环境发展需求,还是国内消费结构升级、生活质量和农产品质量提升的内在环境需求(李春霞,2017),都推进了农业品牌化的进程。农业品牌建设不仅是品牌强农、乡村振兴和全面小康如期实现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农业对外贸易繁荣和打造农业特色品牌的根本策略。但由于我国农产品生产主体多、规模不足,所生产的农产品功能属性相同、差异化小(王卫卫等,2021),建设农业品牌十分困难。加之实践领域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中国农产品品牌建设面临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日益凸显(董亚宁,2021)。2022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再次指出开展农业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提升行动。可见,党和政府对于农业品牌建设给予了高度重视。农业品牌建设在当今大环境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简介
徐静,女,博士,副教授,河南潢川人,中共党员,主要研究兴趣为农产品有效供给、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机制设计。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基金等省级及以上科研项目4项,其他项目10余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项目4项,获省哲学社会科学一等奖1项,市哲学社会科学决策咨询特别奖1项,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三等奖1项,省智库研究与决策咨询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其他奖项若干。指导学生曾获扬州大学优秀本科毕业论文1项、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校银奖1项、三创赛校三等奖1项。
目录
章引言
节研究背景、目的和思路
第二节农业品牌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第三节农业品牌建设功效的再思考
第四节国内外农业品牌相关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第二章农业品牌建设的学理性阐释
节农业品牌的内涵
第二节农业品牌建设的理论基础
第三节农业品牌建设的宏观要求
第四节农业品牌建设的制度逻辑
第三章江苏农业品牌建设的现状、问题和发展要求分析
节江苏农业品牌建设现状
第二节江苏农业品牌建设的典型案例
第三节江苏农业品牌强省建设深层问题
第四节江苏农业品牌建设问题的成因分析
第五节江苏农业品牌强省建设的发展要求分析
第四章
国内外发达地区农业品牌建设典型案例和先进经验
节区域农业产业品牌
第二节区域农业形象品牌
第三节农业企业品牌
第四节农产品品牌
第五节案例总结及启示
第五章农业品牌建设的影响因素及实现模式分析
节数据来源
第二节农业品牌建设影响因素扎根分析
第三节农业品牌建设的实现模式分析
第四节农业品牌建设的优质优价策略分析
第五节结论与启示
第六章品牌建设对农业企业经营绩效影响的实证分析
节品牌视角下农业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二节品牌承诺对农业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机理分析
第三节结果分析
第七章推进江苏农业品牌强省建设的战略思路及对策研究
节指导思想
第二节基本原则
第三节重点目标
第四节关键举措
第五节发展路径
第六节推进江苏农业品牌强省建设的对策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1)从理论上厘清农业品牌建设的内涵、发展趋势及宏观政策要求,深化品牌农业发展理论,完善农业品牌建设的理论基础和制度逻辑。(2)根据国内外文献分析、数据收集和实地调查访谈,分析江苏农业品牌强省建设现状,总结江苏农业品牌强省建设的困境,并分析问题成因;明确江苏农业品牌强省建设内在需求、现实条件,提出江苏农业品牌强省建设的发展要求。(3)总结发达国家(地区)的农业品牌建设实践和典型案例,提炼国内外发达地区的农业品牌建设先进经验。结合江苏农业品牌建设实践,借助扎根分析等探索性研究挖掘农业品牌建设的影响因素,揭示农业品牌建设的一般实现模式。(4)通过对江苏地区的调查,一手资料和二手资料相结合,分析农业品牌建设对农业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机理,从实证角度证实农业品牌建设的经济效益。(5)通过对江苏农业品牌强省建设现实条件的分析,开展推进江苏农业品牌强省建设的战略思路研究,提出以特色农产品产业融合、农业产业集群与物流业共生发展推动江苏农业品牌强省建设的战略规划总体思路。(6)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区域的农业品牌建设和发展实践提出具体发展实施方案和总体发展对策建议,促进江苏农业品牌市场竞争力的提升和农业品牌强省建设。本研究的意义:品牌化是农业现代化的标志,是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抓手,也是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刘文军,2018)。无论是经济全球化、“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的外在环境发展需求,还是国内消费结构升级、生活质量和农产品质量提升的内在环境需求(李春霞,2017),都推进了农业品牌化的进程。农业品牌建设不仅是品牌强农、乡村振兴和全面小康如期实现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农业对外贸易繁荣和打造农业特色品牌的根本策略。但由于我国农产品生产主体多、规模不足,所生产的农产品功能属性相同、差异化小(王卫卫等,2021),建设农业品牌十分困难。加之实践领域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中国农产品品牌建设面临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日益凸显(董亚宁,2021)。2022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再次指出开展农业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提升行动。可见,党和政府对于农业品牌建设给予了高度重视。农业品牌建设在当今大环境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主编推荐
徐静,女,博士,副教授,河南潢川人,中共党员,主要研究兴趣为农产品有效供给、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机制设计。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基金等省级及以上科研项目4项,其他项目10余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项目4项,获省哲学社会科学一等奖1项,市哲学社会科学决策咨询特别奖1项,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三等奖1项,省智库研究与决策咨询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其他奖项若干。指导学生曾获扬州大学优秀本科毕业论文1项、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校银奖1项、三创赛校三等奖1项。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