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驱之死——陈独秀的晚年岁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先驱之死——陈独秀的晚年岁月

可开发票 欢迎书友选购 正版全新图书

16.19 3.9折 42 全新

仅1件

江西南昌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宝明

出版社华文出版社

ISBN9787507541236

出版时间2014-03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2元

货号23439986

上书时间2024-12-23

思源汇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陈独秀,就触摸到的人物而言,我们欣赏的是他的作为政治家和革命家的失败,那是一种悲壮的美!他的性情气质决定他在20世纪上半叶那场改变中华民族命运的革命历程中立下块界碑。不过,我们又为他没能释放文化和思想的能量而惋惜。我们愿意将这种欣赏和惋惜的心情,连同读者诸君的反射一同留给后知后觉!去追随历史记忆的念头。
  陈独秀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并且担任了至第五届中共中央息书记的职务。 我们选择这么一个历史人物来表达一种感觉,在很大程度上是出于这样一种缠绵的思绪和忐忑的思索。他是二十世纪书生革命家里的鲜明个体,对他的认知,不该是简单的对历史个案的研究。他的历史就是那一代甚至几代知识人的另一半。书生革命家的悲剧情怀尽在其中。而本书选择主人公的晚年岁月这人生断面作为运作内容,又尽情地展现了所谓的风云气和儿女情。一个活生生的对象,一段可以触摸的历史,不是在演绎历史,而是在说你,说我。

作者简介
张宝明,1985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 1995年获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武汉大学博士后,现任洛阳师范学院副院长。从事20世纪中国文学与思想文化研究、20世纪中国诗学研究,以中国近现代文学与思想史研究见长。出版学术专著6部。主编教材多部。获省部级项目3项;省社科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2001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2005年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主持完成了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等多项课题。


目录
第一章:由“总书记”到反对派
第二章:身处艰难气若虹
第三章:囚室中的老学究
第四章:孤愤的囚徒
第五章:自由与彷徨
第六章:沧海横波一独舟
第七章:孤独无奈入陪都
第八章:穷困潦倒老书生
第九章:西风残照鹤山坪

内容摘要
陈独秀,就触摸到的人物而言,我们欣赏的是他的作为政治家和革命家的失败,那是一种悲壮的美!他的性情气质决定他在20世纪上半叶那场改变中华民族命运的革命历程中立下块界碑。不过,我们又为他没能释放文化和思想的能量而惋惜。我们愿意将这种欣赏和惋惜的心情,连同读者诸君的反射一同留给后知后觉!去追随历史记忆的念头。
  陈独秀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并且担任了第一至第五届中共中央息书记的职务。 我们选择这么一个历史人物来表达一种感觉,在很大程度上是出于这样一种缠绵的思绪和忐忑的思索。他是二十世纪书生革命家里的鲜明个体,对他的认知,不该是简单的对历史个案的研究。他的历史就是那一代甚至几代知识人的另一半。书生革命家的悲剧情怀尽在其中。而本书选择主人公的晚年岁月这人生断面作为运作内容,又尽情地展现了所谓的风云气和儿女情。一个活生生的对象,一段可以触摸的历史,不是在演绎历史,而是在说你,说我。

主编推荐
张宝明,1985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 1995年获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武汉大学博士后,现任洛阳师范学院副院长。从事20世纪中国文学与思想文化研究、20世纪中国诗学研究,以中国近现代文学与思想史研究见长。出版学术专著6部。主编教材多部。获省部级项目3项;省社科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2001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2005年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主持完成了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等多项课题。


精彩内容
一个生来就与世界抵牾不调的人,他以他洗炼的诚实,让人感觉怪癖;他以他无饰的执著,让人感觉孤傲。他在理想主义的领域里不断地猎取,又不断地抛弃,他似乎在八方树敌,而终于四面楚歌。他在努力与已被他抛弃的势力对峙着,但每当深自内省时,一种挥之不去的孤凄便时时袭上脆弱的心。
  毕竟已身陷囹圄,“虎落平川”、“龙困沙滩”的自伤也常常搅得他夜难成眠。渴望短兵相接,而今鞭长莫及,在理想与现实严重错位的迷茫中,他钻进了故纸堆,但这并非是疗救心灵饥渴的良方,以麻痹抑制苦痛,而麻痹过后苦痛更甚。当他力举政事而难以有果时,当他蓦地感觉到,自己曾深爱的文学,也在这种复杂的心境下变得索然寡味时,他一时竟想不起还有什么能重新激活自己濒临枯竭的兴趣。
  老之将至,前路茫茫。
  被捕成囚后,已经有一部分旧友,杳无音讯、不再来往了,但也有许多的友朋及学生赶来看望,他在欣慰之情轻拂心空时,又对那些因故不能来探询的人时时怨愤,“多病故人疏”的凄清感觉也常常笼罩于心。
  他需要询慰,纵然那种询慰里并不包含着他所期待的理解,他的这种深沉的渴求,常使他表现出无端的敏感。
  他不禁想到了在大革命失败的白色恐怖里,有一件令他尴尬而无奈的事。当时,《新青年》《每周评论》等被列为禁书,印行这些书的亚东图书馆险遭查封,为免遭厄运,图书馆主人忍痛将所印之书几乎焚烧殆尽,并决定将家从鸿祥里搬到温州路,此时,准备搬家的陈独秀闻知,想与亚东图书馆同搬一处,不料他的好友、图书馆的经理汪孟邹却对他说:“仲甫,你不要再去了。我老实告诉你,我的老太婆常说:‘不能再来了!怕人呵!他还要来,我要吓得爬屋走了!’还有我的老嫂嫂,要吓死了!”后他苦涩地对陈独秀笑笑说:“还是我有时来看看你的好。”为了不让朋友的事业与家庭因为自己而遭受劫难,他将住所搬到了别处,无可奈何的汪孟邹倒深感愧疚,总时时找到陈独秀,细商出版新书事宜。
  他知道老友汪孟邹的为人,他对故人的这种无奈选择很是理解,但在这种情形之下想起此事也是自己始料未及的。
  1932年10月31日,北京大学校长蒋梦麟带着礼品来到了江宁地方法院,故人的探视使陈独秀宽慰了许多,这对于“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的他,与其说是一种不以时移势转的崇敬,不如说是一种超越困厄的理解。陈独秀与蒋梦麟谈论着数十年沧桑的北大,交换着对时局的认知,投机中又难免有意见相左。临行,蒋梦麟将随身带来的几部小说及一些其它书籍赠送给了陈独秀。这是他精心挑选的文学作品,希望以此能为陈独秀消磨狱中枯燥寂寞的时光。
  枯燥与寂寞需要打发排遣,但蒋梦麟这种实现愿望的方式对于此时的陈独秀来说是多么的不合适!如果对于有着恬适自然心境的人,这的确不失为苦心良谋。
  陈独秀自有他解脱自我的方式,他在单调与枯燥的胁迫下逆寻。激进的个性、士人的悲情,以枯燥抵抗枯燥便成了的选择——他沉入到文字学的研究中去了。

   但是,蒋梦麟的来访,也成了密切关注陈独秀的中共方面新闻的主要内容。11月21日,《红色中华》(第41期)以《陈独秀取消派》《叛党!反共!》为标题,报道了蒋梦麟与陈独秀的谈话,并在评论中说:“陈独秀叛党以后,投降到资产阶级去当走狗,充‘反共’先锋,这个我们并没有诬蔑他,他的老同事蔡元培、蒋梦麟都替他老实不客气的说了出来,这就叫取消派”。

   ……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