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说与电影中的教育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小说与电影中的教育研究

批量上传,套装书可能不全,下单前咨询在线客服!有特殊要求,下单前请咨询客服!

49.44 6.2折 80 全新

库存24件

江西南昌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周勇

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ISBN9787519136581

出版时间2024-05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80元

货号29739458

上书时间2024-11-04

思源汇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导言:从难以诞生的教育文学谈起 

20 世纪 50 年代,法国曾兴起新浪潮小说及电影运动,其目标还涉及 教育体系,揭示长期被学院人文知识生产与教学遗忘的个体日常存在体 验。如萨特以小说揭示“二战”后巴黎青年学子普遍遭遇的生命无意义 感,听到“一位黑人女歌手唱《最近几天》(Some of These Days)”,才会 “突然觉得无比坚强,美妙极了”,“整个人近似化在音乐里”。(Wilson, 1963 )22–23  由此还带动了新音乐在当时学生及社会中的日益流行,许多难 以从教育及日常生活中体验到存在价值的学生纷纷通过新音乐寻求共鸣与 安慰,以支撑自己度过学校教育体系中的煎熬时光。煎熬源自学业及日常 生活中的彷徨、疏离、孤独与烦恼,它们都是学校教育体系及日常生活中  的基本经验。但在它们之外,总会有音乐、电影、小说等其他文化力量, 注意到并非所有学生都能依靠追求学业成功而确立自身存在意义,同时思 考什么样的文化可以贴近众多失意学生的内心体验,为其送去理解与温 暖,使之在孤独中能坚强前行,努力寻找美好人生。

近年,民谣诗人黄奇斌曾推出一首闽南语歌曲《浪子回头》,其“诗 三百”一般的自然韵律、歌声及文学叙事,让数千万学子及无名个体深受 感动,竞相分享自己有何类似日常体验。如一位高三学子就曾于 2019 年 12 月 29  日在这首歌下面留言:“我,162 天高考,不抽烟,不喝酒,眼泪  却不住地往下流。无数包速溶咖啡在胃里翻滚,冷水,饥饿,疼痛,时常 伴随着噩梦惊醒,恐明天的到来,恐昨日的离去。苦读 12 年,如今 18,我怕的不是没有一所好大学,我怕的是所有的努力被一个三位数全全否 定,我怕的不是又一年的复读,我怕的是你们失望的眼神, ……致 2020 高考。”这些令人动容的生命颤动很少被教育研究观照,甚至没人知道它 们,它们也不会轻易向人展现。但民谣诗人却能让它们尽情释放,这正是 文学的独特力量。

本书考察诸多揭示各类个体现实生活的小说与艺术电影,探讨作家、 导演曾从各类日常生命体验中看到何种教育问题,为教育学者发展能向无  名个体提供理解、温暖和前行动力的教育研究贡献典范参考。

一、教育文学、小说与电影

在大学及专业教育学者均未出现之前,教育研究曾长期是哲学家、政 治家的理论活动。孔子、孟子、苏格拉底、卢梭、康德、王阳明、梁启超 等均可证明这一点。专业的教育学者出现之后,曾依靠哲学、历史学、心 理学、管理学、卫生学及社会学等学科的概念工具来从事教育研究,开拓 出教育哲学、教育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管理学、教育卫生学、教育社 会学等教育分支学科及教育研究领域。近年,教育学界又开始引入人工 智能、脑科学、神经科学等,建构新的教育学科与教育研究领域。然而直 到今天,教育学界也未将“教育文学”列为分支学科。许多资深及中生代 的教育学者即使平时十分喜欢诗歌、小说及艺术电影等文学,也没有倡议 建构教育文学。21 世纪初,丁钢教授在教育学界开拓叙事及文化研究时, 曾因跨学科背景深入文学领域,但同样未去发展教育文学,而是从文学领 域搜寻值得教育研究重视的叙事模式及文化研究理论(丁钢, 2008 )。

在教育学界,教育文学始终像是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黑洞。目前 仅见教育社会学者贺晓星曾对“教育文学‘不诞生’”做过“学科思考”, 他认为从“大学招生”环节起,教育文学诞生之可能便被教育界的思想惯 习扼杀了,故呼吁教育学界突破惯习束缚,把“召唤教育文学”列上学科发展议程(贺晓星,2018)。本书可以对贺晓星的先期思考做出积极回应, 但目标不是建构学科意义上的教育文学——这显然远非个人可以承担,仅  仅是对于教育文学应有或能有什么样的学科内容体系这个问题,便无法从  理论上给予解答。本书只能尝试进行一些探路性质的教育文学实验,具体 来说,就是从教育研究入手,梳理一些小说与电影文本,尤其从教育文化  研究、教育社会学等视角出发,解读其教育研究内涵,把一些杰出作家、 导演视为教育文化研究者、教育社会学者或教育哲学家,看看他们如何揭 示、回答各自留意的教育文化、教育社会学或教育哲学问题。

此类研究实验无法促成学科意义上的教育文学,却有利于教育文化研  究、教育社会学、教育哲学等应对当前面临的诸多困境,尤其是视野、议  题方面的缺失。比如教育文化研究、教育社会学均很重视将乡村教育置于  农村社会文化生活中加以考察,也意识到还应留意城市社会文化剧烈转型  可能引发学校难以驾驭的教育难题。然而无论是积累甚多的前者,还是尚  待开垦的后者,其中都可以找到诸多不足之处。如以儿时的乡村社会文  化记忆为基础来观察教育变革能提出什么样的问题,经济高速发展带动的  城市社会文化剧烈转型可能引发什么样的学校易忽视或无力应对的人生教  育问题,寒门学子何以在城市化甚至国际化的教育体系中获得文化地位上  升,等等,教育文化研究、教育社会学对这些问题的探索都还不够。一些  作家、导演恰恰曾关注过这些问题,并以小说或电影来呈现其田野观察与  问题揭示。对他们的小说及电影文本展开分析,便可丰富教育文化研究、 教育社会学在这些问题上的事实积累与理论分析。

本书即从上述考虑出发,选取值得解读的小说及艺术电影,借此梳理 一些杰出作家、导演曾有过什么样的教育研究,并为教育学界尤其是教育 文化研究、教育社会学和教育哲学等领域的学子提供教育研究及理论探索 新路径,使他们在阅读孔子、柏拉图、卢梭、杜威、霍加特、福柯、布尔 迪厄、斯科特等人的哲学、社会学或文化研究著作之余,还可以依靠解读 优秀小说与艺术电影,如本书提到的《孔乙己》《故乡》《边城》《恋恋风 尘》《一一》《重庆森林》《黄土地》《和你在一起》等,或其他各自喜欢的小说与电影作品,从中寻找社会文化视角的教育问题及其事实表现与社会 文化来源,进而逐渐学会像鲁迅、沈从文、侯孝贤、杨德昌、王家卫、陈 凯歌等杰出作家与导演那样,从社会文化观察及人生体验出发构思教育研 究,并以生动叙事表达自己的教育探索与问题发现。如此不仅可以丰富教 育文化研究、教育社会学、教育哲学等教育学领域既有的经验基础及理论 想象,而且能点滴助力教育学界未来兴起教育文学,将迟迟不能诞生的教 育文学“召唤”出来。

二、教育学界的典范实验及突破

就本书考察对象而言,文学界已有学者曾发展教育文学,如对叶圣陶 的教育小说《倪焕之》展开解读。传媒学界、史学界则有学者在研究 20  世纪初期以电影作为教育新方式的教育电影运动。但本书所属学科乃是教 育学,目前教育学界已有刘良华、邓志伟等曾提倡教育小说及教育电影研 究,其旨趣是从《威廉 ·迈斯特的漫游年代》《倪焕之》《文心》《窗边的 小豆豆》《死亡诗社》《心灵捕手》《放牛班的春天》等教育小说与电影中  挖掘教育思想与经验。与之不同,本书则是从教育文化研究、教育社会学 或教育哲学出发,以揭示各类个体现实生活的现代小说与艺术电影作为解 读对象。换言之,本书选材不是广受认可的教育小说或教育电影,而是教 育学界关注不多,甚至认为和教育无关的小说与艺术电影。对本书来说, 在梳理文献时,电影方面,更值得留意的乃是吉鲁(H. Giroux)、凯尔 纳(D. Kellner)等教育学界的文化研究开路先锋的电影研究,他们曾缔 造影响甚大的电影研究典范。小说方面,教育学界则还没有看到影响相当 的研究典范。故在理论层面,可以将本书的参照及突破对象定为吉鲁和凯 尔纳。

吉鲁与凯尔纳均生于 1943 年,很容易形成相似的文化教育经验与诉 求,包括 20 世纪 60 年代一起见证欧美大学兴起批判资本主义体制的文化运动,接受法兰克福学派的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及文化工业批判理论, 以及 70 年代起又去寻找可继续对西方资本主义体制发起有效批判的后现 代理论,并开始关注影响日益强大的媒体文化。两人中,最先行动的是凯 尔纳。 1978 年,为应对商业机构掌控电视,在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 教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凯尔纳开始制作访谈节目与纪录片,揭示社会现实 问题,其节目每周播放一集。节目播出后引起很大反响,凯尔纳随之成为 名人,被誉为“杜威式的知识分子”。1981 年,在波士顿大学教授教育学 的吉鲁推出专著《意识形态、文化与学校教育》(Ideology, Culture and the  Process of Schooling ,Giroux ,1981 )。此书可视为西方教育学界兴起“文 化转向”和文化研究的重要标志,意在探讨如何依靠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 批判理论分析美国学校教育。1983 年,吉鲁转赴迈阿密大学教育学院任 教,其间曾成立“教育与文化研究中心”,继续致力于将文化研究理论引 入教育学,且试图使教育研究不再局限于学校,能直接对左右美国社会生 活的文化霸权发起批判( Bresler ,2001 )。

1992 年,吉鲁转赴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担任教育学教授,并意识到  不应仅是引入文化研究理论,而且必须做文化研究,同时不失教育学立  场,于是他以好莱坞儿童“流行文化”作为研究对象(Giroux ,1994 )。 到 2000 年,吉鲁推出三部内含教育学立场的文化研究著作,包括《烦人  的快乐:学习流行文化》(Disturbing PleasuresLearning Popular Culture , Giroux ,1994)、《大笑的米老鼠:迪士尼与天真终结》( The Mouse that   Roared: Disney and the End of Innocence ,Giroux ,1999)、《 窃 取 天 真 》 (Stealing Innocence ,Giroux ,2000),它们被凯尔纳特别统称为“好莱坞  教育学”(Hollywood Pedagogy ,Kellner ,2001 ),主题是分析儿童与青少  年在学校之外接受什么样的流行文化教育。与此同时,凯尔纳在自己积累  深厚的电视领域发展文化研究,于 1992 年出版《电视波斯湾战争》( The   Persian Gulf TV War),批判乔治 ·H. W. 布什政府将外界无法知道的真实  的海湾战争,巧妙制作成对其有利的新闻报道,以欺骗方式动员美国乃至  全世界支持其军事侵略行动(Kellner ,1992)。凯尔纳也因此被迫离开得克萨斯州,于 1995 年前往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洛杉矶分校教育学院,从 而由哲学界转入教育学界。教育学界也因凯尔纳的加入,兴起了“媒体文 化”研究。凯尔纳在 1995 年推出了专著《媒体文化》(Media Culture ), 旨在发展“媒体批判教育学”(critical media pedagogy),引导未来教师及 公众认识并改造自身所处的媒体文化环境( Kellner ,1995 )。

吉鲁与凯尔纳已有近四十年的文化研究探索积累。尤其是凯尔纳,更 是堪称教育学界最重要的文化研究先锋,一直在根据时代需要发展媒体 文化研究。2019 年,凯尔纳指导学生完成了对韩国女团的研究,考察韩 国造星工厂如何塑造流行音乐“偶像女孩”(idol girls),揭示其中的“新 自由主义”与“男权中心主义”压迫(Kim ,2019)。吉鲁近年也曾为批 判特朗普政权发展文化研究,揭示特朗普崛起让美国社会遭遇“法西斯主 义”与“大众极权主义”(Giroux ,2018 ,2019)。可以说,教育学界很难 找到像吉鲁和凯尔纳这样的文化研究开路先锋,数十年如一日,为反抗美 国右翼文化霸权、追求社会进步,辛勤耕耘文化研究,促进教师及教育学 者掌握批判的媒体文化研究工具,发展批判能力。

不过,如果就电影研究而言,凯尔纳显然比吉鲁更胜一筹。吉鲁曾   于 1999 年推出与电影研究相关的著作《大笑的米老鼠:迪士尼与天真   终结》,揭示迪士尼公司如何按自家商业目的及文化想象,制作动画、电   视、电影,收编重构美国童年文化,甚至把整个“美国变成一个玩具店” (Giroux ,1999 )1。但从总体上看,吉鲁仍是以法兰克福学派式的西方意   识形态文化霸权批判为主。在电影研究领域耕耘不辍的乃是凯尔纳,他   也在批判西方意识形态文化霸权,其方式是依靠电影研究。从 1995 年推   出《媒体文化》揭露美国政治权力及资本如何在好莱坞大片中渗透传播   对自己有利的意识形态与价值观,到 2010 年完成《电影战争》( Cinema     War),分析乔治 ·W. 布什及保守主义势力入主白宫以来,如何与好莱坞   巨头携手制作电影,诱使民众支持其世界军事政治扩张,而反对派势力   又是怎样通过电影表达抗议,以及这些抗议创造了什么样的文化社会氛   围( Kellner ,2010 ),这些都表明电影是凯尔纳的重点文化研究对象。凯尔纳也善于研究电影,曾贡献诸多有效理论工具,如制造“媒体奇观” (Kellner ,2003 ),再如改造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工业理论,提出“竞技   场”(contested terrains)概念(Kellner ,1995),启用霸权、抵制与竞争   的分析框架,考察美国电影生产与传播中的复杂文化谱系。总之,凯尔纳  是教育学界的电影研究旗帜人物,至今也未有人可以取而代之。

本书显然不可能对凯尔纳的电影研究典范实现超越,尽管技术层面不  难创新,如凯尔纳的视野偏重宏观,忽视从日常生活层面考察中小学生、 都市青年的好莱坞大片消费行为及意义理解,但此类创新属于微观修补。 对本书而言,更可行的方式乃是到凯尔纳不曾涉足的电影领域寻找视野与  理论突破。凯尔纳曾想以杨德昌为例研究中国新电影,但因语言、文化不  通无法进行下去。这更能直接提示国内教育学者可以先从电影文本选择上  寻求突破,如本书即以中国艺术电影为考察对象之一,梳理其中丰富的教  育研究内涵。至于理论上的突破,其实也不难。凯尔纳和吉鲁习惯以他们  那一代熟知的马尔库塞以来的系列文化社会理论来分析美国电影,未曾深  入解读中国电影,也未从中国教育学发展的角度思考什么样的电影研究有  益于从视野、经验、议题等层面丰富中国的教育文化研究、教育社会学、 教育哲学。当然,这样说近乎在苛责凯尔纳与吉鲁,但本意是希望国内教  育学界能在知己知彼的基础上,选择不一样的文本。从本土教育学理论发  展需要出发,努力尝试开展电影或小说研究,像一些杰出作家及导演那样  观察历史与现实人生,探索教育,借此让教育文化研究、教育社会学、教  育哲学能贴近各类无名群体及个体在日常生活中遭遇的教育问题,同时彰  显将文学引入教育研究的学术价值。



导语摘要

《小说与电影中的教育研究》一书从教育文化研究、教育社会学、教育哲学等具体的教育研究角度解读鲁迅、沈从文的经典小说,以及侯孝贤、杨德昌、王家卫、陈凯歌的著名电影,揭示其中蕴含的从文化社会及日常生活入手发现的教育问题。本书关注对个体及社会有较大影响的非学校教育小说与电影,这将拓展更新教育理论界既有的小说与电影研究,使得教育研究更贴近普通学生或其他个体在现实文化社会背景乃至日常生活中经历的教育问题。本书为拓展丰富教育学理论研究的视野与议题提供了范式参照,并为这些教育学理论研究贴近生活世界提供了经验事实基础。



作者简介

周勇,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史博士(师从丁钢教授),现任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中国文化与教育、教育文化与社会学、中国课程改革史,曾在《读书》《教育研究》《北京大学教育评论》等发表论文80余篇,出版专著10部。


 



目录

目    录


CONTENTS


一、教育文学、小说与电影   2


二、教育学界的典范实验及突破   4


 


第一章  鲁迅:童年记忆与中国现代教育变革   8


一、新文学教育与无名大众的新生   9


二、正视民初教育界的旧文化社会结构   19


 


第二章  沈从文:在中国的大地上寻找情感教育   28


一、都市失学乡下人及其新文学教育追求   29


二、书写能让民族的“生命放光”的情感   39


第三章  侯孝贤与杨德昌:新电影的教育学内涵   60


一、经济转型进程中的成长经历与人生教育   61


二、以台北为例的都市社会教育学探索实验   96


第四章  王家卫:美学视角的日常生活教育叙事   121


一、离群索居的青春男女及其存在困惑与化解   122


二、怎样应对容易“过期”和变动不居的感情   145


第五章  陈凯歌:传统文化研究与人文教育探索  &nb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