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量上传,套装书可能不全,下单前咨询在线客服!有特殊要求,下单前请咨询客服!
¥ 19.2 4.2折 ¥ 46 全新
库存38件
作者李连江 著
出版社当代世界出版社
ISBN9787509015087
出版时间2019-07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定价46元
货号27914681
上书时间2024-11-06
看匿名书评,恰如阅人观世,一要自信满满,二要追求光明。好评必定中肯,差评未必公正。对《戏说》而言,这份自信尤其不可或缺。我不是统计学家,只是略懂量化方法。由于数学根基不深,我讲解概率思维时求助于哲理和比喻,虽然自信有独出心裁之处,但毕竟有离经叛道之嫌。独特而不正统,评论就难免趋向两极。同一个比喻,会心者感到不无启发,专家内行觉得废话连篇;掰开揉碎地解释,初学者觉得细致入微,行家里手抱怨啰里啰唆。
网络书评看多了,我还有个另类体会。常言道:“会说的不如会听的。”什么算“会听”?唐太宗的定义是“兼听”:“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兼听”是明君原则,手中权力的大小、决断之事的巨细,与兼听的必要性呈正相关,水涨船高。学术书的作者,无权也无势,恰如自产自销的瓜农,自信有见解、有良知,自卖自夸,方为正道。兼听,貌似会听,其实是不会听。偏听偏信善意中肯之论,罔闻鄙弃恶意狂妄之评,才是会听。
吾道不孤。张中行先生博学正直,著书作文,也奉行“偏听”。有文为证,《负暄琐话》出版后:“反应有见于报刊的,有直接寄给我的,几乎都是表示愿意看。推想也必有不愿意看的,只因为通用的办法是扔在一边,不再过目挂心,所以我就不能知道。就是能知道,且夫人,总是多多少少有点个人迷信的,我难得例外,也就必是竖起耳轮,只收好听的,不收难听的。”(《流年碎影》,第516页)人生苦短,无论做什么,都会有闲人指指点点,略有成绩,就会招人嫉妒。多听鼓励的话,心情会晴朗些。看到显然不公正甚至酸葡萄的评论,不妨听听叔本华的忠告:“我们从自己的经历也可以得知,一旦众人不再惧怕某个人,或者相信自己的言论不会进入他的耳朵,他们会带着何等的鄙夷议论他。”(《人生智慧箴言》,第60页)
《戏说》有《续编》,证明我奉行“偏听偏信”。续书续编必遭质疑,为免受狗尾之诮,我奉行一以贯之的做法,下真功夫。《戏说》的关键词只有一个,“打个比方”。《续编》多了个关键词,“举个例子”。旧话云: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此言未必成立,但好例子的力量确实是无穷的。二十多年前,欧博文(Kevin OBrien)老师谈调研经验,说做访谈有用的问题是:“请您举个例子。”例子有神奇力量,证据处处可见。学外语靠熟记例句,讲课靠分析例子,写论文更离不开例子。朦胧的感觉、模糊的想法,落成文字,才成为脑力劳动的具体对象。眼睛盯着例子,才能思考例子,才能用例子思考。反复修改文章,就是以粗糙的例子为原料,动手思考,精雕细琢成好例子。
世间万事,难,未必好;好,一定难。好例子魔力无穷,想出好例子,难度自然也不小。据传,有人请爱因斯坦举例说明时间的相对性,他说:“在你喜爱的姑娘身旁坐两个小时,你觉得只是一分钟。但是,如果你在滚烫的火炉上坐一分钟,你会觉得是两小时。这就是相对性。”这个例子很有名,但对我理解相对论毫无帮助。相对论,说的是时间快慢相对于运动速度。而这个例子讲的是人对时间的感觉的相对性。看了这个例子,我还是觉得相对论不可思议。
构建合适的例子,耗费心神,但也大有收获。意外的欣喜是,我发现,中人之材、中人心态的组合是成为良师的必要条件。中人之材是基础:仅仅是中人之材,必然体会到学习艰难;恰好是中人之材,既能学会,也能记住学习过程,还能总结出学习要点。中人心态是主导:正视自己是中人之材,就没有过多的虚荣,没有放不下的架子;知道多数人是中人之材,就不怕材质上上者讥讽好为人师。天才固然也有良师,不过天才另当别论。我写《续编》,是中人之材面向中人之材,出于一个信念:对我有用的,对同为中人之材的年轻人可能也有用。入门需要老师帮忙,实用技术完全可以自学。对善于自学的朋友来说,本书的提示并非必要,但有助于省时省力。我衷心希望,有兴趣或有必要在研究中采用量化方法的朋友,能够经《戏说》入门,借《续编》起飞。
除了“偏听偏信”,写续编还有个原因,是敝帚自珍。我在大学任教二十多年,虽然并非全无心得,但堪传的极少,可传的更少。仔细掂量,我对量化方法的一点领悟,既堪传,也可传,传的时机也算合适。人的身体状态、精神状态、知识状态、情绪状态,都不可能恒久不变。回头看,我很感谢“学术中国”(即“学术志”)的总经理宋义平先生两年前鼓励我录制“让每一个文科生都成为统计高手”视频课,这间接促使我完成了《戏说》。我现在已经无法回到当时的状态,更不可能超越。年龄对人的影响,远远超过预期。20岁,很难想象30岁后每过一年会怎样;30岁,很难想象40岁后每过一年会怎样;50岁后,这种感觉愈发强烈。
我把此书敬献给去年仙逝的刘泽华先生。刘先生毕生致力于分析数千年历史传统留给我们的沉重遗产,他的解剖刀犀利无比,道德勇气无可比拟。先生对我有特殊的知遇之恩,更对我抱有远超我才具的殷切期望。这本书,对先生来说大约算怪话连篇。先生神在天上,心系九州,忽得弟子怪书一卷,浏览二三页,字字熟识,意思扑朔,当宽心舒意,粲然一笑。
学者的基本功是自学,教师重要的使命是鼓励学生自学。只要敢学,真学,就能学会。学量化方法,自学也是不二法门。除非能找到一个又懂行、又诚实、又会教的私人教练,否则无人可以教你怎样使用量化方法,只能自己琢磨。理想的教练可遇不可求,自学却不难学会。关键是真实感到需要学。用车铭洲教授的话说,真想学,就学;只要真学,就能学会。就量化方法而言,不怕了,就是学会了;敢用了,就是学通了;用对了,就是学精了。
《戏说》的使命是鼓励文科生学计量方法,目标是降低门槛。不管学什么,入了门,就不必再按部就班学教材,教材只是参考,是用户手册。不过,专家写的用户手册往往面面俱到,不好懂,不好用。《续编》是个简明的用户手册,适合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学者。对善于自学的朋友来说,《续编》不是必需品,只是助推器,助力在量化研究的跑道上加速滑行,顺利起飞。
自学量化研究方法,有四个要领。,坚持实践论。会用什么,就用什么,需要用什么,就学什么。在研究实践中学方法,不要追课,包括本人的课。不要指望在培训班或课堂学会量化方法。原因很简单,不管老师多高明,只要在课堂上讲,心中的学生就是普遍的学生、平均的学生。他讲的,在泛泛意义上有用,但对你个人可能没用。推而广之,学任何研究方法都得以自己的研究为中心。需要用哪项分析技术,就琢磨哪项技术,边琢磨边用,方法才可能成为自己的,否则总是别人的。不管研究什么问题,都没有客观上好的方法,好的方法就是适合自己的方法。
第二,坚持以自己的研究为中心。一个方法再怎么神奇,对你没用,知道就可以,自己要用,才花时间学。学无用的东西是浪费生命。没时间看的,就是不需要看的;不需要看的,就是无用的。是否有用,就是“是否对我有用”。数据分析好比做菜,只有两棵白菜、一碗豆腐,就没有必要学怎样做满汉全席。社会科学学者像开小餐馆的个体户,不是御厨。方法培训班往往是培养御厨的。开个小餐馆,没有山珍海味,就不必费时费力学那些特别的厨艺。少林寺号称有七十二绝艺,但《鹿鼎记》中的澄观是武呆子,不堪大用。对五花八门的量化技术,像诸葛亮那样,观其大略,就足够了。知道了,就不会错过机会。千万不要希望先练好十八般武艺,甚至练成“金钟罩铁布衫”,然后才敢上战场。
第三,坚持“机会主义”,就是光明正大地“偷师”。一流学术期刊的文章都是好样本,作者是合格的老师。确信自己需要深入学*个方法,就专门找使用该方法的文章,甚至不妨直接向作者索取数据,重复文章报告的分析。温馨提示:不要索取全部数据,只索取文章中涉及的变量,而且只索取数据的百分之八十。好是通过期刊的主编转达请求。用真实数据,做自己需要的模型,做通一个,触类旁通。
第四,跟网上的老师学。各种培训班提供的资料,网上几乎应有尽有,需要的只是搜索的经验、阅读英文的能力和鉴别材料是否有用的眼光。二十年前,我重新学习统计时,一位师友诚恳建议我聘请一个精通统计的研究助理。我有足够的研究经费,但是没有听从这个建议。我做研究,遇到想不明白的问题,就上网查查。查到的东西,十条有九条过分专业,但总会找到比较好懂的信息。需要说明一句,我说的网上资料是英文资料。我基本不看中文的统计教材,开始看过,看不懂,很多术语译得离奇,后来就不看了。因为不看,我无力判断中文统计教材的质量,只凭常识有个判断:堂而皇之的中文定量方法论专著,除非作者本人是卓有成就的统计学家,比如普林斯顿大学的谢宇教授,否则篇幅越大,抄的越多。由于看不懂中文教科书,我也很少看中文的网上统计知识。
我肯定不会写《戏说统计三编》。告别量化方法之际,我做个“原创”声明。原创加引号,是因为我讲的量化方法都是统计学家和方法论专家独创的。到目前为止,我有点独创的,是本书第八章介绍的三角定位方法,但也只不过是把三种已有的方法捏在一起而已。发表“原创”声明,是相信我的讲法有点独到之处。我一向不喜欢读一本正经的方法论著作,书架上量化方法教材不少,著名的“绿皮书”有一整套,一百多本,但我看得气闷,所以很少看。《戏说》与《续编》借用的讲法已经一一注明,例如用无罪推定前提下的法庭审判解释显著度检验,再如用冰激凌消费量解释溺水事件的数量。未注明的,皆属独出心裁,若与前人著作暗合或雷同,只印证月映万川,不舍大河小溪。就数学能力而言,我只是一洼浅水。有意思的是,管玥博士发现,我解释统计的一些说法与陈希孺院士神似,尽管我从来没有拜读过陈院士的著作。对此,我倍感荣幸,但并不觉得奇怪。为了预防纠葛,我做这个“原创”声明,也算给自己开个成绩单。
后,感谢师友坚持不断的鼓励和及时到位的帮助。《戏说》与《续编》是姊妹篇,我再次感谢以各种方式关心并支持《戏说》的诸位师友,特别是为《戏说》印勘误的赵书文、管宇浩、陈德旭、纪楠楠、武毅、邓玲榕、熊劼、李琳、石柏林、陶郁以及一位匿名的朋友。此书能面世,我特别感谢雅理团队的四位编辑。刘海光主任对我的信任,让我格外谨慎对待本书的内容与文字,他的三位朝气蓬勃、兢兢业业的同事,展示的是“80后”“90后”创造的美好希望。特别感谢韩雪女士,本书有不少图表,排版难度很大,她应对裕如,一丝不苟,展现了完美的专业技术和职业精神。感谢杨潇坤先生、宋义平先生指出书稿的几处错误。感谢科大讯飞的工程师,他们发明的“讯飞听见”与“讯飞快读”是我得力的助手。 特别感谢董璇、项玮逐字逐句校对书稿,发现了数以百计的大大小小的错误与不妥之处。特别感谢管玥博士仔细认真地校阅书稿,在这一斗糙米中挑出不少沙砾和几块碎玻璃,她教给我的,已经远远超过我教给她的。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