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艺术社会史(汉译名著17)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艺术社会史(汉译名著17)

正版全新图书 书友可以放心购买!!

105.03 7.1折 148 全新

库存21件

江西南昌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匈]阿诺尔德·豪泽尔(Arnold Hauser)著 黄燎宇 译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ISBN9787100168137

出版时间2020-08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148元

货号29419318

上书时间2024-11-23

思源汇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艺术社会史》终于和中文读者见面了。对于专业人士而言,阿诺尔德·豪泽尔(Arnold Hauser)这个名字并不陌生,因为他是众所周知的艺术史和艺术社会学大家。但是读过其著作、了解其思想的人少而又少,他的学术地位也鲜为人知。很少有人知道豪泽尔是卢卡奇和阿多诺的同龄人、同路人,并且基本同属一个学术重量级,很少有人知道他们三个并称为“20世纪重要的文化社会学家”。如果说卢卡奇和阿多诺的名字在我们的文化圈里已是如雷贯耳,那么豪泽尔就像一个需要被隆重推出的学术“新”人。造成这种状况的首要原因是对豪泽尔著作的翻译严重滞后。他的绝大多数研究成果此前并未被译成中文,其中包括他的代表作《艺术社会史》。我们也几乎没有引进相关的研究文献。国内学界有关豪泽尔研究的成果并不多,论述《艺术社会史》一书的文字更是难得一见。但愿这一状况能够随着本书的出版有所改变。
  一
  阿诺尔德·豪泽尔于1892年5月8日出生在匈牙利小镇蒂米什瓦拉。当时的匈牙利是奥匈帝国的组成部分,所以德语算是他的母语,他从小就受德语文化的熏陶。豪泽尔早年在布达佩斯大学攻读哲学及德国和法国文学,后来又留学巴黎。1916年,经好友卡尔·曼海姆介绍,他加入了以卢卡奇为知识领袖的匈牙利“星期日俱乐部”。1917年该俱乐部建立“人文科学自由学派”。豪泽尔为俱乐部成员举办过关于后康德美学的系列讲座。1919年3月,在风起云涌的革命形势下,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宣告成立,豪泽尔与其他同仁一道参与了由卢卡奇主持的苏维埃共和国文化委员会的工作。同年8月,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被推翻,豪泽尔逃往意大利。他先在意大利过了三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生活,广泛考察了意大利各地的文化和历史古迹;1922年前往柏林攻读经济学和社会学;1923年移居维也纳,随后在电影界断断续续工作了几年。1938年春,迫于德、奥合并的形势,他移居英国。1940年至1950年,他潜心写作《艺术社会史》。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他先后在英国利兹大学、美国布兰迪斯大学、伦敦弘赛艺术学院、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任教。1977年他回到故乡匈牙利定居,同时成为匈牙利科学院荣誉院士。



导语摘要

《艺术社会史(汉译名著17)》共分八章,作者分析了从原始社会到19世纪的各种艺术,包括绘画、音乐、诗歌、戏剧和电影等。他在考证艺术品与艺术家之前,总是先考证时代的社会分层、阶级关系、经济发展,然后在矛盾中寻找艺术变化的原因。在书中,作者尝试把艺术史放在社会学范畴中来解释和探讨,并梳理了当时比较新的艺术史研究成果,从受众角度谈论了艺术批评的问题。



作者简介

阿诺尔德·豪泽尔(1892—1978),匈牙利艺术史家,艺术社会学的创始人之一。早年求学于欧洲各地,受教于著名的社会学家齐美尔以及哲学家柏格森,在意大利对古典艺术和意大利艺术进行过两年的系统研究。他的艺术社会学理论成为西方文艺社会学批评领域内一种重要的理论范式。


译者简介:


黄燎宇,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德语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主要从事德国文学,尤其是德国现当代文学的研究、翻译和教学工作,同时活跃于中德文化交流领域。研究重点为德国现当代小说和德语文学批评。



目录

章 史前时代
节 旧石器时代:巫术与自然主义
史前自然主义/艺术为维持生计服务/艺术与巫术
第二节 新石器时代:泛灵论与几何图形风格
史前几何图形风格/巫术与泛灵论/风格化与理性化/农业文化的传统主义/模棱两可的艺术社会学闲暇活动的艺术
第三节 作为魔术师和巫师的艺术家:作为职业和闲暇活动的艺术
史前艺术行业/艺术活动的分化/“农民艺术”与“民间艺术”

第二章 古代东方的城市文化
节 古代东方艺术中的静和动
城市的文化与艺术/政治的强制性力量与艺术价值
第二节 埃及艺术家的地位和艺术组织工作
祭司及宫廷作为委托人/神庙作坊和王室作坊/艺术生产的组织
……
第三节 中王国时期艺术的刻板化
第四节 埃赫那吞时代的自然主义
第五节 美索不达米亚
第六节 克里特

第三章 古希腊罗马
节 英雄传说时代和荷马时代
第二节 古风和僭主宫廷的艺术
第三节 古典主义和民主社会
第四节 希腊启蒙时期
第五节 希腊化时期
第六节 帝国时期和古希腊罗马后期
第七节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诗人和艺术家

第四章 中世纪
节 早期基督教艺术的唯灵论
第二节 拜占庭政教合一时期的艺术风格
第三节 破坏圣像运动的原因及后果
第四节 从民族大迁徙到加洛林文艺复兴
第五节 英雄歌的作者和受众
第六节 修道院的艺术创作组织工作
第七节 封建制度和罗马式风格
第八节 宫廷-骑士浪漫风格
第九节 哥特式艺术的二元对立
第十节 教堂建筑联合会和行会
第十一节 哥特式后期的市民艺术

第五章 文艺复兴、风格主义和巴洛克
节 文艺复兴的概念
第二节 15世纪的市民艺术和宫廷艺术的受众
第三节 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的社会地位
第四节 16世纪的古典艺术
第五节 风格主义的概念
第六节 奉行现实政治的时代
第七节 骑士阶层遭遇的第二次挫折
第八节 巴洛克的概念
第九节 宫廷-天主教的巴洛克艺术
第十节 市民阶级和新教徒的巴洛克艺术

第六章 洛可可、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
节 宫廷艺术的消亡
第二节 新兴的读者群
第三节 市民戏剧的出现
第四节 德国和启蒙运动
第五节 革命和艺术
第六节 德国和西欧的浪漫主义

第七章 自然主义和印象主义
节 1830年那一代人
第二节 第二帝国
第三节 英国和俄国的社会小说
第四节 印象主义

第八章 电影的影响
注释
人名索引
概念和术语索引



内容摘要

《艺术社会史(汉译名著17)》共分八章,作者分析了从原始社会到19世纪的各种艺术,包括绘画、音乐、诗歌、戏剧和电影等。他在考证艺术品与艺术家之前,总是先考证时代的社会分层、阶级关系、经济发展,然后在矛盾中寻找艺术变化的原因。在书中,作者尝试把艺术史放在社会学范畴中来解释和探讨,并梳理了当时比较新的艺术史研究成果,从受众角度谈论了艺术批评的问题。



主编推荐

阿诺尔德·豪泽尔(1892—1978),匈牙利艺术史家,艺术社会学的创始人之一。早年求学于欧洲各地,受教于著名的社会学家齐美尔以及哲学家柏格森,在意大利对古典艺术和意大利艺术进行过两年的系统研究。他的艺术社会学理论成为西方文艺社会学批评领域内一种重要的理论范式。

译者简介:

黄燎宇,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德语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主要从事德国文学,尤其是德国现当代文学的研究、翻译和教学工作,同时活跃于中德文化交流领域。研究重点为德国现当代小说和德语文学批评。



精彩内容

有关黄金时代的传说古已有之。我们不清楚人们敬畏古老事物的社会学原因,这也许是为了部落和家族的团结,或者是因为特权阶层想用出身来论证其特权。不论怎样,时至今日,人们仍然觉得好的东西一定历史悠久。这种感觉如此强烈,以致许多艺术史家和考古学家一有机会就不惜篡改历史,把自己喜欢的艺术风格描绘成古老的艺术风格。有人宣布古老的艺术是追求形式的、把生活风格化和理想化的艺术,有人则把自然主义的、把握和记录事物本来面目的文物宣布为古老的艺术。前者将艺术视为控制和奴役现实的工具,后者把艺术当成感受大自然的手段。换言之,有人倾向独断和保守,有人倾向开明和进步,这就决定了人们是把由几何图案组成的佩饰和装饰形式,还是把自然主义的、致力于模仿的表达形式奉为更古老的艺术。然而,古代的文物已清楚地表明自然主义在先,坚持有关远离自然、风格化现实的艺术在先的教条,已经越来越困难。随着研究的日益深入,这一结论已是越来越不可避免。
  但史前自然主义奇怪的特征,不在于它比看似原始得多的几何风格更古老,而在于它经历了现代艺术所经历的典型的发展阶段。它绝非那些坚持几何图形风格(Geometrismus)和形式严格主义(Formrigorismus)在先的研究者通常所描绘的那样,是一种纯粹心血来潮的、无后续发展的、非历史的现象。
  我们看到的是这样一种艺术:它从一种线条式的、在细节刻画方面稍嫌僵硬和烦琐的逼真艺术发展为一种轻松的、俏皮的、几乎是印象主义的技巧,而且善于把一种显得越来越优美、越来越随意、越来越即兴发挥的形式赋予它所表现的视觉印象。准确勾勒素描成为一种精湛技艺,这种技艺体现在刻画越来越复杂的姿态和侧面、越来越迅捷的动作和变化、越来越大胆的缩短和重叠。这种自然主义绝非一种僵化而固定的模式,而是一种变动不居、生气勃勃的形式,它采用极不相同的手段来再现现实,或巧妙或笨拙地完成自己的任务。在此,人们早已脱离盲目冲动的自然状态,但是还远远没有进入创造僵化而固定的模式的文明状态。
  由于无论在儿童绘画还是在大多数未开化民族的艺术中,根本见不到这种为奇特的艺术史现象,我们愈发感到茫然。儿童图画和野蛮人的艺术创作都是理性而非感性的。它们展现的是儿童和野蛮人所知道而非实际所看见的事物;它们给表现对象勾勒出一幅理论—综合的而非视觉—合成的画面。他们把正面图和侧面图或者俯瞰图结合起来,不舍弃任何被他们视为应该知道的、附属于艺术对象的特征,扩大具有生物学或者主题意义的事物的比例,漠视一切尽管本身很有特色但不能直接影响表现对象的整体效果的因素。与此相反,旧石器时代的自然主义艺术之特别,就在于它用一种直接的、纯粹的、不受思想支配或者限制,也不受其拖累的形式来表现视觉印象。直到现代印象主义诞生之前,这样的例子几乎见不到。当时人们对运动的观察,已经让我们联想到摄影师的瞬间抓拍,而且这种观察也只有在德加或者土鲁斯—劳特累克的绘画中才能重新找到,因此,在没有受过印象主义熏陶的人看来,有些东西画错了,而且不可理喻。我们借助仪器才能发现的细微差别,旧石器时代的画家用肉眼就能看到。新石器时代的人们已经失去这种本领,到这一阶段,人们用固定的概念取代直接的感官印象。但旧石器时代的人画的仍然是他亲眼所见、不会超出他在某一瞬间所瞥见的东西。他还不懂得把不同的构图元素糅合到同一画面,并且按照理性的原则把它们组合起来,他还没有掌握在儿童绘画和未开化民族的艺术中屡见不鲜的艺术手段,特别是不懂得把从侧面看到的面部轮廓和从正面看到的眼睛结合起来。视觉效果的统一性是近代绘画经过几百年的摸索才取得的成果,旧石器时代的绘画似乎轻而易举地就取得这一成果;它可能改进但不会改变其方法,对于可见和不可见、所见与所知之间的二元对立人们一无所知。



媒体评论

这是一部重要的著作,一篇书评只能让读者管窥其博大精深。……该书不仅对丰富的、不仅仅局限于社会学领域之内的单项研究进行分析,还对欧美资产阶级社会学的不同流派,如泰纳、马克斯·韦伯、狄尔泰、特勒尔奇、齐美尔、桑巴特、凡勃伦直至卡尔·曼海姆、许金等人的理论进行了辩证批判的考察。除了这些资产阶级研究者,豪泽尔还将研究的笔触伸向马克思、恩格斯、梅林、考茨基、列宁和卢卡奇,将他们的认识与自己的观察相融合。这证明了豪泽尔的思想洒脱。衷心希望各个门类的社会学家和历史学家都能仔细研读豪泽尔的这本值得尊重的著作。这本书不仅通过其丰富的材料和相关阐释给人以启迪,并促使读者带着批判态度共同思考,其冷静客观的论战文风和清晰流畅的语言风格也会给人带来阅读的享受。

——《德意志文学报》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