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开发票 欢迎书友选购 正版全新图书
¥ 14.69 3.7折 ¥ 39.8 全新
仅1件
作者王瑶
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59430182
出版时间2019-09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39.8元
货号27942373
上书时间2024-12-17
作为《亲密育儿百科》的践行者,他真诚地向我们分享了育儿实践中的惊喜与遗憾,毫不遮掩地谈论“亲密育儿法”对父亲参与育儿的价值的忽视,从新的维度探索父子关系。这是一位父亲所写,专门针对0到4岁孩子的育儿笔记,以笔记形式、真实地记录养育孩子的历程,同时探讨了包括孩子性、抱子禅、依恋理论等育儿理念,展开了对恩、爱、家、人、生命、自然等文化概念的深入思考。围绕“教育成人是让他去陪伴孩子,并在这个过程中接受孩子的教育”这一观点,讲述父亲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地位。本书还通过描述孩子在西双版纳的一家森林幼儿园学习的经历,深入探索了幼儿园对幼儿教育、家长教育、社区教育,乃至整个社会建设的独特意义与价值,为幼儿园的经营管理找到了新角度,打开了新视野。
王瑶
曾任泰国正大集团董事长特别助理,厦门金旸集团战略长等职。《中国产经新闻》《中国企业报》专栏作家,先后出版《打败麦肯锡》《文化聚力》等著作。
现为资深企业战略与文化咨询顾问,致力于以企业为平台展开面向社会的教育工作。
自序:一场从“爱”到“亲”的双向教育
PART 1珠海2014年1月—2015年1月
2014年
1月2日 努力对得起一份信任
1月26日 父子关系的几种模式
2月20日 珍惜这样的机会
3月2日 战胜肠绞痛9
3月6日 感恩孩子10
3月9日 我们不过是受“生命”所托13
3月23日 回到爱的怀抱17
3月25日 让孩子以自己的方式成长18
4月11日 一个非理性的父亲20
5月4日 爱是恒久忍耐21
5月12日 快乐的源泉23
5月24日 做一个旁观者25
5月26日 真正不安的是你自己29
6月7日 重获爱的启蒙32
6月15日 正确对待辅食35
6月24日 全空间育儿37
7月2日 半岁的意义41
7月5日 教育的开始43
7月7日 父亲的自我成长45
……
PART 2厦门2015年1月—2017年4月
2015年
1月7日 做个内心柔软的爸爸73
2月13日 对爸爸的依恋74
2月20日 只有一种恩77
3月22日 听话的阶段77
4月18日 进入二胎时代79
5月1日 善解人意的宝宝81
5月16日 多陪陪孩子83
6月14日 注意自己的言行84
6月19日 惜字如金85
7月5日 爱的交流86
8月5日 爱和信任的基础87
8月17日 孩子的本能90
10月4日 恩之的四大娱乐92
10月12日 儿童意识的发展95
11月10日 月亮姐姐的香蕉101
12月2日 得女乐之103
12月15日 抱在头三天,在家照蓝光105
12月28日 孩子这么小,我想多抱抱109
2016年
1月20日 二孩父母的体验112
1月28日陪娃睡觉三步曲114
2月12日“抱子禅”115
2月18日生命教育118
2月19日陪伴是有价值的财富120
3月2日论爸爸更适合抱小孩125
3月18日爱的双向教育127
3月19日适合中国人的“抱子禅”132
3月31日这棵树在跳舞,童心说136
4月2日二孩问题的社会学思考140
……
2017年
1月2日哥哥三岁,我的依恋育儿法199
1月8日关注孩子的心理205
1月13日成长需要他者207
1月18日爱的三方共赢209
1月30日孩子的词汇来源214
2月4日孩子是成人之父218
2月23日自我中心的误区220
3月5日潮汕行,文化的神奇222
3月22日租房记,社区的真正含义225
4月11日慢慢走,缓缓归228
PART 3昆明2017年5月—2017年8月
5月16日入园困难235
5月23日情绪爆发237
5月30日如何选择童书238
6月9日游戏的真正目的242
6月12日有趣的性格差异244
6月25日可怕的肠套叠246
7月17日王父四迁:去西双版纳248
8月2日孩子是他自己生命的主人251
8月16日父亲育儿:爱的双向投资252
PART 4西双版纳2017年8月—2018年1月
8月24日森林里有座幼儿园259
8月28日哥哥对妹妹的影响262
9月2日家长是需要学习的264
9月6日幼儿园的自然教育269
9月15日幼儿园的音乐教育272
9月22日逛菜场的乐趣273
10月7日不同的语言能力274
10月9日成长的代价276
10月17日幼儿园的生活教育278
10月20日幼儿园的教师角色280
10月27日幼儿园与社区教育282
……
2018年1月2日亲·爱育儿法:育儿就是育己313
代后记:清迈游学记321
作为《亲密育儿百科》的践行者,他真诚地向我们分享了育儿实践中的惊喜与遗憾,毫不遮掩地谈论“亲密育儿法”对父亲参与育儿的价值的忽视,从新的维度探索父子关系。这是一位父亲所写,专门针对0到4岁孩子的育儿笔记,以笔记形式、真实地记录养育孩子的历程,同时探讨了包括孩子性、抱子禅、依恋理论等育儿理念,展开了对恩、爱、家、人、生命、自然等文化概念的深入思考。围绕“教育成人是让他去陪伴孩子,并在这个过程中接受孩子的教育”这一观点,讲述父亲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地位。本书还通过描述孩子在西双版纳的一家森林幼儿园学习的经历,深入探索了幼儿园对幼儿教育、家长教育、社区教育,乃至整个社会建设的独特意义与价值,为幼儿园的经营管理找到了新角度,打开了新视野。
王瑶
曾任泰国正大集团董事长特别助理,厦门金旸集团战略长等职。《中国产经新闻》《中国企业报》专栏作家,先后出版《打败麦肯锡》《文化聚力》等著作。
现为资深企业战略与文化咨询顾问,致力于以企业为平台展开面向社会的教育工作。
3月2日论爸爸更适合抱小孩
时间真快,妹妹已经3个月了。辞职在家,我有更多的时间陪恩之,也有更多的时间抱乐之,也总算是有机会真正地展开对妹妹的观察。
妹妹和哥哥一样是高需求宝宝,特别是白天,基本不落床睡,需要一直抱着睡,这样一来我们两个人带两个孩子的确比较辛苦一些。对于为什么有的婴儿特别喜欢抱着睡觉,我分析,可能是他们需要一种紧紧连接的感觉。婴儿(特别是4个月以下的新生儿)有独特的神经反射,在睡觉时常常会突然因一点点声音就伸直双臂或者伸直双腿,医学上把这种现象叫作“莫罗反射或惊跳反射”。这样的反射会让新生儿睡觉很不踏实,而大人的温暖舒适的怀抱能有效给予他们安全感。
我观察到,当我把看上去已经熟睡的妹妹放到床上,让她独自一个人躺在床上时,她的身体处于舒展状态,同时也处于一种无拘无束的“空”的状态。当她再一次出现惊跳反射,伸展手脚时触碰到的是“空无一物”而不是抱着她的爸爸或妈妈温暖而有弹性的身体,这样一种“空”的触感一定很容易让她感觉失去依靠,从而生出一种与亲密的父母失去联系的不安全感。
想想我们自己就可以理解——有谁会在毫无安全感的处处充满危机的环境下安心踏实地睡着呢?如果由我们抱着她入睡,当她的身体突然因惊跳而伸展时,首先触碰到的是爸爸妈妈的身体,那熟悉的温暖且有弹性的触感一定会给她带去莫大的安慰。如果这个时候抱着她的人能再回应以更紧一点的拥抱和轻柔的拍打抚摸,那么感受到满满的安全感的她就可以继续安稳地睡去。
不过,同样是拥抱,妹妹与同龄的哥哥相比,互动性更强。你抱着她的时候,她的眼睛盯着你,用很生动的表情咿呀咿呀地和你说半天(记得以前抱哥哥时,他总是安安静静的,要么安静地睡觉,要么安静地观察)。今天我抱着妹妹,她就这么一直深情地看着我,嘴里“哦哦哦”,我也“哦哦哦”,父女俩很热烈地“聊”了半个小时——与这样的小生命的对话,真的可以让你觉得内心幸福满满。
总的来看,3个月大的妹妹和当初的哥哥一样,好像更喜欢我抱,他们在我的怀抱里也更容易睡着。
我觉得单就抱孩子而言,父亲其实是比母亲更适合的。很多专家常说,在育儿问题上,父亲不能代替母亲的就是哺乳。但也正因为这一点,孩子躺在妈妈怀里,就如同躺在食物堆里,总是想吃,反而睡不踏实。
我认为,爸爸更适合抱孩子。《西尔斯育儿经》这本书里也写道:“实际上,就胸前孩子依偎的地方来说,父亲比母亲要有优势,因为父亲的‘音箱’结构振动得更明显一些,宝宝在头上能够感觉到这种振动。”
在我看来,无论采用哪种抱孩子的姿势,父亲都比母亲更有优势:
当我们竖抱时,以胸为靠,这就是如西尔斯所说,父亲胸腔这个“音箱”发出的声音,更为浑厚,更适合宝宝睡觉。
当我们横抱时,以臂为枕,父亲的手臂无疑更宽,更适合作为孩子睡觉的枕头。
当我们侧抱时,以肚为垫,父亲有些肉的小肚子,更适合作为孩子睡觉的床垫。
当我们朝前抱或者飞机抱时,都是以一掌托胸,一掌托肚,一方面需要手腕有力量,一方面需要用手心传递温暖。这个时候也一定是手臂更强壮,手掌更宽阔的父亲更为适合。
同时,当需要通过抱着孩子,一颠一颠地小跑,来让孩子尽快睡着的时候,男性的腰力和腿力也无疑更有优势。对于五音不全,记不住一首歌词的我来说,哼出轻柔动听的摇篮曲可能会有些难度,但我近发明了一招,就是利用音符中1和5押韵的特点,以它们为韵脚,瞎编一些调调,以机械地重复的方式,抱着妹妹,边唱边拍边小跑——往往在我们家客厅小跑上二三十圈,妹妹就被我用这招笨办法晃睡着了。
另外,男性体积通常比女性更大,产生热量比妈妈要多,加上身形比妈妈更宽广,当我们抱着孩子的时候,他们好像真正躺在一张加宽加厚的豪华版的温床里,当然会更舒服了。妈妈多次反映,当我把抱了一段时间的哥哥或妹妹交到她手里的时候,他们的身上都是热乎乎的。这应该也是兄妹俩都喜欢我抱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吧!
作为一个专职的教育观察者,看到王瑶的这本《爸爸补习班》,颇感欣喜与意外。首先,它是一个父亲写的、针对0到4岁孩子的育儿书,这本身就很少见;同时,它主要讨论的是对父母或者说对成人的教育问题,而采用的方法却是去接受孩子乃至幼儿园的教育,这是个新颖的角度。无论是对“教育”还是对“育儿”感兴趣的读者,我都推荐大家读一读这本书,相信都会从中有所启发。
——光明日报《教育家》杂志副总编 姜乃强
父亲参与育儿,对孩子的成长必不可少,且关乎婚姻关系和家庭幸福。王瑶先生不仅从一位父亲的视角去看待和实践育儿的过程,还从更为深刻、宽广的教育理论和社会文化的角度分析育儿过程。这无疑给中国的父亲和母亲们树立了一个优秀的榜样!
——国际学前教育组织中国委员会副主席 周欣
作为一个母亲,我深知陪伴对于孩子成长的意义。如今的社会中,母亲对孩子的陪伴已成为很多家庭高度关注和认可的模式,而父亲角色的缺位却并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王瑶是一个智慧的父亲,他深知对孩子来说,“陪伴是*有价值的财富”。在书中他以日志的方式记录了孩子成长中的点点滴滴,同时附之以自己的体会和思考,用心之深,用力之勤,使这部育儿笔记不仅仅是教育领域的探索,更具备了科学和哲学层面的启迪意义。因此,我衷心推荐这本书。
——“耶鲁妈妈”郭力
与其说这是一本探讨如何育儿的书,不如说这是一本探讨人生意义的著作。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从一个见惯了生死的医生角度看,不是生命的*长度和其中的享乐,而是心灵的成长和智慧的获得。万没想到,作者也是秉持这种观点。作者推崇的“生命的历程其实是一场场的修行”,于我是心有戚戚焉。育儿就是其中一场修行。育儿其实也是育己。所以,我很郑重地向大家推荐王瑶这本真正是用“生人”(并养育之)来感悟“人生”的著作。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副主任医师,新浪微博大V@华西医院心内科杨庆
我惊喜地看到,王瑶在《爸爸补习班》这本书中,对幼儿园做了独特的价值发现与价值发掘。这既为幼儿园的管理者找到努力的方向,也为幼儿园的投资者找到投资的方向,这是一个有格局、有战略的投资者真正应该关注的方向。
——喜洲资本集团董事长、战略投资家、原德隆集团董事局执行主席向宏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