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拯救玻璃地球(《铁臂阿童木》《火之鸟》作者、日本“漫画之父”手塚治虫哲思文集,充满人生启示与创作指引的漫画人生谈)
  • 拯救玻璃地球(《铁臂阿童木》《火之鸟》作者、日本“漫画之父”手塚治虫哲思文集,充满人生启示与创作指引的漫画人生谈)
  • 拯救玻璃地球(《铁臂阿童木》《火之鸟》作者、日本“漫画之父”手塚治虫哲思文集,充满人生启示与创作指引的漫画人生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拯救玻璃地球(《铁臂阿童木》《火之鸟》作者、日本“漫画之父”手塚治虫哲思文集,充满人生启示与创作指引的漫画人生谈)

批量上传,套装书可能不全,下单前咨询在线客服!有特殊要求,下单前请咨询客服!

17.3 3.5折 49.8 全新

库存2件

江西南昌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手塚治虫

出版社花城出版社

ISBN9787536092426

出版时间2021-05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定价49.8元

货号29281449

上书时间2024-11-06

思源汇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后记:

《拯救玻璃地球》发行感言

 

  平成元年(1989年)二月九日,上午十点五十分,手塚治虫因胃癌医治无效,在家人们的守护下,于半藏门医院逝世。

  自昭和二十一年(1946 年),十七岁的手塚治虫首次登上漫画舞台,直到去世,他都坚持不懈地从事着漫画和动画的工作。他留下的漫画作品有七百多部,动画作品有六十余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漫画原稿竟有十五万幅之多。

  在去年三月病倒以后,他的创作欲望和热情也相当惊人,就连在手术后的住院生活中,也不断地画着连载漫画。直到去世的十多天前,他还在进行动画片的制作工作。那简直就是惊天地泣鬼神的气魄。

  手塚是一个有着相当积极人生观的人物。住院期间,他也安排了不计其数的出院后的工作计划。但这些计划终都没能实现,他在天有灵的话,一定会为此遗憾吧。

  在此,这本在手塚健在时就计划进行出版的小册子,因手塚未能等到它出版便过世的缘故,我们加入了一些手塚的讲演录、电视和杂志上的采访录,并在光文社编辑部的帮助下出版了它。

  从“二战”结束那年开始的四十三年间,为什么手塚会不断地创作,直到生命终结?驱使手塚一味地埋头创作的动力又是什么?通过这本小册子,读者也许能发现手塚毕生诉诸的理念,以及创作的秘密。

  很遗憾手塚没能亲眼看到阿童木所活跃的二十一世纪的景象便去世了。但是,我们会继承手塚创造出的世界,以及在那些作品中贯彻始终的生命赞歌,以及其精神和热情,一定把他创造出的无比宝贵的伟大遗产流传至二十一世纪。

  衷心感谢对手塚治虫长时间爱戴的读者和观众。今后也请务必多多关注手塚治虫的作品。  

 

手塚制作株式会社社长 松谷孝征

  平成元年四月五日

 

 

解读(后记)

(辻真先)

 

虽然手塚先生已经去世,但仍像昨天的事一般,又像是很久之前的事。每次因为工作前去拜访时,这位先生都是那么忙碌,所以总想着哪一天再与先生好好畅谈、请教一番,终究没能等到这个就永别了。

在我获得推理作家协会奖之后没多久,先生就对我说:“辻先生啊,我想了一个感觉挺妙的推理手法,虽然就想到这一个。”

“真的吗?请跟我说说吧,我不会写进书里的。”

“不行不行,这个要保密。哈哈哈。”

终还是没有透露一星半点,不过先生不是一个吹牛皮的人,所以我想他应该真的保留了一个点子。先生所创作的漫画《惊奇博士》等作品也带有强烈的推理风格,让我看得非常过瘾。

《拯救玻璃地球》这本书并非漫画,而是随笔,正因为如此,可以看出手塚漫画作品本身就很有内涵,也直接地体现了作者的思想。文中大部分内容都是直截了当地点出问题,而不是满纸迂回的空谈。我经常听先生亲口聊起这些话题,现在读起这些文章,依然觉得很有道理。

尽管如此,先生还是如他自己所写的那样,是一个彻底的文艺工作者,所以不管多么严肃的主题,都能写成通俗的文章,易读也易懂。现在的我主要靠撰写文章营生,跟动画或漫画的交集并不多,不过时不时也会莫名讲究,想装得体面,所以文章的条理会变得有些杂乱无章。

日本人似乎总喜欢用一些晦涩的形容词或表达方式来营造高级感。相比用艰涩难懂的文字来表达通俗的事情,把费解的事情写得简单明了要困难得多,这一点应该无须我多做说明了吧。

先生逝世也将近八年了,但他谈及的内容完全不落伍。那是因为先生有着旺盛的先见精神,甚至可以说,他满脑子所思考的主题在今后的时代里将会愈发重要,这一点正是我想强调的。

我这么说的其中一个原因是,在成为漫画家之前,先生便是一个科学研究者,他能够冷静地观察、分析,做出判断,并以此为基础洞察未来。

这里要提起另一件事,当年——我记得应该是在大正时代——有一本叫《日本及日本人》的杂志以“百年后的日本会是如何”为题,征询了各界名人的意见写成特辑专栏(由于战后出了翻印版本,因此我也有幸拜读)。

一读之下,让我惊讶的是当中有很多人对于未来的预测甚至能称之为妄想。就算当时那个时代充斥着国粹思想,我也没想到早在大陆侵略战争或太平洋战争开始之前,就有人认为大日本帝国的领土可以扩展到罗马。这种想法实在让人感到害怕。而认定这种幻想的大多数人,现在竟成了东大级别的教育家,这件事让我不寒而栗。以现在的眼光来看,科学研究者所说的话才是比较稳妥的。若非如此,像寺田寅彦、小酒井不木等这些既是科学家也是文学家的人,他们的文章也不可能至今仍然百读不厌。

从预言家这一点来看,手塚先生的表现就更加突出了。阿童木初次在漫画杂志上登场,是在昭和二十年代中期,是怎样知识渊博的人,才能想到“197×年会诞生可置于手上的电子计算机”?在那个时代,大部分日本人都在担心吃了上顿没下顿,手塚漫画却已经预测到遥远的未来。

漫画这个媒介,大部分读者都是年轻人,想当然耳,他们是属于未来的一代人。而且漫画业界竞争激烈,漫画家必须经常探索创作更好更有趣更新颖的作品,否则就不可能有未来了。即便赢得了名声,漫画家也无法靠那些利息吃一辈子,这与成年人社会那些一招吃遍天下的名人不同,以年轻人为市场的生意会严苛许多。因为自己有名气,想以去年的热门话题来创作漫画之类的做法是行不通的,对于年轻人来说,如果那些话题在“今时今日”是无趣的,那就相当于落伍了。

手塚先生承受着这些惊人的消耗,还能长期稳坐一线漫画家的位置,可以想象他身体里的储备该有多么丰富。

或许正因为先生既是科学家又是漫画家,所以对于未来的种种触觉比科学家兼文学家的人要更加敏锐吧。

手塚漫画肯定是存在科幻指向的,因此他早期的作品也时不时让人产生一些误解。曾经有人搜刮大量手塚漫画并进行焚烧,还有人批判以月球背面作为漫画的舞台是不科学的,一想到这些事,至今还是让我觉得滑稽可笑,但在当时那个环境就笑不出来了。

我也曾参与了《铁臂阿童木》的剧本创作,不过先撰写的动画剧本是《8 man》,该作品的原作者是平井和正先生。在其主导下,我与丰田有恒先生、筒井康隆先生、半村良先生、眉村卓先生等人一起撰写了不少科幻漫画的剧本,但是当时的成年人似乎都认为科幻作品很奇怪,或许他们都觉得这些作品不过是一时的热潮吧。漫画自不必说,动画更是一样的待遇。这么说来,手塚先生算是耗费了毕生精力在挑战科幻、漫画、动画这个三重辛苦的世界。

为了构建这些作品的世界,对于未来的感性是必不可少的。从结果来看,成为一名预言家或许也是理所当然的。那些以肤浅的目光去欣赏“阿童木”的人,偶尔会误以为这个作品是纯粹的科学赞歌,不过手塚漫画老早就针对科学技术提出了一些根本性问题。在先生早期的名作《大都会》中,花丸博士在开场和结局都说过这么一句独白:

总有一天,人类会不会为了实现过度发达的科学反倒让自己走向毁灭呢?

当时还是高中生的我为这句话激动不已,做梦也没想到这部杰作是出自一个只比我年长三岁的人之手。

自从以漫画家的身份站上起跑台,手塚先生便一直保持着犹如科学家一般冷静而透彻的眼光,也难怪会对高科技时代那些嘈杂的空谈口号避而远之。

先生将这些想法化作不同的主题,或是探索医学的发达和生命的神秘,或是讲述战争与和平,或是追求开发与大自然保护,后结出一个个作品果实。

如果各位看过漫画《怪医黑杰克》、虫Pro工作室的个作品《某个街角的故事》和长篇动画《森林传说》这些作品,这位作者想表达的种种思想,肯定会给大家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

《拯救玻璃地球》这本书中所提及的问题,并非过去或现在所关注和讨论的内容,而是贯穿于手塚治虫十五万页漫画原稿的灼热岩浆,我由衷希望各位能从中细细领悟其根源所在。

 



导语摘要

本书是手塚治虫先生亲笔写下的后一部思想随笔集。

从“大自然使我选择了画漫画”“漫画救了我这个‘被欺负的孩子’”,“阿童木的悲哀”“黑杰克的烦恼”“《火之鸟》诉说生命之不可思议”,到“告诉孩子们战争的真相”“别夺走孩子的未来”,“科学进步目的何在”“从宇宙看地球”……它展示了手塚治虫先生漫画创作的思想轨迹、成长之路,对漫画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哲学思考,以及部分人生经历,其中尤以“二战”对日本少年产生的巨大影响令人印象深刻。

漫画是什么?何为漫画家?手塚漫画创作思想是如何形成的?在作品中不断对人性、生命、宇宙进行深层次探索的手塚治虫先生,留下了怎样的思考给我们?一切都将在本书中找到答案。



作者简介

手塚治虫(1928—1989)


本名手塚治,日本漫画家、动画制作人、医学博士,被誉为“日本漫画之父”。因特别喜爱昆虫,便为自己取了“治虫”这一笔名。代表作有《火之鸟》《铁臂阿童木》《森林大帝》《怪医黑杰克》《小飞龙》《三眼神童》等。1947年,手塚与酒井七马合作的漫画《新宝岛》以不同于以往的四格漫画形式,把电影分镜与拍摄手法运用其中,为当时的漫画带来了崭新的表现力,也由此奠定了日本现代漫画的叙述方式。



目录

大自然使我选择了画漫画


地球已然奄奄一息


科学进步目的何在


阿童木的悲哀


别夺走孩子的未来


漫画救了我这个“被欺负的孩子”


老师激励我画漫画


不堪回首的战争年代


告诉孩子们战争的真相


献给勇于探险的孩子们


跟孩子聊聊平生吧


“浪费”时间反而孕育想象力


好奇心是身心健全的象征


黑杰克的烦恼


大脑不能再生


切莫被信息的洪水吞噬


什么是必要的信息


阿童木也打不破的隔阂


异文化冲突


玩出来的创造力


小巷子中的奥妙


你知道蝴蝶的气味吗


人类的欲望


“恶”的魅力


负能量


漫画本是反传统的读物


继续认真“讲”话


《火之鸟》诉说生命之不可思议


IF思考法


从宇宙看地球


解说



内容摘要

本书是手塚治虫先生亲笔写下的后一部思想随笔集。


从“大自然使我选择了画漫画”“漫画救了我这个‘被欺负的孩子’”,“阿童木的悲哀”“黑杰克的烦恼”“《火之鸟》诉说生命之不可思议”,到“告诉孩子们战争的真相”“别夺走孩子的未来”,“科学进步目的何在”“从宇宙看地球”……它展示了手塚治虫先生漫画创作的思想轨迹、成长之路,对漫画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哲学思考,以及部分人生经历,其中尤以“二战”对日本少年产生的巨大影响令人印象深刻。


漫画是什么?何为漫画家?手塚漫画创作思想是如何形成的?在作品中不断对人性、生命、宇宙进行深层次探索的手塚治虫先生,留下了怎样的思考给我们?一切都将在本书中找到答案。



主编推荐

手塚治虫(1928—1989)

本名手塚治,日本漫画家、动画制作人、医学博士,被誉为“日本漫画之父”。因特别喜爱昆虫,便为自己取了“治虫”这一笔名。代表作有《火之鸟》《铁臂阿童木》《森林大帝》《怪医黑杰克》《小飞龙》《三眼神童》等。1947年,手塚与酒井七马合作的漫画《新宝岛》以不同于以往的四格漫画形式,把电影分镜与拍摄手法运用其中,为当时的漫画带来了崭新的表现力,也由此奠定了日本现代漫画的叙述方式。



精彩内容
地球已然奄奄一息

 

在大宇宙的那片漆黑中散发出耀眼蓝光的行星—人类的故乡。不,不光对人类而言是如此,它也是大至恐龙那般庞大的生物,小到只有几天生命的蜉蝣和细菌的故乡。这个充满丰富生命的星球,除了称之为奇迹,别无他词。

在阳光、水和绿色大地的滋养下,无数生命在地球上唱出了生命的赞歌。

四十六亿年,这个超乎人类想象的漫长的时间,是地球的年龄。但从原始人类诞生到现在,也才过了三百万年。

也就是说,就地球历史而言,人类充其量是个新来的。然而不知为何,人类却一副宛如己物的样子,以“万物之灵”自居,随心所欲地破坏自然,屠杀动物。

无须多言,这已然成了大问题。但是,一边叫喊着“这是一个大问题”,一边放任紧急事态的持续,这到底唱的是哪一出?

某些满不在乎地镇压国民的独裁者、政治家一脸清爽地对公众发出“珍惜绿化,保护动物,保护生命”之类的陈词滥调—的背后,是为了赚取钱财,任由有毒物质排放,不断开发和制造杀人兵器。

但让我感到悲哀的不仅仅是那些掌权者的所作所为,而是像我们一样的普通市民竟然成为这种状况的帮凶。

我们放任自己追求物质的富足,目光坚定,一路猛跑。但这会不会已经是我们停下脚步环顾四周的后机会了呢?

我们已经处于这样一个临界点了——必须仔仔细细地思考对于今后的人类真正重要和必要的东西。

原本,人类追求着“今天”和“眼下”的便利,老老实实地生活至今,突然间小幸福成了危机,这让我们莫名感到被什么东西背叛了。

就在前些日子,“地球危机”这种说法只不过是个讨论的题目罢了。但题目太大了,与其说是一个应该交给国家要人或者学者们的话题,还不如说是一个应该慢慢地解决,后圆满收场的话题。

但现在,“地球危机”事关每个人。几乎在人类发愣之际,演变成了某一种未知的“不安”,日渐向我们袭来。

就连我自己,还有我的同僚、邻居大婶们,以及理应成为“未来人”的——无比宝贵的孩子们都被这种难以言喻的“不安”所笼罩着。

恐龙是在这个地球上繁衍生存了一亿数千万年的王者,但为什么仍会在六千五百万年前绝种了呢?而人类在地球上只不过生存了三百万年,就掌握了决定包括人类在内的地球上所有生命体存亡的关键了。

我们这才刚出生。照这样发展下去,从大宇宙的运行来看人类史的话,不过是南柯一梦。

也许不论过去还是现在,人类一直都在野蛮时代。尽管人类能够成功登月,顺利进行宇宙空间站的开发建设,但只要不停止污染环境和战争,不也还是个“野蛮 人”吗?

无论如何,我们也不想让地球变为一颗死气沉沉的行星。

与其说面向未来,和地球上所有生物共存,不如说,我觉得可能从现在开始才是人类真正的“黎明”。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