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开发票 欢迎书友选购 正版全新图书
¥ 13.85 3.3折 ¥ 42 全新
仅1件
作者罗云天
出版社沈阳出版社
ISBN9787544178174
出版时间2017-0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2元
货号24184584
上书时间2024-12-23
前 言
位于我国东北的中心城市沈阳,古称盛京、奉天,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2300年建城史,素有“一朝发祥地,两代帝王都”之称。沈阳还是中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有着“共和国长子”和“共和国总装备部”的美誉,曾为新中国创造过上百个工业和科技。这座历史悠久的综合枢纽城市近年还先后获得“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及“联合国生态示范城”的美名。2013年,沈阳市被地产权威机构认定为中国新一线城市。目前,沈阳正在向国家中心城市的目标迈进,与此同时,沈阳的文化建设正如初升的太阳,方兴未艾。辽金文化、清文化、奉系民国文化、红色文化、工业文化、生态休闲文化在此交相辉映,构成了这里特殊的文化符号。这里,是东北亚有文化底蕴的地方。
然而,很多沈阳人目前却存在着一种奇怪的文化病症,那就是文化不自信。
我曾不止一次听朋友说过“沈阳这个地方没什么文化”,我不愿意用“说沈阳没文化是你们没文化”这句话来打击这个群体,但这个论断确实令人匪夷所思。为什么?也许是一些人进入俗世已久,热情已经消退了,没有了当年那份激情;也许是他们从来就没有真正了解过沈阳的文化底蕴。当然,这也反映了一种文化本身所存在的问题,就是我们的生活中缺乏一些文化元素,或者说缺少发现文化的眼光。当今社会存在的一些价值观与传统文化格格不入,这种价值观的目的是赚更多的钱,让自己更成功,去喝各种心灵鸡汤拼命地为自己披上标示着“成功”二字的皇帝新装。
一座城市失去了记忆,既没有了历史,也就没有了文化。而一个人失去了关于文化的信念,也就失去了活力和创造力,也就没有了主见和独立的思想。
犹如辉山的毓秀伟岸,恰似浑河的奔腾咆哮,沈阳的历史记忆时而静美,时而峥嵘。静美,记忆着横贯古今的光辉的历史节点;峥嵘,记忆着盛京、奉天与沈阳历代城市的光荣与梦想,以及不屈与抗争。
而拥有文化信念的人,做什么都会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即便面对复杂的外部环境,也会攻坚克难、锐意进取,因为在这种卓越能力的背后,其源头是一种能够战胜自我,实现归零起航的力量。
把自己的文化信念和沈阳悠久的历史文化相结合,你将从这种深厚的底蕴中汲取到无尽的能量,找到属于你自己的追梦的力量。本书将引领读者去获取这种独特的心灵力量。
盛京—奉天—沈阳,名称的变换见证了一座城市历史与文化的变迁。今天的沈阳与清皇城盛京、民国远东大都会奉天究竟是怎样的传承关系?
《穿越奉天秘境》以“还原”为前提,以“穿越”为工具,以盛京皇城、奉天满铁附属地、奉天商埠地及盛京关厢区域内主要街道为叙述脉落,以现存的和已经消失的沈阳历史建筑为坐标系,围绕历史上曾星罗棋布城市各处的重要历史建筑及发生在这些建筑中的历史及传说进行重点叙述,对每一个地点的变化进行今昔对比,利用人类丰富的想象力,实现跨时空对话,讲述独特的、不为人所知的沈阳城市文化,以头脑风暴的方式为人们带来全新的感受。
罗云天,中国沈阳人,硕士,辽宁省土木建筑学会理事,历史建筑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盛京文华文化工作室负责人,建筑工程师,从事沈阳地域文化独立研究十余年,为沈阳市作协会员、沈阳市文物保护协会会员。自2014年至今共举办沈阳历史文化讲座、走读历史建筑等公益活动八十余场,先后参与电视台、报社、网络媒体文保及文化相关宣传十余次。2014年年底为中山路西段临街面临拆迁的历史建筑进行呼吁,为该段建筑的保护做出了相应的贡献。2016年,参与沈阳市首次历史建筑普查工作。
盛京—奉天—沈阳,名称的变换见证了一座城市历史与文化的变迁。今天的沈阳与清皇城盛京、民国远东大都会奉天究竟是怎样的传承关系?
《穿越奉天秘境》以“还原”为前提,以“穿越”为工具,以盛京皇城、奉天满铁附属地、奉天商埠地及盛京关厢区域内主要街道为叙述脉落,以现存的和已经消失的沈阳历史建筑为坐标系,围绕历史上曾星罗棋布城市各处的重要历史建筑及发生在这些建筑中的历史及传说进行重点叙述,对每一个地点的变化进行今昔对比,利用人类丰富的想象力,实现跨时空对话,讲述独特的、不为人所知的沈阳城市文化,以头脑风暴的方式为人们带来全新的感受。
罗云天,中国沈阳人,硕士,辽宁省土木建筑学会理事,历史建筑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盛京文华文化工作室负责人,建筑工程师,从事沈阳地域文化独立研究十余年,为沈阳市作协会员、沈阳市文物保护协会会员。自2014年至今共举办沈阳历史文化讲座、走读历史建筑等公益活动八十余场,先后参与电视台、报社、网络媒体文保及文化相关宣传十余次。2014年年底为中山路西段临街面临拆迁的历史建筑进行呼吁,为该段建筑的保护做出了相应的贡献。2016年,参与沈阳市首次历史建筑普查工作。
前 言
位于我国东北的中心城市沈阳,古称盛京、奉天,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2300年建城史,素有“一朝发祥地,两代帝王都”之称。沈阳还是中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有着“共和国长子”和“共和国总装备部”的美誉,曾为新中国创造过上百个工业和科技。这座历史悠久的综合枢纽城市近年还先后获得“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及“联合国生态示范城”的美名。2013年,沈阳市被地产权威机构认定为中国新一线城市。目前,沈阳正在向国家中心城市的目标迈进,与此同时,沈阳的文化建设正如初升的太阳,方兴未艾。辽金文化、清文化、奉系民国文化、红色文化、工业文化、生态休闲文化在此交相辉映,构成了这里特殊的文化符号。这里,是东北亚有文化底蕴的地方。
然而,很多沈阳人目前却存在着一种奇怪的文化病症,那就是文化不自信。
我曾不止一次听朋友说过“沈阳这个地方没什么文化”,我不愿意用“说沈阳没文化是你们没文化”这句话来打击这个群体,但这个论断确实令人匪夷所思。为什么?也许是一些人进入俗世已久,热情已经消退了,没有了当年那份激情;也许是他们从来就没有真正了解过沈阳的文化底蕴。当然,这也反映了一种文化本身所存在的问题,就是我们的生活中缺乏一些文化元素,或者说缺少发现文化的眼光。当今社会存在的一些价值观与传统文化格格不入,这种价值观的目的是赚更多的钱,让自己更成功,去喝各种心灵鸡汤拼命地为自己披上标示着“成功”二字的皇帝新装。
一座城市失去了记忆,既没有了历史,也就没有了文化。而一个人失去了关于文化的信念,也就失去了活力和创造力,也就没有了主见和独立的思想。
犹如辉山的毓秀伟岸,恰似浑河的奔腾咆哮,沈阳的历史记忆时而静美,时而峥嵘。静美,记忆着横贯古今的光辉的历史节点;峥嵘,记忆着盛京、奉天与沈阳历代城市的光荣与梦想,以及不屈与抗争。
而拥有文化信念的人,做什么都会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即便面对复杂的外部环境,也会攻坚克难、锐意进取,因为在这种卓越能力的背后,其源头是一种能够战胜自我,实现归零起航的力量。
把自己的文化信念和沈阳悠久的历史文化相结合,你将从这种深厚的底蕴中汲取到无尽的能量,找到属于你自己的追梦的力量。本书将引领读者去获取这种独特的心灵力量。
序
沈阳是辽宁省省会城市,是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东北地区的中心城市,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是一座现代化的都市,又是一座文明古城。今日沈阳,高楼林立,五光十色,尽显现代大都市景象。与此同时,其中又蕴藏着诱人的古迹和美丽的传说。
现代化的都市,并不意味着城市中的建筑都是当代的成果,恰恰相反,传统与当代共同构成了现代化城市的标志与性格。
城市是历史的积淀,是自它形成那一天开始至今整个形成过程的记录。除去那些被震灾摧毁重建、那些择址垦荒修造的新城,大多城市都是从它形成伊始逐渐累积建设起来的。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共同构筑着城市的空间、机理、形态,它所体现的正是这样一个漫长的生长过程。因此,城市不仅是物质的,也是文化的、是有生命的,这正是一座城市的魅力所在。通过对城市建筑的盘点,就可以了解它的历史、它的现在,也可以展望它的未来。
城市是活的史书。时间飞逝,一代代人、一代代事以及那些流芳百年的传说,伴随着他们曾经生活过的环境、他们曾经寄予生存的建筑并未随其人与我们隔世,仍存在于我们的身边,仍旧那样鲜活。正是这些建筑,将那些传奇的、英烈的、感人的、悲壮的历史故事娓娓道来,并重新展现在我们的生活之中。它们留给我们太多的记忆、太多的骄傲、太多的辛酸、太多永远不能割舍的情怀。
建筑是城市直观、普遍意义的形象代言。无论我们去过多少城市——国内还是国外——它们留给我们深刻、直观的印象是什么呢?建筑,无疑是建筑。要认识、理解一座城市,便捷的方式就是去了解城市中的建筑,对它们的印象往往也就形成了我们对这座城市的印象。因为它们构成了城市今天的主要空间与形象,而在它们的背后,又蕴藏着城市丰富的历史与内涵。
沈阳,这座由于位居“沈水”之阳而得名的城市,至今已有2300年的历史。悠久的历史、复杂的社会背景,造就了现存沈阳建筑的特殊性和多样性。
沈阳古代建筑从属于中华建筑体系,具有中国传统木构建筑的共性,同时又具有关外民族性与地域性的特点——来自满族文化的影响,也来自对本地区建筑体系(特别是辽、金建筑)的传承。正是中华民族不同地域的多种文化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中华建筑文明。
近代,由于沈阳受到外国(特别是日本)和本土(主要是奉系)势力的双重作用,在西风东渐的过程中又体现出与中国其他地区不同的发展特征——东洋化、西洋化与本土化多重影响的显著作用。因此,沈阳近代建筑具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和形成特色。
从建筑的角度看沈阳古城及沈阳的历史建筑,有几个方面的特点:
,沈阳城的鲜明特色。她是汉族文化与满族文化相互融合铸就而成的一座城市。这种融合,不是两种文化的简单叠拼,而是体现着满汉各自鲜明的建城特点和典型的文化特征。
沈阳城是汉族文化特点和满族文化特点都非常突出的一座城市,对它的空间结构的认知、保护和强调是十分重要的。
第二,关东传统文化的载体。东北是一个界域非常鲜明的地区,东北传统建筑具有独特的关东建筑文化特点。东北地区寒冷的气候条件、特殊的历史环境和多民族的融合文化造就了沈阳古城及其建筑与关内的明显区别。又鉴于历史上东北与中原之间被一关所隔而形成的相对独立性,辽沈地区建筑的构造做法、营造技术、建筑形式也与中原的制式做法有所区别。
第三,中西文化融合的近代建筑。沈阳的近代建筑在城市中占有相当比例,这也是历史文化名城内涵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沈阳近代建筑受国外势力和本土势力两个强势的共同作用,更多地将中西方文化紧密融合,而区别于其他地区对西方建筑“移植”式接受的一类做法,体现着外来影响本土化的典型过程与结果。
直至今日,沈阳近代所形成的道路结构系统和大量的近代建筑仍控制着当代沈阳城的空间格局和城市风貌。从这个角度上说,沈阳的近代城市与近代建筑更具有特殊的特色和价值。
第四,闻名中外的工业城。沈阳的工业文明也是构成城市文化形象的重要特点之一。工业对沈阳城市来说有着重大的意义。大量于近代建成的工业建筑,其数量之庞、规模之大、种类之多,在国内外都是的,它们记载着沈阳的工业发展史,也是中国工业的缩影。
生活在塞外黑土地上的中华儿女,以他们聪敏的智慧、勤劳的双手创造着华夏的北国风光,铸就了博大精深的传统建筑文明。这座积聚着光辉历史的城市以及城市中众多的历史建筑是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是奉献给全人类的珍奇遗产。
这本书实际上是一本以走读为线索,教给我们如何阅读沈阳城的讲义。本书作者满怀对家乡的深情,帮助大家认识和读懂沈阳城市的历史与今天。而我们,则应该以满腔的热血去呵护这座城市、建设这座城市,使她更加动人、更加辉煌,乃是“上天”赋予我们的崇高职责。
陈伯超
2016年11月
媒体评论
1.沈阳日报
本书地域特征鲜明,知识解读精细,语言明白晓畅,将“建筑就是活的历史”生动地展现出来。整本书集美观与知识于一体,对了解沈阳老建筑及城市历史文化多有助益。
——《沈阳日报》 [5]
2019年5月25日,FM97.5辽宁交通广播主持人阿宝甜美的声音,如约在沈城上方响起。
“唐的这本书是——”
“《盛京秘境》。”
唐纪文,北大纵横管理咨询集团资深合伙人、副总裁。
他表示,作为沈阳的新移民,通过看这本书,他增加了对沈阳的好感,也激发了其对沈阳的责任感。
他说,这本书以时间为主线,一个区域一个区域地讲,但是这里面可挖掘的东西太多了。相信大多数沈阳人不知道,沈阳原来里面藏着这么多宝贝。
他对本书的推荐语是:
越了解沈阳,越爱沈阳,越为自己是沈阳人而自豪,越想为沈阳的发展和振兴而努力。
图书荣誉
2017年,随着《穿越盛京秘境》初版的新书发布,在古老的沈阳城掀起了一阵“穿越盛京秘境”热潮。该书先后被沈阳市委宣传部及沈阳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列为需特别提供的历史文献书籍,被沈阳档案局、辽宁省图书馆、沈阳市文化宫图书馆、沈阳化工大学图书馆、皇姑区图书馆收为馆藏图书,被沈阳市出租车行业工会列为模范司机读物,被辽宁省土木建筑学会、沈阳市文物局考古研究所列为会议用书。作为宣传沈阳的代表性图书,参加法国驻沈阳总领事馆文化教育合作处主办的“城市会说话”主题交流活动,受到法国驻沈阳文化领事李岚女士及法国朗斯-列万地区“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