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清宰辅:张廷玉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大清宰辅:张廷玉

批量上传,套装书可能不全,下单前咨询在线客服!有特殊要求,下单前请咨询客服!

25.46 5.1折 49.8 全新

库存163件

江西南昌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孙晟

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77206288

出版时间2024-04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49.8元

货号29719010

上书时间2024-11-04

思源汇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前言

张廷玉,字衡臣,号砚斋,安徽桐城人,与其父张英先后入主中枢,成为历史上罕见的“父子宰相”。张廷玉是大清帝国二百多年历史中,唯一一位拥有“配享太庙”这一封建时代顶级荣誉的汉臣。他历事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身处大清帝国鼎盛之时。张廷玉深受标榜“一生经世致用,一手锦绣文章”的“桐城派”影响,秉持少说多做的为官之道、谨言慎行的处世哲学。他门下弟子大多成为清代官场的能员干吏。张廷玉精通吏事,理政宽平,务实为民,作为皇帝最亲近的大臣之一,他理解口谕之准、起草文书之快,无人能出其右,且文稿皆称皇帝心意,基本不需修改,被雍正帝称为“大臣中第一宣力者”,乾隆帝称他“述旨信无二,万言顷刻成”。
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张廷玉出生于北京,幼年体弱,喜静善书,自幼博闻强记,过目不忘,深得父亲张英喜爱。史载张廷玉“少有气识,凝重安和,濡染家学,具经世实用”,“十龄诵《尚书》《毛诗》;十二能诗。年十六应童子试,学政李振裕嘉其文,拔置第六,再应乡试不第。年二十五,中式举人”。入京城参与会试这一年,也就是康熙三十六年(公元1697年),张廷玉之父张英被任命为会试主考,为了避嫌,张廷玉不得不放弃会试,回乡读书三年。其间结发妻子姚氏去世,让他的身心备受煎熬。康熙三十九年(公元1700年),张廷玉会试高中,进士及第,后被康熙帝拣选为庶吉士,入翰林院负责编纂《亲征平定朔漠方略》。这也拉开了他几十年宦海沉浮生涯的序幕。
康熙四十三年(公元1704年),康熙帝以张廷玉勤谨,特命其入直南书房。其后张廷玉作为近臣多次随康熙帝銮驾北巡蒙古,身体也在此期间得到锻炼,渐渐摆脱了幼年时的萎靡之态。
康熙四十七年(公元1708年),承德围猎,胤礽被废,朝廷立起夺嫡之争。就在各派势力跃跃欲试之时,张廷玉置身其中,谨慎少言,后以父亲张英病逝为由,回籍守孝,超然事外,得以保全。三年后,守孝期满,起复为官。张廷玉离开南书房赴礼部、刑部任职,结识了影响他一生的雍亲王爱新觉罗·胤禛。
康熙帝晚年倦于政事,对立嗣的态度出现反复。朝堂之上,以太子胤礽为代表的势力和以皇八子胤禩为代表的势力明争暗斗,康熙帝的大部分成年皇子全都卷入其中,史称“九子夺嫡”。张廷玉在这场混乱的夺嫡斗争中,始终谨守其父张英“万言万当,不如一默”的八字箴言,兢兢业业,克己奉公,任劳任怨,专心国事。他对待行政事务的负责态度,得到负责监管户部、吏部的皇四子胤禛的注意。
康熙六十一年(公元1722年),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在畅春园逝世。他死后,皇四子雍亲王胤禛正位称帝,改年号雍正,故称雍正帝。原本在康熙朝退出中枢、进入六部的张廷玉在雍正朝得到重用,重回中枢,入直军机,秉政一时。日常工作中,由于其博闻强记、文采一流,深受雍正帝器重,逐渐成为有清一代第一位实权汉臣。雍正帝登基后,为提高行政效率,解决西北用兵等多项问题,成立军机处,张廷玉成为第一批军机大臣之一。
雍正帝继位后,一方面解决以拥立功臣自居的隆科多、年羹尧这两个巨贪大蠹,铲除异己“八爷党”;另一方面开始了以“火耗归公”“官绅一体当差纳粮”“摊丁入亩”和“改土归流”为代表的改革。
“火耗归公”“官绅一体当差纳粮”都与当时主管户部、吏部的张廷玉密切相关。新政的目的是解决明末以来朝廷财政积弱的根本问题,成功试行后迅速在全国推广。张廷玉在积极推动雍正帝的这两项新政上起到了重要作用。
“摊丁入亩”新税制主要的推行障碍在江南,大清帝国的财政收入也主要依靠江南,但这里自明末以来都被东林士族盘踞。这些东林士族依靠明末以来就有的官绅特权,大肆侵占田地却不缴纳赋税,导致国穷民弱。针对这些标榜清流的士族读书人,张廷玉支持雍正帝宠臣李卫出镇两江。李卫在两江全力推行“摊丁入亩”,一举革除弊政,挖断东林士族的经济命脉,极大巩固了大清帝国的统治基础。
“改土归流”这一政策出自云贵总督鄂尔泰之手,企图废除当地土司制改为流官制,强化对兴安的控制。张廷玉对此多有不同意见,认为苗疆难治,不易深入,二人就此结怨。雍正十年(公元1732年),云贵总督鄂尔泰被召入京,官拜“保和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办理军机事务”,拉开了张、鄂党争的序幕。
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雍正帝去世,乾隆帝继位。张廷玉痛失最欣赏自己的领导。随着他长时间执政中书,多次成为会试主考,张廷玉以座师身份,身边凝聚了一批汉族官员,以统领科举庶族官僚形成了“张党”。鄂尔泰久镇边疆,为八旗统领,身边的满族亲贵、边军将领、边地督抚和不满张廷玉的江南东林士族形成了“鄂党”。双方多次明争暗斗,最终两败俱伤。随着鄂尔泰在乾隆十年(公元1745年)去世,张、鄂党争画上了句号。
此后,张廷玉痛失长子,决定告老还乡。他唯盼乾隆帝秉持雍正帝遗诏,许他配享太庙,却因此数犯皇帝之忌,最终被迫放弃配享,致仕还乡。之后几年间,张廷玉于安徽桐城家中安度晚年,乾隆二十年(公元1755年)去世,享年八十三岁。
张廷玉死后,乾隆帝念其效力多年,尊重父亲遗命,还是给了他配享太庙的资格,让他能够长伴雍正帝身边。
纵观张廷玉的一生,他就是雍正帝身边最能干的宰相,他恰似重剑无锋,在“万言万当,不如一默”的八字箴言的背后,是一位调和阴阳、佐理朝务的“衡臣”。而他作为一代汉臣,成为朝廷首辅,也在不断与种种势力抗衡。更重要的是,他突破了皇帝的压制,实现了自身的政治抱负。
张廷玉是幸运的。他被雍正帝选为历史见证者,是帮助大清帝国在入关之后,成功实现汉化的重要辅助人才。谨慎寡言、少说多做的张廷玉是雍正帝一系列改革措施能够成功推进并实施的重要助力。



导语摘要

张廷玉历事三朝,居官五十年,被雍正视为股肱之臣。他生前受封勤宣伯,开清代文臣封公侯伯之先例;身后配享太庙,为清代大臣中唯一一个获此殊荣的汉人。雍正称其为“大臣中第一宣力者”,并表示自己与张廷玉“情同契友”。张廷玉学识卓越,才思敏捷,深受父亲张英影响,一生内敛低调,怀德自重,以“万言万当不如一默”为箴言,恪尽职守,成为了官场上的“长青树”。雍正去世后,由于乾隆震慑群臣、巩固皇权的需要,暮年的张廷玉在乞休、邀配享、朱荃案等事件中连遭严谴,并受到同为重臣的鄂尔泰牵连,被定为党争魁首,带着遗憾和无奈与世长辞。本书以大清宰辅张廷玉的生平为主线,在挖掘、解读史料的基础上,深刻剖析了他的才能与处世哲学,同时也使权臣与皇族、世家与寒门、奸佞与贤良的谋略与抉择,在康雍乾三朝的历史舞台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作者简介

孙晟:武汉大学历史系硕士,副教授,党史军史专家。长期深入钻研中外战史,涉猎广博,见解独特,更兼文笔流畅、代入自然、不拘一格、自成一体。已出版《再续大明200年:于谦》《持重有谋:徐达》等著作。



目录

第一章 桐城文脉 父子宰相 
第一节   东林党争 桐城兴起 
第二节   张英入仕 始终谨慎 
第三节   六尺之巷 家风熏陶 
第二章 进士及第 翰林修编 
第一节   病弱少年 静以修身
第二节   会试回避 痛失佳偶 
第三节   进士出身 奉旨修书 
第三章 随驾扈从  入直中枢 
第一节   天子近侍 北巡蒙古 
第二节   丁忧守孝 回籍休养 
第三节   主政刑部 出巡山东 
第四章 万言万当 不如一默 
第一节   吏部打虎 胤禛瞩目 
第二节   九子夺嫡 处之泰然 
第三节   敏行讷言 君子之风 
第五章 雍正登基  廷玉秉政 
第一节   跻身枢臣 入直军机 
第二节   世宗登基 年隆跋扈 
第三节   进位中书 身兼二部 1
第六章 火耗归公 一体纳粮 
第一节   滥征火耗 民不聊生 
第二节   火耗归公 禁止乱派 
第三节   免税免役 士人特权 
第七章 摊丁入亩 江南始定 
第一节   江南士族 东林势力 
第二节   摊丁入亩 豪强作梗 
第三节   范李之争 张相权衡 
第八章 改土归流 西林入朝 
第一节   荐才西南 改土归流 
第二节   西北狼烟 西林掌兵 
第三节   鄂相入京 廷玉不宁 
第九章 乾隆临朝 张鄂党争 
第一节   苗疆叛乱 党争不断
第二节   鄂氏病逝 张氏退避 
第三节   明史总裁 安心修书 
第十章 风骨之辩 太庙之争
第一节   屡遭弹劾 无心朝政
第二节   爱子离世 无心仕途
第三节   太庙之争 天子震怒 



内容摘要

张廷玉历事三朝,居官五十年,被雍正视为股肱之臣。他生前受封勤宣伯,开清代文臣封公侯伯之先例;身后配享太庙,为清代大臣中唯一一个获此殊荣的汉人。雍正称其为“大臣中第一宣力者”,并表示自己与张廷玉“情同契友”。张廷玉学识卓越,才思敏捷,深受父亲张英影响,一生内敛低调,怀德自重,以“万言万当不如一默”为箴言,恪尽职守,成为了官场上的“长青树”。雍正去世后,由于乾隆震慑群臣、巩固皇权的需要,暮年的张廷玉在乞休、邀配享、朱荃案等事件中连遭严谴,并受到同为重臣的鄂尔泰牵连,被定为党争魁首,带着遗憾和无奈与世长辞。本书以大清宰辅张廷玉的生平为主线,在挖掘、解读史料的基础上,深刻剖析了他的才能与处世哲学,同时也使权臣与皇族、世家与寒门、奸佞与贤良的谋略与抉择,在康雍乾三朝的历史舞台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主编推荐

孙晟:武汉大学历史系硕士,副教授,党史军史专家。长期深入钻研中外战史,涉猎广博,见解独特,更兼文笔流畅、代入自然、不拘一格、自成一体。已出版《再续大明200年:于谦》《持重有谋:徐达》等著作。



精彩内容

年轻的张若霭虽然让出了探花,却得到了皇帝和当时还是宝亲王的弘历的赏识,入直南书房,充任军机章京。乾隆帝继位后,直接把张若霭升任内阁学士,在自己和张廷玉身边伺候。
众所周知,乾隆帝喜欢玩赏各类古玩字画,张若霭精通此道,他与乾隆帝两人年龄相仿,又有共同爱好,自然关系很好。乾隆帝出巡时也喜欢把张若霭带在身边。可就在乾隆十一年(公元1746年)的一次出巡过程中,张若霭突然染病身亡。白发人送黑发人,已经七十多岁的张廷玉悲伤不已。乾隆帝也痛感失去了一个很好的臣子、朋友,于是让张廷玉的次子张若澄入直南书房,继承哥哥的位子,同时方便他在朝中伺候张廷玉。
但此时张廷玉对朝廷已经不再有丝毫留恋,讷亲已成为领班军机大臣,自己又何必在这里当皇帝的眼中钉呢?他只想尽快离开这个是非之地,多次上书乾隆帝请求退休。
在张廷玉多次乞休后,乾隆十三年(公元1748年)正月发生了一次君臣之辩,并以谕旨公之于众。当时张廷玉自称“年力衰迈,实难供职”,乾隆帝为此专门召张廷玉前来御前讨论此事。
两人一见面,乾隆帝就开门见山地问张廷玉:“卿受两朝厚恩,且奉皇考遗命配享太庙,岂有从祀元臣归田终老?”这句话实际上是对张廷玉的抬举,“从祀元臣”这个评价肯定了张廷玉的地位,也点出了张廷玉不能辞职的原因:皇家待你如此恩厚,你岂能倚老卖老,置政务于不顾,只想告老归乡呢?而且乾隆帝使出了撒手锏,也是张廷玉最在意的事情——配享太庙。这句话带着些威胁的意味,可以理解为如果张廷玉坚持要辞职的话,他就不是“从祀元臣”,还能不能配享太庙就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张廷玉是修史的历史学家,很清楚历代掌故,血淋淋的前车之鉴让他对退隐之事十分坚定。他假装没有听懂乾隆帝的弦外之音,他此时就只是想退休回家,就回应乾隆帝:“宋、明配享诸臣亦有乞休得请者。且七十悬车,古今通义。”张廷玉的回答体现了他的文化内涵和说话艺术。张廷玉用了一个“七十悬车”的典故,这个词出自骆宾王的《对策文三道》,“四十强仕,七十悬车,著在格言,存诸甲令”,意思是人到了七十岁就要把乘坐的车子挂起来,不再使用,意味着回乡养老,不再出仕。
张廷玉此时已经七十多岁,于情于理,都可以回乡养老了。
但乾隆帝没有同意张廷玉的说法,他拿出了新的理由:“不然。《易》称见几而作,非所论於国家关休戚、视君臣为一体者。使七十必令悬车,何以尚有八十杖朝之典?武侯鞠躬尽瘁,又何为耶?”这句话还是在抬举张廷玉,一边将他定位为和皇帝君臣一体的重臣,一边把他比喻成了中国士大夫的千古楷模诸葛亮。针对“七十悬车”的典故,乾隆帝也拿出了“八十杖朝”的典故,这个词出自《礼记·王制》,“八十杖于朝”,意思是说那些披肝沥胆的大臣们八十岁依然可以拄杖出入朝廷,张廷玉身体尚可,怎能轻言退隐?《礼记》自然更有权威性,张廷玉的反驳无效。
但张廷玉没有轻易屈服,他顺着乾隆帝的话,就诸葛亮的话题接着说了下去:“亮受任军旅,臣幸得优游太平,未可同日而语。”张廷玉看似是在捧乾隆帝,说他是太平天子,实际上是在说乾隆帝用典不当。诸葛亮死时才五十四岁,张廷玉已经七十多岁了,不是不想继续效力,实在是自己已力不从心,身体条件已经不允许了。张廷玉还有个潜台词,就是自己并不是诸葛亮那样的权臣,只是个负责帮朝廷起草文书的宰相,并不是不能被人取代的。更何况此时朝中刘统勋、傅恒等人明明比自己更得宠,何必非要把他这个风烛残年的老人放在中枢继续熬日子呢?



媒体评论

1.读懂宰辅沉浮,知晓分寸进退。万言万当,不如一默。
2.奠基军机担重任,修史修身扶社稷。以智为基佐君王,以默为技保平安。
3.对事以敬,任事以勤,历事三朝,居官五十年,冠绝百僚,被雍正视为股肱之臣。
4.他生前受封勤宣伯,开清代文臣封公侯伯之先例;身后配享太庙,为清代大臣中唯一一个获此殊荣的汉人。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