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情式对话:揭示人际关系的底层逻辑
  • 共情式对话:揭示人际关系的底层逻辑
  • 共情式对话:揭示人际关系的底层逻辑
  • 共情式对话:揭示人际关系的底层逻辑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共情式对话:揭示人际关系的底层逻辑

批量上传,套装书可能不全,下单前咨询在线客服!有特殊要求,下单前请咨询客服!

41.01 5.2折 79 全新

库存250件

江西南昌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曲丽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ISBN9787115616555

出版时间2024-04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79元

货号29712601

上书时间2024-11-04

思源汇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当我们感到不理解一个人的时候,本质上意味着我们不知道他的动机。

人在动机无法被满足时会产生痛苦。

痛苦之人反复倾诉的动力,不是等待被解读,而是渴望被回应。

动机没有获得协调性的回应导致了冲突。非协调性的回应意味着让你感到愉悦的体验在对方(比如父母、爱人)那里完全不被认同,甚至他们还坚信,他们的不认同是为了你好。

在你的经验里,你表达需要时可能会被拒绝或嘲笑,你会觉得“我不配”,于是为了避免冲突,你学会了伪装、压抑,不再表达自己。

理性思考或许可以有效地消除痛苦,让你用“想通”来隔离情感。

而种种无意识的心理防御机制,导致你感受不到与他人之间有真实的情感连接。

真实的情感连接并非源于流行的“话术”,恰好相反,它建立在共情地体验、真实地表达的基础之上。

如果你满足于“假性亲密关系”,并且“习惯性逃避”关系和情感中的冲突,那么,本书不适合你。

如果你渴望了解人际关系的底层逻辑,建立真实的情感连接,坦然做自己,那么,本书就是为你而写的。



作者简介

曲 丽 哲学硕士,国际自体心理学协会会员,国际关系精神分析协会会员,自体心理学讲师,自体心理 学、主体间学派督导;咨询小时数 5500 ,督导小时数 3000  。 曲丽老师从事心理咨询的临床工作已逾 10 年,讲授自体心理学和主体间性理论与实践 8 年,跟随美国的主体间流派的心理学家彼得·博斯克一对一督导 5 年。她带领主体间性自体心理学的团体督导班已达 24 期,培养了一批熟练运用主体间与自体心理学的成熟咨询师。 曲丽老师参加了 2018 年在维也纳举办的第 41 届国际自体心理学大会,作为中国第一个在国际自体心理学大会发表论文的专业人士,她的论文《中国时代剧变对女性自尊的影响以及自体心理学的临床实践》受到国际同行的关注和好评。



目录

推荐序

前言

第 一部分 揭开精神痛苦的秘密 

第 一章 关系的困境

第 一节 在关系中各种失败的尝试/004

第二节 对欲望的误读/017

第三节 人类关系的困境和底层逻辑/022

第二章 人类的精神痛苦

第 一节 何为精神之痛/038

第二节 为什么痛苦总是难以言表/045

第三章 人们应对痛苦的各种策略

第 一节 逃开痛苦的各种策略/053

第二节 用投射的方式把糟糕的感觉“扔出去”/059

第四章 痛苦的出口——情绪语言

第 一节 痛苦的“晴雨表”:焦虑和抑郁/065

第二节 免除恐惧的逃生工具:焦虑/068

第三节 一辆停不下来的焦虑列车/076

第四节 停摆的背后:用抑郁保存自我/085

第五节 等待阳光照进的灰色迷雾/090

第二部分 获得疗愈的有效途径 

第五章 人类最稀缺的精神活动——理解 

第 一节 人的根本需要是什么 / 100 

第二节 理解的核心——无意识的三大主题:欲望、恐惧、羞耻 / 121 

第三节 理解不是思维活动,而是一种深度体验 / 129 

第六章 理解的有效途径——共情式对话 

第 一节 找到理解的钥匙 / 141 

第二节 如何突破无法理解的疆界 / 152 

第三节 在共情式对话中完成理解 / 168 

第三部分 开启对话疗愈之旅 

第七章 各种关系中的共情性理解 

第 一节 亲密关系 / 197 

第二节 亲子关系 / 210 

第三节 职场关系 / 223 

第四节 朋友关系 / 229 

第八章 共情式对话的应用 

第 一节 找到对话中的新思路 / 234 

第二节 共情式对话中的典型问题和解决方案 / 239

致谢 / 263

参考文献 / 265



内容摘要

当我们感到不理解一个人的时候,本质上意味着我们不知道他的动机。

人在动机无法被满足时会产生痛苦。

痛苦之人反复倾诉的动力,不是等待被解读,而是渴望被回应。

动机没有获得协调性的回应导致了冲突。非协调性的回应意味着让你感到愉悦的体验在对方(比如父母、爱人)那里完全不被认同,甚至他们还坚信,他们的不认同是为了你好。

在你的经验里,你表达需要时可能会被拒绝或嘲笑,你会觉得“我不配”,于是为了避免冲突,你学会了伪装、压抑,不再表达自己。

理性思考或许可以有效地消除痛苦,让你用“想通”来隔离情感。

而种种无意识的心理防御机制,导致你感受不到与他人之间有真实的情感连接。

真实的情感连接并非源于流行的“话术”,恰好相反,它建立在共情地体验、真实地表达的基础之上。

如果你满足于“假性亲密关系”,并且“习惯性逃避”关系和情感中的冲突,那么,本书不适合你。

如果你渴望了解人际关系的底层逻辑,建立真实的情感连接,坦然做自己,那么,本书就是为你而写的。



主编推荐

曲 丽 哲学硕士,国际自体心理学协会会员,国际关系精神分析协会会员,自体心理学讲师,自体心理 学、主体间学派督导;咨询小时数 5500 ,督导小时数 3000  。 曲丽老师从事心理咨询的临床工作已逾 10 年,讲授自体心理学和主体间性理论与实践 8 年,跟随美国的主体间流派的心理学家彼得·博斯克一对一督导 5 年。她带领主体间性自体心理学的团体督导班已达 24 期,培养了一批熟练运用主体间与自体心理学的成熟咨询师。 曲丽老师参加了 2018 年在维也纳举办的第 41 届国际自体心理学大会,作为中国第一个在国际自体心理学大会发表论文的专业人士,她的论文《中国时代剧变对女性自尊的影响以及自体心理学的临床实践》受到国际同行的关注和好评。



媒体评论

曲丽撰写了一本对个人、父母、家庭以及员工都很重要的书。她让复杂的心理学理论可以被普通的读者理解。这不是一本教科书,而是一本理解和改进人际关系的指南。

——彼得·博斯克(Peter Buirski),《主体间性心理治疗——当代精神分析的新成就》作者

曲丽老师的作品《共情式对话》,基于共情这一看似平常的概念,深入浅出地介绍共情在人类对话中如何良好展开的方式。因为人类的对话涉及到潜意识、前意识、意识等多个复杂层面,这使得人类对话从一开始就是一件十分不简单的事情——虽然它看似简单——特别是有深度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