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是什么带来力量——乡村儿童的教育
  • 是什么带来力量——乡村儿童的教育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是什么带来力量——乡村儿童的教育

正版全新图书 书友可以放心购买!!

28.7 4.2折 68 全新

库存13件

江西南昌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卢安克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ISBN9787200136326

出版时间2022-04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68元

货号29382682

上书时间2024-11-23

思源汇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从卢安克老师的乡村儿童教育说起王孙禺a改革开放开启了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崭新历程,极大促进了中国发展和中国减贫进程。经过多年的奋斗,到2020年底,中国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占世界人口1/5的中国全面消除贫困,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的减贫目标。这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也是人类减贫史上的大事件。在这里,中国人民齐心合力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也凝聚了外国友人的巨大贡献。本书说的就是一位外国友人在中国所做的扶贫、支教的工作。卢安克老师是一位长期在中国做教育支持工作的德国老师,从20世纪末他就在广西贫困山区条件简陋的乡村小学任教,承担过科学课、音乐课、美术课、体育课、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任务,学校需要什么就上什么课,全身心地投入乡村儿童的教育工作。卢安克老师在大山里支教的事迹多年前就在报刊、电视上得到报道,但读过他的书之后,我才意识到他不仅是一位长期无私奉献的教师,还是一位有严谨工作作风和优秀教育理念的实干家和研究者。支教和扶贫的过程也是他教育思想不断深化和成熟的过程。



导语摘要

留守儿童缺少的不是钱,不是被接到一个发达但陌生的世界,而是缺少一个属于自己的、像一个熟悉的家一样的地方。更缺少的是一个长久、稳定、只属于自己或自己班级的、比哥哥更有权威的大人在身边。这个权威需要给他们一个能用上自己的感受的机会。需要让他们与权威共同创建自己的环境和文化。需要的是根据真实感受,而不是根据胡乱发挥的想象而来的创作。这本书想介绍的就是在这方面的一些经历和观察。——卢安克



作者简介

卢安克,1968年出生于德国汉堡,1996年毕业于汉堡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系,2002年取得WALDORF教育学校教师资格。1990年首次来华,1992-1994年作为交换生先后在东南大学,广西农业大学学习。从1999年起,在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桂林、河池等民族地区进行志愿教育工作,先后讲授汉语普通话以及艺术 、科学类课程。2003-2013年,在板烈小学开展教育活动,让学生观察、感受、用艺术的方式来表达观察到的情况。带领学生创作了电视剧《和平剑》、《心镜》等作品,通过与学生的共同创作来培养学生的归属感和自我成长的力量。
他的教育研究文章先后集结成《与孩子的天性合作》《是什么给我力量》《非目的的行为》《是什么带来力量——乡村儿童的教育》。其中《与孩子的天性合作》已由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与此同时,卢安克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德语著作的翻译。译作包括《适合儿童的成长》《孩子成长的力量》《适合年龄的教育》《适合人类的教育》《适合人类的教育 补充》《精神科学》《怎样培养直觉能力》《直觉作为研究手段》《通过教育去治疗》《适合人类的社会》。



目录

内容摘要

留守儿童缺少的不是钱,不是被接到一个发达但陌生的世界,而是缺少一个属于自己的、像一个熟悉的家一样的地方。更缺少的是一个长久、稳定、只属于自己或自己班级的、比哥哥更有权威的大人在身边。这个权威需要给他们一个能用上自己的感受的机会。需要让他们与权威共同创建自己的环境和文化。需要的是根据真实感受,而不是根据胡乱发挥的想象而来的创作。这本书想介绍的就是在这方面的一些经历和观察。——卢安克



主编推荐

卢安克,1968年出生于德国汉堡,1996年毕业于汉堡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系,2002年取得WALDORF教育学校教师资格。1990年首次来华,1992-1994年作为交换生先后在东南大学,广西农业大学学习。从1999年起,在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桂林、河池等民族地区进行志愿教育工作,先后讲授汉语普通话以及艺术 、科学类课程。2003-2013年,在板烈小学开展教育活动,让学生观察、感受、用艺术的方式来表达观察到的情况。带领学生创作了电视剧《和平剑》、《心镜》等作品,通过与学生的共同创作来培养学生的归属感和自我成长的力量。
他的教育研究文章先后集结成《与孩子的天性合作》《是什么给我力量》《非目的的行为》《是什么带来力量——乡村儿童的教育》。其中《与孩子的天性合作》已由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与此同时,卢安克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德语著作的翻译。译作包括《适合儿童的成长》《孩子成长的力量》《适合年龄的教育》《适合人类的教育》《适合人类的教育 补充》《精神科学》《怎样培养直觉能力》《直觉作为研究手段》《通过教育去治疗》《适合人类的社会》。



精彩内容
让教育适应真实 为了保证教育的质量,我们可以制定出很多规则,来让每个老师都达到标准。这样,全国的教师都能做到同样好的事情,都能提供同样好的课堂。这就是所谓的计划教育的含义。但是,制定规则的人怎么可能知道每个班里发生的事,怎么可能知道每个学生正在需要一些什么呢?每个人都会带来他自己与别人不同的命运和他根据这个命运(包括天赋)要学习的不同于别人的才能和发展道路。虽然,要学到的知识都是一样的,但具备不同特点的人也就需要不同的学习方法,需要走各自不同的生活道路,需要具备不同的能力。我们虽然能说出各种各样的方法,能定下在什么情况下该怎么做,也可以举出其他的一些规律和知识。我们能知道的事情虽然很多,但这样的知识本身并不起什么作用。知识不会改变我们做事的态度。重要的和起作用的,是理解,是对这些事实的感受,然后让这些事实来改变我们的心,让我们培养出一种适合做事情的心态,然后再以这种适合的心态来行动。而培养这样的心态所需要的,是观察,是以适合的方式、以认识人类的方式去观察,而不是对规则、对知识的了解。我没有什么教育理念,我只是去观察学生,然后让我的教育去适应我所观察到的实际情况。我对现在教育的普遍感受是,在某个人的办公桌上设计出一种模式思维的理念来编辑一套课本,然后把这个理念强加于事实。对小孩来说,这样的教材其实是他们很不熟悉的,是忽略了小孩天性的。当然,在只接触到这些之后,他们也会适应,但同时,他们也会失去自己的天性。这样的话,还不如我在学生的生活中去寻找我们课堂的内容。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