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抗病毒基因的挖掘与分子机制 2373
批量上传,套装书可能不全,下单前咨询在线客服!有特殊要求,下单前请咨询客服!
¥
16.69
3.3折
¥
50
全新
库存10件
作者刘青青 著
出版社中国林业出版社
ISBN9787521923735
出版时间2023-09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50元
货号29702699
上书时间2024-11-04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导语摘要
本节的内容大致分为7章:第1章为绪论,概述了包括玉米矮花叶焖和玉米致死性坏死病在内的玉米病毒病的研究,总结了植物抗病和植物抗病毒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对植物硫氧还蛋白研究成果进行了阐述,并归纳了玉米病毒病研究情况。第2章为玉米矮花叶病抗病基因挖掘的主要内容。在前期对玉米矮花叶痨抗病位点定位的基础上,利用两个F。代重组自交系进一步对玉米矮花叶病主效抗病位点进行精细定位,并对候选区段内的候选基因进行了预测和确定。第3章为硫氧还蛋白编码基因的克隆与序列特征分析,扩增硫氧还蛋白编码基因的DNA和全长cDNA片段并测序获得序列信息,利用生物信息学对其序列特征进行分析。第4章为硫氧还蛋白基因介导玉米矮花叶病抗性分析,利用转基因互补测验对玉米矮花叶病抗病候选基因ZmTrxh进行了功能验证,构建RNA 干扰载体用于后续抗病基因的功能验证和分析。第5章为硫氧还蛋白介导的抗玉米矮花叶病分析。第4章为硫氧还蛋白基因介导玉米矮花叶病抗性分析,利用转基因互补测验对玉米矮花叶病抗病候选基因ZmTrxh进行了功能验证,构建RNA 干扰载体用于后续抗病基因的功能验证和分析。第5章为硫氧还蛋白介导的抗玉米矮花叶病分子机理,通过在玉米原生质体瞬时表达系统中,过表达ZmTrxh 研究硫氧还蛋白在原生质体瞬时表达系统中对甘蔗花叶病毒RNA复制积累的影响,利用洋葱表皮和玉米原生质瞬时表达系统分析了抗病毒蛋白ZmTrxh的亚细胞定位情况。第6 章为硫氧还蛋白介导的玉米致死性坏死病抗性的研究,进行了玉米致死性坏死病抗性种质资源收集与筛选,对引入玉米矮花叶病抗病位点Scmwl 的玉米材料进行了抗性鉴定,分析了硫氧还蛋白对玉米致死性坏死病的抗性效应。第7章对全书进行了总结与展望。刘泓畅与马恩慧参与了本书稿文字校对工作。
目录
1.1玉米矮花叶病研究进展
1.1.1 病症、危害及防治.
1.1.2 致病病原及其生物学特性
1.1.3 抗病种质筛选与抗性遗传
1.1.4 结论..
1.2 玉米致死性坏死病研究进展
1.2.1 病症、危害及防治
1.2.2 致病病原及其生物学特性.
1.2.3 抗病种质筛选与抗性遗传
1.2.4 结论
1.3 植物抗病研究进展
1.3.1植物抗病R基因
1.3.2 植物数量抗性位点
1.3.3 植物抗病机理
1.4 植物抗病毒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1.4.1 植物 RNA 沉默介导的抗病机制
1.4.2 植物隐性基因介导的抗病机制
1.4.3 植物显性基因介导的抗病机制
1.5 植物硫氧还蛋白研究进展
……
第6章硫氧还蛋白基因介导的玉米致死性坏死病抗性效应
第7章总结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表
本研究所使用的引用信息
内容摘要
本节的内容大致分为7章:第1章为绪论,概述了包括玉米矮花叶焖和玉米致死性坏死病在内的玉米病毒病的研究,总结了植物抗病和植物抗病毒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对植物硫氧还蛋白研究成果进行了阐述,并归纳了玉米病毒病研究情况。第2章为玉米矮花叶病抗病基因挖掘的主要内容。在前期对玉米矮花叶痨抗病位点定位的基础上,利用两个F。代重组自交系进一步对玉米矮花叶病主效抗病位点进行精细定位,并对候选区段内的候选基因进行了预测和确定。第3章为硫氧还蛋白编码基因的克隆与序列特征分析,扩增硫氧还蛋白编码基因的DNA和全长cDNA片段并测序获得序列信息,利用生物信息学对其序列特征进行分析。第4章为硫氧还蛋白基因介导玉米矮花叶病抗性分析,利用转基因互补测验对玉米矮花叶病抗病候选基因ZmTrxh进行了功能验证,构建RNA 干扰载体用于后续抗病基因的功能验证和分析。第5章为硫氧还蛋白介导的抗玉米矮花叶病分析。第4章为硫氧还蛋白基因介导玉米矮花叶病抗性分析,利用转基因互补测验对玉米矮花叶病抗病候选基因ZmTrxh进行了功能验证,构建RNA 干扰载体用于后续抗病基因的功能验证和分析。第5章为硫氧还蛋白介导的抗玉米矮花叶病分子机理,通过在玉米原生质体瞬时表达系统中,过表达ZmTrxh 研究硫氧还蛋白在原生质体瞬时表达系统中对甘蔗花叶病毒RNA复制积累的影响,利用洋葱表皮和玉米原生质瞬时表达系统分析了抗病毒蛋白ZmTrxh的亚细胞定位情况。第6 章为硫氧还蛋白介导的玉米致死性坏死病抗性的研究,进行了玉米致死性坏死病抗性种质资源收集与筛选,对引入玉米矮花叶病抗病位点Scmwl 的玉米材料进行了抗性鉴定,分析了硫氧还蛋白对玉米致死性坏死病的抗性效应。第7章对全书进行了总结与展望。刘泓畅与马恩慧参与了本书稿文字校对工作。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