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易百句(中华经典百句)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周易百句(中华经典百句)

批量上传,套装书可能不全,下单前咨询在线客服!有特殊要求,下单前请咨询客服!

36.01 6.2折 58 全新

库存60件

江西南昌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振复著

出版社中华书局

ISBN9787101165852

出版时间2024-06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58元

货号29747502

上书时间2024-11-04

思源汇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引言 先学点象数

大凡中华人文经典,无论《老子》《庄子》,还是《论语》《孟子》,都是一个个极富文化精神的宝库,警句、名句迭出,令读者甘之如饴,深受启迪。凡此警句、名句,都是人文思想的结晶,经过历史的锤炼,由时间积淀、生发而成,有些逐渐成为脍炙人口、永远“活着”的成语和格言。那些当今被称为“金句”的,其智慧和意蕴的光芒,灿烂而恢宏,它们的文化底蕴,尤为丰赡而深邃。

今本《周易》,这部作为“群经之首”人文经典的“金句”,自然不例外。

正如钟嵘《诗品》所说,所有的人文经典包括《周易》,皆以“奇章秀句,往往警遒”而邀人青眼、启人心智。《周易》的警句、名句很多,它们活跃在本经的卦辞、爻辞和《易传》的字里行间,好像天幕上一颗颗璀璨的明星,既是易理与易学知识的一个个重要节点,也是《周易》所传承的生活智慧与人文真理的关键所在。

易学家尚秉和先生说:“最多者《易》解,最难者《易》解。”此言是矣。在《周易》诸多警句和名句中,有不少思想意蕴深厚却颇为难解。这里,趁撰写这本小书的机会,一并试加解读。

在解读“周易百句”前,读者应当懂一点儿最基本的象数知识,这对于理解《周易》的意义和意蕴,无疑是至关重要的。

今本《周易》凡六十四卦,都由上(外)下(内)两个三爻卦即八卦所构成;每卦六爻,一共三百八十四爻。阳爻称九,阴爻称六。《周易》有卦辞六十四条,爻辞三百八十四条,以及乾“用九”、坤“用六”两条辞文,这是本经部分。《易传》亦称《易大传》,包括《彖辞》(上下,亦称《彖传》)、《象辞》(大小,亦称《象传》)、《系辞》(上下,亦称《系辞传》,下同)、《说卦》、《序卦》、《杂卦》以及专门用以解释乾、坤两卦的《文言》,一共为七篇大文十个部分,故《易传》又称“十翼”,是解读与发挥本经卦爻辞意义的文辞。

从象数看,《周易》每一卦的六爻之间,构成了繁复、深邃的爻位、爻时的动态联系。除了乾、坤两卦为纯阳、纯阴卦体以外,其余六十二卦的每一卦,都由数量与爻位不一的阴爻与阳爻组成。

每一卦的爻位,自下而上,依次读为初、二、三、四、五、上。初、三、五为阳位,二、四、上为阴位。阳爻居于阳位,阴爻居于阴位,称为“得位”;阳爻居于阴位,或阴爻居于阳位,称“失位”或“不得位”。筮遇“得位”的爻,往往为“吉”;筮遇“失位”的爻,往往为“凶”。但也有例外,有时“得位”反而为“凶”,“失位”反而为“吉”,这便是《易传》所说的“阴阳不测之谓神”。

我们在学习、解读《周易》的卦爻辞时,懂得一点儿爻位知识,是很有用的。这主要有七种:

第一,“承”,阴爻居于阳爻之下,称“阴承阳”。

第二,“据”,阳爻居于阴爻之上,称“阳据阴”。

第三,“乘”,阴爻反居于阳爻之上,称“阴乘阳”。

第四,“比”,指阴、阳二爻相邻。阳爻在阴爻的上面,为“正比”,阳爻在阴爻的下面,称“反比”;两个或以上阳爻、两个或以上阴爻相邻,则不成“比”。

第五,“应”,指初与四、二与五、三与上的爻位之爻,假如各自为阴阳关系,相互构成“应”,否则不“应”。阳爻在阴爻上面的,称“顺应”;阴爻在阳爻上面的,称“逆应”。

第六,“中”,每卦第二和第五爻位,为中位。阴爻居于第二爻位(阴位)、阳爻居于第五爻位(阳位),称“得位”“得中”,否则便是不“得位”“得中”,或称“失位”;“中”还有另一个意义,以初、二爻位喻地,三、四爻位喻人,五、上爻位喻天,则三、四爻位称为“中”。

第七,“互”,也称“互体”。六十四卦的每一卦,除了下(内)、上(外)两个卦外,还有二、三、四和三、四、五爻位上的两个卦,构成互体卦。

这七种爻位之间的复杂关系,六十四卦中绝大多数的卦象都是兼有的,只有乾、坤两卦,因为是纯阳、纯阴的卦体,除了具有“中”“互”关系外,没有“承”“据”“乘”“比”“应”等关系。

象数学十分复杂,这里所介绍的爻位(爻时)知识,仅仅是《周易》象数的简单入门,我们在读《周易》这部大书时,会常常遇到,解读“周易百句”也是如此。

 

后记

这是笔者近年继《〈周易〉通识》之后,关于易文化的第二本小书。从《周易》本经的卦爻辞与《易传》中选取近百文句略加阐说,未知是否妥切。

易道广大、精微而至简,大要在于一个“变”字,体现于易的哲学与礼仁之学等,包括象、数、气、道、生、理、时、位、中正、中和与阴阳五行之类,都浸透了易之尚“变”的中华人文精神。

这一人文精神的积淀与超越,源自《周易》巫筮。因而,解读《周易》百句文义,依然必须回溯其巫性的象数基础,其中主要是爻位说的解易理念与方法,也许可以帮助读者诸君窥知百句文蕴之一二,祈识者教正。

王振复

甲辰孟春



导语摘要

《周易》作为“群经之首”,被誉为“古代东方奇书”,是中华经典中的经典,集中反映了中华文化的特质,型塑了中国人的基本思维模式,影响后世数千年。易学名家、复旦大学教授王振复精心择取《周易》中深富智慧、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名言佳句,以权威的释义、精当的解读,剔掘出蕴含在《周易》中的文化原型、微言大义和哲理哲思,并紧贴当下读者关心的心灵话题,以深入浅出、意蕴悠长的文字,带领读者了悟《周易》精义,探寻古人的思想世界,进而绾合读者自身的心路历程,把握这部经典所蕴含的深刻智慧。



作者简介

王振复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易学、中国建筑文化、佛教美学和中国美学史等领域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迄今在海内外出版专著40余种,多部著作获选中国图书奖、国家图书奖提名奖以及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等。代表著作有:《巫术:<周易>的文化智慧》(1990,1999)、《周易的美学智慧》(1991)、《中国文化“原典”——<周易>》(1997)、《中国建筑艺术论》(2001)、《中国美学的文脉历程》(2002)、《中国美学范畴史》(主编兼第一卷第一作者,2006)、《大易之美——周易的美学智慧》(2006,2013韩文版)、《周易精读》(2008,2016)、《周知万物的智慧——<周易>文化百问》(2011,2012)、《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美学史》(2018)、《中国巫文化人类学》(2020)、《中国巫性美学》(2021)、《建筑中国:半片砖瓦到十里楼台》(2021)、《<周易>通识》(2023)、《周易精讲》(2024)。



目录

引言 先学点象数


 


潜龙勿用


飞龙在天


亢龙有悔


群龙无首


大哉乾元


自强不息


君子四德


修辞立诚


同气相求


天人合一


至哉坤元


厚德载物


积善余庆


直方大


美之至


屯难始生


蒙以养正


不速之客


等待时机


密云不雨


夫妻反目


志同道合


否极泰来


同人于野


应天时行


谦谦君子


作乐崇德


大亨以正


中正以观


白贲之美


天文人文


消息盈虚


反复其道


无妄之灾


日新其德


虎视眈眈


天下和平


大者为正


明出地上


明入地中


正家定天下


与时偕行


不失其亨


井养不穷


汤武革命


钟鸣鼎食


恐惧修省


思不出位


渐进正邦


天地大义


与时消息


顺天应人


与时行也


刚柔正而位当


物不可穷


天尊地卑


方以类聚,物以群分


原始反终


乐天知命


一阴一阳之谓道


见仁见智


生生之谓易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圣人之道


见乃谓之象


易有太极


崇高


探赜索隐,钩深致远


书不尽言,言不尽意


形而上者谓之道


天地之大德曰生


仰观俯察


易穷则变


垂衣裳而天下治


大壮宫室


象征


殊途同归


知几其神,居安思危


万物化生


阴阳合德


称名取类


易之道——忧患


唯变所适


三才之道


物相杂为文


穷理尽性


天人之道


“天经地义”的礼


 


索引


后记



内容摘要

《周易》作为“群经之首”,被誉为“古代东方奇书”,是中华经典中的经典,集中反映了中华文化的特质,型塑了中国人的基本思维模式,影响后世数千年。易学名家、复旦大学教授王振复精心择取《周易》中深富智慧、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名言佳句,以权威的释义、精当的解读,剔掘出蕴含在《周易》中的文化原型、微言大义和哲理哲思,并紧贴当下读者关心的心灵话题,以深入浅出、意蕴悠长的文字,带领读者了悟《周易》精义,探寻古人的思想世界,进而绾合读者自身的心路历程,把握这部经典所蕴含的深刻智慧。



主编推荐

王振复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易学、中国建筑文化、佛教美学和中国美学史等领域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迄今在海内外出版专著40余种,多部著作获选中国图书奖、国家图书奖提名奖以及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等。代表著作有:《巫术:<周易>的文化智慧》(1990,1999)、《周易的美学智慧》(1991)、《中国文化“原典”——<周易>》(1997)、《中国建筑艺术论》(2001)、《中国美学的文脉历程》(2002)、《中国美学范畴史》(主编兼第一卷第一作者,2006)、《大易之美——周易的美学智慧》(2006,2013韩文版)、《周易精读》(2008,2016)、《周知万物的智慧——<周易>文化百问》(2011,2012)、《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美学史》(2018)、《中国巫文化人类学》(2020)、《中国巫性美学》(2021)、《建筑中国:半片砖瓦到十里楼台》(2021)、《<周易>通识》(2023)、《周易精讲》(2024)。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