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量上传,套装书可能不全,下单前咨询在线客服!有特殊要求,下单前请咨询客服!
¥ 53 6.0折 ¥ 88 全新
库存14件
作者张伟玉、宋清润
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ISBN9787552041422
出版时间2023-1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88元
货号29749485
上书时间2024-11-04
中缅两国山水相连、世代友好。缅甸与中国在政治、经济、人文等方面交往密切。早在唐朝时期,中国就与古骠国(今缅甸)建立了贸易联系,骠国乐团在唐都长安城进献了精湛的《骠国乐》,这一盛大的文化交流活动成为早期中缅外交史上的标志性事件。
近现代以来,缅甸对中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抗日战争时期,在日本切断中国东部和南部的物资运输渠道后,滇缅公路就成了中国西南方补给抗战和国家运转的“生命线”。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成立初期受到西方国家及其盟友的外交封锁。而缅甸奉行对华友好的外交政策,给予中国政治支持,中国领导人出国访问时经常经停仰光。“仰光空中走廊”就是中国外交打破西方封锁的一条重要通道。
中国作为缅甸最大的邻国在不同时期给予缅甸各种帮助和支持。20世纪50年代,中国在自身大米供应充足的情况下,有时还进口缅甸大米,以帮助缅甸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此后,中国持续向缅甸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领域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例如,援助缅甸建设工程项目,向缅甸留学生提供奖学金,在缅甸发生洪灾、风灾时雪中送炭,为缅甸建设医院,进行医疗援助,等等。
今天,缅甸正在经历复杂而深刻的全方位转型。作为邻居,我们应从多个维度去了解缅甸,认识缅甸。
缅甸是个“坐在聚宝盆上的国家”。它不仅玉石资源丰富,其他资源也很充足,可耕地面积约1800万公顷,尚有400多万公顷的空闲地待开发。缅甸在殖民地时期曾经是举世闻名的粮仓和世界最大的大米出口国,近年来年均大米出口量也在一两百万吨,出口潜力巨大。其柚木、锡、钨、锌、铝、锑、锰、金、银、水、天然气、海产品等资源也十分丰富。
缅甸还属于“地区大国”。其国土面积67万多平方千米,人口五千多万,是中南半岛国土面积第一大国家,比泰国还多16万平方千米;是东南亚国土面积第二大国家,仅次于印度尼西亚,分别是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国土面积的两倍多,相对而言“地广人稀”。放在世界其他地区,从国土面积看,缅甸也并非小国,它比曾经殖民过缅甸的日本多30万平方千米,比曾经殖民过缅甸的英国国土面积多43万平方千米,也比法国国土面积大,比英国和德国国土面积总和还要大。
从地缘政治来看,缅甸还是地区枢纽国家之一,长期受到诸多大国的“青睐”。它陆海兼备,国土广阔,位置重要。优越的地理位置使缅甸成为大国侵略和争夺的对象,曾惨遭战争蹂躏。比如,英缅战争时期和“二战”时期缅甸遭遇亡国之痛,生灵涂炭。不过如今,在和平与发展年代,缅甸因为重要的地理位置和巨大的发展潜力而成为各国争相合作的对象。缅甸也顺势积极参与多个双边、多边合作机制:包括“一带一路”倡议、日本与湄公河流域国家首脑峰会、环孟加拉湾多领域经济技术合作倡议,等等。
封建时期,缅甸曾历经蒲甘王朝、东吁王朝、贡榜王朝的辉煌岁月,曾灭掉泰国阿瑜陀耶王朝,是中南半岛强国之一。自19世纪英缅战争到“二战”结束,缅甸沦为殖民地。1948年独立后的70多年里,缅甸人民一直苦苦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其间有和平年代,也曾经长期动荡。1962年至2011年,缅甸经历了长期的军人统治。1987年,缅甸从独立初期的亚洲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跌落为“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需要大量接受国际援助。这对资源丰富的缅甸来说,是一个悲伤的局面。其后,缅甸处于政治转型与发展时期,国家迎来了新的希望。然而,缅甸民间俗语常说,缅甸是个有着“16000个矛盾”的国家,尤其是多种矛盾和冲突仍在拖累缅甸发展的步伐。缅甸营商环境较差,仍是东南亚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之一。
……
缅甸历史上曾历经蒲甘王朝、东吁王朝、贡榜王朝的辉煌岁月。三次英缅战争后,缅甸国运江河日下,逐渐沦为殖民地。1948年独立至今,缅甸人民一直在苦苦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政治制度和发展之道,但至今仍未走上发展的快车道。缅甸也曾短暂开启过一段民主转型之路,但随着军人再次执政戛然而止。如今,缅甸正经历内乱的阵痛,长期受困于民族武装冲突和宗教矛盾,人民仍在贫穷中挣扎,追寻希望和光明。本书力求客观呈现缅甸的历史发展脉络,再现缅甸人民曲折、艰辛的探索之路。
张伟玉,清华大学政治学博士、理论经济学博士后,法国巴黎政治学院访问学者,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惠园优秀青年学者”,现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全球化与中国现代化问题研究所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东盟国家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东南亚地区历史与现状、中国周边外交。主持或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等各类课题近20项,著作有《缅甸军人政权的转型逻辑》等,在《东南亚研究》《当代亚太》《国际政治科学》和Journal ofNortheast Asian Studies等国内外期刊发表文章数十篇,多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等全文转载。
宋清润,北京外国语大学亚洲学院亚洲地区教研室教授、东南亚研究中心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东南亚历史与现状、中国与东南亚地区的关系等。著有《“亚太再平衡”战略背景下的美国与东南亚国家军事关系(2009-2014)》等,独立或合作发表中英文论文约50篇,参与多项课题研究。赴东南亚、南亚国家开展学术交流20余次,曾作为中国外交部亚洲司组织的专家团成员赴东南亚宣介“一带一路”倡议和“澜沧江—湄公河合作”,多次在中国国际电视台、中国网等媒体分析东南亚局势。
第一章原始社会的漫长演变
一、 自然环境与气候条件
二、 早期的人类活动足迹
三、 从旧石器到新石器时代
作者点评
第二章文明的起源与古骠国
一、 骠国历史发展的三阶段
二、 经济与对外关系
三、 创造了缅甸最早的文字
四、 遣使团访唐献《骠国乐》
五、 印度佛教开始影响缅甸
作者点评
第三章蒲甘王朝的兴替
一、 阿努律陀首次统一全缅
二、 庸君修罗险失国家政权
三、 江喜陀危急中力挽狂澜
四、 阿隆悉都促进全缅融合
五、 悉都二世维持中兴局面
六、 大规模的元缅战争爆发
作者点评
第四章混乱而漫长的“战国时代”
一、 掸族三兄弟趁乱夺权称王
二、 掸人统治的邦牙与实皆国
三、 阿瓦王国的建立与衰落
四、 勃固王国的兴起与繁荣
五、 阿拉干王国的复国之路
六、 与元朝、明朝维持朝贡关系
作者点评
第五章东吁王朝的分裂与统合
一、 初步统一后陷入分裂
二、 莽应龙再次统一全缅
三、 莽应里时期又陷分裂
四、 良渊侯称王,重新统一缅甸
五、 他隆大刀阔斧谋改革
六、 明缅战争与清缅建交
七、 西方国家在缅甸的活动
作者点评
第六章贡榜王朝的扩张与灭亡
一、 雍籍牙统一全缅
二、 与清朝数次交战
三、 与暹罗爆发战争
四、 英国入侵缅甸
五、 贡榜王朝灭亡
作者点评
第七章英国殖民统治与缅甸独立抗争
一、 英国的殖民统治政策
二、 民族独立运动的兴起
三、 日本侵缅与缅甸抗日
四、 英国殖民者卷土重来
五、 缅甸终获独立
作者点评
第八章在发展与动荡中徘徊的新生联邦
一、 吴努意外成为“领袖”
二、 吴努等领导人的施政成绩与失误
三、 跌宕起伏的政局
四、 内战绵延
五、 可圈可点的外交
作者点评
第九章“竹幕后”的国家
一、 乱局催生奈温军人统治
二、 奈温政府的强势统治
三、 孤立外交
四、 吴奈温政府垮台
作者点评
第十章跌宕起伏的政治转型进程
一、 混乱中上台的苏貌军人政府
二、 大选失败与政局恶化
三、 丹瑞政府推动国家政治转型
四、 2010年大选与新政府机构建立
五、 外交:东边日出西边雨
作者点评
第十一章吴登盛政府推动“转型旋风”
一、 “转型旋风”:进展与挑战
二、 杜昂山素季和民盟与政府既合作又斗争
三、 民族和解进程曲折前进
四、 外交:旧貌换新颜
作者点评
第十二章民盟执政:喜忧参半
一、 杜昂山素季:不是总统的政府实际领导人
二、 民盟政府的“新政”与困境
三、 民族和解:在希望与失望之间徘徊
四、 外交:与亚洲关系密切,与西方有所疏远
作者点评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缅甸历史上曾历经蒲甘王朝、东吁王朝、贡榜王朝的辉煌岁月。三次英缅战争后,缅甸国运江河日下,逐渐沦为殖民地。1948年独立至今,缅甸人民一直在苦苦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政治制度和发展之道,但至今仍未走上发展的快车道。缅甸也曾短暂开启过一段民主转型之路,但随着军人再次执政戛然而止。如今,缅甸正经历内乱的阵痛,长期受困于民族武装冲突和宗教矛盾,人民仍在贫穷中挣扎,追寻希望和光明。本书力求客观呈现缅甸的历史发展脉络,再现缅甸人民曲折、艰辛的探索之路。
张伟玉,清华大学政治学博士、理论经济学博士后,法国巴黎政治学院访问学者,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惠园优秀青年学者”,现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全球化与中国现代化问题研究所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东盟国家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东南亚地区历史与现状、中国周边外交。主持或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等各类课题近20项,著作有《缅甸军人政权的转型逻辑》等,在《东南亚研究》《当代亚太》《国际政治科学》和Journal ofNortheast Asian Studies等国内外期刊发表文章数十篇,多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等全文转载。
宋清润,北京外国语大学亚洲学院亚洲地区教研室教授、东南亚研究中心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东南亚历史与现状、中国与东南亚地区的关系等。著有《“亚太再平衡”战略背景下的美国与东南亚国家军事关系(2009-2014)》等,独立或合作发表中英文论文约50篇,参与多项课题研究。赴东南亚、南亚国家开展学术交流20余次,曾作为中国外交部亚洲司组织的专家团成员赴东南亚宣介“一带一路”倡议和“澜沧江—湄公河合作”,多次在中国国际电视台、中国网等媒体分析东南亚局势。
二、 杜昂山素季和民盟与政府既合作又斗争
杜昂山素季当选议员杜昂山素季是缅甸核心政要之一,其在民众中的声望不亚于甚至超过政府执政者。从1988年参政直到2010年抵制大选的20多年间,其政治斗争有时缺乏务实精神。后来,跌宕起伏的政治生涯使她慢慢成熟起来,在政治上也愈发务实。2011年吴登盛政府成立以后,在主客观多种利好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杜昂山素季也当选为议员,与政府既合作又斗争,在政坛上发挥更大作用。
杜昂山素季当选议员是缅甸政府和杜昂山素季共同努力的结果。丹瑞政府末期,在2010年11月7日大选结果大局已定后,同月13日,杜昂山素季软禁期满获释,政府并未再以新罪名继续软禁她。这是丹瑞政府在确定军人扶持的巩发党赢得大选后,通过给予杜昂山素季自由来缓解国内外压力,为新政府上台创造更好的环境,因为杜昂山素季在国内外的支持者甚多,包括西方国家的很多政要都支持她。
2011年开始,新政府和新议会也支持杜昂山素季合法参政,把她纳入合法政治框架中,这样也有利于缓解政治矛盾,因为一味将其强行隔离在合法政治轨道之外,则会激化朝野矛盾,让局势不宁。于是,议会修改相关法律,放宽政党注册条件和参政条件,让民盟可以在不开除杜昂山素季的情况下重新注册为合法政党,为杜昂山素季领导民盟参加2012年议会补选创造条件。杜昂山素季也投桃报李,称其父亲是缅甸军队缔造者,自己从小就与军方有着深厚感情,愿意参与国家政治转型进程。她不再提清算军人之类的敏感话题,并和吴登盛、吴瑞曼多次会晤,磋商政治和解问题,磋商朝野如何合作推动缅甸政治转型与国家发展,从媒体公布的会晤图片看,相关会晤气氛较好。吴登盛与杜昂山素季会晤时,身后的墙上还挂着杜昂山素季的父亲——昂山将军的画像,说明吴登盛政府高层对昂山家族的尊重。
由于有些议员成为政府官员后必须放弃议员职位,所以,2012年4月缅甸举行议会45个空缺席位的补选,这次补选较为自由公正,民盟等政党可以自由参选。杜昂山素季个人以高票在仰光高穆选区当选人民院议员。而且,杜昂山素季领导民盟共赢得43个议席,执政的巩发党仅赢得1个议席,另外1个议席被其他政党斩获。这说明杜昂山素季和民盟的实际民意支持率很高。2012年议会补选成为一场缅甸国内外较为认可的自由公正的补选。不过巩发党和军方在大选后牢牢控制联邦议会大多数席位,即便民盟在议会补选中大胜,也无法威胁执政党和军方在议会中的地位,因为联邦议会共有660个席位,民盟议席占比很小。杜昂山素季出任人民院的“法制与安宁委员会”主席,这是她首次出任公职。
不过,杜昂山素季就职程序出现风波。议员就职时需要宣誓效忠宪法,但杜昂山素季最初不愿依照程序进行,因为她认为宪法是前军方主导制定的,很多条款并不民主。在经历一番博弈后,杜昂山素季最终宣誓就职。她利用议员身份做了不少实事:在议会努力推动相关部门听取民意,改善民生;多次出访东盟、美国、欧盟、日本、中国等国家和地区,帮助缅甸改善国际环境,帮助政府宣传缅甸政治转型与发展情况,为缅甸争取更多国际支持。
杜昂山素季踏入政坛,其目标绝对不仅仅是当个议员,而是谋求成为总统,这是她从政的最终目标。而要成为总统,她必须突破宪法有关总统任职资格条款的限制,要推动修改宪法的这些条款。其实,在成为议员之前,她曾经多次批评宪法不民主,她的一些支持者也认为,宪法的总统资格任职条款,是军方针对杜昂山素季量身定做的。
当选议员后,杜昂山素季明显加大了推动修宪的力度。从修宪程序而言,宪法规定,修宪必须获得联邦议会75%以上的议员同意,修改宪法重要条款还需要在议会批准后交付全民公投,公投通过后才算完成修宪程序。这就意味着,只要占25%议席的军人议员不同意,修宪议案在议会就无法通过,况且,当时,军人议员和巩发党议员的总席位占了联邦议会的大多数席位,民盟议席太少。因此,民盟通过常规程序在议会推动修宪,是根本行不通的。于是杜昂山素季和民盟采取“争取民间支持,然后向议会施压”的策略来推动修宪,力图用强大的舆论压力来迫使议员,尤其是军人议员做出让步。
由于宪法主要是保护军人集团利益,因此,除了军方及其支持者满意宪法之外,其他多数在野政党、团体和很多民众对宪法均不满意,吴登盛政府和联邦议会履职后,面临的修宪呼声和压力越来越大。2013年,各界的修宪压力迫使政府做出重大反应。2013年12月31日,联邦议会的宪法评估联合委员会发布公告,从政府机构、社会组织、政党、民众中征集到的宪法修改意见共323110条,对宪法全部15章均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降低修宪议案通过所需议员数量,从3/4的联邦议员同意民盟2015年在总部老楼旁建设新总部大楼降至2/3的联邦议员同意,以降低宪法修改门槛,并通过修宪限制军方权力,等等。有些党派与民盟有类似修宪主张,有些党派则有其他修宪诉求,比如,少数民族政党和人士则希望宪法增加保障少数民族高度自治权等权益的更细化条款,等等。也有人反对修宪,反对修改总统任职资格的条款。而军方支持者甚至还表示,宪法对军人权益的保护还不够,要修宪来强化对军方权益的保护。围绕修宪的斗争显示,当缅甸社会高度自由化、快速多元化之后,各种各样的观点井喷式爆发。
杜昂山素季和民盟就是要联合那些和自己修宪意见较为一致的党派,引导其支持者制造强大的社会舆论压力,来共同向政府和议会施压。与杜昂山素季和民盟在修宪问题上合作最密切的组织是敏哥奈(Min Ko Naing)等领导的“88年代学生组织”(该组织后来注册为政党,党名几经更改,2018年8月正式成功注册为“人民党”),该组织是由1988年参加反对军政府的青年学生等活跃人士组成,很多人后来长期入狱,当吴登盛政府执政时,这些当时的青年骨干已经四五十岁。他们对军人非常不满,修宪是他们发泄不满的一个机会。民盟和“88年代学生组织”发动的修宪声势从2013年开始明显增大,一直持续到2015年年中。这两个组织联合到全国各地宣传修宪主张,发动支持者进行修宪的联署签名,最后征集到近500万人的签名,提交给议会。而且,杜昂山素季和民盟通过不同渠道,争取美国等国际社会对其修宪诉求的支持,试图通过国内外双重压力来迫使缅甸政府妥协。
不过,军方和巩发党总体上是阻挠修宪的,因为宪法是保障他们权益的。尽管军方、政府高层与杜昂山素季等各派人士于2015年1月举行过讨论重大政治议题的会议,但其形式大于实质,各方无法在修宪等重大问题上达成一致。同年6月25日,联邦议会就民盟等提交的宪法修改议案进行表决,由于军方议员和部分巩发党议员反对,未通过有关总统任职资格等重要条款的修订案。杜昂山素季仍旧无法参选总统。不过,她在政治上已经较为成熟,即便没有成功推动修宪,她和民盟也未抵制同年11月举行的大选,而是参与大选,借此来扩大政治空间和影响力。这其实也使缅甸避免了一场修宪危机,如果杜昂山素季和民盟因为修宪不成而再度抵制大选,那么,当年大选的包容性和公正性便会再度受到质疑,缅甸政治转型进程势必遭遇困扰。由此可见,在吴登盛任期五年内,朝野各方在维护缅甸政治转型进程,确保其不被逆转这个层面是有共识的。因此,各方在这五年内,尽管存在诸多博弈,但基本上斗而不破,保证缅甸国家政治总体稳定。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