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构理论与当代中国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建构理论与当代中国

批量上传,套装书可能不全,下单前咨询在线客服!有特殊要求,下单前请咨询客服!

73.28 4.9折 150 全新

库存3件

江西南昌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彭怒,王飞,王骏阳 主编

出版社同济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0850689

出版时间2014-1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150元

货号23617523

上书时间2024-11-04

思源汇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建构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主要围绕着对弗兰普顿《建构文化研究》一书的内容和观点的介绍。2007年,王群教授的中文译本正式面世,使得弗兰普顿建构理论的影响更为深广。建构理论对中国建筑的主要影响在于建筑学从文化意识形态的论争转向对建筑的基本建造问题的关注。

目录
序言

综述

  建构与我们:“建造诗学:建构理论的翻译与扩展讨论”会议评述

  建构的话语、建造的诗学与建筑史学

建构与工具

  工具的诗学

  建筑学的神经建构学探索

  绘制欲望:解读瓦尔斯温泉浴场的抵抗与制作

建构和结构 、材料

  超越理性主义的日本当代建筑:触发形态自由的结构方法

  像鸟儿那样轻:从石上纯也设计的桌子说起

  概念与建造的博弈:两个市政厅的建构策略研究

  日本建筑师吉阪隆正与共存的构成

  隐匿和呈现:两个项目的设计解读

  构筑技术与设计表现

数字化建造与建构

  数字化建造:新方法论驱动下的范式转化

  形态生成和物质呈现:整合化设计

  制造的多样性

  聚合形态

建构理论的当代拓展

  粗野建构:当代建筑中的悖论

  面向身体与地形的建构学

  实践者的思想性实践:寻找超越“数字”手段的当代实践

  一则导言的导读

  解析建筑学

建构理论在中国的实践和讨论

  循环建造的诗意:建造一个与自然相似的世界

  “建构”的许诺与虚设:论当代中国建筑学发展中的“建构”概念 朱

现场讨论

  现场讨论1

  现场讨论2

  现场讨论3

  现场讨论4

附录

  国外发言人英文文稿

  English Texts of Some Overseas Speakers

  The Neuro-Tectonic Approach to Architecture Marco Frascari

  The Poetics of Tools Annette Spiro

  Drawing Desire: Resistance and Facture in drawing-out the Valser Therme Matthew Mindrup 4

  Brute Tectonics: A Paradox in Contemporary Architecture Gevork Hartoonian

译名表

致谢

内容摘要
建构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主要围绕着对弗兰普顿《建构文化研究》一书的内容和观点的介绍。2007年,王群教授的中文译本正式面世,使得弗兰普顿建构理论的影响更为深广。建构理论对中国建筑的主要影响在于建筑学从文化意识形态的论争转向对建筑的基本建造问题的关注。

主编推荐
建构理论是西方建筑学的基本理论,它从建筑的物质性出发讨论结构、建造和形式表达艺术的关系。20世纪90年代,建构在西方学界重新成为理论热点在于它对后现代建筑的图像性所具有的深刻批判性。中国建筑界自90年代末对建构理论开始引介,其主要影响在于使中国建筑从文化意识形态的论争转向对建筑的本体以及基本建造问题的关注。关于建构的讨论与研究也逐渐成为针对中国当代建筑问题的强心剂,影响力远胜于其他理论。然而,建构理论在中国的系统翻译和深入讨论还十分不足。 彭怒、王飞、王骏阳主编的《建构理论与当代中国》立足于探索建构理论对中国建筑理论思想建设和建筑设计文化的意义,邀请中国的学者和建筑师对建构理论的翻译、建构理论在中国的接受和转化、建构在中国的具体实践等方面进行总结和探讨。编者以2011年底在上海举办的“建造诗学:建构理论的翻译与扩展讨论”国际研讨会的学术成果为基础,包括美国、澳大利亚、瑞士和日本的著名建构学者提交了建构理论研究的**成果,还将建构理论的讨论延伸至西方建筑界*前沿的数字化建造领域。本书的研究成果和讨论内容无疑具有国际视野和较高的国际学术水准。

精彩内容
《建构理论与当代中国》:
  抽象化形态是现代主义抽象化的当代发展。当代的抽象化形态在现代主义剥离意义的无装饰理论的普遍性之上,将结构的力学属性排除,从而表现出接近图纸表现的、言语化的抽象极限。而这种将力学属性排除的结构方法一方面来自于信息化的当代,形态视屏化呈现的无重力状态的放大,另一方面为了摆脱原有结构形态体系的限制,需要通过质疑结构固有的形态化方式才能找到释放结构形态自由的途径。当代抽象形态中的位置方法和预变形方法就是基于原有结构体系思考之外的发现。
  抽象化形态往往会表现出某种“超结构”的形态,也就是超过了现有结构形态限制的,被认为是无法作为结构成立的形态。而位置方法通过将原有对结构构件单独做形态判断来给予结构描述的方法,转变为通过~组结构构件相互之间互动的位置构成来实现超结构的形态。“神奈川工科大学工房”是石上纯也(lshigamiJunya)对密斯(LudwigMiesVanderRohe)“均质空间”的当代再定义,通过布置模糊化均质网格和貌似混沌的结构细柱来产生一种介于有和无之间的半透明的建筑效果。这是一个极抽象的建筑,基本完全由反射玻璃和纯白的超细扁柱构成,掩映在花草和人群之中的建筑若隐若现。空间形态抽象到极致,势必也使结构必须面对抽象化的挑战。在这里采用的结构策略是让所有柱子只进行轴力传递,即让柱子避免受弯而减小横截面。由此面临的问题是,当建筑受到水平荷载时,如何使柱子避免产生弯矩。结构的解决方案是,在建筑物内设置两组柱子:一组是由下而上建造的受压柱,承受建筑屋面的竖向荷载;一组是从屋面由上而下建造的受拉柱,通过预张力和地面连结。由此水平荷载作用于建筑物时由受拉柱将水平力转换成竖向拉力。清晰的结构方法在建筑师对受压柱和受拉柱同质化的表面处理后呈现出形态上的暧昧。
  预变形方法则是通过对结构形成与结构使用的形态变化进行反转片式的呈现。一般来说,结构构件在成形到使用后的形变会被作为结构计算的一种预留考虑。这种变形却总是在形态成立之后发生,设计与使用被作为两个不同阶段分置。预变形方法将这种使用后的形变在设计过程中予以吸收,通过对形变的预设来实现使用后的形态理想化。这种将使用与形态一体化的方法一方面展现了抽象化实现的新可能,另一方面则是将建筑结构形态直接关联到了身体的和使用的层面。身体性次通过物质呈现出对形态的介入。小西泰孝的作品“桌子”是由一块厚度仅6mm的不锈钢板架设在跨度lOm的桌脚上。通过门式钢架的均布荷载弯矩图可知在距桌脚尽端两侧存在零弯矩点,将此处作为桌脚和桌面板焊接处,以使焊缝小化,达到桌面平整的效果。桌面的薄钢板在预先测算了受重下弯的形变后,将形变反转至钢板预先上弯变形大小。由此在使用时,桌面在确定荷载作用下呈现出难以置信的抽象性。建筑师为了将这种抽象性凸显出来而在桌面上部贴以树皮,一种矛盾的暖昧性油然而生。“2007年威尼斯双年展日本馆”是石上纯也在建筑物上使用这种预变形方法的建筑物尝试。通过这种极致的抽象表现,石上纯也展现了日本传统建筑独有的气质:暖昧、透明、平坦,甚至是若有若无的,同时也表现出当代高科技的机智。
  ……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